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吉隆鎮: 元宵節舉行舞龍活動 發揚傳統鄉村文化

2020-12-19 經濟網

經濟網訊 3月2日(正月十五日)晚,廣東惠州吉隆鎮各巷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由吉隆鎮舞龍協會籌劃組織、鎮政府協助的具有典型民間風俗和民間信仰的年度舞龍鬧元宵活動,發揚鄉村文化。舞龍鬧元宵是吉隆鎮人民重要的傳統民間活動,百姓通過舞龍活動祈求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據了解,吉隆舞龍鬧元宵活動更為注重傳統,舞龍的規模比往年更大,舞龍隊伍裡增加了更多的花車、花籃,舞龍者統一身著傳統的舞龍服飾,致力於給民眾帶來一場原汁原味傳統的舞龍盛會。當晚出動的龍隊有20多條,其中城鎮彩龍5條(男龍3條、女龍2條),花藍40多個、花車8臺、馬仔10挑、有烏龜、魚等多樣扮景、醒獅4條、旗隊100多人、樂隊相隨,共計有1000多人參與舞龍。另有鎮陽、吉水、瑤布、長湖、鬥文頭、平政、老村、羅屋、新村、白雲仔、轎嶺、牛石、橋下、漢塘、埔仔等村小組龍隊,尤為特別的是埔仔草龍,整條龍身用稻草拼扎而成,並用香火插滿龍身,舞動起來煙霧繚繞,惟妙惟肖。元宵系列活動拉開序幕在該鎮政府廣場前,先是由舞龍隊、舞獅隊、鼓樂隊、彩景隊在大院表演鬧元宵,現場擠滿了觀看舞龍表演的群眾,只見彩龍上下騰躍,左右翻騰,舞到快疾時,在彩燈閃耀,煙霧迷漫中,時現龍頭,時現龍身,時現龍尾,使人眼花繚亂,精彩的表演博得群眾陣陣掌聲和歡呼聲。隨後,一面大鑼鳴鑼開道,是年屬肖,路牌、掌扇及其他扮景,女龍隊、男龍隊、獅鼓隊等,走街過巷,開始逐街逐戶拜年,所到之處,鑼鼓喧天,鞭炮動地,人山人海,人聲、鞭炮聲、鼓樂聲、歡呼聲,聲聲喜悅,十多萬觀看舞龍表演的群眾人人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氣,將整個鞋城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據介紹,本次舞龍活動分三個主龍隊三條主路線進行,鑼鼓開道、鞭炮連天、歡天喜地,龍的足跡在舞動中,按照行進線路,在每家門口駐足,為每家每戶帶去平安和祝福。正月十六上午,所有龍獅在鎮內巡遊,將喜慶和熱鬧帶到每個角落。晚上,老圩村、新圩村、瑤布村的龍在吉隆河畔化龍升天,護佑吉隆人民安居樂業,整個舞龍活動也到此結束。

吉隆舞龍鬧元宵這一民俗活動形成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兩晚,民間都要以隆重的儀式舞龍,以村為單位,村村舞龍,請龍神、開光、起龍、舞龍、穿龍架、化龍等固定程序一環接一環,穿接著「鑽龍身」、「拔龍鬚」的美好寓意,祈求當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吉隆鎮舞龍鬧元宵活動充滿喜慶、歡樂、祥和的氣氛,因地方特色鮮明、群眾基礎濃厚,曾經多次參加省市縣的展演活動。吉隆鎮先後被授予惠州市首批「民族民間特色(舞龍)之鄉」、廣東省「舞龍之鄉」等稱號。2015年底,吉隆鎮元宵節元宵舞龍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據統計,今年參與舞龍和花車彩景巡遊活動的人員以及參與安全保衛、交通維護和後勤服務的幹警、鎮府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共近4000人,吸引了約10萬名群眾觀看舞龍鬧元宵活動。

舞龍鬧元宵民俗活動:吉隆鎮位於惠州市東南部,與汕尾市交界,北靠蓮花山,南臨考洲洋,是廣東省中心鎮和國家建設部等五部委確定的重點鎮。距廣州220公裡,距深圳98公裡,距縣城38公裡,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和建設中的廈深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該鎮總面積1125.平方公裡,轄7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2萬人,外來人口12萬人。有耕地面積1.97萬畝,林地面積13.6萬畝,海岸線長16.8公裡。乃是全國聞名的女裝時尚鞋之鄉,目前已形成了以製鞋業為龍頭,兼有鞋材加工、皮革塑料、五金、紙品包裝等行業的地方工業體系,鞋產品除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外,還遠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該鎮認真組織好一年一度的舞龍鬧元宵民俗活動,不斷提升民間藝術的品牌效應,著力打造萬人空巷舞龍鬧元宵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2006年3月,吉隆鎮被命名為惠州市首批民族民間特色(舞龍)之鄉。舞龍鬧元宵是惠東縣吉隆鎮民間特有的傳統習俗。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兩晚,吉隆都要以隆重的儀式舞龍,祈求當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一民俗活動從明朝末年開始形成。

