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文明與巴荒的魅力

2020-12-22 中信美術館

西藏古文明與巴荒的魅力

桑吉扎西

巴荒在《陽光與荒原的誘惑》之後,又推出了《西藏古文明之旅》這樣一個厚重而視覺強烈的關於阿里古文化的西藏攝影及繪畫的大型圖集。這部圖文並茂的散文體攝影繪畫集,可以說是《陽》的續集。如果說前者更多地表現了作者個人遊歷式的審美體驗的話,那麼,後者不但以多視覺的張力表現了這樣遊歷的特殊性,而且更加突出了對藏文化,尤其是藏傳佛教藝術精深的理性思考與審美把握。

《黃昏》 巴荒 布面油畫 75cm×70cm 1981 年

當藏學界還沒有一部以此種圖文並茂的形式研究藏族藝術的專著時,巴荒卻拿出了自己的新作品,雖然不能說這是一部嚴格藝術的學術著作,但不乏對傳統藝術思索的理性精神。特別是她對古格藝術的感知和認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走在學者的前列。在這部集子裡,作者對象雄文化所做的藝術家式的直覺與立體的體驗和理性把握,處處使我們感到驚嘆。說到這裡,不禁感慨起當年體質弱小的巴荒,是如何以個人微薄的積蓄,艱難地完成對阿里地區的古文化遺址實地考察的。她沒有足夠的經費,沒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更沒有可互助的夥伴;這又不禁讓人想起那些駕駛著越野車,浩浩蕩蕩開進西部的男子漢們,那些拿著國家的經費、聲勢浩大的集體聯合考察活動,這之間的一切有著天壤之別。

《流》 巴荒 布面油畫 110cm×95cm 1980 年

儘管,藝術家們的作品,用考古學者們的嚴格的眼光看,可能會在他們的作品中找出這樣和那樣的毛病或是錯誤,但這不影響於像巴荒這樣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字的和圖像的魅力,它的魅力不僅僅是文字和圖像所給予我們的審美瞬間的喜悅所獲得的享受,還因為她的以自己生命為代價的執著體驗使我們為之感動和振奮,那魅力恰恰能推動人們去發現、去思索和去行動。巴荒這部作品對西藏藝術的研究做出了它應有的貢獻。更對激勵人們去思考和行動做出了表率。可以說《西藏古文明之旅》是近年來以散文體形式研究和表達西藏文化藝術之精深的一部力作。

《登山日記》 巴荒 布面油畫 21cm×26cm 1988 年

巴荒,她體質的弱小與她的筆名和她使許許多多男人們自愧弗如的西藏阿里之行的行為,似乎有些不相稱。我不敢想像當年一個身高不足一米六零,體重只有35公斤的體弱的小女子,是如何單槍匹馬走進西藏阿里、又走出荒原的?青藏高原和高原的經歷,把這個柔弱的女性變得堅強、變得大氣,變得更加超凡脫俗的純粹,於是,她那隻獨特的散文之筆也因此而流溢出雪域高原式的恢宏氣度。無論從哪方面講,青藏高原使一個藝術家的審美胸懷變得坦蕩超然、趨於純粹與絕對,這種審美的理想境界是那種都市小女人散文無法比擬的。雖然,近年來女性散文異軍突起,但在眾多的女性作家中,那種蘊含著理想主義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大氣之作,在女性散文作品中並不多見,廣大讀者之所以喜歡巴荒的《陽光與荒原的誘惑》、西藏女作家馬麗華的《走過西藏》,其原因我想也在於此。

《遷徙》 巴荒 布面油畫 45cm×45cm 1988 年

散文《陽光與荒原的誘惑》的作者,人們以為當之無愧地稱她為作家的巴荒,原來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畫家,她在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設計專業大三時,就以油畫處女作《流》博得聲譽,那時她叫蔡蓉,在當年的全國青年美展獲獎而嶄露頭角時,讓中央美院的專科生們望塵莫及。畫家巴荒卻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攝影家,她的同名攝影畫冊以她獨特的視覺和對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藝術和直覺的把握,讓眾多專職的攝影家感慨萬千。攝影家巴荒,還是稱職的編輯,據悉,在《中國美術報》任執行編輯期間,有過出色的採編和評論工作,她兩度做的美術時事評論文為當時的文摘報轉載或轉摘,而她的畫冊《陽光和荒原的誘惑》,則是她自寫、自拍、自編自排和自行設計的產兒,一推出又獲了個裝幀設計銀獎。

《藏人肖像》 巴荒 布面油畫 26cm×21cm 1990 年

作為畫家和美術設計者的巴荒,不僅使那些探險者驚嘆,使文學界和攝影界人士刮目相看,還使藏學界和考古界的一些學者為之一怔,或感慨或盼藏學界能新添人才。當人們正為各路人馬紛紛揚揚的文化炒作弄得口赤目眩之時,巴荒在做什麼?偌大的京城掩埋著她柔弱的身軀,不見其聲,不見其影……


