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你知道傣族的「五樹六花」,到底是什麼嗎?

2021-02-20 玩轉雲南
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的五種樹和六種花,不僅被當做吉祥物,而且還是傣族的象徵,受到傣族人民的崇敬與愛護。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這「五樹六花」到底是什麼~~~由於傣族居住的地域環境不同,各居住區也會有所差別,「五樹六花」也會有一點大同小異~

▶相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修道時,菩提樹神便以樹葉為釋迦佛擋風遮雨,保護他安心修道,故名。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這種樹為常綠喬木,葉子呈卵形,莖幹黃白色,花隱於花託中,樹籽可作念珠。由於它是佛教聖樹,東南亞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禮拜,沿習成俗。在西雙版納只要你路過佛塔、走進寺廟都可以看到菩提樹,不論生長在什麼地方,菩提樹都會受到最為精心的照顧。

▶大青樹桑科榕屬的植物。高25—30米,胸徑達1.8米,樹形美觀,大青樹的氣生根和支柱根生命力特別強。生活在熱帶雨林的原始民族,他們以採擷植物的果實、塊根、嫩枝葉等為生,即使在近代,森林植物的採擷也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補充。佛經中,有佛祖在成佛之前也曾依附大青樹靜心修煉的記述,因此大青樹被尊為神樹。

▶葉棕屬棕櫚科,是一種常綠喬木,原產亞洲熱帶,它通常樹高20米左右,長得高大、雄偉,樹幹筆直,渾圓,沒有枝丫,樹冠象一把巨傘,葉片象手掌一樣散開,給人一種莊重、充滿活力的感覺。貝葉棕的貝葉是佛門弟子記錄佛經和其他經典的重要材料。在緬紙還未問世的時候,貝葉是傣族人民唯一的書寫材料。據說,傣族曾有八萬多部的佛經是書寫於貝葉上的,學者們稱之為「貝葉文化」。



▶檳榔樹樹幹不分枝,高達12~15公尺。檳榔子是棕櫚科檳榔樹的種子。而檳榔葉是胡椒科蒟的葉。檳榔果略小於雞蛋,果皮纖維質,內含一粒種子,即檳榔子。胚乳堅硬,具灰褐色斑點。於8~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採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曬乾,幹後呈深褐色或黑色。檳榔樹是傣族人民最喜歡的庭院植物。


▶椰子樹是棕櫚科椰屬的唯一一種大型植物,椰子是椰樹的果實,是一種在熱帶地區很普及的果實。椰子樹的普及也與其果實椰子可以在海中隨風浪漂流上千公裡後生殖到離母樹非常遠的地方有關。椰子樹作為「五樹」之一,是傣族人民較為喜歡的庭院植物。

▶鐵力木又名鐵梨木、鐵慄木、鐵稜等。屬側膜胎座目,藤黃科常綠喬木。高20-30米,花兩性,1-2頂生或腋生,直徑5~8.5cm,花瓣4枚,白色,倒卵狀楔形,長3-3.5釐米;果卵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長2.5~3.5釐米,花期3-5月,果期8-10月。是雲南特有的珍貴闊葉樹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鐵力木的種子是佛門弟子從事佛事活動時,用來點佛燈的主要原料。

六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肥厚。葉柄圓柱形,細長。葉橢圓形,浮生於水面,全緣,葉基心形,葉表面濃綠,背面暗紫。蓮花也與佛教的傳說相關,佛門弟子拜佛時,多是手捧蓮花,供奉在佛像前,表示對佛的虔誠。

▶緬桂花樹,又稱白蘭樹,白蘭花樹,白玉蘭樹等。木蘭科含笑屬落葉喬木,樹高一般2—5米或高可達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葉開放,花期10天左右。中國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觀花樹木,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緬桂花香味濃鬱,是很多傣族少女頭上的飾品之一哦~~~

