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支付非常普遍,那現金去哪了,會有影響嗎?

2021-01-14 萬維說財經

有網友提問——「無現金支付非常普遍,那現金去哪了,會有影響嗎?」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便捷。很多新的科學技術,都不斷地服務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我們則享受到了科技帶來的嶄新體驗。其中,無現金支付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現在我們不論在哪裡消費和購物,幾乎都是移動端支付,我們根本不需要隨身攜帶現金。這樣的新時代消費方式,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

那麼,既然現在已經這麼流行無現金支付,那麼與消費對應的,大量的現金紙幣到底會在哪裡?這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現在就逐條進行分析。

1、 銀行的金庫會有現金儲備

雖說無現金支付已經很普及,但是並不是完全取消了現金支付。所以,現金作為一個國家的貨幣,肯定還是得存在的。我們手上如果有閒置現金,大多數時候就會選擇到銀行存款,而這些現金款項就會集中存放在銀行的金庫。而除了我們存入的現金,銀行本身也有一定的現金儲備。因為每天到銀行進行取款操作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所以銀行需要確保其金庫能有足夠的現金,滿足每日的儲戶的取款需求。

所以,其實我們真的不難發現,銀行每日的上班和下班時間,都會有運鈔車的工作,工作人員在清點當日銀行現金後,會有專門的運鈔車把這些現金運走,統一存放金庫,第二天,再根據配置由運鈔車再運一定量的現金金額來到銀行。

其實,無現金化以及行動支付,並沒有使社會的財富變少,只不過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方式。而我們資產的記錄雖然是數位化,但是也是隨時可以兌現的,那麼與之對應的現金數量也是必然存在的。

2、 外國遊客的手中

中國的確是已經很普及移動端支付,可以做到無現金支付。但是現在國際互通互聯越來越純熟,相應的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願意來中國遊玩,在中國,我們的消費貨幣就是人民幣,所以遊客就必須進行幣種的兌換。世界上除了中國,還有那麼多的國家,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來中國經商、旅遊或者學習,都需要兌換貨幣,由此可見,在這個層面上,人民幣現金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3、 其他國家的戰略貨幣儲備

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會進行外匯的儲備,尤其是美元的儲備。因為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其經濟提醒穩定,儲備一定的美元,可以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對本國經濟有利好的作用。而現在,除了美元,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儲備人民幣。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迅猛,很多國家與中國都有外貿交易,儲備人民幣的國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

4、 大眾手中還有一定的現金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備用金」的概念,所以或多或少的,手中都有一定的現金額度的保存。

