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不忍睹!高層小區的最終命運就是淪為貧民窟!?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創投內參

作者:雪莉

來源:大鬍子說房(ID:dahuzishuofang)

人們的普遍印象中,高樓大廈代表的是繁華和摩登,但世界萬物皆有其保質期,到期後,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這些年對於高層住宅,主流觀點就是:未來高層住宅會逐漸淪為貧民窟。

遺留在市中心的高層住宅,很有可能遺世而獨立,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中的「棄子」。

1

前幾日,重慶沙坪垻區一高層住宅突發火災,不幸中萬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但10年前上海「11·15」特大火災事故的居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場大火導致了58人遇難,全國轟動。

高層建築的火災特點向來以燃燒迅速、火勢蔓延快,讓多少消防員頭疼。

據外媒報導,2017年發生在倫敦的一場大火,從4層起火到大火燒到最上面的27層僅用了15分鐘時間,最頂上3層可能無人生還。

未來高層住宅,首先面臨的就是安全問題。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消防雲梯能抬升到112米,而我國的消防雲梯最高可達到101米,也就是約35層的高度,但這樣的消防雲梯造價2000萬以上,不是所有城市都有,目前大多數城市的消防雲梯最高抬升大概是50米,也就是17樓左右。

而且雲梯車對於環境的要求非常高,路的寬度要在5米左右,空中5米以內不能有電線,一個幾十噸的車要開進小區,對小區地面的承重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就以上這幾個條件,目前中國大多數老舊小區能符合雲梯操作的根本不多。

一旦遇到高層住宅火災,17樓以上的居民遇到的風險可想而知。

說好的家是避風港,結果來個火災,可能不是溫暖的港了,而是"火熱"的"港"了。

其次,多數人買房也是希望住的舒服,結果卻是隨著房子年齡的增長,居住舒適感越來越差。

女人的臉不保養,出現皺紋的年齡都會越來越早,何況房子。

越老的房子,出現機能老化的概率就越大。

更無奈的是,我們國家的產權年限雖然是70年,但從商品房誕生到今也不過40年,而且多數不到30年就會面臨棚改、舊改,過去的房屋建造水平和質量真的也無法讓房子撐過70年。

可和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衣服不一樣,房子打補丁式的維修推進起來太難。

比如電梯維修,一般壽命就15-20年,維護再好也就是30年,必須更換,可是更換又面臨費用誰出、如何分攤,到時候又上演一場扯皮大戲,最後不了了之,要麼忍要麼搬走。

再比如大樓主體雖然可以有很多年壽命,但裡面的配件不行,比如各種管線,30-50年的壽命也就到頭了,可這些管線再怎麼維護都會老化,而且有些設施根本無法維修,只能換,可換談何容易,施工難、成本又太高。

既然維修難,那就直接拆遷吧!

可這條路子根本不好走了!

2

國外的公私觀念非常清晰,私人產權就是私人的,政府是沒有義務幫你維護的。

但在我國,政府會主動進行維護和修繕,甚至是自掏腰包,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約有30億平方米需要改造。

用改造替代拆遷,已經成為共識。

過去一夜暴富這種那麼難的事情,在我國只不過是一個「拆」字就做到了,可如今拆的成本太高了,尤其是市區的老小區,沒人拆的起,開發商又不是慈善機構,不盈利的事情誰做。

所以今年國務院正式發文: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以「舊改」代替拆遷!

一批人的暴富夢由此破碎。

雖然改造也可以提升價值,但純粹靠政府財政去推動,得等,要居民自我籌集資金,又難。

所以能怎麼辦?要麼等,要麼搬。

現在看著光鮮亮麗的市中心高層住宅,確實顯露出未來走向「貧民窟」的悲哀。

為了阻止高層住宅的蔓延,我國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通知,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m以上建築。各地新建100m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

注意,新建100米以上的建築應該充分論證,100米什麼概念,一般也就34層左右,可目前現在這類住宅其實很多,大部分開發商都將樓層將在30層以上。

拿地這麼貴,又限價,只能越蓋越高才能增加利潤。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封頂50層以上的超高住宅就有75棟,排名全國前三,不知道那種站在最高層往下看,是種什麼感覺。

