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國零售企業關門停業事件盤點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2004,中國零售業競爭更加激烈,12月11日,中國零售業全面開放,大型零售企業不斷開店擴張,同時一些在競爭中敗下來的零售企業紛紛關門,中國零售業正上演戰國風雲。         

  在我們耳邊經常聽到供貨商討債、超市關門乃至發生雙方極端衝突事件的新聞,整個行業在洗牌,在洗牌的過程中,有多少是理性的,有多少是非良性的,在其中是否也帶著不合理的因素,這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探究的。   

  同時,開店關店,強者生存,弱者淘汰,從行業本身而言,屬於很正常的事,但對於企業而言,為何會成功或失敗,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繼續生存,並不斷發展壯大,這是無論大型零售企業、還是中小零售企業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2004年中國零售企業關門停業事件中,具有較大影響的事件主要有,普爾斯馬特全國多家分店關門、燦坤在全國各地多家門店關門、濟南萬隆超市停業、廣州福特瑪超市關門、廣州家誼超市關門、上海先施地利關門、青島佳世客市北店關門、好又多福州永升店關門等。   

  一、2004年中國關門倒閉的零售企業盤點   

  ◆十二月◆   

  廣州美之國花購物中心關門   

  2004年12月,因資金鍊斷裂,廣州美之國花購物中心停業,供貨商圍堵超市門口討債。   

  泉州東泰超市關門   

  2004年12月23日左右,福建泉州東泰超市部分連鎖店突然關門。東泰超市在市區擁有六家連鎖門店。超市關門時,個別分店發生供貨商哄搶現象。超市負責人否認倒閉,表示正與另一大型超市談合作,並承諾將一分不少地退還貨款。   

  泉州潤福建材超市關門   

  2004年12月22日左右,號稱泉州規模最大的大型建材超市「潤福」建材超市開業不到5個月,就突然關門停業。   

  溫州萬福源超市關門   

  2004年12月20日,開業不到3個月,溫州萬福源超市突然關門,供貨商紛紛哄搶,該超市面積2000平米左右。超市有關負責人表示是因為管理環節上的欠缺而不得不關門進行整合。   

  濟南萬隆超市停業   

  2004年12月中旬,濟南最大的連鎖超市萬隆超市多家門店突然停業。萬隆超市正式創建於1995年,是山東省最早的連鎖超市之一,同時也是目前濟南市店面數量最多的超市,堪稱濟南中小超市的代表。現有直營連鎖店70餘家、特許加盟店50家,外埠加盟店輻射到省內周邊地區。萬隆超市負責人表示是資金出了問題,同時跟企業體制陳舊有關,沒有脫離一個老牌國有企業的觀念束縛。   

  北京天福超市遭遇供貨商堵門   

  2004年12月13日,北京天福超市拖欠供貨商貨款6000多萬元,數百名供應商堵在超市門口,上門討債。   

  廣州福特瑪超市關門   

  2004年12月,廣州福特瑪超市突然停業,福特瑪在廣州擁有六家分店,據悉拖欠供貨商貨款超過千萬元,並拖欠員工工資。關門的導火線是一供貨商將福特瑪拖欠貨款告上法院,法院查封了福特瑪超市麗江花園店。  

  業內人士分析該超市倒閉的原因是由於擴張太快,導致其資金鍊無法承受之重,斷裂是必然的結果。   

  東莞香港商貿城關門   

  2004年12月,東莞首家CEPA商貿城———常平香港商貿城,老闆攜款逃跑,整個商場被當地法院查封。據商場租戶反映,開業兩個月共欠貨款700多萬元。   

  ◆十一月◆   

  北京西西友誼商城關門   

  2004年11月,北京西西友誼商城關門。西西友誼商城隸屬於西城區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開業一年,位於西單賽特北側。 據了解,商城關門的主要原因是經營不善,開業以來,人氣一直不夠旺,經營品種沒有特色,價格也沒有優勢,購物環境、促銷策略也沒有什麼創新。  

