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自媒體人:這碗飯不好吃

2020-12-11 浙江在線

  旅遊自媒體人——凱迪

  凱迪在布達佩斯拍下的當地散步的老人

  旅遊自媒體人潘那白在泰國華欣體驗海釣

  浙江在線杭州3月14日(浙江在線記者 葉晨)春節過去才不到一個月,旅遊自媒體人潘那白卻已經完成了南極看企鵝、泰國釣魷魚、芬蘭賞極光的「全壘打」,三月底,他可能還會有一場土耳其的自駕。

  在你朋友圈或者微博關注的人中,像潘那白這樣以旅行的體驗式宣傳為工作的人,恐怕總有那麼一些。

  不用「上班」,能不花錢住豪華酒店,吃大餐,免費遊玩世界各地的秘境……備受憧憬的生活,在他們的日誌、遊記中看來卻是那麼稀鬆平常,簡直令人羨慕嫉妒恨。正因如此,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旅遊自媒體人經歷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在美國西海岸學「野外生存」

  開掛的人生讓人羨慕嫉妒恨

  免費食宿、遊玩,是邀請方為不少旅遊自媒體人開出的優渥報酬;但假如你以為這就是全部,那就錯啦,他們更能在旅行中享受各種「開掛」般的體驗與招待。

  「為了讓我們在有限時間內體驗到更多,主辦方經常會準備各種特殊待遇。」另一位旅遊自媒體人凱迪說,「比如,有一次我們在亞塞拜然參觀裝飾滿波斯地毯和玫瑰彩窗的夏宮,這裡通常是禁止拍照的,但是該國旅遊局提前為我們申請了特權,所以我們才能以境外媒體的身份清場拍攝。關於夏宮的照片,除了在各大搜尋引擎上能找到幾張模糊老舊的之外,能看到的就只有我們當時拍攝的了。」

  除此之外,定製化的旅行線路與體驗,也是旅遊自媒體人與普通遊客在參與旅遊過程中的不同之處。

  對於潘那白來說,去年6月《Harbor House Life》紀錄片組織的那趟美國西海岸之旅至今記憶猶新。「太具有挑戰意義了,原本以為是住奢華酒店的,結果全程都在紮營——住的地方,往下看海裡有大白鯊,四周有各種毒蘑菇,充滿野性和危險。那些日子裡,領隊帶著我們挖紅鮑,挑選美味牛肝菌,還傳授了各種野外生存技巧。」

  記者特別諮詢了多家旅遊電商與定製旅遊平臺,類似的產品體驗在國內市場基本沒有在售。即便有,也需要與當地旅行機構合作,遊客需要用比常規線路貴上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去為這樣的定製遊買單。

  四天坐三四十次過山車?忍

  十萬粉絲換不來免費邀約?傷

  「一年會有10個月以上的旅行,自費的一般4個月,其他都是受邀,也就是所謂的免費旅遊。」潘那白坦言:「行程中會發微博、微信,結束後撰寫遊記發布在各種網絡平臺上,也會分享在電視雜誌報紙廣播等平臺。」

  看上去很輕鬆對吧?的確,因為「自媒體」這個概念實在很寬泛,一個人捧個相機走走逛逛、在各種平臺曬出照片與遊記,這樣基本已構成自媒體傳播的全部要素。但圈內人士說,這一行是門檻低,提升難度大,要接受輿論評價,還得有一定的抗壓能力。

  首先,他們得面對緊張的行程,主辦方為了在有限時間裡完成全部體驗,除了提供特殊照顧,也會安排較緊湊的行程。

  「2017年去美國的奧蘭多市逛當地的主題公園,早上7點多開始活動,晚上10點多才收工,平均下來一天體驗20個左右的項目!我在四天之內坐了三四十次不同的過山車,最後腸胃和心臟都快受不了了!但我們也不捨得提出異議,每小時就是價值幾百美金的體驗安排,你會說不要麼?機會錯過了就沒有,所以大家都很努力。」潘那白說。

  其次,他們往往需要有一手絕活,或者宣傳上的「奇招」,例如攝影、微視頻、戶外技能、情侶或親子組合出行等等,作為吸引受眾的重要手段——旅遊自媒體人能否接到旅遊企業、單位的邀請,總是與人氣相掛鈎。

  今年23歲的凱迪,目前在西班牙某大學讀研二,學的是旅遊管理專業,擅長攝影的她在旅行途中,堅持個性化的攝影思路——通過女性視角拍更溫情、有情緒的照片——從北緯71°的歐洲大陸盡頭到南極半島,再到羅布泊無人區、印度等,她在47個國家拍攝了近千張風景記錄及人物特寫,微博擁有12萬以上的粉絲,作品也頗受好評。