想想,我還是暈高。

3

其實國外已經有窮人住市中心,富人住郊區的先例。

馬賽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市中心有許多始建於18世紀的建築,石質的樓梯已經嚴重傾斜,搖搖晃晃,牆面上有巨大的縫隙,浴室的天花板上也遍布黴菌,每天深夜還有老鼠發出的巨大聲響。

就在前兩年市中心兩棟舊建築突然倒塌,造成8人死亡。

2015年,馬賽市政府曾發布過一份報告,稱整個馬賽有約四萬套「危房」,其中絕大部分位於市中心。共有十萬人居住在這些老樓內,且大多是低收入者。

有條件的中產和富裕階層早就搬去了濱江區和城郊,現在舊建築和頹廢的市中心就是馬賽最大的危機。

除此之外,美國也更為典型。

美國人重視隱私、安全、舒適,更重視社區文化,而這些只有地廣的郊區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市區的空間比較小,所以有很多的公寓,私密性較差,無法滿足美國人愛開派對的國情。

於是有錢的中產往往寧願住在郊區的衛星城,以獨棟別墅為主,有獨立的院子、花園甚至還有遊泳池,孩子有遊戲和親近大自然的空間,家人可以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在花園裡喝下午茶,也可以在天氣好的周末在院子裡和朋友們開聚會。

而且美國中產及富人家庭一般出行依靠汽車,對公共運輸的依賴不大,美國的道路發展也非常方便,自駕到城裡上班非常方便。

所以美國的富裕階層可以在郊區買別墅,種花種草養養狗,比住在逼仄的市區高層要愜意得多,而那些低收入群體每日要為生計奔波,既沒有心情也沒有金錢去享受生活,對他們而言,市區便利的交通和低成本生活才是最實際的。

有些人窮了會犯罪的,也正因如此,美國城裡的治安其實非常差,犯罪率也高,這也是市中心越發淪為「貧民窟」的原因。

國外已有先例,我們國家又還有多少年,開始走這種道路?

我們在研究城市發展中,總喜歡去對比別的國家,是哪怕國家和城市間各有各的不同,但城市發展道路上總有相似的路線。

相比國外部分國家發展較早,城市化進程較快,我們國家當下處於高速發展中,大部分人湧入大城市仍然未來15-20年的趨勢。

但20年後,現在繁華的市中心也會淪為「貧民窟」嗎?

還真不是沒可能。

去過香港的人應該都看過,香港的房屋建造極其擁擠,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讓人看得窒息,香港出現很多人內地人根本沒見過的房屋結構,比如劏房 、籠屋、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等。

這些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裡住的基本都是社會底層,在香港人眼裡,這就是「貧民窟」的代名詞,有錢人都住在半山別墅裡了。

並且香港不會是那個唯一,在土地開發程度高、價格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大城市開始全面香港化,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貧民窟時代距離我們或許真的不會太遙遠,那現在普通人如何提前樹立憂患意識?

4

1、去三四線城市買房,儘量避開高層。

縣城住宅應該以多層為主,因為縣城沒有與之匹配的高層消防能力和高層物業維護能力,更不要說能提供二次水箱清洗、電梯更換這些直接影響居住安全和體驗的高成本維護能力。

縣城的高層住宅可能根本沒有維修能力,現在只不過是開發商瘋狂進場掃蕩,日後哪會管它一片狼藉。

2、一二線城市買房,必須5-8年讓房產滾動起來

在一二線城市買房,千萬不要有一套房子住一輩子的觀念,不管是從居住舒適還是財富增值考慮,都必須有置換觀念,並且要越換越好,比如塔樓換板樓,高層換多層,小戶型換大戶型等等。

一二線城市距離貧民窟時代還有一段距離,還能享受一段時間的人口紅利,高層建築的經濟效率和人口總量帶來的商業繁榮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但一定要有通過一套房裂變多套房的思維,5-8年讓房產流通起來,及時置換城市中的優質資產。