總結而言,現金並沒有消失,它仍舊存在,或者在銀行金庫,或者是離岸金融體系中,或者在人們的手中。

相關焦點

  • 日本便利店通過「現金返還」來獎勵無現金支付
    也就是說,電子貨幣,行動支付系統以及最近的,加密貨幣交換應用程式,在以反常的技術和過時的文化中。繼續以越來越高的速度彈出。同樣,政府現在向那些放棄傳統紙幣和硬幣而轉向無現金系統的消費者提供高達5%的有效稅收優惠。迄今為止,這種方法似乎已經對日本決策者生效,其官方目標是到2027年將以前的無現金支付比例從18%增至40%。
  • 電子支付逐漸成為大趨勢,中國會不會成為第一個無現金支付國家?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電商,無現金支付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大趨勢,甚至有可能完全代替現金支付。現在不論是坐公交車還是買東西,都已經實現了無現金支付,甚至有很多年輕人根本就不帶現金出門了。根據目前的交易支付方式來看,現金支付和電子支付兩種方式還是並存的,但是未來會不會逐漸淘汰現金支付,完全使用無現金支付,是一個未知數,但是也是有一些可能的。世界上最早無現金支付的國家是哪?其實世界上早就有無現金支付的案例,最早提出來的是丹麥,隨後以色列,瑞典,歐美等等很多國家,陸續推出。
  • 日本無現金支付能否順利推行呢?
    日本於今年10月推出無現金支付積分返還制度,但其積分返還制度略微複雜,剛開始,很多人擔心實際很少人使用無現金支付方式。實際上,現在很多人使用電子貨幣和二維碼支付等無現金支付,無論是中午還是午後、傍晚,在便利店裡有很多人使用無現金支付。在大型超市使用無現金支付可以得到2%折扣,而且在票據上也會標記折扣數目,這讓顧客感到划算,繼續使用無現金支付。
  • 受疫情影響 泰國加速進入無現金支付
    疫情在影響泰人日常生活行為習慣方式的同時也引發了一股無現金支付方式的熱潮。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外出帶不帶現金已經不再重要。泰國的無現金社會取得了遠遠超出預期的進步,在新的常態下,行動支付和平臺支付將成為泰國人首選的日常支付方式。
  • 電子支付成普遍,現金不「吃香」,新版人民幣已來,有必要嗎?
    只需要拿出手機,輕輕一掃,就可以付款走人了,因此,電子支付方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以前使用現金支付的時候,當遇到找零錢的時候,會比較的繁瑣。而且帶著大量現金在身上,也不方便,還存在丟失的風險。因此,電子支付方式的出現,才頗受人們的喜愛,而現金也很少用了。
  • 無現支付有何利弊?工商銀行助力新加坡邁向無現金支付
    這則「中國工商銀行助力新加坡邁向無現金支付」的新聞引發了小編的思考,在無現金支付逐漸成為主流的情況下,中國會不會實現完全的無現金消費呢?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思維原則,大家先來看看無現金支付的好處吧。隨著電子支付的發展,現在大家可以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的形式,為自己的消費行為進行結帳買單。
  • 為何日本需要無現金支付?
    反觀,從報導的結果來看,日本輿論對中國的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大為震驚,除了對於支付覆蓋場景的驚嘆,更對掃碼支付是否涉及用戶隱私等不良影響的擔憂,更有對未來科技技術能否改善日本現金支付的行為的暢想。國內,支付寶平臺除了電商平臺、線下場景的覆蓋,0.1%的取現手續費、1%的信用卡手續費較日本有明顯的優勢。中國產生了支付寶,不知道會不會給日本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提供新的思路。
  • 央行:現金和非現金支付本質上是互補關係 現金是應對金融脆弱性的...
    老年人、農民、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體有的缺乏數字通信設備與網絡接入,有的缺乏數字金融知識與技能,老年人可能指紋退化或記不住密碼,他們對於現金的依賴度較高,過度「去現金化」會引發新的金融排斥,偏離普惠金融的初衷。此外,中小商戶也是普惠金融服務的重點對象,現金可以與非現金支付形成必要的市場競爭,使中小商戶在接受支付結算服務時有議價空間和最後退路,避免支付服務提供商隨意提高佣金或延長資金到帳周期。
  • 無現金時代,出國旅行如何選擇支付方式?
    但是帶現金太麻煩信用卡有手續費,行動支付又似乎不夠通用。究竟哪一種支付方式,才是境外旅行的最佳選擇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些五花八門的支付方式,選擇最合適的那一款,方便還省錢!💰現金是最常見的支付方式,尤其是打車或是在街邊小店消費時,現金支付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因此無論去哪個國家,兌換部分當地的現鈔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兌換外幣時,不同的地點或方式,會有不同的匯率。
  • 重磅|央行:非銀機構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消費及支付方式創新要堅持有利於暢通支付流通環境、有利於保障民生、有利於提升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公告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應充分考慮非現金支付與現金支付的兼容性,做好對服務對象的提示,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 害怕影響2020東京奧運會遊客消費 日本推動無現金支付