  公司負責人表示,西西友誼將改名為109百貨,調整成為一家專門針對20歲上下年輕人的青年主題百貨商場,預計在2005年五一前重新開業。   

  重慶銀松鴻超市停業   

  2004年11月,重慶銀松鴻超市發生供貨商哄搶事件,超市內價值10餘萬元的貨物被一搶而空,超市老闆不知去向。   

  ◆十月◆   

  青島佳世客市北店關門   

  2004年10月25日,青島佳世客市北店正式關門。佳世客市北店是中日合資青島永旺東泰商業有限公司於2000年11月在青島開設的第二家分店,經營狀況一直達不到預期目標。經過四年苦撐之後,公司決定在房屋租賃合約到期後不再續約,關掉店面。佳世客市北店也由此成為青島中外合資商業零售項目中第一家停業的門店。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選址不好是關門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大多數商店悄悄關門的做法不同,市北佳世客早在半年前就透露出即將關門的消息,並正式向社會發布。此後,多次舉行感恩日,回報消費者。對於以前商店發出的積分卡以及供貨商回款,乃至員工去向等問題,也都作出了周到安排。其大大方方關門的做法,得到了消費者和同業人士的認同。   

  廣州家誼超市關門   

  家誼作為廣州市肉菜市場超市化改造的主力,是一家由政府撮合的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註冊資本為1億元,於2002年3月1日成立,2002年6月,第一家家誼超市開業,同年底前開出15家門店。2004年10月19日,四家國有股東和三家民營股東出現意見分歧,對經營虧損的家誼超市實行關門盤點,國有股東出面託管家誼超市。  

  2004年11月8日,四家國有股東宣布以債務人的身份向法院申請家誼超市破產,此後,四家國有股東和民營股東之間展開口水戰,互稱對方的公告或聲明是無效的。11月下旬,國有股東向以招商銀行為首的債權人將家誼超市的17家門店以資產轉讓的形成轉移給銀行,但遭到民營股東和眾多供應商的強烈反對而未果。   

  瀋陽三和百貨關門   

  2004年10月,因與業主產生租金爭議,瀋陽三和百貨關門,拖欠貨款幾百萬,三和公司表示債務將陸續歸還。12月,三和百貨順利移交給業主李世集團,表明三和百貨正式退出。同時國美電器已確定進駐,三和大廈也將更名國美大廈。   

  杭州綠葉生鮮超市關門   

  2004年10月,杭州「農改超」的典型項目綠葉生鮮超市關門。該生鮮超市經營面積2000平米,開業不到一年,虧損400萬。   

  上海先施地利關門   

  10月,上海先施地利百貨連鎖有限公司已向各大供應商和幾十家加盟業主發出公函,表示將終止合同,退出上海市場。  

  這是上海出現便利業這一新業態以來首次出現的企業歇業,同時也是境外著名零售企業——香港先施公司繼1999年先施百貨退出上海以後的二度「折戟」。   

  ◆九月◆   

  杭州利星購物廣場關門   

  2004年9月,杭州利星購物廣場關門。利星購物廣場於2000年11月開業,開業後效益一直較差,2002年9月,銀泰百貨以輸出管理的模式接管利星,利星的關門意味著利星與銀泰的「分手」 ,也宣告了百貨業管理輸出模式的又一次失敗。  

  利星關門的原因,據悉是因為租金談不攏而導致分手。而業內有些人士分析是因為定位不準、經營不善而關門的。目前利星已重新調整定位,著力打造品牌服飾折扣店。   

  燦坤在全國各地多家門店關門   

  2004年9月開始,燦坤在廣州、佛山、昆明、武漢、鄭州、石家莊、南京、徐州、寧波、成都等地的多家門店相繼關門,有媒體分析說,燦坤的關門原因是因為水土不服,同時跟資金斷裂也有關係。目前燦坤在全國的50多家門店已關閉了20多家。   

  重慶:韓裝主題百貨「利勞潷」停業   

  2004年9月,韓裝主題百貨商場利勞潷因人氣不旺準備退出。其前身韓光百貨在2001年初開業,號稱主營韓國貨,也經歷了打折清倉走人的過程。利勞潷接踵而至,仍定位為韓國產品,但生意也不盡如人意,經營面積逐漸萎縮,導致最後只有讓位「女人街」。   