3、儘量不要選擇太老、太高的樓層

尤其是買二手房,儘量不要選擇17層以上的房子,除了安全考慮,也是居住舒適度以及後期流通性考慮。

以存量房市場為主的一二線城市,也不要買太老的房子,沒有頂級學區支撐,只會越老越貶值。

當下,基於我國國情去談高層住宅未來淪為「貧民窟」看似觀念超前,但防患於未然總是無害。

誰也不希望花了多年積蓄,貸款終於買上房,可是多年後,不得不面臨衰老衰敗的處境,甚至還有可能住在「貧民窟」裡,想想,心中就一股悲涼。

相關焦點

  • 高層小區的最終命運就是淪為貧民窟?超乎你的想像
    未來的高層小區,他們面對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全。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消防梯可以達到112米,而我們的消防梯可以達到101米,約35層。但是,這些消防梯的成本超過2000萬,並未在所有城市安裝。當前,大多數城市的消防梯最高高度約為50米,約為17層。 雲梯車對環境的要求很高。
  • 30年後,高層住宅小區會不會變成「貧民窟」?看一看內行人分析
    很多開發商為了有效利用小區的土地資源以及賺取更多的利潤,所建設的多層住宅樓房越來越少,而建設的高層住宅樓房越來越多,這也使城市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高層住宅的優缺點非常明顯,例如優點是視野開闊、高層風景好、空氣清新、採光和通風更好等;缺點就是電梯故障時,出行不是很方便,或者遇到安全事故時,逃生不易、救援也較困難等。
  • 20年後,3類房子或將成為「貧民窟」?聰明人已在悄悄「抽身」
    第一類:密密麻麻的高層住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朱國鍾教授直言表示,未來高層住宅將淪為「貧民窟」。無獨有偶,早在幾年前,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尹稚教授也鄭重其事地說,「可能只需要30年,北京三環路外成片的高層高密度塔樓將被炸藥夷為平地,如果人們不希望看到它們淪為布魯克林那樣的貧民窟的話。」也有專家直言不諱,「在任何一個國家,高密度高層都會成為住宅的絕症。」
  • 南非最高摩天樓因年久失修淪為「垂直貧民窟」
    原標題:南非最高摩天樓因年久失修淪為「垂直貧民窟」【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9日報導,南非約翰尼斯堡最為著名的地標性建築龐特城因年久失修淪為「垂直貧民窟」。
  • 高層被稱為未來的「貧民窟」,也買不起大平層,什麼樣的房子好?
    高層「貧民窟」不能買?隨著大家對住房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市面上可選擇性也越來越多後,大家對高層的看法又出現了另外一種,那就是高層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了。真正的有錢人會買高層嗎?想必有些人也是會的,但是住不長久。真正的有錢人、大明星,多是買洋房別墅,比如在香港,他們才不會買擁擠的高層。
  • 歐美國家市中心的高層住房已經成了貧民窟,我國高層住房的未來呢
    市區的高層住房未來可能真的會成為貧民窟了。 未來高層住房可能會成為貧民窟,這一觀點在很久之前就有專家提出過。 事實上,我認為這是非常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 高層住宅將會逐漸演化成「貧民窟」?專家分析:20年後可能如此
    2021-01-10 02:08:01 來源: 鈴鐺羊 舉報   一個小區住宅當然不至於變成貧民窟
  • 20年後,高層住宅會變成「貧民窟」嗎?看看歐美高層住宅現狀
    其實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建設的最早一批高層住宅已經有些年頭了,曾經這些高層住宅小區是現代化的象徵,但是現在已經破舊,也出現了各種問題。那麼咱們就通過目前這些已經出問題的高層住宅小區,來看一看高層住宅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
  • 佛山一條老街:本地人稱它「富人區」,外地人卻以為是「貧民窟」
    在佛山市祖廟街道這樣的黃金地段,就存在一條叫做杉街的老街,這裡不同於那些拔地而起的城中村,簡直就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在這裡抬頭就能看到附近的高層小區,因為遠離了道路,站在這條街明顯感受到溫度就要低很多,讓人感覺神清氣爽,而不時經過的行人也大多以中老年人為主,可以看出這裡並不像附近的城中村聚集大量的打工者,而是大部分都是土著在自家房屋居住,只是讓人費解的是,他們卻沒有像城中村一樣加蓋房屋。
  • 為什麼美國市中心的高層住宅,變成了「貧民窟」?
    3、很多大型企業入駐的城市:企業入駐帶來的就是的大量的工作崗位,一個城市失業率低了,經濟創造能力就高,城市發展潛力就大。4、有重大規劃以及重大活動的城市:一個城市能不能發展得起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市的規劃以及大型活動。比如2015年的杭州,當時被選為G20以及亞運會的舉辦城市,後來城市發展大家也有目共睹,十分迅速。
