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黃連」用的三味藥主治什麼,到底有沒有用?中藥專家這麼說

2020-12-12 騰訊網

1日凌晨至今,雙黃連口服液忽如一夜成為「網紅」。面對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中醫藥專家如何解讀?

就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訪問了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生藥學教研室主任趙志禮教授。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藥用植物學》主要負責人,趙志禮檢索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權威典籍,對雙黃連口服液所用三味藥的功能和主治等進行科普。

連翹

【三味草藥均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經對比可知,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採用的三味草藥,分別是黃芩、金銀花和連翹,均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黃芩(qin)為唇形科植物(上圖),作為藥材其性味苦寒,歸經於肺、膽、脾、大腸、小腸。功能和主治包括: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溼溫、暑溼,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等。

金銀花(上圖)則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夏季初花開放前採收、乾燥。其性味甘寒,歸肺、心和胃經。功能與主治也包括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痺,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連翹(上圖)屬於木犀科植物,藥用其乾燥果實。秋季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採收,除去雜質,蒸熟,曬乾,習慣稱為「青翹」;果實熟透時採收,曬乾,除去雜質,則習稱「老翹」。其性味是苦而微寒,歸肺、心、小腸經。功能也基本上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可主治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澀痛等。

【漢代起有記載,藥典處方設比例】

關於黃芩、金銀花、連翹的用藥歷史,可以追溯甚遠,至今約兩千年歷史。趙志禮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漢代《神農本草經》中,儘管原書亡佚,但後世有輯本可考,其中就記載黃芩為「中品」、連翹為「下品」。另外,傳為南北朝時代的《名醫別錄》(原書亡佚)中,則記載了「忍冬」即金銀花作為一種草藥材。

至於三藥如何連用,根據最近一個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雙黃連口服液的處方為:黃芩375克、金銀花375克、連翹750克,比例為1:1:2。在分子層面,黃芩、金銀花、連翹的主要有效成分,分別是黃芩苷、綠原酸、連翹苷等。

從成藥看,不同規格的這一口服液應為棕紅色或深棕色的澄清液體,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功能與主治在於,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症狀見於發熱、咳嗽、咽痛。

事實上,藥典中,與雙黃連口服液相關的中成藥,還有雙黃連片。其處方也是這3味中藥,各為:金銀花1875克、黃芩1875克、連翹3750克。藥物性狀是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之後,顯出棕黃色至棕紅色。

專家特別提醒,用藥謹遵醫囑,尤其在當前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下,必須按照治療方案和臨床指南實施。

連翹

【新聞連結】

西藏自治區藏醫藥管理局印發

《西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藏醫藥防治方案 (試行第一版)》

專家推薦的經典處方——

1.八味大湯散

訶子(去核)15、餘甘子(去核)10、毛訶子(去核)15、園穗蓼 0.8、蒼耳子 0.8、穆庫爾沒藥 0.8、鐮莢棘豆 0.5、角茴香 14 結合 病情需要,可適當加以麝香(0.05)或毛蓮蒿(膏,0.5),已達到增效 之功。(單位:斤)

【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具體見貢覺·旺堆大師所著《貢珠藏醫紀要及其注釋》

2.十三味主藥散

牛黃0.5、檀香5.45、天竺黃(或石灰華)13.63、西紅花(紅花)8.2、印度獐牙菜8.2、巴夏嘎 8.2、洪連8.2、榜嘎(甘青烏頭或船形烏頭) 8.2、索羅(高山辣根菜或叢菔)8、力嘎都 8、甘草 5、麝香 0.05、穆庫爾沒藥5(單位:斤)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防疫,抗瘟。可用於治療各類熱性肺病。