  即便如此,凱迪在報名體驗活動時被刷掉的經歷也屢見不鮮。「3月份剛好看到美國塞班島有招募體驗名額,對方要求平臺粉絲要有10萬人以上,我就投出了自己的簡歷,順便提前做了一些當地知識了解,可最後簡歷石沉大海了,可能是因為其他方面沒有達到標準吧。」

  這不止是凱迪一個人會遇到的惆悵。潘那白介紹:「越是高大上的活動,主辦方對於人氣、技能的要求也越嚴格。去年中(國)丹(麥)旅遊年活動我報名參加了,熬了幾個通宵制定了自駕線路、做了PPT,活動徵集需要投票,我還號召了親朋好友拉票,但最終並沒收到邀請。這樣的事,挺讓人失落的。」

  直播、航拍、潛水、越野

  旅遊自媒體行業門檻越來越高

  在成為旅遊自媒體之前,潘那白是淘寶賣家,同時兼職做了六七年的旅遊主持和撰稿人,從2016年才正式轉型旅遊自媒體人。「雜誌稿酬加上其他各種平臺的稿酬,一年算下來可能有十幾萬元的收入吧,大多用在自費遊玩以及添置攝影道具的普通旅行花銷上了。」潘那白說,「圈內大多數人的月收入可能在一萬元左右吧,比普通工作的收入要多一些,不過總有人會在圈子裡脫穎而出,比如貓力、背包客小鵬、谷嶽等。我覺得,這個圈子還有一定發展空間,畢竟國外的旅遊自媒體起步得還要早,現在還是很紅火,就像俄羅斯旅人達人Murad Osmann的『跟著我牽手背影照』,最貴的甚至炒到了9000美金一張。」

  不過凱迪並不那麼樂觀。在她眼中,旅遊自媒體人所從事的,更偏向於「一個贏者通吃的遊戲」。

  「專職自媒體人每個月滿勤,一線大咖更是賺得盆滿缽盈,接的廣告越多,就越有新的合作找上門來;而末流的新人擠破頭想搶一個體驗機會也很難。出過書、有多家品牌合作的自媒體,每個月入帳很可觀;辛苦耕耘、高頻產出、靠閱讀量和活躍度賺網站分成的自媒體人收入穩定,但堅持每天創作也很辛苦。所以圈內多數人是像我這樣的旅遊愛好者,有自己的工作,日常也會旅行,有合適的機會就參加一下,和網友分享自己夢想要做的事、要去的地方,不圖賺錢養活自己。」

  凱迪總結:「總的來說,這個行業變化很快,入圈的人很擔心會被淘汰。今天要求大家會攝影會寫文,明天就要求會攝像會剪輯,還有直播、航拍、潛水攝影或者越野穿越,都是扎紮實實的硬實力。每一個旅遊自媒體人或許都需要成為全能選手。」

