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佛寺的「五樹六花」

2021-02-17 玲子的神秘園

一、五樹六花的來源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寺院,一般會種植「五樹六花」。「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傣族歷史文化漫談》中提到一個故事:有一個阿佔(知識淵博的人)說:勐景永(現在的景洪)的吉祥物,我們沒來之前就有了。只要大家保護和發展這些東西,這個壩子就一定會更加美麗吉祥。大家聽後十分高興,就問哪些是吉祥物?阿佔回答:「我們壩子這麼美,主要因為有五種樹、六種花,兩種動物陪伴我們。五種樹:菩提樹、貝葉樹、鐵力木、大青樹、檳榔樹。六種花:雞蛋花、荷花、鳳凰花、緬桂花、玉蘭花、野薑花。兩種動物:大象和孔雀。」(刀國棟,1992:59)巖溫扁等人編著的《貝葉文化》書中提到的五樹是:埋西裡罕(菩提樹)、埋波納(鐵力木)、埋蘭(貝葉棕)、埋龍(高榕)和噸麻(檳榔);六花是:糯沾比(雞蛋花)、糯傣哼(未知)、糯波(蓮花)、糯埋亮(紅花)、糯章(緬桂花,分黃、白兩種)、糯短(刺桐)(巖溫扁等,2001:126)。不同文獻對五樹六花中植物的解讀有不同。有的認為,五樹六花分別指菩提樹(Ficus religios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貝葉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檳榔(Areca catechu)、糖棕(Borassus flabellifer),以及蓮花(Nelumbo nucifera)、文殊蘭(Crinum amabile)、地湧金蓮(Musella lasiocarpa)、黃姜花(Hedychium flavum)、雞蛋花(Plumeria rubra)和緬桂花(黃蘭,Michelia champaca)(顏曉佳等,2013)。

雲南省西雙版納的佛寺,根據教規,除必有一尊釋迦牟尼的塑像,不少5個僧侶外,佛寺庭園中還栽培著100多種佛事活動有關的植物,在眾多的佛教植物中以「五樹六花」為基本特徵。馬建武和林萍(2006)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佛寺園林特色》中指出: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夜花(Nyctanthes arbortristis),鴨腳木(Schefflera octophylla),柚木(Tectona grandis),菠蘿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等也是常見的宗教植物。王成暉等(2014)人在《淺談東南亞佛教園林中的「五樹六花」》中提出:五樹六花包括了大喬木、小喬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可孤植、叢植等,能形成良好的生態植物群落。

雖然五樹六花在不同文獻中記載有不同,但是其起源訴說了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它們作為景觀的語言,講述著土地的歸屬,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

 

二、西雙版納佛寺庭院的「五樹六花」

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裡有個佛教植物區,裡邊栽種並標識出的「五樹六花」的五樹是:貝葉棕(Coryphaumbraculifera)、菩提樹(Ficus religiosa)、大青樹(Ficushookeriana)、鐵力木(Mesua ferrea)、檳榔樹(Areca catechu);六花是:黃緬桂(Micheliachampaca)、雞蛋花(Plumeria rubra)、睡蓮(Nymphaea tetragona)、文殊蘭(Crinumamabile)、黃姜花(Hedychium flavum)、地湧金蓮(Musellalasiocarpa)。

表一西雙版納佛寺庭院的「五樹六花」

作者

五樹

六花

文化內涵

刀國棟

菩提樹、貝葉棕、鐵力木、大青樹、檳榔

玉蘭花、雞蛋花、荷花、野薑花、鳳凰木、緬桂花

環境優美,象徵物

許再富

菩提樹、貝葉棕、大青樹、檳榔、糖棕或椰子

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黃緬桂、雞蛋花、地湧金蓮

環境優美

巖溫扁

菩提樹、貝葉棕、鐵力木、大青樹、檳榔

玉蘭花、黃姜花、蓮花、紅木槿、緬桂花、刺桐花

象徵物

鐵鋒

同上

文殊蘭、雞蛋花、荷花、黃姜花、地湧金蓮、緬桂花

圖騰崇拜

鐵鋒

同上

蓮花、雞蛋花、緬桂花、紅木槿、刺桐花、鳳凰木

象徵物,圖騰崇拜

 

綜合了以上的內容,經過田野考察,筆者列出在西雙版納被當作五樹和六花的植物及相關信息和圖片

 

