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黨旗飄揚在防滅火一線

2020-12-17 人民網

「強化政治功能,把黨的建設與森林防滅火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動員、組織、凝聚廣大幹部職工,全面落實防滅火各項任務,做到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2020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春季森林防滅火工作會議上,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向林區上下發出號召。

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堅強政治保證作用,一面面黨旗高高飄揚在森林防滅火一線,舒展在練兵備戰的訓練場,懸掛在靠前駐防的主戰場上,切實為守護綠色家園築牢堅強堡壘。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2020年春防期間,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森林防滅火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要求,用最嚴的制度、最實的辦法、最細的措施,實現了「無人為火災、有火當日滅、滅火零傷亡」,取得了春防全面勝利。

當前,得耳布爾林業局正向著實現連續61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的目標邁進。今年6月,得耳布爾林業局森林防火處黨支部正式改建為黨總支,下設機關、中隊和車隊聯合3個黨支部,黨總支切實結合各支部實際工作,積極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教育、森林防滅火技術比武等,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在實踐中不斷提升。

5月1日,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生雷電森林火災,得耳布爾撲火隊伍接到管理局森防指命令後,立即整裝出發,撲火隊員雖然普遍年齡老化、體力下降,但組織紀律性強,戰鬥意志堅韌,在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火場道路被冰包隔斷無法通車的情況下,堅決克服山高坡陡、灌叢繁茂、地面泥濘的困難,攜帶撲火工器具徒步行軍十數公裡,及時抵達火場一線,積極撲救,並堅持看守清理火場,是此次滅火作戰的重要力量之一。

強基固本見實效,得耳布爾林業局森林防火處黨總支只是林區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林區以生態保護建設為主業,把森林防滅火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各基層黨組織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在森林防滅火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打贏一次次森林防滅火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工作中,根河林業局護林防火管理處森林消防大隊黨支部注重黨建引領,全面打造森林防滅火「黨員突擊隊」。防火處黨支部選樹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技能嫻熟的黨員劉永財駕駛的運兵中客為「黨員先鋒車」,他愛崗敬業、恪盡職守,「黨員先鋒車」成為一面流動的旗幟,車輪滾動到哪裡,這面旗幟就飄揚到哪裡,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發揮到哪裡,成為防火辦一道亮麗的流動風景線。2017年5月17日,陳旗那吉林場發生火災,「黨員先鋒車」駕駛員劉永財主動請纓,運載撲火隊員奔赴火場,當時由於天氣異常、道路顛簸,劉永財為了讓隊員們免遭顛簸之苦,憑藉嫻熟的駕駛技能,把隊員快速、安全送到火場。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林區10.67萬平方公裡的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是務林人為之守護的家園。為緩解各單位森林防滅火人員不足,管理局森防指適時在重要火險區域實施南兵北調、北兵南調的森林防滅火作戰計劃,林區各森林防滅火隊伍靠前駐防,「臨時黨支部」為守護家園傾注了紅色基因,真正實現了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

黨員走到哪裡 支部就建在哪裡

今年春防,管理局森防指部署滿歸、金河、阿龍山和根河林業局共計90人駐防在畢拉河林業局的北大河、阿木珠蘇、大二溝和達爾濱湖4個林場,各駐防撲火隊黨員臨時編制到畢拉河林業局相關林場黨支部,不斷加強協作,並聯合開展主題黨日、集中學習、防火技能比武、應急演練以及火場安全避險、安全生產等活動,他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有力地提升了綜合素質。

值得一提的是,畢拉河林業局2020年造林任務繁重,總計任務量為22204.8 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為18238.8畝,災後恢復為3966畝。為了搶抓時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各駐防單位撲火隊員聯合林場實施邊防火邊生產,在大二溝林場駐防的阿龍山林業局撲火隊黨員高旭東在森林防火、植樹造林、「三清」等各項工作中勇挑重擔,帶領20名撲火隊員統籌疫情防控,邊防火邊生產,拉線、背苗、提桶給樹苗沾水、挖坑、拿尺杆、栽植,每個程序他們都完成得乾淨利落,切實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畢拉河林區的生態保護建設貢獻了力量。

萬裡興安千嶺秀,駐防黨旗別樣紅。莫爾道嘎林業局機幹撲火隊駐防大楊樹林業局期間,林業局黨委本著「黨員走到哪裡,支部就建到哪裡」的原則,在駐防隊伍中組建了臨時黨支部,構建了「支部書記包黨員,黨員包職工」的責任體系。臨時黨支部結合隊員思想教育、體能訓練工作,先後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小組一堡壘」、「我是黨員我先上」、體能訓練「一帶四」、「我為第二故鄉增綠」和我為隊友過「生態生日」等特色主題黨日活動,為協助大楊樹林業局打贏春防攻堅戰注入了一股強勁的紅色動力。