相關焦點

  • 四天坐三四十次過山車 旅遊自媒體人這碗飯不好吃
    四天坐三四十次過山車,會直播、航拍、潛水,還得會野外穿越  旅遊自媒體人:這碗飯不好吃  本報記者 葉晨  春節過去才不到一個月,旅遊自媒體人潘那白卻已經完成了南極看企鵝、泰國釣魷魚、芬蘭賞極光的「全壘打」,三月底,他可能還會有一場土耳其的自駕。
  • 航拍 潛水 還得會野外穿越 旅遊自媒體人:這碗飯不好吃
    不用「上班」,能不花錢住豪華酒店,吃大餐,免費遊玩世界各地的秘境……備受憧憬的生活,在他們的日誌、遊記中看來卻是那麼稀鬆平常,簡直令人羨慕嫉妒恨。正因如此,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旅遊自媒體人經歷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 旅遊自媒體人的開掛人生
    2018年剛過去一個季度,旅遊自媒體人潘那白已經完成了到南極看企鵝、泰國釣魷魚、芬蘭賞極光的「全壘打」。不用「上班」,能不花錢住豪華酒店,吃大餐,免費遊玩世界各地的秘境……這種備受憧憬的生活,在許多旅遊自媒體人的日誌、遊記中卻是那麼稀鬆平常。
  • 專職做自媒體一年多,親身體會告訴你:自媒體人的四大苦
    在我決定全職做自媒體時就知道,這條路不會很輕鬆也不會很順暢。從2019年春節開始,截止現在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幾乎都嘗遍。我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體會最多的是大多數自媒體人的苦:一 身體越來越差寫作這個事情還真是耗人,白天想破腦袋寫不成文,晚上剛爬上床有了靈感,披衣下床,打開電腦,挑燈夜戰,洋洋灑灑寫得有了感覺,根本沒有了時間觀念。
  • 全紐約最難忘的20碗飯,吃出滿滿幸福感~
    於是朋友圈颳起了一陣旅遊攝影大賽。假期過後,醬醬叫你回家吃飯。醬醬愛吃飯,也許是來自南方的關係,今天醬醬就來囉嗦囉嗦紐約的那幾碗飯。很多粵餐廳都會提供這道菜,但是吃了好幾家,個人最喜歡的還是粥之家secret menu上的這道。
  • 魔都必吃的50碗飯,碗碗銷魂!
    - UNASHABU近藤 -鰻魚三吃在UNASHABU近藤,能吃到200多年歷史的「鰻魚之神」同款神級美味。招牌鰻魚三吃,第一碗原味吃,第二碗醬汁拌吃,最後是鰻魚泡飯。鰻魚現點現燒,口感軟糯,嘴再刁的食客,都不會覺得失望。
  • 這碗蛤蔞飯是湛江獨有味道,油而不膩,香氣獨一,沒菜也能吃三碗
    湛江人開的鴨仔飯店,一般都會有這幾種飯,一種是用鴨湯煮出來的油飯,一種是用芋頭飯,再一種就是蛤蔞飯了,說起蛤蔞飯,真是湛江獨有的一份,它香氣獨特,油而不膩,就算是沒有菜也能吃上三大碗。蛤蔞是我們湛江常見的一種植物,在農村到處可見,它生長能力很強,水分充足的陰涼地方一般在竹林裡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以前老家窮,沒錢買菜的時候就去扯幾片蛤蔞葉回來煮飯吃,這樣不用買菜也可以吃得下飯,記憶中我曾經一次吃過5碗飯,那碗撐得我直抱著肚子哼哼蛤蔞葉藥用價值也不小,民間說法是它可以美容祛斑,女人生孩子後吃這個還可以補血氣
  • 自從吃過這碗糯米飯,其他的飯我全都不想吃了!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自從吃過這碗糯米飯,其他的飯我全都不想吃了!鮮甜鹹香美味無可抵擋~吃貨小編精心推薦~糯 米 臘 肉 飯糯米和臘肉同蒸,糯米有了肉的鮮味,肉汁也浸入到糯米內,每一口都是滿滿的美味!
  • 天熱就愛這碗飯,筋道爽滑,鮮辣好吃,每次吃湯飯不剩,倍爽利
    天熱就愛這碗飯,筋道爽滑,鮮辣好吃,每次吃湯飯不剩,倍爽利可能是人還未老,除了一些西式軟糕點外,中式的飯菜,我更喜歡吃耐嚼的食物,象筋道的大餅、筋道的麵條,還有就是下面分享的這道筋道爽滑、鮮辣好吃的年糕飯,相信很多人也都會有同樣的飲食偏好,尤其是中青年人
  • 吃完這碗糯米飯,其他的飯我全都不想吃了!
    糯 米 臘 肉 飯回想小時候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可能就是這一道鮮甜適中、美味無比的臘肉飯了,糯米和臘肉同蒸,糯米有了肉的鮮味,肉汁也浸入到糯米內,每一口都是滿滿的美味!步驟二:糯米加一湯匙烹調油、2片青蔥切碎、2瓣大蒜,1茶匙老抽、 1湯匙生抽、1湯匙牡蠣醬、 1茶匙鹽(或品嘗)、½湯匙芝麻油、 1茶匙白色白胡椒蒸熟,可以加一些想吃的臘腸和肉、香菇、蝦仁等。
  • 在機場吃過那麼多次飯,就西安機場這碗面最划算最美味
