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江蘇有四個地市分家,看看哪個最成功

2020-12-25 王之野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將蘇北、蘇南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此後,出於管理、發展的目的,江蘇也是不斷在調整地級行政區劃,共有四個地級行政區因此分家,現總結如下,看看哪個分家最成功:

一、常州從鎮江專區分離

常州

自隋代以來,常州、鎮江就不是一體,但在1958年兩地卻曾合併。常州,明清時為常州府。解放後,置常州專區,駐地在縣級常州市,屬蘇南行署區。1952年,蘇南、蘇北合併為江蘇省,設立省轄常州市。

鎮江,明清時為鎮江府,1928年-1949年為江蘇省會。解放後,置鎮江專區,駐地在縣級鎮江市,屬蘇南行署區,蘇南蘇北合併為江蘇省後,仍置鎮江專區。1958年,常州市併入鎮江專區,專署駐地遷到常州市,鎮江專區也因此改名為常州專區。1959年,專署駐地由常州市遷到鎮江市,常州專區又改名為鎮江專區。1962年,常州脫離鎮江專區,再次成為省轄市。

常州和鎮江歷史上本來就不是一體,常州跟蘇州、無錫更近,鎮江跟南京更近,1958年的合併本就牽強,1962年的分家也是理所當然了。尤其對常州而言,獨立發展,融入蘇錫常都市圈,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分家是很成功的。

二、連雲港從徐州專區分離

連雲港

連雲港和徐州,在歷史上也不是一體,但在解放後有段時間,兩地卻合併在徐州專區。連雲港,明清時叫海州,屬淮安府,民國降為東海縣。1948年底連雲港地區解放,設立新海連特區,後改為縣級新海連市,屬山東省。1953年1月,劃歸江蘇省,1954年成為省轄市,1958年改屬徐州專區,1961年,因境內有連島和雲臺山,改名連雲港。

徐州1948年底剛解放時屬山東,為省轄市。1953年1月,徐州劃歸江蘇,依然為省轄市。1958年,徐州市改屬徐州專區。

1962年,徐州、連雲港從徐州專區脫離,再次成為省轄市,兩地也就此分家。與常州、鎮江一樣,兩地歷史上就不是一體,沒有歷史基礎,合併就很牽強,分家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泰州從揚州分離

泰州

與前兩對不同,揚州、泰州歷史上就是一家,這倆可謂真正意義上的分家了。揚州,明清為揚州府,治所在江都縣,建國後設立揚州專區。

泰州,明清時就屬於揚州府,民國廢州府,泰州改為泰縣。建國後,在1954年,泰州曾脫離揚州成為省轄市,但在1958年又改屬揚州專區。1983年,揚州撤地設市,成立地級揚州市,代管縣級泰州市。1996年,泰州從揚州脫離,成立地級泰州市,由揚州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四個縣級市也改為泰州代管,兩地自此分家。

揚泰分家後,兩地經濟發展水平半斤八兩,在省內同屬中遊,當然,分家的箇中滋味,也只有兩地人才說的清楚。

四、宿遷從淮陰(淮安)分離

宿遷

1946年設立宿遷縣,屬淮陰專區。淮陰專區駐地在清江市(原淮陰縣城),1983年,清江市改為淮陰市,升級為地級市,宿遷縣歸淮陰市管轄。1987年,宿遷撤縣設市,成立縣級宿遷市,由淮陰代管。

1996年,宿遷從淮陰脫離,成立地級宿遷市,由淮陰管轄的沭陽、泗陽、泗洪三縣,改由宿遷管轄,兩地自此徹底分家。2000年,淮陰改名淮安。對於淮安來說,此次分家失去的不僅僅是宿遷,灌雲、灌南兩縣也劃給了連雲港,淮安也就沒有了出海口,分家的損失還是不小。當然,對於宿遷來說,分家後獨立發展,至少城區還是發展挺快的。