經過300多年的傳承,吉隆舞龍鬧元宵活動已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模式。其組成一般分為三個部分:1、舞龍隊由男青年組成。龍身17節,加上龍頭、龍尾、龍珠,共由20個男青年舞動。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圩鎮還增加了女子龍隊,女子龍龍身13節,連同龍頭、龍尾、龍珠,由16個女青年舞動。2、扮景隊由十一、二歲的男女小孩組成。主要有當年的屬肖,花籃、花車、花船、花轎、路牌、掌扇以及馬、虎、鹿等。女孩子梳妝打扮,擔花籃、坐花車、花船、花轎,舉路牌、掌扇;男孩子穿白衫、戴眼鏡,騎馬、虎、鹿等。扮景主要是增加鬧元宵民俗活動的觀賞性。3、獅鼓隊主要由麒麟獅和嗩吶。

(黃斌)

相關焦點

  • 廣東惠州吉隆鎮:元宵舉行舞龍活動 振興鄉村傳統文化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黃斌)2019年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晚,廣東惠州吉隆鎮政府組織各村隆重舉行年度舞龍鬧元宵活動等。當晚,吉隆鎮大街小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群眾歡呼雀躍,整個鞋城充滿著節日的喜慶,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 廣東惠州元宵節上演「舞草龍」等多種民俗活動
    中新網惠州2月11日電(康孝娟 宋玥)2月11日,中國傳統元宵佳節。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東惠州,不少村鎮仍保留了有數百年歷史的民俗活動,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熱鬧非凡地上演。  在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的上圍村、下圍村的傳統民俗活動「舞稻草龍」, 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 元宵節傳統體育項目日趨復興,漸成體育旅遊萬億規模新載體
    因為元宵節往往與立春時節前後相接,所以僵臥一冬的世人往往選擇在元宵節期間舉行各種集競技與觀賞於一體的大眾健身活動來舒活筋骨,經過歷代演變,最終形成了了一批以舞龍、舞獅、鬧社火、扭秧歌、蕩鞦韆、拔河、劃旱船、踩高蹺、走百病等元宵節獨有的民俗體育活動,此外有些地方孕育了諸如撓羊賽、倒燈、龍燈噓花等區域性的元宵節民俗體育活動,並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吉隆鎮漢塘村保護傳統村落 讓鄉愁有「鄉」可尋
    民風民俗與眾不同的正月初二舞草龍漢塘村歷史悠久,也延續著不少祖輩們流傳下來的傳統風俗。其中,正月初二舞草龍就是其中比較由代表性的習俗之一。每年的新年正月初二、三,漢塘村都要舉行舞龍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吉隆鎮各村都在正月十五舞龍,而只有漢塘圍與眾不同,這是因為一個古老的傳說。
  • 湖南耒陽:傳統文化活動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類似仁義鎮這種公祭大禹的傳統文化活動,耒陽市每年都要舉辦四五十起,幾乎涵蓋了所有鄉鎮,這種精彩傳統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農民的精神生活,更助推了耒陽市鄉村振興戰略,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對鄉村經濟也是一種促進
  • 黃陂取消春節元宵節舞龍舞獅等公眾聚集活動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4日訊(記者王晶 通訊員胡波)24日上午10時獲悉,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黃陂區取消春節元宵節期間該區域範圍內的舞龍舞獅等公眾聚集活動。黃陂區發布消息稱,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研究決定取消2020年春節、元宵節期間黃陂區範圍內舞龍舞獅等公眾聚集活動。
  • 惠東吉隆元宵舞龍:百年非遺傳承 延續濃濃鄉愁
    徐樂樂 攝   一條草龍、一條布龍,伴隨著「噼裡啪啦」煙花爆竹的轟鳴聲,2018年元宵夜,惠州市惠東縣吉隆埔仔村的數千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小學門前的小廣場上,參加一年中最盛大的慶典活動——元宵舞龍。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吉隆的元宵舞龍已傳承400多年,至今當地還傳唱著「正月十五驚雷響,祥龍飛降吉隆上」的童謠,人們通過這一傳統民俗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 鹹寧市2019年元宵節城鄉文化聯盟大聯動成功舉行
    圖為舞龍舞獅表演。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正鋒 攝鹹寧網訊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報導:19日,第七屆香城大舞臺「春潤香城·啟航2019」鹹寧市元宵節城鄉文化聯盟大聯動成功舉行,萬人齊聚市人民廣場,歡歡喜喜鬧元宵。
  • 元宵節舞龍,熱鬧背後的冷思考
    元宵佳節,社火是我國傳統民俗,其中數舞龍、舞獅最為壯觀,被老洛陽人稱為「耍龍燈」的舞龍,尤其受到市民的歡迎和喜愛。11日、12日、13日晚,老城區大關廟門兒的龍燈和南關龍燈再展「雄姿」,然而,熱鬧過後,觀眾和「龍」卻感到了一絲寂寞。
  • 惠州人,這些年俗你知道嗎?|春節|萬盧村|橫瀝鎮|惠州|迎春花市|...