  • 10年後三類房子將淪為「貧民窟」,聰明人已經脫手了
    但是專家稱,有三類房子在10年以後會變成貧民窟,想要做對選擇,應該從現在開始。 第2類,品質比較差的高層住宅,在買房過程中,我們經常看到,不少購房者掏空了家底,花了幾百萬、幾千萬,最後卻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令人糟心,所以房子的品質一直都是購房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 唐人街曾是華人的天堂,如今卻淪為貧民窟,當地人:我想回家
    其實在國外旅遊,能夠看到大量充滿中國風的地方,那就是雖然被稱為唐人街,但整體看上去跟貧民窟無兩樣。或許看到這裡很多人都不能明白,為何曾是華人的天堂,如今卻淪落為貧民窟了呢?其實這裡在19世紀之前非常繁華輝煌,很多人都在這裡做生意,不過到了後面出現戰亂關係後,導致這裡面目全非,人口大幅度減少,經濟也受到打擊。
  • 南充:高層+洋房或別墅就是高端小區?「高低配」優劣了解一下!
    近些年,南充市面上樓盤多是「高層+洋房」、「高層+小高」、「高層+別墅」甚至「高層+洋房+別墅」等這樣「高(高層)低(別墅、小高、洋房)配」的形式存在。這樣的形式是時髦流行,還是另有原因呢,這樣的「高低配」的小區究竟如何?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 瀋陽金地濱河國際火災,再次證明:未來高層住宅都是貧民窟
    瀋陽金地濱河國際火災,再次證明一個觀點:未來高層住宅都是貧民窟。此前房地產圈就有過推測,20-30年後,「高樓」會演變成「貧民窟」。主要原因有三:1.維修保養是個問題。2.拆不起。3.歐美的高層住宅已經變成「貧民窟」。
  • 重慶大廈:曾經的香港豪宅,怎麼淪為了貧民窟?
    從豪宅到貧民窟  重慶大廈建成之初,擁有最時尚的設計,一度是香港的豪宅和高檔住家。時任總華探長呂樂,也將總部設在此地,重慶大廈的治安狀況一時無二。為什麼短短數年,曾經香江豪宅淪為魚龍混雜、藏汙納垢的貧民窟?其中的原因,既有偶然,也有必然。重慶大廈位於寸土寸金的尖沙咀。
  • 印度專家不解:中國都還不是發達國家,為什麼卻沒有貧民窟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一部印度電影《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因為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貧民窟裡的男主角通過參加比賽,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故事很真實也很勵志,因此打動了很多的人。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關於印度貧民窟的故事。
  • 從重慶加州花園火災,看高層住宅「命運」
    不是慶祝元旦,而是重慶一個名叫加州花園的小區「火」了,這個是真火。萬幸的是,在當地消防官兵極力營救下,全場未造成人員傷亡。不過,高層住宅安全引起的討論並未停止。從該著火小區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我們當下大多數高層住宅都可能面對的問題。如果說我們居住的小區目前沒有發生什麼問題,那麼,有沒有這方面的安全隱患呢?
  • 高層洋房混合小區弊端 高層洋房交易注意什麼
    很多初次購買房屋的人一般對於房屋的了解都是很好的,房產這一種物品交易進行的時候流程確實並不容易,但是對於新手來說,大家更應該去注重房屋類型,每一種不同類型的房屋在進行交易的時候幾乎都會有手續上面的差距,那麼問題就來了,高層洋房混合小區弊端?高層洋房交易注意什麼?
  • 買房為什麼要買洋房,而不是高層?
    公攤面積洋房別墅公攤更小,一般比高層至少低10個百分點。比高層得房率高,得房率高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房子變大了,可利用空間更高!顯然,這兩年輿論熱議的「高層建築會不會淪為城市貧民窟」,並非沒有道理。因此,從過去一味鼓勵興建高樓,到現在全面考慮建築的綜合效應,這一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高層房市冷卻只是時間問題。拆遷難度「高層樓」老舊之後,這些房子會不會拆除?
  • 同一小區多層和高層哪個更保值?
    同一小區多層和高層哪個更保值?從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發展來看,不少小區裡面已經開始多層洋房和高層混合配製了。這樣的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區的總體容積率,也比單純配置洋房的小區開發商的收益更高一些。購房獲利可以說也是當前幾乎所有購房者共同的目的。那麼面對同一小區當中既有多層洋房又有高層的情況,買哪種房子對於後期的房屋保值升值更有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