  華聯超市南昌店關門   

  2004年9月,位於南昌市淵明北路的上海華聯超市關門歇業。   

  ◆八月◆   

  成都森威便利店關門   

  2004年8月,在成都經營了6年的森威便利店悄然關門。成都森威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是成都最早經營便利店業態的企業之一。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在成都市區開設了約30家24小時便利店。   

  重慶華聯商廈關門   

  2004年8月,重慶華聯商廈南坪店和兩路口華聯超市相繼關門。  

  重慶華聯商廈控股母公司——重慶泰正集團有關負責人分析關門是三大原因所致:一是缺乏專業零售人才導致賣場管理水平太低;二是對「華聯商廈」這個品牌進行模糊化宣傳,意圖搭上「北京華聯」的順風車,但結果消費者並不買帳;三是泰正集團主要以房地產為主業,對經營零售業並未投入太大的精力。   

  ◆七月◆   

  成都世都名店城關門   

  2004年7月,一直聲稱要做「成都頂級百貨」的世都名店城,在苦苦經營了兩年之後悄然關門歇業。  

  據了解,世都名店城於2002年開業,當時,商場計劃引入全球國際知名品牌40個。但是後來的經營並沒有出現預想的盛況,引入的品牌根本沒有達到「頂級」的標準,商場很快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此後經營陷入困境。   

  濟南大觀園商場關門   

  2004年7月21日,濟南老字號零售企業大觀園商場正式關門歇業。濟南大觀園商場與人民商場、濟南第一百貨、百貨大樓、山東華聯曾並稱為濟南市屬商業的「五朵金花」,主營業態全部是綜合商業   

  重慶富安百貨關門   

  2004年7月14日,重慶市第一家大型外資百貨公司———富安百貨兩路口店在其10周年慶典前夕,連續進行超低價格銷售,甚至欲將貨物清空。撐起兩路口商圈的大型百貨賣場也黯然隱退。   

  ◆六月◆   

  南寧正和超市關門   

  2004年6月,南寧正和超市停業,老闆失蹤,上百名供貨商聚集在超市門口,討還貨款。   

  聯華超市南昌店關門   

  2004年6月,聯華超市南昌店關門停業,該超市為上海聯華超市在南昌的加盟店,開業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在傳出將停業的消息後,供貨商紛紛上門討債。   

  ◆五月◆   

  普爾斯馬特和諾瑪特全國多家分店關門   

  2004年5月22日,南寧諾瑪特悄然停業,普爾斯馬特超市長沙店關門。隨著這兩家店的停業關門,全國多個城市的分店也相繼停業,據各地媒體報導,到目前為止,普馬會員店和諾瑪特超市在國內的40餘家店中,已有長沙、昆明、武漢、南寧、天津、成都、重慶、秦皇島、廣州、遵義、哈爾濱、北京等地的店紛紛關張,就連中國普馬的旗艦店,設在北京的普馬海澱會員店也於2005年1月6日關門停業了。   

  福州好又多永升店關門停業   

  2004年5月,因物業糾紛,加上經營不善,在遭遇不斷停電後,福州好又多永升店關門停業。   

  ◆四月◆   

  重慶天虹大藥房停業   

  2004年4月底,擁有13家連鎖店的天虹大藥房突然停業,老闆失蹤。據初步統計,天虹公司拖欠40多名員工1個半月工資,欠下30多家供應商貨款。   

  廣西梧州華友超市停業   

  2004年4月,擁有5家連鎖門店的梧州華友超市停業,大量供貨商貨款被拖欠。   

  ◆三月◆   

  廣州廣南超市關門   

  3月,叱吒一時的廣州「廣南」超市終於關門大吉。粵海集團旗下獨立在香港上市的廣南集團,1996年下半年其與南方大廈合作成立了「廣南大超市」,1997年初又與廣東省食品公司下屬天美公司聯姻,誕下「廣南天美超市」。到了1998年,廣南大超市與廣南天美超市兩相合併,成了廣南超市。  