【用法與用量】以涼開水衝服。或遵醫囑。

相關焦點

  • 風寒感冒「雙黃連」用不得
    專家提醒:感冒類型有多種,雙黃連口服液不適用風寒感冒者。   「雙黃連」治療感冒副作用小  「雙黃連口服液是一種中藥製劑,其成分主要是金銀花、黃芩、連翹,金銀花也叫雙花。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成藥局主任劉家榮說,「因此,"雙黃連"的藥名正是取自這三種中藥名稱的第一個字,而藥名本身也反映了該藥的主要成分。」  據了解,金銀花有清熱解毒、解表止痢的作用;黃芩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等功效;連翹也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這三種中藥配伍在一起,主要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咳嗽、發熱、咽痛等感冒症狀。
  • 雙黃連裡有黃連嗎?為何簡簡單單的三味藥,卻有抗病毒的妙用?
    我們不妨帶著「考古」的思維,來看看《丹溪心法》究竟是如何說的。原著記載, 「初有感冒等輕症,不可便認作傷寒妄治,西北二方,極寒肅殺之地,故外感甚多;東南二方,溫和之地,外傷極少,雜病亦有六經所見之證,故世俗混而難別。」也就是說,早在《丹溪心法》一書問世之前,朱丹溪就已經將感冒與傷寒區分開了。
  • 安徽藥理學專家:正常人不建議用雙黃連口服液
    原標題:安徽藥理學專家:正常人不建議用雙黃連能否起作用一兩個月或見分曉1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公布消息稱,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對病人如何有效,還要做大量試驗。一時間,雙黃連口服液遭到搶購,在省內多地也出現藥店門口排隊購藥的現象。
  • 雙黃連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效嗎?醫學專家這樣說
    1月31日,一則"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一時間雙黃連口服液成為很多人搶購的對象。雙黃連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真的有效嗎?總臺記者專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專家沈寧教授、北京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和藥劑科主任李秀惠教授,為大家答疑解惑。
  • 神藥「安宮牛黃丸」真的能救命?中藥專家這麼說
    究竟安宮牛黃有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可以用於哪些情況?又該如何使用呢?No.1安宮牛黃治什麼病?No.3安宮牛黃用錯會加重病情有人會想,家裡有「安宮牛黃丸」,哪怕不是中風首選急救藥,如果送醫前有條件吃上,也肯定比不吃強...還真不一定!原因很簡單,並不是所有中風,安宮牛黃都適用!
  • 一服中藥抓錯了三味
    本報訊(記者王昭瑋)中藥只要錯了一味?燻藥性就可能全變了?燻更何況一服藥裡竟有三味和處方上不同。家住西安南郊的樊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最後,老中醫讓樊先生對照一下處方和藥店的列印單,懷疑是不是藥店抓錯了藥。回家後,樊先生找出老中醫開的藥方和藥店列印的購物單進行檢查,這一檢查嚇了樊先生一身冷汗,原來,藥店抓的藥竟然有三味和處方上的不一樣。處方上的「炒山梔」被抓成了「梔子」,「鹽黃柏」變成了「黃柏」,「海蛤粉」成了「蛤蚧」,難怪妻子喝了藥會有意外反應。  氣憤不已的樊先生找到藥店,要求藥店負責人給個說法。
  • 較真丨雙黃連口服液這類常見的「神藥」,到底有用嗎?
    隨著西風東漸,西醫西藥逐漸成為主流,有很多網友也有了疑問:這些所謂「神藥」到底有用嗎? 一、「神藥」的幾個共同特點 在網上,這類「神藥」沒有嚴格和明確的定義,但大體有幾個共同特點。
  • 中醫院用不鏽鋼鍋熬中藥 中藥專家稱不影響藥效
    中醫院用不鏽鋼鍋熬中藥 中藥專家稱不影響藥效 2008年12月18日 13:54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發表評論   以前都是陶罐熬中藥
  • 三味藥,幫你把心事放下,請體會
    有心事,就睡不著。所以,他起身寫詞。古人如此,今人也是如此。誰有滿腹心事,卻能酣然入睡?那心中塊壘,一樁樁,一件件,成了心中揮之不去的魔。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個小辦法。它,幫助我們把心事放下,安然入眠。
  • 三味藥,「烘乾」寒痰!懶中醫留下的小方子,攆走肺裏白痰
    有這麼一回,村裡一個老伯找他。什麼病呢?就是老肺病,咳嗽痰多。這人據說有慢性支氣管炎多年了,當時是冬天,又發作了。這次發作不得了,來看病前咳嗽一整夜,那痰吐的,不一會兒就滿滿一個痰盂。顏色白,全是泡沫。而且呢,整個人還特別怕冷,手腳冰涼。她在家人的攙扶下去找範叔。
