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漢字惹來眾多網友的爭論,玩具的「具」到底有幾橫。不要看我現在碼在屏幕的字,就是看到了,很多朋友也會信誓旦旦的說:「我記得沒錯,肯定是三橫,從小學老師你就這麼教我們的,我也書寫了這麼多年,難道還會有錯?」。有些網友確實發現「具」字確實是三橫,難道我們的漢字偷偷的編纂改革過麼?
玩具的「具」是幾橫
「細緻極恐」的事情,大多朋友都深有體會,比如我們看一個極其簡單的漢字,我們發現,當我們極其細緻的專注盯著某個漢字的時候,卻發現這個漢字越來越不像,但再怎麼不像,也會出現「具」字多一橫的時候,嚇得有點懵圈,趕緊用手憑藉著肌肉記憶比劃一下,才發現自己寫了幾十年的錯別字,有麼有?
那麼玩具的「具」到底有幾橫呢?最權威的當然是我們已經遺忘的差不多的《新華字典》了。最終我們才發現,不管那一年出版的字典,「具」字確實是三橫,沒錯啊, 難道是老師錯了?還是歷史原因? 好吧,我們再較較真,再翻開看下《康熙字典》的第128頁,「具」字還是三橫。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全面遺忘症呢?
日常的書寫,大多數人會選擇簡寫,或者把三橫用一豎帶過,是我們提筆忘字的主要原因。二是因為輸入法的錯誤引導,很多輸入法為了方便調節字號的大寫,甚至與把「具」字簡略成一橫,三是上學的時候被老師罰的輕了。現在還能規規矩矩寫出三橫「具」字的朋友,上學的時候肯定有一部血淚史啊。
原創聲明 轉載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