表二西雙版納常見的「五樹」植物

中文/別名

科名

拉丁名

象徵含義

菩提樹

桑科

Ficus religiosa

佛陀在菩提樹下得道,菩提樹是佛陀的象徵。當地佛教儀式中有菩提樹拴線儀式

貝葉棕

棕櫚科

Corypha umbraculifera

葉片是刻寫貝葉經的材料

鐵力木

藤黃科

Mesua ferrea

佛燈的專用油料植物

圓葉榕(大青樹)

桑科

Ficus hookeriana

樹型高大,成為自然崇拜中的神樹,後來作為佛教儀式用

高山榕(大葉榕,大青樹)

桑科

Ficus altissima

樹型高大,成為自然崇拜中的神樹,後來作為佛教儀式用

檳榔

棕櫚科

Areca catechu

三十五大供養之一,祭祀儀式,食用/藥用

糖棕

棕櫚科

Borassus flabellifer

樹型美觀,景觀裝飾

椰子

棕櫚科

Cocos nucifera

樹型美觀,景觀裝飾

 

 

表三西雙版納常見的「六花」植物

中文/別名

科名

拉丁名

象徵含義

白蘭(玉蘭,緬桂花)

木蘭科

Michelia alba   

賧佛鮮插花卉,迷人清香

文殊蘭

石蒜科

Crinum asiaticum

賧佛鮮插花卉,與文殊菩薩諧音

雞蛋花

夾竹桃科

Plumeria rubra

樹型美觀,景觀裝飾

蓮(荷花)

睡蓮科

Nelumbo nucifera

隱喻,賧佛鮮插花卉

睡蓮

睡蓮科

Nymphaea tetragona

同蓮

黃姜花(野薑花)

姜科

Hedychium flavum

香氣濃鬱,賧佛鮮插花卉

鳳凰木

豆科(蘇木科)

Delonix regia

鮮紅亮麗,景觀裝飾

黃蘭(黃緬桂)

木蘭科

Michelia champaca

賧佛鮮插花卉,迷人清香

地湧金蓮

芭蕉科

Musella lasiocarpa

形狀似蓮花寶座

朱槿

錦葵科

Hibiscus rosa-sinensis

佛教儀式用,如沙塔儀式

雞冠刺桐

豆科

Erythrina crista-galli

鮮紅亮麗,景觀裝飾

 

在西雙版納佛寺庭院中,被稱為「五樹」的植物至少就有8種,被稱為「六花」的植物至少就有11種。筆者翻閱了漢譯的佛經,沒有看到關於「五樹六花」的介紹。可以,五樹六花是印度佛教植物傳到中國西雙版納之後本土化的產物,每個寺院,根據當地植物又進行了適當調整,這也反映了佛教植物的地方化和本土化。

 

[參考文獻]

刀國棟(1992). 傣族歷史文化漫談. 民族出版社.

馬建武、林萍(2006).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佛寺園林特色. 浙江林學院學報, 23(6):678-683.

王成暉、劉業、向瀟瀟(2014). 淺談東南亞佛教園林中的「五樹六花」.廣東園林,36(04):41-46.

李德飛、馬俊娜(2006). 雲南傣族園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內涵. 林業調查規劃,31(02):159-163.

許再富(主編)(2011). 西雙版納傣族熱帶雨林生態文化. 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

巖溫扁等(編著)(2001). 貝葉文化.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2016). 臺灣: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出版.

顏曉佳、周雲龍、李韶山(2013). 佛教寺廟常見植物. 生物學通報,48(11):7-11.

 

文:許玲,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xuling2015@pku.edu.cn

圖:肖曉明,北京大學景觀學院,碩士研究生,1701221583@pku.edu.cn

 

