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文,三省吾身;上愛天主,下愛世人。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凱強。新的時代,新的祝福,願新的聖誕,能帶給你我新的生命。
主說,當我們接受世界的審判時,不需要自己預先思慮說什麼,因為聖神要在我們內說話。(參閱谷13:11)聖神怎樣在我們內說話呢?他又要跟我們說些什麼呢?
其實耶穌早就向我們解釋過聖神的言語,即聖神要將耶穌向我們啟示的真理解釋給我們,好使我們明白,並有能力遵行。換句話來講,聖神在我們內的發言,就是使我們明白並實踐天主的真理,好使我們能夠真正按照天主的教導生活。
當然,我不是否定某些人所說的,聖神在當下的情境中會給予我們特殊的啟示,使我們能夠更加智慧地面對世界。
可是今天我們往往不是在接受啟示下面對世界,而是在以世界的方式面對世界。有人可能會問:「你憑什麼這樣判斷呢?」這不是判斷,而是依據聖言的分辨。
換句話來講,聖神啟示我們的回應和耶穌基督啟示的真理不應該是自相矛盾的。至於面對世界的各位兄弟姐妹,是否在當時與聖神有某些特殊的交流或感應,我不敢判斷。
但即便是有怎樣的啟示,天主依舊不會是自相矛盾的。說得再直白點,我沒有判斷人,也沒有否定聖神的啟示,但我們怎樣分辨自己所接受的啟示是否來自聖神呢?就要看它是否符合天主的聖言。
就像有的兄弟姐妹說的,聖神啟示我要掙很多很多的錢,當教會有錢了,就不會再怕世界了;又或者有的人說,聖神啟示我要當大官,等基督徒掌握了世界的權柄,就不會再怕世界的迫害了;還有人這樣講,今天教會遭受迫害是因為教會的勢力太小,如果基督徒都能夠興起一股勢力,教會就能走向輝煌了。親,這些想法固然建立在一個美好的願望上,但卻不見得是天主的旨意。
教會被立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一直到中世紀,整個歐洲大陸,誰想當王都要得到教會的認可,否則再合法的繼承都不會受到人民的擁戴。
想想看,這是不是和我們今天所想像的那些錢、權、勢很像呢?但結果怎麼樣呢?因著勢力的擴大,教會也不斷膨脹,以至於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歐洲的教會不再是進一步興盛,反而走向了衰落。那麼,教會到底要何去何從呢?拋棄世俗的途徑,學會借著聖神回應世界。換句話來講,就是以天主的方式面對世界。
想想看,耶穌邊講道,邊行奇蹟。他的奇蹟為他的道理作證,而他的道理實際上也指出奇蹟的真諦。他並不借著奇蹟造勢,也不借著奇蹟斂財,更不想借著奇蹟建立自己的屬世王國。他只是將天國的真諦啟示給世界,好使人進入真實的天國境界。
所以,我們會看到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宗徒。例如:伯多祿在沒有領受聖神之前,曾經在革責瑪尼山園中,想憑一己之力護耶穌周全。但終究因為耶穌讓他放下寶劍,於是在耶穌被捕受審時棄耶穌而去。
然而在領受聖神之後呢?當他被帶到公議會前,被恐嚇不能再以耶穌基督的名義行事時,伯多祿是怎樣回應的呢?他沒有採用任何世界的方式,反而大膽地質問那些警告他的人,「聽從你們而不聽從天主,在天主前是否合理,你們評斷罷!」(宗4:19)
伯多祿只是一個特例嗎?並非如此。例如:今天我們所紀念的聖人斯德望,他在面對民族的迫害時,不但沒有以世界的方式討好,諂媚,而且就是在他臨終的時刻,他也沒有忘記耶穌的教導,懷著基督式的愛,向天主祈禱說,「主!不要向他們算這罪債!」(宗7:60)他不是在仇恨中離開這個世界,而是懷著愛和憐憫,回歸到天父的懷抱。
所以,借著聖神回應世界,不是要靠錢、權、勢,實際上,天主借著我們實現他的救恩計劃,也並非是借著我們所擁有的屬世的東西。我們只是媒介,是天主表達他自己的渠道,天主借著我們,就是使他的聖神在我們內發聲,好讓我們被聖神所改變,能夠真正彰顯天主的德能。
想想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新教友願意走上福傳和服侍的道路呢?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偉大,而是他們借著一步步走向天主的經驗,感受到天主在他們生命中的指引和工作,所以他們願意放下自己,走向天主。
因此,不要再將自己突如其來的想法加給聖神,也不要再將聖神的啟示描繪得那麼傳奇,甚至使人感覺到神神叨叨的,而要回歸內心,從內在的生命裡經驗聖神的啟示,經驗聖神帶給自己的轉變。
當我們的生命為聖神所改變,別人看到我們,就如同看到耶穌基督一樣;當我們的意識,言語,習慣和行為都被聖神所改變,我們所表達出來的才真正是聖神要我們表達的。
所以,讓我們放下世界的手段,放下自己繁雜的思緒,將自己真實地交在天主的手中,讓聖神來改變我們的生命,使我們不僅在聖誕節的氛圍中喜樂,更在聖誕節恩寵的境遇中提升。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