  但當時的廣南可以說是烈火烹油,剛開業就「收編」30多個網點,也正是這種不計血本的「收編」,讓廣南禍根始種:令許多分店在選點上未能作充分論證和研究,在租用條件上亦未能進一步地討價還價,造成了超市開業後營運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大股東粵海集團這些年風波頻頻,已無力向廣南「輸血」,廣南的規模擴張陷入死角。  

  另外,廣南超市當時的操盤手,幾乎是清一色從傳統百貨中走出來的,對如何實現真正的連鎖經營缺乏深刻的認識,乍看去有幾十家門店似乎頗具規模,實際上,公司的運作沒能體現真正的連鎖優勢,這樣,又進一步削弱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再加上廣南開店多年來一直固守於400平方米左右的食品超市這一標準,即使後來受到倉儲店、貨倉店以及大賣場的擠壓,廣南仍未能及時警醒。這樣,敗陣自是情理之中。   

  家友超市嘉興店關門   

  2004年3月,家友超市嘉興連鎖店突然關門,該店是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家分店,2002年9月27日開業,經營不善是主要原因。   

  ◆二月◆   

  安徽阜陽宜佳超市關門   

  2004年2月,開業僅108天的阜陽宜佳超市關門,超市老闆攜款逃跑。   

  瀋陽客來多超市關門   

  2004年2月,經營六年的瀋陽客來多超市突然關門,供貨商大量貨款被拖欠。  

  超市負責人表示是因為「停業」傳聞導致供應商要求退款發生大規模擠兌,致使商品供應鏈和資金鍊斷裂。   

  成都好屋來建材超市關門   

  2004年2月,被譽為「黑馬」的建材超市好來屋關門歇業,關門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經營不理想。   

  安徽蕪湖錦江超市被查封   

  2004年2月,位於安徽省蕪湖市中山北路(原勞動路)的錦江超市,因為拖欠供應商巨額欠款被法院查封。   

  鹹陽福瑪隆量販超市關門   

  2004年2月28日凌晨,鹹陽福瑪隆量販超市因拖欠貨款,被供貨商哄搶,老闆不知去向。   

  天津好又多關張   

  2004年2月,天津好又多關門。據了解,主要是超市服務的商業範圍不廣泛,致使超市業績不好而拖欠了業主的租金,雙方產生了官司,於是超市被迫停業。  

  在2005年1月,又傳出了好又多將再次進軍天津的消息。   

  長春榮德超市停業   

  2004年2月,長春榮德超市停業,並遭法院查封,供貨商紛紛撤貨,300多名供應商向榮德超市索要所欠的千萬貨款。業內人士分析,榮德超市倒閉是因為資金鍊斷裂,拖欠供貨商貨款,缺乏商業誠信所致。   

  ◆一月◆   

  杭州菜博士生鮮超市停業   

  2004年1月,因為持續虧損,擁有20家門店的杭州菜博士生鮮超市宣布停業,20家門店中僅有3家能保本。  

  業內人士分析:門店虧損的原因,除了門店經營者在促銷、保鮮中有問題,總公司倡導的連鎖經營、總部配送,也被證明和生鮮超市的經營有不協調的地方。   

  二、零售企業關門倒閉原因分析   

  根據以上統計,零售企業關門停業的事件達40起,當然以上統計只是不完全統計,在行業內零售企業關門倒閉的事件應該遠超過40起。在以上事件中,涉及資金鍊斷裂、拖欠供貨商貨款的事件佔到一半左右。超市倒閉後往往會引發三大直接焦點問題,一是供貨商貨款問題,二是員工工資結算問題、三是銀行貸款償還問題。透過這些事件,筆者覺得零售企業關門倒閉主要有以下原因:   

  1.零售業競爭更加激烈,客觀上使形勢更加嚴峻   

  外資的湧入,大型零售企業的加快連鎖擴張,更多其他資本的介入零售業,都導致了零售業本身競爭的日益激烈。一些中小零售企業由於本身資金實力有限,又沒有找到一條差異化經營的道路,在大型零售企業的擠壓下,被迫關門。很明顯的是,在2004年12月11日零售業全面開放日前後,零售企業關門倒閉事件明顯增多,在2004年12月份關門停業的零售企業有近十家。  