    扎花燈在惠州客家地區,每到春節期間,很多農村都要舉行「上燈」儀式,共慶添丁之喜。在隆重的「上燈」儀式中,「花燈」是最亮眼的。羅偉鴻今年68歲,「扎燈」40年,是橫河鎮當下為數不多的扎花燈藝人,也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扎燈)的代表性傳承人。
  • 天津舉辦多種文化民俗展演活動歡慶元宵節
    佟玉峰 攝中新網天津2月19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9日從天津市河西區委獲悉,臨近正月十五傳統節日,為進一步扮美節日津城,豐富市民文化生活,該區按照天津市委相關工作要求,組織「讚美家鄉,歌唱祖國」元宵節大聯歡活動,從農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期間,每天下午組織動態藝術展演、靜態非遺項目展示以及專業文藝演出,供廣大市民觀賞和參與。
  • 元宵節全國各地傳統習俗大盤點
    2017年元宵節就要到了,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到,全國有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等習俗,但元宵各地習俗也不盡相同,那麼你知道元宵各地習俗有哪些嗎?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一大原因。傳統的老北京元宵節活動主要由花會、燈會、吃元宵3個部分組成。  2、元宵節習俗之河北省  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節習俗有井陘的拉花,井陘拉花是一株古老藝術奇葩。
  • 白雲這些獨具特色的元宵節活動,還不知道就虧大了
    都已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啦!在白雲,元宵節有什麼好玩的?白雲區不少村社將舉辦獨具特色的元宵節活動:醒獅、舞龍、元宵晚會、投燈、外嫁女集體回娘家......還有哪些?舞龍舞獅正月十五前後,白雲區不少村社都有舞龍舞獅鬧元宵的傳統。比如,太和鎮的夏良村、永興村、謝家莊、南嶺村、米龍村,新市街的小坪村,嘉禾街的望崗村,鍾落潭鎮的沙田村、龍崗村,同和街的何屋村,都有舞獅圍餐鬧元宵的習俗。而棠景街的棠溪村,則有舞龍鬧元宵的習俗,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初一到十九的民俗活動都給你湊齊了
    ,已傳承350多年,保留了眾多民間手工藝,已成功申報了惠東縣第六批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附近景點推薦:高潭中洞正月十五,吉隆鎮元宵舞龍,先在吉隆鎮政府旁請龍點睛,然後,在鎮政府院子裡舞動一番,隨後轉到各街道巡遊
  • 元宵節的由來和民間習俗活動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春節剛過,就迎來了中國另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謎語、吃元宵,各種鬧元宵的民間文娛活動,更是把節日的歡樂氣氛推向了高潮。今年是特殊之年,因為防治新型冠狀病毒,元宵節是不能過了,但我們可以來了解元宵節的歷史和傳說,在家中,過一個知識元宵節。
  • 廣東惠州:惠東吉隆鎮隨拍,有種家鄉小鎮的感覺
    最近因為出差去了一趟惠東吉隆鎮,在這個小鎮轉了一圈,感覺這一個鎮很有特色。很有家鄉小鎮的感覺,這裡談不上繁華,但也不是那麼落後,更趨於生活氣息很濃鬱的一座城市。走在街上到處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小店,這種只有在農村才會用到的電視接收器還在賣。
  • 又是一年元宵節!遠去的中國傳統,元宵節的許多習俗已經找不到了
    又是一年元宵節!鬧元宵是中國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本組圖帶您一同走進元宵習俗,元宵節的許多習俗已經找不到了。
  • 新寧的民間舞龍與舞獅,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具有呼風喚雨、消災除疫的功能,而我國自古即以農業立國,風調雨順對於生產生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古人極力希冀得到龍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時舞龍和在元宵節舞龍燈的習俗。  扎燈的地點必須在當地的龍王廟,紮好之後安置在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元宵結束,須回到龍王廟將龍燒掉。
  • 元宵節各地習俗有哪些?元宵節的特色活動有哪些?
    因為各個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元宵節的習俗也是不一樣的。那么元宵節各地的習俗有哪些?又有哪些特色活動呢?  一、元宵節各地習俗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文藝踩街,堪稱民間文化化妝大遊行。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區的都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市裡來。  2、北京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
  • 元宵節英語怎麼說?120個中國傳統文化名詞英文表達
    所以舞獅子的傳統就延續至今,並且每逢佳節或慶典,如元宵節都會舞獅子來祈求好運。猜燈謎Lantern riddlesSolving riddles on lanterns has been a popular tradition since the So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