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關注、打賞、轉發、評論都是美德!感謝您順手點擊文章最下方小廣告
這樣您不花錢就可以讓小弟賺幾分錢,感恩!
近日,一個漢字的寫法讓不少網友爭論不休,甚至細思極恐,感覺自己這麼多年可能寫了錯字。玩具的「具」,框框裡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9月27日《長春晚報》)
一群網友像吵架式的在網絡上爭論「具」字、「直」字、「真」字等字的框框裡面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看上去有點無聊,簡直是沒事找事。但從漢字的規範使用和書寫角度說,廣大網友爭論「具」字等字的框框裡到底有幾橫,這病不是在小題大做,而是一個必須深究的嚴肅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學術問題。
從漢字規範角度說,毫無疑問,「具」字、「直」字、「真」字等字的框框裡面都是三橫,這一點沒有爭議。因為幾十年來出版的各個不同版本的《新華字典》、《現代漢語字典》都沒有改變過,一直是「三橫」,不是「兩橫」。只不過我們很多人從小寫錯了,一直寫的是「兩橫」,而不是規範寫法的「三橫」。
有人是從小養成的「一筆帶過」書寫的壞習慣,久而久之,把「具」字的「三橫」變成了「兩橫」,但更多的人是因為小學語文老師教學生寫的就是有「兩橫」的「具」字,而不是有「三橫」的「具」字,或者上小學時寫有「兩橫」的「具」字,語文老師也沒有予以糾正,導致「具」字的錯誤寫法伴隨多年。
其實,「具」字框框裡面究竟有幾橫引起網友熱議和爭論,成為一個問題,這反映了我國這幾十年來小學語文教育的變遷和發展,顯示出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師文化素質水平的提高。而且,引起爭論的還不只是一個「具」字裡面有幾橫,「直」字、「真」字等字裡面有幾橫都引起了爭論。再比如,「O」這個讀音很多人讀了很多年都是讀「喔」,但正確讀音其實是「哦」。
從廣大網友的爭論情況來看,一般說來,在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初讀小學的人,尤其是在農村上小學的人,基本上會把「具」字的框框裡寫成「兩橫」,而在21世紀讀小學,在城市上小學的人,基本上不會寫錯,都是寫有「三橫」的「具」字。因為過去很多小學語文老師自身的文化程度並不高,很多是只有小學、初中學歷的民辦教師,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範教育、高等教育,使得他們寫有「兩橫」的「具」字的錯誤寫法始終沒有得到糾正,也沒有糾正學生的錯誤寫法。
事實上在當下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很多人都已經存在提筆忘字問題的現實情況下,廣大網友熱議和爭論「具」字框框裡面到底有幾橫,有利於我們重新關注和認識漢字、母語的規範寫法,有助於改正提筆忘字的行為,尤其是有助於幫助人們改正養成多年的錯誤寫法的習慣。或許我們已經很少寫字,但通過這樣一場爭論,當我們書寫時再寫到「具」字時,就會寫「三橫」的「具」字,而不再像過去一樣寫「兩橫」的「具」字,這就是小小的進步,也是網友爭論「具」字有幾橫的最大意義所在。
閱讀、關注、打賞、轉發、評論都是美德!感謝您順手點擊文章最下方小廣告
這樣您不花錢就可以讓小弟賺幾分錢,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