    在機場吃過那麼多次飯,就西安機場這碗面最划算最美味,對於經常需要出差的朋友來說,最經常吃的美食就是動車上,飛機上的美食了。或者是有些時候就會在機場附近,高鐵站附近找吃的,但是大家都知道的一點就是在這些地方的美食都是會稍微比別的地方貴一點。小優也是經常出差,所以在機場附近吃飯,或是在飛機上吃飯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小優在機場吃了那麼多次飯,覺得最好吃的最划算的美食就是在西安機場吃的這碗蘭州拉麵了。蘭州拉麵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城市裡都有蘭州拉麵的。
  • 小學生為煮3碗飯下了3碗米 全家吃了一個星期
    -當一天家   當家人:範芷韜 六年級十一班 當家時間:1月30日   大中小三碗米煮「三碗飯」   雞蛋牛奶早飯很好解決。到了11點過,小夥子開始準備為父母炒蛋炒飯作為午飯。範芷韜想了想,平時爸爸媽媽吃大中碗,自己吃小碗,媽媽吃的米飯也不多。
  • 每個天津人,都吃過這碗飯……
    一碗羊肉鹹飯,吃的大人小孩腦門子冒汗,但心裡都是滿足。 鹹飯不挑,配菜有嘛算嘛 鹹飯可以說是好吃不好看的代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天津人在過去艱苦生活中的樂觀精神:有條件要吃,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吃。
  • 這碗菜泡粥裡加了勺時令貨,竟然吃出了龍蝦飯泡粥的味道,賺到了
    【這碗菜泡粥裡加了勺時令貨,竟然吃出了龍蝦飯泡粥的味道,賺到了】白米飯裡加點冷開水一泡,叫飯泡粥。白米飯加點水燒一燒,也叫飯泡粥。飯泡粥是我們小時候最常吃的早餐,配上一根油條蘸點醬油,就是一頓美味早餐了。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早餐的選擇越來越豐富,也就慢慢把它淡忘了。
  • 自駕遊自媒體人,創作出優質作品的要素
    一直以來都覺得旅遊是一種全身心的放鬆,是一種可以脫離世俗生活的自由自在的狀態,是詩和遠方的美好。可是近來看了許多自駕遊自媒體人做的視頻,發現旅行再也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了,而且要想創作出閱讀量大的自駕遊視頻也是非常不容易第一,自駕遊存在安全隱患,自駕需謹慎,安全第一位自駕遊自媒體人,他們選擇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有床車、有房車、有摩託……在有限的資金投入下,有的自媒體人甚至買了快要報廢的二手麵包車改裝房車,這樣旅行的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太多
  • 羊肉的絕配,鶴壁「朝歌」的這碗羊肉飯,冬天吃一碗太解饞
    雖然這裡作為一個景區,景色還是不錯的,但我這次來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吃」,有一種當年商紂王等貴族才能享用的一道美味:羊肉小米飯。,可吃起來好吃。,但一口羊肉入喉,那種鮮香、肥美的羊肉,混合著小米的谷香,蘿蔔的清香,讓人立刻想到了「人間至味」這個詞,跑這麼遠,一身的疲憊都被這一碗羊肉小米飯所徵服,所行不虛啊,箇中滋味,也只有吃到的人才能體會。
  • 每天不知道吃什麼?學會這道素炒茄子,大人小孩多吃幾碗飯
    每天不知道吃什麼?學會這道素炒茄子,大人小孩多吃幾碗飯導語:現在的人們吃菜都是很講究的,很注重營養搭配,人們發現茄子就是一個非常具有營養價值的蔬菜,我就簡單的說幾個吧。我個人最喜歡吃的就是素炒茄子了,這樣吃味道比較純粹能吃出茄子最好的味道來。但是我自己做了這麼多的茄子吃法後,我發現茄子有一個很難攻克的問題,就是很多人做茄子最後的賣相非常不好,都是焦黑焦黑的,又不是吃燒烤怎麼會這麼黑呢?原來茄子本身是比較吸油的,很多人掌握不好火候和使用食用油的量,就會做成這樣了。
  • 幹了這碗鰻魚飯
    當小編第一次吃到鰻魚飯就徹底淪為了它的腦殘粉,看著圖片都能吃下一大碗白飯,熱愛程度直逼少年偵探團的元太!
  • 排隊100分鐘,就為這碗燒肉丼飯!一口治癒……
    早就聽說魔都藏著不少好吃的燒肉丼飯,但說到人氣最火爆的一家,非大馥莫屬。即便是藏在商場的地下,即便是工作日的下午一點鐘,我們依然足足排了100分鐘,才得以品嘗這碗招牌的燒肉丼飯。這碗飯,到底什麼魔力?說是江戶時代的一位叫大久保今助的戲院老闆,偶然發明了一種吃法,將鰻魚蓋在米飯上一同吃,沒想到竟成了最早的「丼飯」。此前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是米飯和肉、採分開食用的。之後還興起將天婦羅(裹上面糊炸制的菜、蝦等)蓋在米飯上的吃飯,還稱「天丼」。
  • 和番丼飯,秋季溫暖味道,都在這碗牛肉飯裡!
    和番丼飯,專注一碗牛肉飯,滿足你對日式美食的所有需求。和番丼飯自2017年開放加盟渠道,門店增長迅速,其產品種類豐富,從家庭到個人,覆蓋人群範圍廣,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