    據日本媒體報導,相比多國已經普及通過使用信用卡或電子貨幣進行的「無現金支付」,日本作為發達國家,「無現金支付」普及率還處於較低階段。其原因是日本國民對現金的信賴感很高,此外,由於日本到處都有ATM,基本不存在取現不方便的情況。
  • 使用現金支付遭歧視?央行:拒收現金,罰!
    近期,有關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引發了社會對於「數字鴻溝」問題的關注。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第18號公告,進一步普及現金收付規範要求,其中強調,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 臺灣小哥上海挑戰72小時無現金支付,朋友反應亮了…
    誰來挑戰一下72小時無手機日常?最近,臺灣一位博主來上海挑戰三天兩夜不用現金支付,全程記錄發在網上。視頻中,他的朋友吐槽道:挑戰?呵呵,這根本是我們的日常!在挑戰之前,他首先做了一個說明:很多大陸朋友說臺灣落後,其實臺灣並不落後,臺灣在20年前就實現了信用卡支付,而信用卡是全球最普遍的支付方式。
  • 無現金支付線索在中國,是什麼使馬雲?
    無現金支付充斥著中國消費的各個領域,逐漸成為中國支付交易的主體。中國經歷了從貨幣交易到無現金交易的轉變,沒有現金的中國發展迅速的原因是什麼?首先,普及智慧型手機為無現金交易提供了直通車,馬云為這些直通車提供了交易平臺。
  • 當你習慣手機支付,但這些地方只能用現金,你知道有哪些地方嗎?
    當你習慣手機支付,但這些地方只能用現金,你知道有哪些地方嗎?隨著信息網絡的普及,手機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可以說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尤其是手機行動支付,更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很多人現在出門已經習慣不帶現金了,只要拿著手機就夠了,但是在有些地方卻是只能用現金的,於是有網友表示要開始帶一點現金了,你們知道是哪些地方嗎?首先就是香港和臺灣這兩個地方,要知道這兩個地方可是很多人旅遊的時候都愛去的地方。雖然在香港和臺灣有些地方是支持手機支付的,但是它的普及程度往往沒有我們大陸那麼廣泛。
  • 數字貨幣+無現金,這個世界會更好嗎?
    儘管沒有明確消息證明現金會傳播冠狀病毒,但世衛組織發言人仍建議在接觸鈔票後要洗手,尤其是在接觸或食用食物時。由於擔心病毒通過紙幣和硬幣傳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向「非現金」支付。有傳言稱,為了消除病毒,一些加拿大人將紙幣放入洗衣機清洗以去除病毒(當地紙幣由塑料製成),將「洗錢活動」發展到一個新的境界。
  • 會完全代替現金嗎?
    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什麼區別?現金會被全部替代嗎?會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將帶來哪些影響······  一問: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與虛擬幣的區別在哪?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電子版,英文名字: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簡稱DC/EP。
  • 無現金支付率比我國還高的國家,國民出門不帶現金,你知道是哪嗎
    確實行動支付在我國普及速度非常快,大到大型購物商場可以使用手機支付,小到去菜市場買菜可以選擇二維碼付款,還不用擔心找零錢這個麻煩事,店家也不怕收到假幣,進而行動支付收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不管是年輕人還是小孩喜歡用手機支付,行動支付發展得已經很快了,不過歐洲卻有個國家行動支付率高達98%,他們國家的人出門也不帶錢包現金,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嗎?
  • 兩會熱議「無現金社會」 杭州被稱為全球最大行動支付之城 它有多...
    她問一個戴著藍口罩的醫院前臺工作人員:「這裡能用手機支付看病嗎?」 這位工作人員說:「可以。可以在手機上掛號,支付掛號費。到了醫院不用再拿號,直接去找醫生就行。」 工作人員問虞純,用不用北京的醫保卡。虞純說:「我是外地的。」 「哦。那就沒關係。」工作人員說,「如果用醫保卡的話,暫時就還不能用手機支付醫院的診療費用。」
  • 日本研究中國無現金手機支付現象:極大拉動了消費
    日前,央行公布的7月份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今年1月-7月,活期存款和現金總額,減少3萬多億。一財網請教專家後了解到,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無現金趨勢以及貨幣基金的規模飆升。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的無現金支付方式正在全中國大城小巷走紅,他們的好處有方便攜帶、減少假幣危害、優惠活動較多等。這一事態也引發了日本經濟新聞的關注,不過,他們的研究結論非常有意思,那就是——中國人出門不帶錢反而花得更多了。經濟學家後藤好美指出,手機支付服務還顯著擴大了升中國人的消費量、提高消費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