「起底手機「黑卡:一張賣100多 線上線下都有

2020-12-12 閩南網

100多元/張 線上線下都在賣 起底手機「黑卡」

  為應對手機號實名制,一種叫「實名卡」的「黑卡」卻依然在線上線下售賣,並形成完整產業鏈。

  太升南路有售?

  記者在太升南路走訪買實名「黑卡」,賽格廣場一家商鋪老闆稱,「移動150元(每張),(電話卡)有(登記)名字但不是你的。」但該店鋪後來拒絕售賣:「不熟悉的人不賣。」

  一位街頭流動女商販告訴記者,「移動賣150元一張。」

  網上也買得到

  網上一位商販表示,可以提供全國多地的多張實名電話卡。經多次溝通後,對方以168元每張賣給記者一張實名卡,並同意走網絡二手平臺流程,網上標識的物品為「金士頓8G內存卡」。記者收到卡後發現確實可以用。

  黑卡咋來的?

  多位從事通信詐騙案偵工作的基層民警表示,這樣的「黑卡」背後很可能是身份證信息的倒賣。一個做身份證買賣的商販表示,身份證全部是真的,230元一張,最低要200元,對於身份證來源,其稱,「回收的。」

  今年12月1日起,工信部針對手機實名制全國三大運營商下達最後通牒:12月起對非實名制手機號採取雙向停機措施,既不能撥打也不能接聽,不能接發簡訊也不能上網,這也是2013年提出手機實名制以來最嚴厲的實名制措施。此舉目的,工信部明確直指防範打擊通訊信息詐騙。

  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為了應對手機號實名制,一種叫「實名卡」的「黑卡」卻依然在線上線下售賣,並形成完整產業鏈。這樣的「黑卡」其實是用別人的身份證做了實名認證,到手之後可以直接使用。多位警方人士向成都商報記者表示,這些「黑卡」的存在對通訊詐騙追蹤產生很大阻撓。

  「黑卡」交易範圍之廣,覆蓋全國多個省級行政區的「黑卡」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公開售賣。警方人士表示,已實名電話卡倒賣的背後,是不計其數的身份證信息洩露,只要拿到一個身份證,理論上可以註冊390張電話卡。對於成都商報記者反映的情況,工信部和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方面在採用明察暗訪的形式打擊,另一方面,也在要求通信企業加快技術升級。

  暗訪

  黑卡買得到嗎?

  價格:150元~170元不等商家稱「不熟悉的人不賣」

  12月中旬,成都商報記者在太升南路走訪表示要買電話卡,在記者提出沒有身份證是否可以辦理時,多位店家都表示不行,「必須要實名登記」。

  記者隨後走到賽格廣場4樓,一家商鋪得知記者要買實名「黑卡」,表示可以幫忙先電話諮詢。隨後,店鋪老闆稱,「移動150元(每張),可以改套餐,(電話卡)有(登記)名字但不是你的,現在不實名不能用。」記者提出多買幾張時,對方很謹慎地詢問:「那就不賣了……你買那麼多幹啥子?」記者隨後表示再看幾家對比一下,但幾分鐘後回到該店時,該店鋪已拒絕售賣:「不熟悉的人不賣。」

  另一層樓的一名女商戶先表示沒有,後打了一通電話之後表示有貨,「170元(一張),135、136號段都有,成都的號。」不過,女商戶始終很謹慎地追問記者買卡作何用。聽到記者回覆說是幫別人買的,女商戶推薦記者買雲南號碼,「成都號不敢賣。」

  和商場商戶的普遍謹慎相比,太升南路附近的流動商販要「膽大」很多。得知記者要買3張,一位女商販打了兩個電話後告訴記者,「移動賣150元一張。」記者追問是在哪裡實名登記的,女商販表示:「你不管身份證哪裡拿到的,你拿來用就是了。」她還表示可以現場試用,「只是不能去營業廳辦業務,其他都可以。」另一家流動攤販自稱還可以拿出38元、58元的不同套餐實名手機卡,「你要我可以幫你先問一下,價格150元一張。」