根據今年林區春防形勢,4月24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根河航空護林局派1架M-171直升飛機、移動航站、10名精幹特勤突擊隊員和相關飛機保障人員前往烏爾旗漢林業局溫庫吐林場靠前駐防。隊伍抵達後,第一時間召開工作部署會,成立臨時黨支部,制定支部學習和訓練計劃,在駐防的第3天,積極與烏爾旗漢林業局在溫庫吐駐防快撲隊員開展聯合載巡演練,有力提高空地配合快速反應作戰能力。特別是在今年溫河「5.01」雷電火災中,靠前駐防的航空護林局第一時間用飛機及時投送烏爾旗漢林業局靠前駐防快撲隊員,在實現火情的快速撲滅任務中功不可沒。

……

據統計,今年林區春防期間,成立臨時黨支部24個,各單位靠前駐防人員中黨員284名,聯動作戰援外撲火人員中黨員810人,真正實現了防火戰線在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

盛夏時節,綠色林海中處處湧動著紅色黨旗,這抹紅色是黨建引領的鮮明旗幟,是基層黨組織凝聚的堅實合力,是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精神坐標,也是全面打贏林區2020年森林防滅火攻堅戰的堅強保障。(趙佳佳 楊麗英 常威 唐淑傑)       

(責編:劉澤、張雪冬)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圓滿完成北部原始林區靠前駐防任務
    近期,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降水充沛,經上級批覆,截止8月8日14時10分,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最後一批駐防北部原始林區的二大隊、牙克石市大隊、綽爾大隊3個大隊200餘名指戰員安全撤防歸建,至此,支隊從春防以來持續至今的靠前駐防任務已圓滿完成。
  • 江安縣仁和鎮:黨旗在森林防火一線高高飄揚
    江安縣仁和鎮:黨旗在森林防火一線高高飄揚 2020-04-07 11:08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張建芳 四川新聞網宜賓4月7日訊(趙亞蘭)梨花落後,煙雨瀰瀰。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發現冰瀑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發現的冰瀑布。 白士城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1月5日電 (李愛平 白士城 何德利)你見過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但是你見過冰瀑布嗎?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根河市攝影愛好者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進行野外拍攝時,意外發現了冰瀑。
  • 這款既拒雷又防火的黑科技在大興安嶺林區安裝使用
    這兩天,世界首款拒雷防火系統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開始安裝使用,利用科技手段研究防範夏季雷電火的發生,在大興安嶺林區邁出可喜一步。 目前,這套拒雷防火系統已安裝4套,分布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阿凌河、爬松嶺、分水嶺,都是易發生雷電火的重點防火地帶
  •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管護員:沒有火情對我們來說就是「放假」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管護員的「五一」:沒有火情對我們來說就是「放假」中新網呼倫貝爾5月2日電 題: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管護員的「五一」:沒有火情對我們來說就是「放假」中新網記者 張瑋「五一」小長假第二天,內蒙古大興安嶺甘河林業局奇力濱管護所副主任徐守國比往常上山巡查火情的頻率更高了一些。5月1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發生兩起森林火災,均為雷電火。這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今年首次發生雷電火災。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調動兵力近2000人(其中森林消防隊伍510人),12個小時內陸續合圍兩個火場。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為生態文明建設造勢助力
    並藉助發布會重磅推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6160億元/年等一系列令人振奮的生態數據,使內蒙古大興安嶺成為生態保護的代名詞。   圍繞中國(內蒙古大興安嶺)系列森林旅遊節開展持續宣傳工作,連續三年對森林旅遊節系列活動進行全景式報導,在宣傳報導活動盛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結合林區重點工作取得的新成效,策劃開展宣傳報導工作。
  • 張學勤代表:加快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白建平 實習生 陳立庚)「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保護建設的實踐當中,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特別是道路建設嚴重不足的現實已經成為制約林區生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亟需研究解決。」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3天撲滅8起森林雷電火災
    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防火指揮部獲悉,7月1日至3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陸續發生8起森林雷電火災。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快速反應,地空配合,有效應對,及時發現撲滅已發生的所有雷電火災,平均每起火災撲滅時間僅為6小時。
  • 頭條|2017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共接待遊客151萬人次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林區轉型的新動力,以爭創全國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森林康養示範區、世界地標性生態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壯大林區南部、東部、北部三大旅遊板塊為核心,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的力度,實施旅遊+戰略,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四季旅遊、全時旅遊、森林康養,走「
  •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現人熊對峙驚險一幕
