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行我選擇騎單車!車輛選擇上好糾結:山地車與公路車選誰呢
既然是出遠門,免不了帶一些吃喝拉撒,包括修理自行車的工具,這樣的大包小包增加了自行車的負重,公路車那麼窄的的輪子是為速度設計的,太重,安全性會大大降低。再者,公路車在路上爆胎,打氣要打到100ps以上,普通便攜手推氣筒根本沒辦法達到這個硬度。而且,公路車的設計是彎著腰的破風姿勢,試想一下,背個40升的包,保持那個姿勢能堅持多久?況且,一點兒也不帥!首先肯定一點,荒野求生般的長途旅行,公路車不必考慮。公路車似乎只是為比賽設計的,一大幫人走在既定路線上,最好再跟一輛保障車。公路車一旦離開好路面,騎行會變成蛋疼的煎熬,你不覺得好風景的路總是崎嶇難行麼?
即使是山地自行車,也分兩種,即用作衝山的軟尾和長途旅行的硬叉。以下內容說的是硬叉。
山地車的特點就是輪胎厚,骨架粗,負重強度高,適應各種路面,它的速度不見的多快,但跨上去之後,平衡和穩定性很好,是很實在的信任感。小編體重95公斤,有兩次超過4000公裡的藏地之行,都是靠山地車來完成的!
一輛價格在3000左右的山地車,就可以開啟環繞地球的旅行。山地車的最基本特點是結實,即使從千米高的懸崖摔下去,還照樣能用。強大變速功能也很重要,普通人的體能,騎著27變速,也能翻越喜馬拉雅山。如果是有錢的主,還很在意騎車出行的舒適度,那麼在這個領域也有很燒錢的裝備。比如,山地車架採用極輕巧的鈦合金材質、高強度防變形輪圈、耐磨防扎輪胎、後輪轂隱藏式變速器、名牌前後馱包……三萬搞得定的!由於繁雜的過海關手續,利用汽車和摩託車難以走遍世界,唯有自行車(沒有排量,也不耗電)可以被當做一件行李過關。
騎什麼樣的自行車出去旅行,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看你選擇的目的地是哪裡。騎行都會對目的地有個規劃,我有一輛山地自行車,所以出去玩基本上都是騎個山地車去的。總體而言騎行的路上還是不錯的,不過我基本上不會遠行,都是附近行走,最多也就兩個來小時的路程,所以我只能談我對這兩種自行車的一些個人看法。公路車的優點在於騎行的速度比較快,而且車身輕便。但是公路車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比如公路車的設計基本上都追求輕量化,所以很少會設計減震的效果,這樣的設計在平臺的公路上行走還行,一旦走到一些比較凹凸的地方那就有的受的了,而且就公路車的設計而言,為了減少風阻,公路車車把設計相對窄小,操控起來比較累。騎行的時候騎手也需要弓著身子,你看那些騎公路車的,時間久了哪受的了。公路車追求的是速度。
山地車相對公路車,車架比較粗大,輪子也比較粗,抓地性比較好,相對而言比較平穩一些,而且山地車相較於公路車,有更好的減震效果,個人認為山地車的設計更多追求的是一個舒適性。而且山地車的車把比較寬大,操控起來也是相當的方便。而且遠途旅行肯定是需要負重的,山地車穩定的車架更能承受行李的重量。山地車的缺點在於車身通常比較重,速度相較於公路車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