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盜墓筆記裡的吳邪和小哥的CP配對,到古劍奇譚、全職高手裡的一眾CP,都指向了一個結論:女性向的IP才是真正的S級。正如《詩經·衛風·氓》中寫到:「士之耽兮,尤可說(通假字,同「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說(通假字,同「脫」)也」。男子沉溺在愛情裡,還可以脫身,姑娘沉溺在愛情裡,就無法擺脫了。於是「耽美」也就成了沉溺於美,「耽美」可是腐女在二次元世界裡的精神食糧。
許多新型消費形態的分析報導都指出,得宅男腐女者,得天下。宅男最核心重度的消費在遊戲和手辦,但宅男的消費特點是低頻,高ARPU值。而腐女則是四個屬性:買周邊(尤其是輕度的周邊)、買漫畫書、同人本、玩cosplay,儘管cos界的大V可能男女各半,但普遍玩cos的二次元人裡卻有70%是女性。通常,腐女的消費是高頻次、低ARPU值的,腐女的消費力遠大於宅男,一方面因為宅男興趣可能更廣泛,比如可能分散到了新番討論、遊戲上,另一方面,從人性角度來講,男性的愛通常持久卻不專一,但腐女對偶像的愛通常都是堅貞不渝的。
關於宅男與腐女市場的探討,大多是從人性角度出發的感性分析,而「菠蘿飯」創始人曾龍文有著更理性的思考,「遊戲已經是紅海了,手辦的供應鏈和生產工藝在中國是不完整的,必須在產業鏈培育起來才能做手辦和宅男市場」。關於二次元的創業熱潮,曾龍文也提出了深刻的理解,他認為,第一波綜合性的內容平臺創業項目的紅利已經過去了,2015-2016年會出現第二波紅利期,也就是垂直的內容平臺。
基於這樣的思考,曾龍文創建了腐向app「菠蘿飯」,即移動端的耽美漫畫小說閱讀分享平臺,主要做原創漫畫。致力於二次元女性內容文化推廣,幫助同人圈子找基友,滿足腐向需求。曾龍文在動漫圈有過多年的從業經歷,第一段經歷是在動漫製作公司管理電視動畫的後續版權的運營和增值服務,當時的動畫片主要是由央視委託製作。第二段經歷是國際版權交易中心,針對版權的買賣雙方,負責動漫版權所有的出口貿易。而後在2012年便創立了快樂工場,「菠蘿飯」就是快樂工場旗下的一個產品。
「菠蘿飯」現在做的事情是內容平臺,孵化優質內容的形式主要有兩個,通過直接購買IP及內部平臺孵化漫畫作品的形式。在內容的孵化運作上,「菠蘿飯」沒有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內容的生產商,而是定位成一個內容的平臺商,這體現在平臺將劇本和漫畫家對接的模式。編輯團隊負責把小說的故事梳理成漫畫劇本,找到最適合這個劇本的漫畫家,共同完成創作。
同人圈子的作品除了小說就是漫畫,「菠蘿飯」之所以選擇漫畫,而不是成本更低、更輕量級的小說是因為,小說平臺已經做了快十年了,市場格局已經定了,如果從這個切口入的話,難度會比較大。正如曾龍文所說,「晉江是網絡文學裡做耽美文做的比較大的,50%流量都是耽美文帶來的。如果去做小說的話,對手太強大了,做漫畫的話還沒有一家在做」。
曾龍文認為,同人市場本身在商業化方面,存在一定風險,但同人市場卻是內容品牌的放大器。而腐女的三個屬性,都非常適合品牌內容的傳播。第一,同人創作者80%是女性,本身的作品就是女性向的作品。第二,腐女傳播能力較一般人強。第三,消費能力強。
目前大多二次元創業項目都是基於創始人對某細分領域的興趣,通常創始人自身就是二次元人,而訪談中曾龍文清晰的市場化思路、全產業鏈的IP孵化整合布局也令我產生了疑問,「我可以理解成您本身是三次元人嗎」。他的回答有著一貫的自如、流暢,「我是一個具備一些二次元特徵的三次元人」。
自2015年6月內測,7月上線至今,「菠蘿飯」共獲得100萬用戶,12萬DAU。目前團隊共有30多人,一半是產品和技術,一半是內容編輯和運營。除了創始人曾龍文外還有一位聯合創始人,在版權運作方面有近十年的從業經歷。而產品負責人是原本「被窩」app的聯合創始人。主編則有十年漫畫從業經驗,現主要負責平臺漫畫作者的管理。「菠蘿飯」目前正在尋求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