《牧羊女和她的十二隻羊》(局部) 巴荒 布面油畫 100cm×100cm 1992 年

當她作為蔡蓉的時候,似乎她總是靜悄悄的,不願行路出聲。當人們悄悄地發現她以巴荒著名的力作陡然浮出水面的時候,人們難以將作為蔡蓉的她和作為巴荒的她合一,一個太弱,一個太強。弱者弱時,似弱不禁風;強者強時,似強能排山倒海。她就是那樣靜悄悄地又出發了,這一次,不是整裝去西部荒原、去阿里無人區,而是美麗富饒的臺灣寶島。當她出現在臺北時,人們驚訝他們等待來的是這麼一位姑娘!人們以為能著述一部厚重、行文洋洋灑灑的著作者,該是一位老成持重的老頭兒或是老婦女。巴荒的《西藏古文明之旅》一舉斬獲臺灣一年一度的「大陸圖書著作獎」之「金鼎獎」桂冠。

本文節選自《巴荒作品:永恆的凝視》,中信出版社

相關焦點

  • 西藏古象雄文明的四大謎團 象雄王朝都城在哪?
  • 丹巴美人谷遊記: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頭
    有時候旅行的最大魅力,就在於那些期待和未知。你不知道前方會有怎樣的觸動。崇山峻岭中沒有人打擾,沿途會偶遇三兩個車輛。你可以慢慢的欣賞美景,一路感慨它的壯美。站在夾金山埡口,往下望去,你會感嘆當年紅軍長徵的艱辛,也會暗暗竊喜今天自己的勇敢。有句話最好的表達了這裡的險要「長徵萬裡險,最憶夾金山」。翻越雪山不是第一次,但是海拔四千多的夾金山,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西藏古象雄文明的標記
    高高的雪山,湛藍的天空,片片 翱翔的白雲把人間純淨的天堂~西藏裝點得如此素雅殊勝。天,地,人合,造就了傳承幾千年歷史文化和人類進步文明的天珠藝術及國佛雍仲苯教的起始的佛教創始人~敦巴辛饒彌沃佛的成就《大藏經》。其中「五明」史學為幾千年後的現代文化和文明奠定了紮實的歷史基礎。
  • 西藏苯教最大聖湖:古象雄文明的搖籃,常有野熊狐狸浪出沒
    西藏每一個聖湖都不離開宗教歷史人文,不論哪一個聖湖於藏族人心目中是具有至高地位,神聖且不可冒犯。但在西藏,除了在旅遊界十分出名的納木措、羊卓雍措、瑪旁雍措等這些聖湖以外,還有一個聖湖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聖湖:當惹雍措。它也是西藏第4大湖泊。
  • 一路向西,山南,翻開西藏古文明的第一頁
    一路向西,山南,翻開西藏古文明的第一頁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的發祥地,地處雅魯藏布江幹流中下遊,北與拉薩,西與日喀則毗鄰,東抵林芝,南與印度、不丹接壤,有「藏南谷地」之稱。雅礱河谷平均海拔3600多米,氣候溫暖溼潤,是西藏農耕文明的搖籃,是藏民族文化的發源地。雅礱部落在這裡發展壯大,直到松贊幹布統一全藏建立吐蕃王朝,並在這裡迎娶了大唐文成公主。山南,被更多的人認為是「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
  • 為您揭秘-神秘而偉大的古象雄文明
    遠在新舊石器時期的古象雄王朝曾統一了擁有十八萬戶部落的十八國,建立起了威震世界的屬於自己的古象雄王國,其勢力範圍曾經覆蓋到今天的四川、甘肅、青海、雲南和整個西藏地區。這些地區的文化又擴散到印度北部、克什米爾以及拉達克一帶,而後者曾是東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頻繁的地區。
  • 古蜀文明全球巡展走進西語世界 向世界展現四川魅力
    本報訊(記者 張立東)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古蜀文明歷來吸引世界目光,令人嚮往。當地時間6月14日,「古蜀文明全球巡展——神秘的古蜀王國」西班牙站主題活動在馬德裡皇家麗池公園開幕,29件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的藝術品呈現在西班牙公眾面前,為他們揭開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
  • 西藏拉薩的一座古村落,是失落的文明地嗎?還是健康旅遊的新發地
    距離拉薩市中心18公裡,坐落於拉薩西南角隱秘山谷中,作為西藏保護最好、最完整的藏族古村落之一,這裡山谷幽深,古道猶存,清泉汩汩,草木蔥蘢,有著近兩千年歷史的尼瑪塘寺和白色寺、神秘的藥師殿,以及倉央嘉措曾居住過的古老莊園,再加上當地原生態的藏宅、淳樸的民風與古老的傳說,讓這座千年古村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 牛河梁揭示5000年前古文明獨特魅力
    牛河梁遺址田野考古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果,為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社會進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探尋中華文明起源、領略紅山文化魅力,請到遼西,請到牛河梁。這裡,「壇、廟、冢」「玉、龍、鳳」,勾勒出紅山古國的文明圖景;每一塊鑄就民族血脈的基石,都深深鐫刻著文化自信;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證明著遼寧這片土地的無窮魅力!
  • 西藏發現象雄古國墓,出土天珠成無價之寶,或發現18000年古文明
    西藏發現象雄古國墓,出土天珠成無價之寶,或發現18000年古文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古代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古代的西藏文明發展史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古代象雄文明時期,一部分是吐蕃文明時期,其中象雄文化是西藏文化的源頭,直至今日,黑髮藏人的很多傳統習俗都深受這個古老文明的影響。