  同時,一些傳統零售企業由於企業機制的問題,以及管理理念和經營能力落後,導致無法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繼續生存,在更多競爭對手包括新興業態的衝擊下,不斷關門。如濟南大觀園等事件。   

  2.工商矛盾日益惡化,導致了零售企業供應鏈的更為脆弱  

  零售企業的倒閉,凸顯了工商之間的矛盾,隨著超市關門倒閉事件的增多,供應商的「防倒閉」意識也更加提高,對零售商更為警惕,包括組建供貨商聯盟,一旦某零售企業在市場上出現不利的傳言,就有可能引發供貨商撤貨或哄搶事件,加速了零售企業倒閉。但供貨商本身也是超市關門最大的受害者,他們的貨款長期被拖欠,而且超市倒閉後,還依舊是長期拿不回貨款。  

  從根本上而言,零售業門檻低,零售企業可以佔用供貨商資源,收取各種進場費,使得更多的企業或個人投入零售業,一方面導致零售業本身競爭更加激烈,乃至發生惡性競爭,加劇零售企業的死亡。另一方面也在客觀上使得一些零售企業老闆通過收取各種進場費,方便佔用現金流,乃至發生攜款潛逃事件。  

  加強工商之間合作,加強零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對於零售企業而言,除了提高自身信用外,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尋找核心贏利模式,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3.過度擴張和效益之間矛盾的日益顯現  

  擴張太快,效益無法提升,不能承受持續虧損,導致資金鍊斷裂、管理脫節,人才儲備無法跟進。如普爾斯馬特、燦坤在全國多個門店的關門,都是跟擴張太快有關。   

  4.經營不善,零售企業企業主動關門調整  

  經營不善,除了經營能力方面的原因外,主要還有其他兩大方面原因:一是選致不當,無法聚積人氣和客流量,銷售冷落,只好關門了事。另一方面是業態定位有誤,嘗試新業態不成功,沒有很好的意識到經營新業態所必須把握的各個環節和流程,不能承受持續虧損,只好關門。如折扣店、生鮮超市等新興業態在2004年都出現了一些失敗的案例。   