  成都商報記者大量走訪後發現,這些商販都不是「現貨發售」,遇到生意上門,都是先電話聯繫上家詢問有沒有貨。一個商家可能會對應多個上家,除了四川以外甚至還有省外實名電話卡可以提供。

  朋友圈叫賣走二手平臺標「內存卡」賣「實名卡」

  除了線下實體店,寄生於網絡的已實名電話卡買賣更加猖獗大膽。隨便在網上進行搜索,就可以在微博、貼吧彈出很多實名制電話卡網絡商的聯繫方式。成都商報記者根據網絡搜索添加了幾個微信。

  一位商販表示,可以提供全國多地的多張實名電話卡,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等17個城市,不同地區對應的月租套餐不同,而這些已實名電話卡都是在商販本人的朋友圈公開叫賣,其朋友圈上最早售賣時期可追溯到今年9月3日。

  經多次溝通後,對方以168元每張賣給記者一張實名卡,並同意走網絡二手平臺流程,網上標識的物品為「金士頓8G內存卡」。12月20日,記者收到包裹後在手機上試用,電話卡確實可以正常使用。在包裹上,對於寄件人信息寫得相當模糊,姓名一欄用數字代替,地址信息也草草略過。對於實名卡的來源,商販不願多說。

  另一位商戶自稱可以提供聯通0月租的實名電話卡,價格僅僅為68元。此外還可以提供虛擬卡170、171號段,以及不顯示歸屬地的電話卡。

  除了國內電話卡外,部分商販還提供諸如緬甸卡之類的國外手機卡,自稱「移動、聯通通用,不用擔心實名制問題。」

相關焦點

  • 起底實名手機「黑卡」:一百多元一張,或源於身份證信息洩露
    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為了應對手機號實名制,一種叫「實名卡」的「黑卡」卻依然在線上線下售賣,並形成完整產業鏈。這樣的「黑卡」其實是用別人的身份證做了實名認證,到手之後可以直接使用。多位警方人士向成都商報記者表示,這些「黑卡」的存在對通訊詐騙追蹤產生很大阻撓。「黑卡」交易範圍之廣,覆蓋全國多個省級行政區的「黑卡」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公開售賣。
  • 手機號"黑卡"新套路 實名卡叫價150元一張
    上述事件引發全國高度關注,涉案的虛擬運營商170、171手機號段成為電信詐騙的代名詞。對此,工信部表示將把手機實名製作為對虛擬運營商的一票否決項。11月7日,工信部發文要求在2016年底前實現100%手機實名制。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電話「黑卡」銷售更隱秘,出現了新的套路。
  • 手機號"黑卡"新套路 實名卡叫價150元一張
    上述事件引發全國高度關注,涉案的虛擬運營商170、171手機號段成為電信詐騙的代名詞。對此,工信部表示將把手機實名製作為對虛擬運營商的一票否決項。11月7日,工信部發文要求在2016年底前實現100%手機實名制。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電話「黑卡」銷售更隱秘,出現了新的套路。
  • 手機號「黑卡」新套路:實名卡叫價150元/張
    原本30元一張的170/171號段電話卡已經消失,但150元至200元一張的已「實名」手機卡仍在銷售。由身份證賣家、實名卡賣家、養卡人、套現者等多個群體構成的黑色產業鏈依舊在運行。  網上售卡:從30元到150元  「我賣出去的這麼多卡,都沒有出現過問題」,12月3日,位於廣東的賣家卡商阿力(化名)向新京報記者打包票說自己賣的手機卡可以正常使用。
  • 線上線下購買手機有什麼區別?
    手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在中國,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但是我們購賣手機基本只通過兩個大渠道,一個是線上的各大電商平臺,另一個則是線下的各大實體店,那麼這兩個渠道購買手機究竟有什麼區別呢?首先就是機型範圍,因為實體店需要人工費用和店鋪租金費用,所以實體店選擇的都是一些大品牌,且利潤較高的機型出售,而像一些性價比高、利潤較低的機型大部分實體店都是不賣或者需要加錢出售的,例如IQOOZ1、紅米K30i等等手機在線下實體店都是很難找到的,而在線上,無論性價比高低,你都能在各大電商平臺找到。