  • 雙黃連遭瘋搶後,獸用藥也未能倖免,店家:顧客認為人用沒區別
    就連獸藥雙黃連也沒能倖免,網上買不到,有很多顧客只能大半夜排隊去線下實體店等待。2月1日一位旗艦店銷售藥品的線上商家親眼目睹了整個經過並且吐槽:本來11:00左右就要下班了,結果收到了很多訂單,一個小時的時間有200多個人付款。後來問到顧客為什麼排隊才得知原來是和疫情有關係。
  • 作為調料能使人上癮的罌粟殼到底是味什麼藥?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具備成癮性,很多火鍋店、燒烤店甚至包子鋪都用罌粟殼作為調料,之前有報導稱有幾十家飯店涉嫌用罌粟殼作為調料而被通報。 那麼罌粟殼到底是味什麼藥?中醫用它治療什麼疾病?更多健康知識,敬請關注。
  • 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 用什麼中藥泡澡驅寒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中藥調理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中藥泡澡是中醫的傳統療法之一,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那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用什麼中藥泡澡具有驅寒的功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重要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吧。
  • 中藥茯苓:健脾利溼的要藥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味長於地下的中藥——茯苓。茯苓古人認為松是很有靈氣的,見這一味藥長在松樹根旁邊,而且要松樹死亡或者松樹根腐爛以後才會有,就認為是松樹死亡以後靈氣伏結於根部,所以稱其為「伏靈」,就是松的靈氣伏結在根部而形成的一個團塊狀的一個藥材
  • 三味「同體不同用」的中藥,了解:部位不同,功用就不同的規律
    在中藥的採集之初,歷來就有「同體不通用」的說法。什麼叫「同體不同有」?以植物為例,同一株植物的各個部位,可能會有不同的性味、歸經以及功用。這種不同,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異,也就是「量」的不同;有的卻可能是性味上的不同、甚至相反,可以說是「質」的不同了。所以,從更好運用中藥的角度來說,全方位地認識、了解中藥的多樣性和可變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什麼同樣的一株植物,會有不同的功用呢?
  • 泡腳竟用穿山甲!拿什麼遏制畸形的中藥「大處方」?
    專家認為,中醫正面臨信任危機,亟須加強醫生的職業道德建設和行醫規範。  中藥漸成貴族藥「大處方」是禍首  「以前一帖中藥不會到十元錢,現在動不動就五六十元。像我這樣的老病號,以前一年都要吃上三五個月中藥,現在吃不起了。」
  • 熬中藥不宜用鐵鍋熬製
    很多市民都會通過熬製中藥預防和治療感冒。專家提醒,中藥忌鐵,不能用鐵鍋來熬製中藥。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肖雷說,日常生活中偶爾會發生用鐵鍋熬中藥的現象,這樣熬法並不安全。因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會與鐵發生化學反應,使藥效不穩定。通常應該使用不鏽鋼製品或者砂鍋熬製中藥。
  • 「十八反」中,它們三味同時反一味藥,搭配在一起卻是良方!
    對中藥稍微熟識的人都知道,並不是什麼藥物都可以放在一起隨意搭配的,本草知識中有「十八反」之說,意思是相反的藥物如果配伍在一起會出現反作用甚至毒性作用。比如「諸參辛芍叛藜蘆」,意思是所有的參類、細辛、芍藥都不能與藜蘆同用。
  • 補氣血中藥最常見的有哪些?具體有什麼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接觸和食用的許多食材中,都有中藥的身影,其中一些的用處還很好!只是您我不曾注意吧了!下面就以補氣血的中藥為例,看看在生活中最常見的補氣血藥有哪些?具體有什麼用?      我曾學過三四年醫學的基礎知識,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認識的小經驗,希望您能在生活中很好的利用它。
  • 「網紅中藥」安宮牛黃丸,這麼用就對了!
    「家有二老,常備一寶。端午服安宮,遠離腦中風」。端午佳節之際,不少藥店,網絡平臺大力推銷安宮牛黃丸,市民更是爭相購買,有的甚至將該藥作為保健品服用,一躍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藥」。被神化的「網紅中藥」安宮牛黃丸到底是否如此神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