▶雞蛋花是屬於落葉灌木或者是小喬木。枝葉長得肥厚多肉。葉子是非常的大,也比較的厚。別名:蛋黃花、大季花。花數朵聚生於枝頂,花冠筒狀。外面乳白色,中心鮮黃色,極芳香。花期5~10月。雞蛋花夏季開花,清香優雅。落葉後,光禿的樹幹彎曲自然,其狀甚美。適合於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可入藥。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六花」之一,而被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其樹形美觀,奇形怪狀。

▶文殊蘭,別稱文珠蘭、十八學士、翠堤花等,為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時發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線形,雄蕊淡紅色,花葯線形,頂端漸尖,子房紡錘形。文殊蘭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散瘀,消腫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瘋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症。

▶黃姜花,姜科,姜花屬多年生草本草本芳香花卉,秋冬季開花,穗狀花序,長圓形;苞片長橢圓形,覆瓦狀排列,每一苞片內有花3-5朵;花深黃色,形似蝴蝶,氣味芬芳純正,沁人心脾;唇瓣倒心形,黃色,當中有一個橙色的斑,頂端微凹,側生退化雄蕊短瓣狀;花朵由下至上依次開放,極為漂亮。黃姜花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健胃,治胃寒腹痛、腹瀉、食積停滯、消化不良、脾虛食少等功效。

▶地湧金蓮,原產於雲南,為中國特產花卉。假莖的葉腋處為真正的小花朵,清香、嬌嫩,黃綠相間,更添一份精巧的美麗,花期長達半年之久。地湧金蓮被佛教寺院定為「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學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懲惡的象徵。雲南民間還利用其莖汁解酒、解毒,製作止血藥物,現北京植物園熱帶溫室已引種栽培這一美麗的植物。