相關焦點

  • 五樹六花
    "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
  • 佛教的「五樹六花」
    地湧金蓮佛教的「五樹六花」「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五樹」之檳榔:檳榔樹的外貌與椰子樹相似,高幹挺拔,枝葉迎風,清秀可愛。檳榔的果實可食,南方一些地方人民,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愈嚼愈香,醇味醉入。檳榔也是一種藥材,有止瀉治痢、殺蟲去積等功能,別名「洗瘴丹」。「五樹」之糖棕:糖棕也稱為砂糖椰子。人們喜歡用小刀刻劃花序,然後花序汁就會順著刀子流向桶裡,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 一個花序可以產出4小桶甜汁液。
  • 佛教中的「五樹六花」之「六花」
    「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
  • 佛教的五樹六花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佛教的五樹六花,即便您不信佛,了解一下,也不至於孤陋寡聞。也許將來有一天與朋友、客戶聊天還能顯出你的博學。如果你看見朋友、客戶處已經擺放或者想要擺放這些植物,那麼很可能他們信佛,談論這些植物時就可以避免語言冒失,你要是能投其所好,有共同語言那就更容易贏得好感。
  • 佛教「五樹六花」中的六花,原來是它們,漲知識了!
    佛教的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即「五樹六花」。佛教「五樹六花」中的六花,原來是指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漲知識了!
  • 五樹六花指的是哪五樹哪六花?你知道嗎?
    五樹六花通常種植在寺廟裡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有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六花有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地湧金蓮。這些樹木和花卉都有特定的寓意和故事,其中地湧金蓮是中國特有的花卉。五樹的介紹1、菩提樹五樹六花指的是種植在寺廟裡的五種樹、六種花,那五樹六花有哪些呢,五樹中有菩提樹,菩提樹屬於桑科喬木,傳說很久之前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修行的,因此信奉佛祖的人都將菩提樹稱為「神聖之樹」。
  • 【貝葉經的傳說】傣族的象徵「五樹六花」
  • 圖解佛經要求寺院必須種植的「五樹六花」
    這些「五樹六花」,不僅具有淨化人心靈的作用,還有綠化、美化庭院的功能。   「五樹六花」是佛經中南傳佛教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最近非常流行「佛系」元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佛系植物的「五樹六花」
  • 佛教植物|五樹六花之檳榔
    「五樹六花」是南傳佛教植物與傣族文化結合的產物,是南傳佛教在西雙版納本土化的顯現。「五樹六花」大都是生長在熱帶的植物,「五樹」——菩提樹(Ficus religiosa)、高榕(Ficus altissima)、貝葉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檳榔(Areca catechu)、糖棕(Borassus flabillifer);「六花」——荷花(Nelumbo nucifera)、文殊蘭(Crinum amabile)、黃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種五種樹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六花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種五種樹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
  • 五樹六花與佛性植物
    「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應該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佛教五樹一、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又名思維樹,畢缽羅樹。桑科榕屬。
  • 佛系植物,五樹六花
    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種五種樹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六花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地湧金蓮>五樹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所以廣泛種植。
  • 素雅清香雞蛋花,「五樹六花」就有它
    就是這種在我們南方隨處可見的花朵,卻是佛門「五樹六花」之一。「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雞蛋花名「廟樹」或「塔樹」。在我國西雙版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而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
  • 南傳佛教「五樹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鑑賞
    作者:花木君    在我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人們普遍信奉南傳佛教,據說根據佛教教規,除必有一尊釋迦牟尼的塑像,不少於5個僧侶外,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樹六花」,「五樹」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白蘭花)和地湧金蓮。
  • 圖解佛教寺院中的「五樹六花」
    這樣,佛教便與植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佛教起源於印度,印度人與東南亞各國高溫高溼的生存條件使佛教與熱帶叢林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熱帶雨林文化。因此每個寺廟裡都種植著著名的宗教植物—五樹六花。這些「五樹六花」,不僅具有淨化人心靈的作用,還有綠化、美化庭院的功能。「五樹六花」是佛經中南傳佛教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
  • 佛教「五樹六花」之「雞蛋花」的鑑賞與養護
    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雞蛋花」的鑑賞與栽培養護文:花木君
  • 【植物】你知道傣族的「五樹六花」,到底是什麼嗎?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這「五樹六花」到底是什麼~~~由於傣族居住的地域環境不同,各居住區也會有所差別,「五樹六花」也會有一點大同小異~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這種樹為常綠喬木,葉子呈卵形,莖幹黃白色,花隱於花託中,樹籽可作念珠。由於它是佛教聖樹,東南亞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禮拜,沿習成俗。在西雙版納只要你路過佛塔、走進寺廟都可以看到菩提樹,不論生長在什麼地方,菩提樹都會受到最為精心的照顧。
  • 西雙版納神奇的傣族的「五樹六花」,太漂亮了!
    傣族地區生活的人們有信仰佛教的習俗,「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