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報導|市民心中的深圳海洋博物館:應體現深圳特色、生物保護

2020-12-13 瀟湘晨報

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作為 " 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 " 之一,深圳海洋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公眾諮詢,目前有了結果。公眾普遍認為,在科普教育的同時,更希望博物館體現 " 深圳特色、環境保護、互動體驗、研學實踐 " 等。

▲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

據悉,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於大鵬半島新大片區,三面環山,面朝龍岐灣,地理自然環境優越。海洋博物館將按照 " 海館相融、館園一體 " 的設計理念,強調建築與周邊山、海、園、帶(濱海休閒帶)的公共連接與空間對話,並以 " 中國領先,世界一流 " 為目標,建設成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海洋博物館,打造海洋資源收藏展示中心、海洋文化教育中心、海洋科學研究中心。

公眾諮詢問卷一經發出,便獲得熱烈回應。5 月 29 日至 6 月 5 日徵集活動期間,主辦方共回收問卷 258 份。公眾建議不乏創新力和建設性,部分建議已被納入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的設計要求中。

從此次問卷調查總體數據和留言來看,除了常設的科普展陳之外,公眾更關注的是 " 深圳特色 "" 海城關係 "" 環境保護 "" 生命平等 "" 互動體驗 " 等方面,懷揣一顆對海洋、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講述 " 深圳與海 " 的故事。

受訪者認為,深圳海洋博物館作為 " 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 " 項目之一,應充分展現深圳特色,從內容上深入挖掘本土優質海洋資源,以深圳發展脈絡詮釋城市與海的共生關係,以 " 創新技術 " 和 " 創意設想 " 等支持展示科普教育的同時,關注 " 保護海洋環境 " 和 " 保護海洋生物 "。從參觀體驗角度出發,受訪者更希望在趣味性的 " 參與互動 " 和 " 研學實踐 " 上有更多的體現。

