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勤代表:加快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

2020-12-21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白建平 實習生 陳立庚)「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保護建設的實踐當中,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特別是道路建設嚴重不足的現實已經成為制約林區生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亟需研究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學勤談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時說,林區現有公路總裡程16818.23公裡,路網密度1.72米/公頃,其中二級以下道路佔總裡程的87.5%,且多為砂石路面養護不足塌陷嚴重,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是我國東北內蒙古四大重點國有林區之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裡,其中森林面積8.27萬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77.44%,生態地位十分重要。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林業生態建設得到了國家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承擔的生態保護建設任務逐年增加,內容不斷豐富。

逐年遞增的生態保護任務就要求林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刻不容緩。張學勤舉例說,2013年夏季,林區遭遇罕見暴雨襲擊,引發部分林業局洪澇災害,給當地道路橋梁造成嚴重損害,影響到林區森林管護、木材生產、防撲火等生態經濟職能的發揮,也給百姓出行帶來不便。災害發生後,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同時自籌資金對部分重要幹道和交通節點進行了必要的維修養護,保證了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但林區道路整體等級低、質量差、養護不足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扭轉,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交通瓶頸問題將會更加突出。2014年北部原始林區發生過境森林火災,火場距林業局所在地二百多公裡,由於區間沒有道路連接,通行條件差,只能依靠航空機降運送撲火人員和物質裝備,增加了撲火成本和指揮協調的難度。

張學勤說,近些年,國家對於國有林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高度重視,其中2010年《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2010—2020)》中提出:以提高林區的路網密度、改善林區對內對外通達性為目標,重點建設通場公路、防火和專用通道,提高林區路網的養護等級;2014年《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國發〔2014〕28號)中第十九條再次指出:加快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消除瓶頸路段,加大國邊防公路和林區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2013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根據生態保護建設的實際需要,編制上報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防火應急道路規劃》和《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防火應急道路建設實施方案》;國家林業局《國有林區防火應急道路建設試點方案》目前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專家評審,規劃實施期為2014—2016年,但目前上述方案尚未得到實施。

張學勤表示,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作為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又因地處高緯、高寒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壞不可複製,保護和建設好這片綠色林海,持續鞏固和提高其生態功能,需要增加森林管護的密度和頻次,推動各項生態保護建設措施向森林腹地延伸,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道路基礎設施作保障。

