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迅速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那麼最好的地方就是去當地的博物館。所以,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鄭州也不例外。
鄭州僅市區內的博物館,就至少有8個,這還是只叫博物館的,如河南省博物館、鄭州博物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黃河博物館等,沒有算上紀念館、博物院什麼的。
即便是有這麼多博物館的鄭州,卻還在建博物館,位於鄭州常西湖新區的鄭州博物館新館,目前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斥資15億打造。在建造的時候,鄭州博物館新館是想要與美術館、大劇院一起構成"文博中心"的。那麼,這個新博物館究竟有什麼特色呢?
首先,規模上還是比較大的,據相關資料顯示,新博物館南北長達138.5米,東西長192米,總高67.8米,總建築面積達到了14.5萬平方米。面積很大,層數也不少,地下兩層、地上三層,總共是五層,並且,這五層涵蓋了學術報告廳、非遺展示區、4D影院、觀眾互動體驗空間、未成年人活動室等多種功能區。
雖然,空間蠻大的,但是,該博物館剛建造出個雛形的時候,很多網友就開始吐槽它醜了,跟鄭州的大玉米樓都有得一拼了。不過,建好後,整個外形應該還是不錯的。並且,據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建築可抗擊8級地震,使用壽命可長達100年。
鄭州新博物館秉承的是"中華之中、黃帝之冠"的設計理念,的確,遠遠望去,看到整個建築的確有點兒像冕冠,而之所以將黃帝文明的冠冕作為該建築的設計原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或許在於想要將黃帝文化發揚光大,同時,也可以通過該建築展現中原地區博大精深的文化,光輝燦爛的歷史。
除了像冠冕之外,這個新博物館還有點兒像聚寶盆,優美的弧度顯得整個建築飽滿圓潤,造型獨特,隨著後續文物的進入,還真有聚寶之意。
不過,新博物館建成之後,如果按照原規劃的話,內部會融入比較多的鄭州元素,比如鄭州地下出土的一些文物,可以進行展覽參觀,還有鄭州名人、姓氏文化、地方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一方面可以將一些文化保護起來,一方面也可以調動當地居民參觀博物館的積極性,讓博物館活起來。
據相關人士介紹,新博物館將在年底之前全面開放,所有的公共設施也一應俱全,會投入使用。並且,博物館下面還有一條行業街,相信,到時候,鄭州人民周末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而鄭州博物館新館可能也不是最後一座博物館,因為在6月11日的時候,河南省政府網站以"未來三年 鄭州將謀劃建設各類博物館100家以上"為題,報導了鄭州市以2021年為限,"三年內謀劃建設各類博物館100家以上",並提出把博物館打造成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重要載體、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的重要內容等目標。
那麼,對於鄭州斥資15億,修建一座博物館,你怎麼看呢?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