【來源:深圳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設計公眾諮詢結果公布 市民建議:應充分展現...
    有市民建議,未來深圳海洋博物館應充分展現深圳特色,從內容上深入挖掘本土優質海洋資源;以深圳發展脈絡詮釋城市與海的共生關係;以「創新技術」和「創意設想」等支持展示科普教育的同時,關注「保護海洋環境」和「保護海洋生物」。
  • 深圳海洋博物館公眾諮詢「最佳建議」揭曉
    受訪者認為,深圳海洋博物館作為「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項目之一,應充分展現深圳特色,從內容上深入挖掘本土優質海洋資源,如野生珊瑚礁等;以深圳發展脈絡詮釋城市與海的共生關係;以「創新技術」和「創意設想」等支持展示科普教育的同時,關注「保護海洋環境」和「保護海洋生物」。
  • 深晚報導|深圳全城「景上添花」,市民滿眼奼紫嫣紅
    金秋十月,深圳依然是五彩繽紛的顏色。走在大街小巷,你發現馬路邊、公園內處處 " 景上添花 "、爭奇鬥豔。中秋國慶期間,正是賞花好時節。近日,深晚記者從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蓮花山公園、園博園、深圳灣公園、中心公園等,花兒開得肆意爛漫。
  • 深圳海洋博物館 公眾諮詢結果公布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綺蔚)「海洋博物館要有好玩的體驗區,還要有可愛的海洋生物,有漂亮的海洋餐廳」,「希望海洋博物館可以實現裸眼VR的海洋情景體驗,不要設置過多海洋生物的活體表演,而是看到海洋世界中原本的生態鏈」…… 作為「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的深圳海洋博物館,在面向全球一流團隊徵集建築設計方案的同時
  • 【展覽】看得見的生物演化,深圳博物館帶你「識骨尋宗」——「2019香港博物館節」深圳分場活動在深圳博物館啟動
    6月25日,「2019香港博物館節」深圳分場活動啟動儀式暨「識骨尋宗——透過骨骼窺視生物演化」展覽開幕式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舉行。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陳承緯,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副館長杜鵑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展覽將展出至9月1日。香港博物館節是香港康文署於2015年創辦的文化藝術盛會,通過近百項涵蓋文化、歷史、藝術、電影、天文、科學和文物修復的節目和活動,讓文化藝術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
  • 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新城市文化新地標 深圳海洋博物館面向全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行示範區的意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以及《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三次點名,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全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推動海洋文化繁榮,增強城市海洋文化軟實力,深圳市規劃建設海洋博物館,並將其納入全市重點建設的「新十大文化設施」,致力於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文化新地標。
  • 深晚報導|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開館
    在開館儀式中,深圳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史志辦公室主任楊立勳表示,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的開館,將為全市黨員幹部和市民群眾開展黨史、新中國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重要的學習平臺和鮮活教材,使黨史和改革開放史進一步立起來、活起來、用起來,從而進一步激勵特區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續寫新的「深圳奇蹟」。
  • 深圳「再造新城」海洋博物館等6項目列為「1號工程」
    公眾期待的海洋博物館 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於大鵬半島新大片區,被列為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海洋博物館以「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為目標,建設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海洋博物館,打造海洋資源收藏展示中心、海洋文化教育中心、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將成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文化新地標。
  • 深晚報導|獲獎戶外廣告設施成深圳熱門地標,深晚組織市民代表參與...
    12月3日下午,40餘名市民代表在參觀深圳的優秀戶外廣告設施作品時,不禁發出驚嘆聲。日前,「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公益廣告徵集暨戶外廣告設施徵選大賽」揭曉,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深圳晚報邀請美麗深圳志願者、深圳市標識行業協會代表及市民代表等40餘人參與優秀戶外廣告設施作品巡禮活動,參觀獲獎作品。
  • 大鵬國家海洋公園、海上科技館……深圳將建多個海洋地標
    原標題:深圳將建多個海洋地標包括規劃大鵬國家海洋公園、海上科技館、海洋博物館、濱海歌劇院等深圳新聞網訊 9月10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主任王幼鵬做客民心橋王幼鵬指出,深圳將從六個方面發力,推進宜居海濱城市建設。王幼鵬介紹,深圳的高速發展就是一個不斷親海近海、向海發展的過程。進入新時代,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引擎城市,同時又被賦予了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近期,深圳市參考國際先進海洋城市發展與保護方面的經驗,編制了《深圳市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深圳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
  • 國家博物館建深圳分館——國深博物館前海開工
    8月27日,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中唯一一個國字頭的展館國深博物館(暫用名)正式動工,與此同時,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正式開放並拉開深圳市城市規劃展序幕,為深圳文化強市戰略再添柴火。小政注意到,國深博物館、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都出自世界一流設計機構的手筆,代表了全球最頂級的建築設計水準。1國深博物館以全面弘揚中華五千年文明為主線27日上午,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前海合作區成立10周年之際,前海舉行2020年度城市新中心建設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 國家博物館建深圳分館,國深博物館前海開工
    8月27日,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中唯一一個國字頭的展館國深博物館(暫用名)正式動工,與此同時,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正式開放並拉開深圳市城市規劃展序幕,為深圳文化強市戰略再添「薪火」。國深博物館、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都出自世界一流設計機構的手筆,代表了全球頂級的建築設計水準。
  • 深晚報導|王石連續3天登山,邀請市民四季都去「深圳十峰」玩
    4月12日,深圳登協創會會長、企業家王石與市民一起登梧桐山,並承諾從自己做起,要在40天內登完「深圳十峰」。他身體力行,在4月13日、14日又連續登頂了梅沙尖和塘朗山,短短3天就登上了3座山峰。深圳登協聯合深圳晚報、兩步路等機構在全市發起了「深圳十峰」全民健身登山活動,號召市民眾走進戶外、走進大自然,強健身體,「愛自然、愛運動、愛深圳」。「深圳十峰」評選結果出爐後,王石在梧桐山頂呼籲大家來「打卡」:「大家可以給自己定一個時間,比如用一年、一個季度,把『十峰』都走一遍。」
  • 《深林其境:走讀深圳森林》創作團隊用腳步近距離了解深圳自然資源
    來源:讀特9 月 4 日,《深林其境:走讀深圳森林》項目創作團隊採風行走進廣東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深圳仙湖植物園,近距離了解深圳森林自然資源及保護情況。登山途中,工作人員不時停下腳步,講解園內特色景點和珍稀植被。一段石階路程後,眾人腳下忽而變為了由不同大小石頭鋪設而成的山路。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條自然教育步道,由工人和志願者們將精心挑選的一塊塊石頭人工搬運至此堆砌而成。步道旁設有不少植物名牌,讓市民能真正親近森林、了解森林。
  • 深圳海洋博物館全球徵集「金點子」
    被列為深圳市「新十大文化設施」的深圳海洋博物館,正式面向全球發出邀約,公開徵集建築設計方案。5月25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與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聯合發布「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公告」。
  • 深晚報導|2020深圳荷花展暫停舉辦 洪湖公園荷花依舊盛放
    記者 20 日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了減少公園遊客聚集,保障市民遊客遊園安全,原定於每年 6 月舉辦的深圳荷花展今年將暫停舉辦。荷花季期間,洪湖公園將根據實時客流監測數據,適時啟動客流管制措施,引導市民分批次、間隔性入園。
  • 深晚報導|深圳這個「寶藏」公園火了!你不會還沒打卡吧?
    半個多月來,市民在濱海文化公園的 " 打卡照 "" 打卡視頻 " 火遍深圳人朋友圈。▲寶安濱海文化公園。 寶安區委宣傳部供圖遊園照片引無數點讚彩霞映照潔白的摩天輪,音樂撩撥著輕柔的海風,炫酷靈動的主題燈光秀,輕輕鬆鬆放緩了人們忙碌的身影 …… 夕陽中的濱海文化公園最具魅力。
  • 深晚報導|「金邊日食」奇觀引發廣泛關注 夏至後深圳炎熱天氣開始...
    為了讓廣大市民可以一睹日環食的神奇瑰麗,6 月 21 日 12:30--16:30,由深圳市氣象局主辦,深圳市天文臺、深圳市氣象服務中心承辦的日環食直播活動在深圳、西藏阿里、西藏那曲、福建廈門、廣東河源五地同步進行,中國天氣、廣東天氣、i 深圳、深圳晚報等 16 家平臺同步直播,為市民提供了一場多角度、全過程、超高清的天文盛宴。
  • 從三無到國家級,深圳「博物館之城」呼之欲出
    乘著又一波文化設施建設的大潮,南山博物館、龍崗文博展覽館相繼開館,深圳自然博物館、深圳海洋博物館、福田華強北博物館、二線關博物館、鹹頭嶺遺址博物館等項目持續推進。
  • 深晚報導|深晚記者實地走訪深圳各大海鮮市場 開漁滿月魚市旺
    深圳晚報記者 徐婭 實習生 梁善茵 攝8 月 16 日,長達 108 天的南海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開漁當日,深圳漁民出海便是喜獲豐收,連傳喜訊。目前,深圳開漁將近滿月,受今年疫情影響,漁貨市場銷售較往年有何變化?各大漁貨交易碼頭防疫工作開展情況如何?深晚記者實地走訪深圳各大海鮮市場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