  • 世界上存世量最大的「千年古珠」,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鑑證!
    很高興大家能來這裡閱讀我的內容,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西亞古珠」來自千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寶石。它從什麼地方起源,又是在什麼時候悄悄地進入中國。為什麼會被西藏宗教和君主當做第二代天珠的替代品?它到底具備哪些頂級珠寶加工工藝。
  • 山南,西藏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藏民族和藏文化的發源地
    一.山南——藏文化的發祥地山南,西藏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藏民族和藏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沒有奇特的建築,沒有都市的繁華,但是這裡有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第一位贊普,第一座三寶俱全的寺廟,第一部經書,第一塊農田,第一個村莊……藏傳佛教在西藏紮根及傳播的最初地,就是在西藏山南,甘南、川西北的藏傳佛教寺廟都是承其衣缽。
  • 人文一瞥|西藏以外的西藏文明
    ​一個被白雪孤立的世界,遠離喧囂的喜馬拉雅深谷,一群與世隔絕的藏人,保持著最古老的西藏傳統,這裡是如果要在西藏以外找到最能代表西藏的地方,這裡便是我們心目中的答案。不論是氣候景觀、風土民情,還是宗教信仰、語言文字,這裡都屬於傳統西藏文明的範圍。
  • 魚鳧圖騰與古蜀文明
    [摘 要]在古蜀文明中,三代古蜀王蠶叢、柏灌、魚鳧創造了早期古蜀文明的輝煌。作為古代宗教崇拜的圖騰崇拜更真切的反映出了魚鳧文化的獨特文化特質。
  • 航拍瀾滄江畔的西藏千年古鹽田
    位於西藏昌都芒康縣瀾滄江畔的古鹽田,是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鹽田。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時期這裡就開始曬鹽,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何蓬磊 攝2009年,千年古鹽田被列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其井鹽曬鹽技藝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西藏保護最完整的古村落 虔誠與古樸隱於山谷中
    達東村距離拉薩市中心18公裡,坐落於拉薩西南角隱秘山谷中,作為西藏保護最完整的藏族古村落之一,這裡山谷幽深,古道猶存,清泉汩汩,草木蔥蘢,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尼瑪塘寺和白色寺、神秘的藥師殿,以及倉央嘉措曾居住過的古老莊園,再加上當地原生態的藏宅、淳樸的民風與古老的傳說,讓這座千年古村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 魅力西藏 快樂雪頓
    2020年8月19日——8月21日,是成都西藏飯店一年一度的雪頓節活動。雪頓節在每年藏曆的六月底或七月初舉辦,是國務院首批列入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西藏飯店的特色節日活動。「藏秘·尋寶集章贏好禮」打卡西藏飯店特色區域,感受流淌的西藏時光。「藏物天成分享交流會」邀請名人名家就「掐絲唐卡」、「藏茶的傳承與品味」、「鋦瓷——修復與再生的藝術」3種話題做藝術分享,進行文化互動。
  • 2019「冬遊西藏」首屆昌都然烏·來古冰雪節盛大開幕
    為響應西藏自治區「冬遊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極」的號召,促進昌都旅遊全域全時發展,2019年3月25日,由昌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由八宿縣人民政府、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以及市相關部門共同承辦的「首屆昌都然烏·來古冰雪節」在美麗的「然烏·來古冰川國家公園」景區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式
  • 象雄王國-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
    三者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都是在文明鼎盛時期突然遭到滅頂之災,象雄將西藏西部眾多的秘密深鎖其中。不同的是瑪雅作為四大文明中唯一一個在叢林中孕育的文明,留下了大量的金字塔,揭示宇宙的秘密,可以去探尋研究。龐貝,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淹沒,繁華的小城一夜被凝固成活化石,一切如當初的樣子。而象雄王國灰飛煙滅,當日繁華無從尋覓,一道令人感嘆而無法抗拒的迷。
  • 18000年西藏古國,消失後留下一本經典,破解後可知人類文明秘密
    西藏由於政教合一的制度使它一直異於中國以往的傳統政治制度形式,更因為其宗教權力凌駕於政治權力之上讓西藏充滿了神秘感。我們對西藏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的吐蕃王朝,殊不知吐蕃之前還有一個象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