有些地方會把紅木槿、刺桐花作為六花之一。

紅木槿

刺桐花

傣族人之所以會將這些作為象徵首先是因為它們在西雙版納分布範圍很廣泛;其次是因為它們與佛教有著重要的聯繫。

相關焦點

  • 【貝葉經的傳說】傣族的象徵「五樹六花」
  • 西雙版納佛寺的「五樹六花」
    「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傣族歷史文化漫談》中提到一個故事:有一個阿佔(知識淵博的人)說:勐景永(現在的景洪)的吉祥物,我們沒來之前就有了。只要大家保護和發展這些東西,這個壩子就一定會更加美麗吉祥。大家聽後十分高興,就問哪些是吉祥物?阿佔回答:「我們壩子這麼美,主要因為有五種樹、六種花,兩種動物陪伴我們。五種樹:菩提樹、貝葉樹、鐵力木、大青樹、檳榔樹。
  • 五樹六花指的是哪五樹哪六花?你知道嗎?
    五樹六花通常種植在寺廟裡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有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六花有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地湧金蓮。這些樹木和花卉都有特定的寓意和故事,其中地湧金蓮是中國特有的花卉。五樹的介紹1、菩提樹五樹六花指的是種植在寺廟裡的五種樹、六種花,那五樹六花有哪些呢,五樹中有菩提樹,菩提樹屬於桑科喬木,傳說很久之前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修行的,因此信奉佛祖的人都將菩提樹稱為「神聖之樹」。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最近非常流行「佛系」元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佛系植物的「五樹六花」
  • 西雙版納神奇的傣族的「五樹六花」,太漂亮了!
    感謝關注云南吃喝玩樂,平臺精品特產商城已上線,請點擊「微商城」菜單或是「閱讀原文」進入商城購買你最喜歡的雲南特產!傣族地區生活的人們有信仰佛教的習俗,「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種五種樹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六花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種五種樹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種五種樹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六花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地湧金蓮>五樹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所以廣泛種植。
  • 你知道和佛結緣的五樹六花是哪些嗎?
    和佛結緣的蓮花     「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
  • 佛教植物|五樹六花之貝葉棕
    「五樹六花」是南傳佛教植物與傣族文化結合的產物,是南傳佛教在西雙版納本土化的顯現。「五樹六花」大都是生長在熱帶的植物,「五樹」——菩提樹(Ficus religiosa)、高榕(Ficus altissima)、貝葉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檳榔(Areca catechu)、糖棕(Borassus flabillifer);「六花」——荷花(Nelumbo nucifera)、文殊蘭(Crinum amabile)、黃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
  • 五樹六花
    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 ;  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   五樹   】"五樹"之菩提樹,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菩提"意為"覺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
  • 佛教的「五樹六花」
    地湧金蓮佛教的「五樹六花」「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五樹」之菩提樹: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菩提」意為「覺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在印度、斯裡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 佛教植物|五樹六花之檳榔
    「五樹六花」是南傳佛教植物與傣族文化結合的產物,是南傳佛教在西雙版納本土化的顯現。「五樹六花」大都是生長在熱帶的植物,「五樹」——菩提樹(Ficus religiosa)、高榕(Ficus altissima)、貝葉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檳榔(Areca catechu)、糖棕(Borassus flabillifer);「六花」——荷花(Nelumbo nucifera)、文殊蘭(Crinum amabile)、黃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
  • 作為佛教徒的您知道嗎? 圖解佛教寺院中的「五樹六花」
    這樣,佛教便與植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佛教起源於印度,印度人與東南亞各國高溫高溼的生存條件使佛教與熱帶叢林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熱帶雨林文化。因此每個寺廟裡都種植著著名的宗教植物—五樹六花。這些「五樹六花」,不僅具有淨化人心靈的作用,還有綠化、美化庭院的功能。「五樹六花」是佛經中南傳佛教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
  • 佛教中的「五樹六花」之「六花」
    「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
  • 佛教的五樹六花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佛教的五樹六花,即便您不信佛,了解一下,也不至於孤陋寡聞。也許將來有一天與朋友、客戶聊天還能顯出你的博學。如果你看見朋友、客戶處已經擺放或者想要擺放這些植物,那麼很可能他們信佛,談論這些植物時就可以避免語言冒失,你要是能投其所好,有共同語言那就更容易贏得好感。
  • 南傳佛教「五樹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鑑賞
    作者:花木君    在我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人們普遍信奉南傳佛教,據說根據佛教教規,除必有一尊釋迦牟尼的塑像,不少於5個僧侶外,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樹六花」,「五樹」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白蘭花)和地湧金蓮。
  • 五樹六花與佛性植物
    佛主釋迦牟尼一生的幾個關鍵時刻都與植物連在一起:他降生在他外婆家花園裡的一株無憂花樹下,成佛於一株菩提樹下和圓寂於兩株娑羅雙樹下。佛教由此與植物結下了不解之緣。「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應該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
  • 檳榔樹為何入選傣族「五樹六花」?不妨看下香蘭吐蟲的故事
    在版納的街頭巷尾,常常可以看到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形似椰子樹的植物,尤其是在寺廟、傣族村寨裡都有它的身影。這種長得很像椰子樹卻又不是椰子樹的植物,就是傣族尊崇的「五樹六花」中的檳榔樹。在傣族人民的心裡,檳榔是吉祥幸福的象徵,檳榔不光好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男女老少都喜歡嚼檳榔,還用它來招待客人。檳榔救人相傳,在很早的時候,傣族有個溫柔、美麗、善良的姑娘,叫香蘭。
  • 圖解佛經要求寺院必須種植的「五樹六花」
    這樣,佛教便與植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佛教起源於印度,印度人與東南亞各國高溫高溼的生存條件使佛教與熱帶叢林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熱帶雨林文化。因此每個寺廟裡都種植著著名的宗教植物—五樹六花。這些「五樹六花」,不僅具有淨化人心靈的作用,還有綠化、美化庭院的功能。   「五樹六花」是佛經中南傳佛教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