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種多年收的懶人莊稼
中國農業信息網2018-08-24 12:09:56
閱讀(16760)
日前,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崍鎮綠桃村的黃花種植基地很是熱鬧:十多名工人忙著將曬乾的黃花菜裝袋,發往重慶主城、成都、湖南等地。綠桃村村主任何熔自豪地向重慶日報記者說,今年,村裡發展的...
日前,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崍鎮綠桃村的黃花種植基地很是熱鬧:十多名工人忙著將曬乾的黃花菜裝袋,發往重慶主城、成都、湖南等地。
綠桃村村主任何熔自豪地向重慶日報記者說,今年,村裡發展的400畝黃花菜進入初產期,畝產黃花預計600斤,畝產值將達2600元。
「可別小瞧這一朵小小的黃花,它很有希望成為我們貧困群眾的致富花呢!」何熔說,待兩年後黃花菜進入豐產期,畝產量將翻好幾倍,畝產值將超1萬元。
滿山金黃的「健腦菜」
說起黃花菜,大家肯定不陌生,其花蕾色澤金黃,香氣濃鬱。其實,它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是一種珍貴的花卉食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甘甜。同時,它營養豐富,有較好的健腦、抗衰老功效,從古到今,人們都把它看作「席上珍品」「菜中之王」。
「我們這裡有種植黃花菜的歷史,但此前村民只在房前屋後、田邊地角零星種植,並未形成大規模,基本上是自產自銷。」何熔介紹說,綠桃村是石柱的深度貧困村,絕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閒置地現象突出,土地的產出率不高,「我們村能發展起黃花菜產業,多虧了駐村扶貧工作隊。」
原來,自石柱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綠桃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在多方考察後,因地制宜地將黃花菜產業定位為脫貧產業。
很快,該村引進了卓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公司 基地 農戶」的扶貧機制,流轉了400畝土地,栽下300萬株黃花菜種苗。按照訂單協議,村民栽種的黃花菜成熟時,該公司按照每公斤3.6元保底價進行收購、加工。
一年種多年收的「懶人莊稼」
「黃花菜是『懶人莊稼』,一年種多年收,對勞動力要求並不高。」綠桃村黃花菜種植基地負責人譚成安介紹,黃花菜一般種下3年後進入高產期,畝產量能達3000斤。目前,市場上一斤鮮黃花菜可賣5元左右,一斤幹黃花能賣30多元。
何熔說,這項黃花菜產業,給村民帶來了3份收益:一是村民的土地流轉收益和分紅;二是村民在基地務工的勞務收入;三是黃花菜帶來的鄉村旅遊收益。其中,村民藉助賞花鄉村遊,建起了30多家農家樂。
豐產期畝產量達4000斤
和石柱綠桃村一樣,這幾年,大足區智鳳街道高筍社區的黃花菜產業也發展得風生水起,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說起高筍社區的黃花菜產業,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梁貞德。
2013年,為了帶動老家的父老鄉親一起致富,原本就因種植黃花菜而小有名氣的梁貞德回家租下500多畝土地專種黃花菜。
梁貞德種植黃花菜比較講究,特別注意科學管理細節。比如,他要求員工統一按照標準化流程,科學管控除草、施肥、打藥等每一個環節。因此,他的黃花菜進入豐產期後,畝產量能達4000斤,畝產值能達兩萬元。
目前,梁貞德的黃花菜進入採收末期,據初步測算,他今年的總產值能達200多萬元。
「在這裡從事基地管護工作,我與城裡的上班族一樣,基本上是朝九晚五。」今年72歲的村民梁德江在梁貞德的基地工作5年了,他說:「我每天固定收入60元,一個月下來有1000多元。加上土地承包費,以及自己種的1畝黃花菜,每年的純收入有兩萬多元。」
而像梁德江這樣,在梁貞德基地務工的村民有40多位。村民李澤珍和梁德智夫婦感慨:「我們的收入比以前單純種莊稼強多了,黃花菜的活路兒少,不用操啥心。」
適當淺栽黃花菜提早進入生產期
時值8月底,我市各地黃花菜陸續進入收尾階段。據了解,今年黃花菜的收成普遍較好,只有少數種植戶出現低產情況。
「黃花菜種植對土壤要求不高,容易生長。」近日,市農技總站相關專家告訴記者,不過,黃花菜是否能高產,取決於栽培技術是否運用到位。
春秋兩季好栽苗
據了解,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水地、旱地、沙壤土、粘土、壤土均可栽植,但以輕沙壤、水澆地最為理想。
「栽種黃花菜苗前,要對土地進行深翻,深翻有利於根系生長。」專家介紹,一般翻地深度20至30釐米,要打破犁底層,然後摟平、打埂、修渠,作畦寬2-4米為宜。結合深耕情況,每畝需施優質農家肥4000公斤、硝酸磷40公斤。
黃花苗的栽植時間長,除旺苗期、採摘期外,均可移栽。一般以春秋兩季為好,春栽在年初土壤解凍後進行,秋季在大秋作物騰地後即可栽植。採取寬窄行栽植,每畦2-4行,寬行距1到1.2米,窄行距0.5到0.7米,每畝留苗8000株,栽後踩實,苗子露出地表1釐米,並澆水緩苗。
「適當淺栽,有助於提早進入盛產期。」專家介紹,黃花菜栽的深淺與盛產期遲早長短有密切關係。秧苗栽的淺些,植株分櫱快,可提早1-2年進入盛產期,盛產期採摘年限可縮短2-3年。
既喜水又怕水
「黃花菜是喜水作物,又較耐旱。因此,要避免積水,防止爛根。」專家介紹,黃花菜抽薹前,需水不多,5月中旬開始抽,需水漸增,必須勤澆。抽薹前第一水須澆足水促使花薹抽齊,抽薹後到採摘前4-7天再澆一次水,採摘到終花期須保持土壤溼潤。
進入寒露時節後,黃花菜的葉子將全部枯黃,要齊地割掉,並燒掉枯草、爛葉,減少來年病蟲害。
「3年以上的黃花地,秋季要進行深刨,深度20釐米。」專家說,深刨有利於土壤疏鬆及根系生長發育。
採收方法有講究
「黃花菜花蕾開放後不適宜做幹製品,從摘下到加工前的一段時間內,花蕾仍在延續生長。」專家介紹,黃花菜的花蕾開放過多,會下降幹製品格量,故採摘時間不可過遲。
通常來說,黃花菜適宜在每天凌晨採收,但具體採摘時間應依據不同品種而定。
有的品種在上午10時以後花蕾開放,採摘應在10時前採摘完畢。有的品種在黃昏8時至翌晨開放,採摘應在下午7時以前採摘完畢。
不過,氣候條件也會影響開花時間,晴天開花時間晚,可稍遲些採收;陰雨天水分充分,花蕾生長快,開放早,故採收時間應恰當提早。
「除了採摘時間外,還要注意採摘方法。」專家介紹,採收時應輕巧,避免碰傷花莖和小花,以帶花蒂不帶梗、莖梗和花蕾交接處斷離為好。每一株應自上而下、由外向裡逐一循序採收。
本版稿件由記者湯豔娟實習生毛雙採寫,通訊員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