    梅玉生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11月27日電 (李愛平 白士城 姜旭東)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工程師梅玉生27日在此間表示,近期,他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零公裡管護站附近,用相機錄製了人熊對峙驚險一幕。當時,梅玉生是在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奇乾鄉返回零公裡管護站途中,遭遇的這一幕。
  • 各地林草頭條丨內蒙古森工集團「十三五」改革發展紀實
    如今,林區人民群眾對良好環境的迫切需求越發突出,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國有林區改革取得的成果,已成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 2020年8月,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上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年。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發生兩起雷電火災
    x-oss-process=style/w105月1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伊圖裡河林業局溫河生態功能區發生森林火災,初判為雷電火。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森防指獲悉,截至1日20時,額爾古納保護區火場已合圍,溫河生態功能區森林火災正在全力撲救中。blob.png?
  •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甘河林業局退耕還林紀實
    五月的內蒙古大興安嶺甘河林業局到處湧動著植樹造林的熱潮,育苗基地的大棚裡樹苗已經培育好;甘河國家溼地公園內新栽植的雲杉苗迎風而立;「甘河生態園」一派熱火朝天的植樹景象…… 在距離局址11公裡外的甘東管護所生態功能區29林班退耕還林現地、鮮紅的黨旗隨風飄動,身著迷彩服的林業局幹部職工們有的鏟土、有的扶苗、有的踏實、有的澆水.....
  • 2017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共接待遊客151萬人次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林區轉型的新動力,以爭創全國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森林康養示範區、世界地標性生態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壯大林區南部、東部、北部三大旅遊板塊為核心,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的力度,實施旅遊+戰略,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四季旅遊、全時旅遊、森林康養,走「求特色、樹精品、大旅遊
  • 世界上最大鹿科動物現身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
    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採集野外布設紅外相機視頻時,發現多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在野外活動的視頻。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管護部門和森林公安在駝鹿活動頻繁區域布設多個紅外相機,對野生駝鹿進行系統檢測。駝鹿一般出沒於北半球溫帶至亞北極氣候的針葉林及混交林。在我國,它們僅分布在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北部。全天都在覓食飲水,食物以草、樹葉、嫩枝以及睡蓮、浮萍等水生植物為主。
  • 武警內蒙古森林官兵55年防火滅火功垂大草原
    ,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晝夜巡邏執勤,防火滅火,以實際行動向建軍80周年和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獻禮。1952年建隊,駐防在內蒙古自治區8000裡森林草原防火滅火戰線上,承擔著自治區1882萬公頃森林和3640萬公頃草原的防撲火任務。
  •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現人熊對峙驚險一幕
    梅玉生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11月27日電 (李愛平 白士城 姜旭東)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工程師梅玉生27日在此間表示,近期,他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零公裡管護站附近,用相機錄製了人熊對峙驚險一幕。當時,梅玉生是在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奇乾鄉返回零公裡管護站途中,遭遇的這一幕。
  • 放下斧頭搞旅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綠色轉型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13日電題:放下斧頭搞旅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綠色轉型新華社記者安路蒙、賀書琛初秋時節,地處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腹地的阿爾山市白狼鎮草木繁盛幾十年來,從手舉伐木斧頭,到手握馬鞭搞旅遊,於久江的個人經歷就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百姓的發展縮影,見證了當地從林業到旅遊業的綠色轉型。阿爾山市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我國重要的木材供應地。作為一名「林二代」,19歲時,於久江便加入伐木大軍。「那時候起早貪黑上山砍樹,兩頭不見日頭。」他回憶說,當時條件簡陋,油鋸不夠用,就拿彎把鋸手工砍木頭。有時汽車進不來,要靠手拉肩扛或馬車運木頭。
  • 用生命守護那片綠色——追記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幹部於海俊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9日電題:用生命守護那片綠色——追記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幹部於海俊  新華社記者於長洪、張麗娜、鄒儉樸  他紮根邊疆、恪盡職守,1987年從內蒙古林學院畢業,在深山老林一幹就是32年,參與完成上百項生態科研項目。
  • 【一線黨旗飄】讓黨旗在國門戰疫第一線高高飄揚
    【一線黨旗飄】讓黨旗在國門戰疫第一線高高飄揚金羊網  作者:黃麗娜、吳欣蔓、黃俊生  2020-01-31 防控疫情,黨員先行;先鋒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