  5.籤約到期或與業主發生物業糾紛,導致關門  

  瀋陽三和百貨的關門、好又多福州永升店的關門都是因為與業主發生物業糾紛,一旦與業主發生糾紛,業主往往會採取停電停水等措施,零售企業只好被迫關門。如何更好地處理與業主的關係,也是零售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聯商網編輯整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2009國內零售企業關門倒閉事件盤點
    家得寶青島店  5月10日,世界最大的專業建材零售商家得寶青島店突然關門停業。100多名男員工日夜守住店門,不再進行任何銷售業務,只為顧客辦理退貨事宜。5月18日,家得寶正式宣布關店,6月30日結束顧客退貨,7月22日截止供貨商保證金退費等工作。
  • 杭城零售業再現「關門」事件 家樂福蕭山金城店今起停業
    這份《停業公告》稱,自2014年9月17日起,家樂福金城店將停止經營,顧客扔可持家樂福蕭山金城店售出的購物卡,到延安路的湧金廣場店和餘杭南苑店消費。另外,家樂福蕭山店還貼出《退卡須知》告知了退卡相關事宜。需要退購物卡的顧客可於今日至10月31日到門店辦理相關手續。  家樂福浙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蕭山店關閉是公司業態調整。
  • ...6月至10月間,全國有73000家企業關門停業,佔所有受訪企業的7.2%...
    2020-12-15 00:40:23來源:FX168 【義大利統計局:73000家企業受疫情影響關門停業】義大利國家統計局當地時間12月14日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經營狀況與展望》報告,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10月間,全國有73000家企業關門停業,佔所有受訪企業的7.2%,其中17000家表示不會恢復營業。
  • 香灣電腦城宣布整體關門停業
    在電腦城一樓,除了有4個鋪位關門外,其他店主都還在繼續營業。當記者詢問電腦城是否要關門歇業時,一位從事手機維修的店主說,「我也是上午接到的通知」。隨後,記者走進電腦城的二樓和三樓時發現,二樓有一半的鋪位沒有營業,三樓的所有鋪位停業,而且三樓的一個樓梯口也被膠帶封閉起來。一位保潔阿姨稱,三樓停業都有大半年了。
  • 廈門沃爾瑪富山店要關門停業 連鎖大賣場路在何方
    ▲沃爾瑪富山店門口張貼的公告顯示,該店將於6月19日起停止營業▲沃爾瑪富山店一樓商家已陸續撤離 常海軍/圖廈門傳統連鎖大賣場的標杆——地處蓮坂鬧市的沃爾瑪,竟然也關門停業了!近日,這樣一條消息震驚了不少廈門市民。
  • 亞瑪達南京店將停業 外資零售商接連退出中國
    [萬維家電網 報導]中國零售市場是一個無法預測的市場,尤其對外資零售商更是如此。2011年2月23日,全球最大的家電零售商美國品牌百思買宣布,其旗下自有品牌門店正式退出中國市場;2013年3月11日,曾經設下「百店計劃」的德國品牌萬得城正式關閉中國市場門店,全面撤出中國。
  • 樂天瑪特山東僅剩1店 濰坊店開業三年即停業
    突然宣布停業,員工並不意外7日,位於文化路和勝利街的樂天瑪特超市貼出通知,樂天超市濰坊店將於7月底停業,落款為「青島樂天超市有限公司濰坊店」。這份通知貼得非常突然,甚至連樂天瑪特員工也只是在6日才得知有總部領導將來濰坊宣布閉店的消息。一些樂天瑪特的顧客也覺得超市關門太突然。
  • 2004年中國電影盤點
    年中國電影盤點 2005年01月07日 09:06     但《暖》實在是2004年無法忽視的一部華語電影佳作,尤其在這個炒作和噱頭高於一切的娛樂時代,它正像我們遠離了多年的故鄉,在經歷過都市的喧囂之後,你突然發現內心深處無法被遺忘的記憶。
  • 南昌一培訓機構關門停業
    培訓機構突然關門停業!預付的高額學費沒著落!家長們倍感焦慮!近日南昌眾多家長投訴稱南昌一家名為「夏恩英語」的民營培訓機構突然關門停業據了解這家培訓機構在南昌分設了3家門店很多家長預付了高額學費截至目前受影響的學員已超過120人涉及金額100餘萬元突然關門停業讓這些家長很焦慮!
  • 韓國樂天是什麼樣的企業?在中國開展食品零售等業務
    哪些韓企最倒黴   韓國薩德事件致樂天網站崩潰 北京樂天超市生意慘澹  樂天事件影響:在中國的這些品牌澄清與韓國的關係加之此前樂天集團與韓國國防部在28日籤署易的地協議(國防部用京畿道南楊州市軍用基地等價交換位於慶尚北道星州郡的「樂天天山高爾夫球場」),用於部署「薩德」事件。  消息一出,樂天集團的行為極大的刺痛了中國人的赤誠之心,樂天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 它們,關門了!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3.7%,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餐飲收入4194億元,同比下降43.1%。另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1-2月餐飲企業數量新增9.9萬家、註銷了1.3萬家,其中1月註銷1.1萬家,2月註銷0.2萬家。
  • 慈谿第一家麥當勞關門停業 擇日重開