  • 線下受阻、線上火爆,海外賣場上考拉海購「直播+直郵」迎新增長
    【獵雲網北京】11月28日報導日本樂天海外旗艦店同比增長670%,法國藥妝店Pharmasimple同比增長232%……以往出境遊必逛的海外店,今年黑五把主陣地轉到了線上。今年黑五,考拉海購邀請全球達人、專業玩家組成「全球寶藏買手團」,遍布五大洲的寶藏買手們,除了為黑卡會員搜羅60國稀缺好物外,還為海外免稅店、藥妝店、百貨公司引入「直播+直郵」新模式,連接中國消費者。
  • 線上線下 聯動賣瓜
    2020年12月29日上午,新疆哈密市南湖鄉紅山村,瓜農王鄧浩的小院裡熱鬧極了……南湖鄉哈密瓜協會副會長趙宏遠說:「河南省對口援疆太給力了,線上線下聯動,立體銷售,哈密瓜根本不愁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哈密市的農副產品一度面臨滯銷,給當地群眾如期脫貧帶來壓力;尤其在瓜果收穫季,大量瓜果一起上市,瓜農、果農心裡很急……「力爭把更多的哈密瓜賣到河南、賣到更多地方。」新疆哈密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幹部郭志勇說。2020年6月初,河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成員深入田間地頭,密集調研,向全體援疆幹部發出動員。
  • 央視調查:手機「黑卡」仍公開兜售,你身份證可能也淪陷了
    很多人看到這裡不禁嚇出一身冷汗,我的身份證信息可能也被註冊「黑卡」了?手機「黑卡」仍在網上公開兜售記者在qq上以關鍵字「北京手機號」查找相關qq群,立刻就有各種qq群彈出來。很多群的介紹明確寫道:「銷售聯通、移動、電信手機號,貨到付款」。
  • 2毛換15元優惠券 手機黑卡1年薅走網際網路公司40億
    另一名來自山東濟南的卡商則告訴《IT時報》記者,他的銷售法則是「薄利多銷」,每賣一張卡只賺一塊錢,但與上述卡商類似都是批量出售,同時強調購買量越大折扣越高。當記者表示要購買1000張手機卡和物聯網卡時,對方表示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和公司營業執照信息。於是記者給對方提供了一張隨意在網上找到的某公司營業執照,對方並沒有提出任何質疑。
  • 黑卡到底有多牛?怎樣才能擁有一張黑卡?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3月15日訊  鄭爽小號曬出了一張黑卡,"每個人都不要小瞧自己,你們所蘊含的能量大於想像,所謂的專業不過是決心,我就是喜歡讓自己累一點。
  • 無身份證仍能買到移動、聯通手機「黑卡」
    早在2013年9月1日,工信部發布《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要求用戶在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和無線上網卡等入網手續時,需提供有效證件進行身份信息登記。  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近日,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在市區不用實名登記的手機卡仍在銷售。
  • 用手機「黑卡」註冊帳號 上千億元流入非法產業鏈
    非實名手機卡「十張零售、百張批發」,時間越久、功能越多的微信號越值錢,註冊「殭屍帳號」每年在網絡平臺上套利超千億元……在這背後,是一條手機黑卡違法犯罪產業鏈。手機卡實名制實行了這麼多年,這些黑卡是如何流入市場的?利用黑卡獲取的巨額利益又流向了何方?
  • 建行ETC線上線下多形式讓利
    辦卡和安裝OBU設備立等可取據了解,建行陝西省分行在原有交通安全信息卡、三秦通汽車卡等聯名信用卡基礎上增加二卡分離模式,支持ETC記帳卡籤約實體信用卡、虛擬卡、借記卡、對公帳戶等主要銀行帳戶類型。實現了多輛車在一張建行卡上繳費的功能,實現了個人客戶與對公客戶、客車與貨車、私車與公車的全覆蓋,實現了ETC辦卡和安裝OBU設備的立等可取。
  • 只是線上沒有,線下多的是