張學勤代表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對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路網建設投入力度,儘快推動落實《國有林區防火應急道路建設試點方案》,以解決林區道路交通瓶頸問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為生態文明建設造勢助力
    並藉助發布會重磅推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6160億元/年等一系列令人振奮的生態數據,使內蒙古大興安嶺成為生態保護的代名詞。   圍繞中國(內蒙古大興安嶺)系列森林旅遊節開展持續宣傳工作,連續三年對森林旅遊節系列活動進行全景式報導,在宣傳報導活動盛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結合林區重點工作取得的新成效,策劃開展宣傳報導工作。
  • 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快國有林區防火應急道路建設
    本報訊  記者劉慎元報導  1月27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國有林區防火應急道路建設。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提出過「推進林區森林防火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 我國最大國有林區已實現林業碳匯交易5筆共191萬元 內蒙古大興安嶺...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5日電(記者王靖、朱文哲)記者25日從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獲悉,目前我國最大國有林區——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已完成5筆林業碳匯交易,共計191萬元,這標誌著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的速度在加快。
  • 我市召開與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重點工作對接會
    我市召開與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重點工作對接會6月24日,我市召開與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重點工作對接會,研究林區道路建設、利隆物業接收和棚改項目等相關事宜。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高昇,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牛廣忠,市委副書記、市長臧著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府副市長史金海、孫立峰及我市各相關科局、林管局下設相關處室和六個林業局等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強調,林區道路建設、利隆物業接收和棚改項目,事關百姓生活幸福,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責任重大,任務繁重,時間緊迫。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黨旗飄揚在防滅火一線
    「強化政治功能,把黨的建設與森林防滅火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動員、組織、凝聚廣大幹部職工,全面落實防滅火各項任務,做到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2020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春季森林防滅火工作會議上,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向林區上下發出號召。
  • 武威市爭取到位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資金近7千萬元
    原標題:我市爭取到位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資金近7千萬元中國甘肅網1月13日訊據武威日報報導(記者張尚梅 見習記者李政陽)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我市爭取到位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項目資金近7千萬元,用來修建林區道路,有效改善林區出行環境
  • 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改革通過國家驗收
    9月22日,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森工集團獲悉,日前,國家驗收組對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情況開展了實地驗收。國家驗收工作組為內蒙古自治區國有林區改革打出98.8分的好成績,總體評價為「優秀」,順利通過國家改革驗收。
  • 甘州區2020年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項目高效推進
    (記者 王健 王娜 宋眾娜)今年,甘州區積極落實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項目,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精心組織完成實地勘測、施工設計、審批、招投標等程序,高質量、高效率打造精品化林區道路,實現了林區道路的功能拓展。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發生兩起雷電火災
    x-oss-process=style/w105月1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伊圖裡河林業局溫河生態功能區發生森林火災,初判為雷電火。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森防指獲悉,截至1日20時,額爾古納保護區火場已合圍,溫河生態功能區森林火災正在全力撲救中。blob.png?
  •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圓滿完成北部原始林區靠前駐防任務
    近期,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降水充沛,經上級批覆,截止8月8日14時10分,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最後一批駐防北部原始林區的二大隊、牙克石市大隊、綽爾大隊3個大隊200餘名指戰員安全撤防歸建,至此,支隊從春防以來持續至今的靠前駐防任務已圓滿完成。
  • 2017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共接待遊客151萬人次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林區轉型的新動力,以爭創全國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森林康養示範區、世界地標性生態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壯大林區南部、東部、北部三大旅遊板塊為核心,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的力度,實施旅遊+戰略,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四季旅遊、全時旅遊、森林康養,走「求特色、樹精品、大旅遊
  • 大興安嶺護林員周義哲「代表通道」「嘮家常」:守護北疆「綠色萬裡...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局北岸林場職工周義哲在「代表通道」現場(攝影:中國網記者 楊佳)會後,就發言感受、議案關注話題,以及相關呼籲建議等, 這位過去的伐木工人、如今的護林員,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局北岸林場職工周義哲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
  • 關於推進國有林區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
    通過實施旅遊景區新建項目和旅遊景區提檔升級的獎勵政策,以及銀行貸款、股權融資、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多種融資方式,加快對重點景區景點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林區職工建設家庭旅館、創辦「林家樂」,落實國家稅收支持政策。鼓勵職工以投資、入股等形式積極參與林區旅遊開發建設。 (十五)打造精品旅遊景區和路線,提升旅遊產業競爭力。
  • 四部門共促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
    本報訊 記者劉倩瑋報導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近日聯合下發《關於促進國有林場林區道路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國有林場林區出行條件顯著改善,林下經濟交通服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森林防火應急道路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分工明確、權責清晰、運轉高效的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養護體制機制基本形成。
  • 十八大代表高金芳:國有重點林區要做生態文明建設先鋒
    中國園林網11月13日消息:11月8日,十八大代表、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黨委書記高金芳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黨的十八大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提出了珍愛自然,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重點林區,龍江森工有條件、有決心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鋒。
  •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關於開展國有林場、國有林區管護站點用房調查...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關於開展國有林場、國有林區管護站點用房調查摸底的通知辦規字〔2016〕8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內蒙古、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十三五」以來,林區緊緊圍繞「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戰略部署,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森林碳匯、林下經濟、中草藥種植等生態主導型產業。停伐後,務林人不但沒有「餓肚子」,反而錢袋子更鼓了、致富路更寬了——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11月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山林靜悄悄,白雪鋪滿了山體,仿佛一切都靜止了。
  •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強力推進國有林區森林防滅火道路建設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為四川省森林防滅火一級火險縣(區),轄區國有林場山勢陡峭、阡陌交錯、設計等級低、地形複雜。為進一步提高綜合防控水平和現場救援能力,確保達川區森林防滅火道路通行能力,自今年4月項目開工以來,達川區強力推進森林防滅火道路建設,改善林區道路通行條件,提高林區路網密度和通行效率,為實現撲救森林火災「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中國首部反映內蒙古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歷程電影開機
    劉磊 攝10日,中國首部反映內蒙古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歷程的電影《海林都之燃情歲月》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源國家溼地公園開機,展現獨具特色的森工文化和鄂溫克民族文化。記者了解到,該部影片主要以內蒙古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歷程為背景,真實再現上世紀50年代初期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將近70年的林業創業史、發展史,講述蒙古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與漢族兄弟攜手共同克服高緯高寒和物資極度匱乏等不利因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大量急需木材,後隨著時代發展變化又義無返顧承擔起保護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重任,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做出的偉大貢獻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發生雷電火災 消防官兵已於今早撲滅明火
    5月1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額爾古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伊圖裡河林業局溫河生態功能區發生森林火災,初判為雷電火。記者從呼倫貝爾森林消防支隊獲悉,截至5月2日6時30分,經參戰隊伍連夜奮戰,火場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