    麥當勞杭州總部稱:關門停業是對商圈變化作出的調整,今後將擇機重開。  昨天是難得的大晴天,不少路過慈谿市三北大街和青少年宮路口的人發現,那個開心地咧著嘴笑著、坐在長凳上的「麥當勞叔叔」不見了。  大門口,紅底色的外牆上,被拆卸下的「M」招牌,印記依稀可見。1樓入口處的門、玻璃和2樓的窗戶都被白色紙張貼了起來。
  • 天津又一百貨店關門 勸業場西南角店將停業
    這距離遠東百貨宣布停業尚不足一個月。而就在近期,進入天津市場多年的百盛商場內的不少商戶也已經開始撤櫃。在新形勢下,傳統百貨商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順利轉型成為重要課題。  不再經營將被出租  一位商戶營業員告訴記者,商戶在2月中旬就已經接到了停業通知,很多商戶是因為合同到期了,商場不續約了,所以就提前撤櫃了。商場在2月28日營業結束後,就正式停業了。  隨後記者採訪了勸業場西南角店相關部門,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勸業場西南角店已經確定在本月28日停止營業,隨後將調整經營業態,相關工作已經開始進行了。
  • 上海這家培訓機構關門停業被認定為詐騙!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近年來教育培訓機構關門跑路的事件時有發生今年5月上海的一家培訓機構「巧恩美語」全部門店突然關門停業讓幾千名預付了高額學費的學員和家長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錢打了水漂上海警方破獲今年5月,巧恩美語的門店突然全部關門停業,很多學員的學費退還無門。一位學員家長表示:我們當時一共交了45600元,有640節課,因為孩子還小所以準備今年讀,現在還沒開始讀,就發生了這種事。警方調查後發現,巧恩陸續聘用過170多名外籍教師,大部分來自非英語母語國家,這並不符合他們自己的廣告宣傳,也不符合國家對語言類教師的資質要求。
  • 12年老店突然關門,成都千盛百貨晉陽店宣告停業
    而近日它突然關門的消息,也讓這家老牌百貨商場再次受到市民的關注。▲千盛百貨晉陽店外牆上張貼的慶祝春節海報事件:千盛百貨晉陽店停業了3月2日,剛剛進入3月的成都,迎來了一場小雨。不斷有市民前來一探究竟,「昨天看到這裡很多人在搶購商品,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原來是要停業了。」想趕在停業前購買商品的張阿姨說,當時因為有事,看到現場排隊人太多後,就打算今天再來購買商品,沒有想到今天就關門了。
  • 北京最大小商品市場停業前上演「最後的瘋狂」
    天意商城是北京規模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兼零售市場,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天意商城將於9月16日關門停業。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9月15日,商戶在北京天意商城甩賣商品,吸引大批顧客搶購。天意商城是北京規模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兼零售市場,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天意商城將於9月16日關門停業。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9月15日,市民購物後在天意批發市場中休息聊天。
  • 上海高島屋百貨即將關門停業
    上海高島屋百貨即將關門停業 來源:上海熱線時間:2019-08-22 14:52:36 近期,根據高島屋的消息,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的高島屋百貨將於
  • 北京又有一家老牌百貨要關門了 北辰購物中心1月停業
    位於北京亞運村商圈的北辰購物中心最近貼出停業公告,將在1月8日關門,整個購物中心上下五層也處於結業前甩貨、清算狀態。這距離北辰購物中心北苑店關門僅過去半年,也是北辰商業在運營狀態的最後一個百貨業態。在外資零售進入中國市場的1997年,北辰購物中心被擴建成了上下5層、面積2萬平方米的百貨店,當年銷售達到12億元,這種業績銷售一直持續到2002年前後,據連鎖百強榜顯示,北辰購物中心2002年銷售13.35億元,在百強表中排名42,不過至2005年時,北辰購物中心已經在連鎖百強中消失。
  • 進入中國內地的主要外資零售企業一覽
    萬美元,在所有捐贈企業中名列第一。如今,百思買在北京和深圳也相繼設立了辦事處,在2006年6月控股併購了中國的第四大電器和消費電子零售企業江蘇五星電器公司。2003年春節剛過,臺灣萬客隆的6家分店就全部宣布停業。
  • 34年的蕎麥老店也關門了,首爾千餘家餐飲店停業
    這批老店在熬過全球金融危機、中東呼吸症候群、內需低迷的重重難關後,卻經不起新冠疫情衝擊,紛紛停業或歇業。據了解,1987年5月在首爾江南區新沙洞開業的34年老店「狎鷗亭春川蕎麥麵」於本月6日停業,1992年在往十裡開張的「元祖奶奶烤牛腸」也在20日宣布關門。在倒閉的1600家店鋪中,韓餐店多達274家。停業的炸雞店和扎啤店有83家,西式快餐廳有7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