    但今年情況不一樣,從iPhone12發售沒多久,就傳出蘋果來控渠道,不允許手機流向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否則罰款40萬一臺的消息。再加上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蘋果的供應商都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所以產能跟不上,iPhone12也確實似乎沒有降什麼價。
  • 揭秘「手機黑卡」產業鏈:羊毛黨怎麼拿到許多手機號-虎嗅網
    另一名來自山東濟南的卡商則告訴《IT時報》記者,他的銷售法則是「薄利多銷」,每賣一張卡只賺一塊錢,但與上述卡商類似都是批量出售,同時強調購買量越大折扣越高。當記者表示要購買1000張手機卡和物聯網卡時,對方表示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和公司營業執照信息。於是記者給對方提供了一張隨意在網上找到的某公司營業執照,對方並沒有提出任何質疑。
  • 三隻松鼠線下價格高於線上 線下顧客流失嚴重
    在三隻松鼠宣布全渠道銷售額破百億元之際,近日,多位三隻松鼠小店店主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三隻松鼠小店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良品鋪子或者來伊份,而是三隻松鼠的線上店和直營店。這些三隻松鼠小店店主吐槽的原因是,三隻松鼠線下產品品種較少,且相同產品的線下價格高於線上。
  • 線上和線下考試的區別,線下考試有水分,線上考試是泡在水裡考的
    各個學校的期末考試都在井然有序地準備著,學生們也忙著備戰期末考試。但是,今年的期末考試與以往有很大的區別。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高校都沒有開學,線下考試也轉變成了線上考試。所謂線上考試,就是在電腦上考試,沒有監考,作弊與否全靠學生自覺。如果說線下考試是帶有水分的,那麼線上考試就一定是泡在水裡考試的。在監考老師監考的情況下,仍然會有很多人選擇作弊。
  • 當下到底是該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呢?
    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爭論的問題,今天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首先,體驗方面,雖然網際網路購物的市場在線下實體之上,但是對於用戶體驗來說,線上是不能和線下相比的,線上購買時,我們只能參考一些廠商提供的產品樣機的圖片和資料等來評判,這其中還是商家的決定性更大。圖片甚至可能是經過後期美圖處理過的,已經脫離了產品本身真實特性,而且手感完全體驗不出來。
  • 一加手機連個線下實體店都沒有,卻在網上賣的火熱
    一加手機連個線下實體店都沒有,卻在網上賣的火熱。一加手機(OnePlus)是OPPO前副總經理劉作虎創立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堅持「不將就」的產品理念,堅持「讓好產品說話」,採用線上銷售模式。即便是把手機從一個頁面滑動到另一個頁面這樣普通的動作,工程師們也會設計接近20種不同的速度曲線,哪裡加速,哪裡減速,快速翻頁後停住的效果,在視覺上都有不同的呈現。翻頁是否靈敏流暢,滑動特效是否讓眼睛感到舒適,滑動速度是否是最讓人容易習慣。這些十分影響體驗的細節,都是一加團隊打磨的對象。
  • 陝西韓城:線上+線下織就消費扶貧一張網
    時值隆冬時節,陝西省韓城市芝川鎮郝莊村冷庫外卻格外熱鬧,村民將整箱的蘋果依次裝上貨車。「這批蘋果有700箱,大約7000多斤,全部發往龍鋼集團,為村集體增收2800元。」郝莊村第一書記王波高興地說,過幾天,600袋2.5公斤裝的小米還將送到合力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到時村集體又會添一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