另外,1983年,江蘇全面實施市管縣,劃分各地區的縣(如蘇州專區的縣劃分給蘇州、無錫),因為沒有分離新設地級市,不是本文討論範圍,就不詳細論述了。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建國後,淮安政區變化極大,是江蘇改名的兩個地級市之一
    淮安市,位於江蘇省中北部,處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歷史上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衝,明清時因京杭大運河而極度興盛,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現在,淮安為江蘇省地級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71年,六合專區盱眙、金湖兩縣劃歸淮陰地區,淮陰專區轄一市十二縣,此為建國後淮安面積最大時期。1983年江蘇開始施行「市管縣」體制,淮陰地區、縣級清江市撤銷,設地級淮陰市及淮陰市清河、青浦兩區,原屬淮陰地區的十二個縣除灌雲縣劃歸連雲港市管轄外,其餘十一縣仍由淮陰市管轄,淮陰市轄二區十一縣。
  • 河南有八個縣撤縣設市時改名,看看哪個改得最成功
    而對於河南來說,解放後行政區的改名非常頻繁,而借撤縣設市時改名,是縣一級行政區改名的一個好時機,河南從解放至今共有八個縣在撤縣設市時改名,現總結如下(不包括像開封縣改祥符區這種撤縣設區改名,也不包括像伊陽改汝陽這種非區劃調整改名),看看哪個改得最成功:1、鞏縣改名鞏義市
  • 建國後,有8個省份陸續被撤銷,來看看你以前是哪個省的
    經過兩千多年的華麗蛻變,加上元朝疆域空前廣闊因而忽必烈創立了行省制度,各個省份都有多多少少的變化。現在的省市劃分是在建國之後才逐漸確定的。那你知道當時有哪些省被撤銷了嗎?被撤銷的那些省管轄的城市又被重新劃分到哪些省份了呢?等到小編講完這些,你也許就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曾經屬於哪個省份了。
  • 山東最早設市的是哪幾個 有四個市建國前就已經存在了
    山東人都知道山東有17個地級市,但是在很久以前並不是這樣,這是建國以後逐漸形成的地級市格局,最初的時候並沒有這麼多地級市,甚至沒有地級市的概念。在建國初的時候山東省只有四個省轄市,其它地方都是專區、特區、行政區,全省共有昌濰專區、淄博工礦特區、渤海行政區、膠東行政區、魯中南行政區,下轄各個專區。
  • 建國後,廣東這幾個縣從廣州市劃出,其一成為地級市
    廣州市在建國後總體呈擴大趨勢,但也有數個縣曾從廣州市劃出,其一更是成為了地級市。1958年至1959年,花縣由佛山專區短暫劃歸廣州市管轄並與郊區一部合設為廣北縣,1959年初又恢復原建制。1960年,佛山專區花縣、從化縣劃歸廣州市,1961年韶關專區佛岡縣劃歸廣州市,1963年佛岡縣又回歸韶關專區。
  • 建國初,山東建制市分三級,中間的是哪幾個市?
    此外,山東省還轄有河北東南部、江蘇省北部十多個縣市,徐州市就為建國時山東省四大省轄市之一。 建國初,山東省行政區劃受戰爭時期影響,不僅層級多從省到縣有四級,且設市混亂,有省轄市、專級市(行政區轄市)、縣級市(專區轄市)三級。
  • 建國後,蘇州劃出、撤銷的縣有哪些,最可惜的為哪座?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位置優越、物產豐饒,不僅是著名的江南水鄉,也是我國歷史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城市之一,歷史上曾與杭州並稱「天堂」,現在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地級市。
  • 江蘇「面積最小」地級市,當過江蘇省省會,如今怎樣了?
    江蘇「面積最小」地級市,當過江蘇省省會,如今怎樣了?江蘇省是全國面積小,一個省的全部約10萬平方公裡,也不及,西部地區的一個大鎮,你想啊,這麼大的一個省也劃地藏13吞噬,讓每個點的面積其實是不那麼大,最大的鹽城市的面積為1.7萬平方公裡,最年輕的是今天的話題和大海,那是3848平方公裡,的確好小,在江蘇省內,鹽城的面積是鎮江的5倍左右,縣級單位的面積也和鎮江差不多,鎮江是蘇南經濟示範區,人均GDP達10萬以上,
  • 廣東省共有4個縣在撤縣設市時改名,看一看哪個改得最成功
    建國後,城市改名大體上分兩種情況,一是因為撤併等行政區劃調整的需要,被動改名;二是為了提高知名度,主動改名。而撤縣設市無疑是改名的好機會,僅就廣東而言,共有4個縣在撤縣設市時改名,今天盤點如下,看一看哪個改得最成功:一、寶安縣改名為深圳市東晉置東官郡寶安縣,轄地大體上就是今天的東莞、深圳、香港。明代置新安縣,民國時,因與河南省新安縣重名,廣東的新安恢復舊名,改為寶安縣。
  • 江蘇三個市:淮安、鹽城、揚州的代表性景點,你最看好哪個?
    喜愛旅遊的人都知道,我國江蘇省絕對是一個非常特別地存在,其不僅僅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其旅遊資源更是非常豐富,而前面我們已經給大家介紹了許多江蘇的地級市以及它們的代表性景點,從這些景點可以看出,江蘇的歷史、人文、風俗等情況,不過,還有幾個江蘇非常有特色的市,還沒有給大家介紹,今天依舊給大家介紹它們中剩下的三個市
  • 江蘇三個市:無錫、徐州、常州的代表性景點,你最看好哪個?
    除此之外,江蘇還是一個旅遊大省,其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著名的旅遊景點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大家熟知的中山陵、三臺山、花果山、雲龍湖、太湖、周莊、同裡古鎮、蘇州園林、瘦西湖等都在江蘇。也正是因為江蘇的旅遊景點眾多,所以很多人對這些景點到底分布在江蘇的哪些地級市可能並不清楚,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江蘇三個地級市的代表性景點,這三個市分別是無錫、徐州和常州。
  • 江蘇3個上海小弟城市,小上海北上海,地級市之王還是上海後花園
    我們國家叫「小上海」的城市有10多個,光安徽就有4~5個,還有一部分是小縣城,和上海最接近,江蘇最接近,就像上海風一樣,人們都很喜歡給江蘇城市起「上海」的外號,好像是給別人說的,看,這是上海的兄弟城市。
  • 中國有23個省,你最想生在哪個省,江蘇、廣東呼聲最高
    中國有23個省,你最想生在哪個省,江蘇、廣東呼聲最高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23個省,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說雲南省。雲南是出了名的旅遊大省,境內風景名勝數不勝數,而且雲南還有一個全國公認的宜居城市,昆明。
  • 泰州為何在江蘇沒什麼存在感?和揚州分家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泰州為何在江蘇沒什麼存在感?和揚州分家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許多人不知道《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在興化,鄭板橋在興化,不知道興化這個名字來源於範仲淹的「大興教化」,不知道興化有個作家叫畢飛宇,不知道千垛菜花,不知道泰州有泰州學派,有梅蘭芳,不知道泰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基地……好吧,我也覺得泰州的確沒啥存在感。
  • 建國後,開封市境內撤銷了四個縣,一縣與開封同名,一縣曾設專區
    開封,位於河南省中東部,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現為河南省地級市,歷史悠久,是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開封有四千多年的建城史,歷史上有老丘、大梁、浚儀、啟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名稱,是我國歷史著名都城,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相繼建都於此,有「八朝古都」之稱。
  • 建國後劃入、劃出山東的地區,看看有沒有你家鄉
    具體到山東省來說,根據上述兩個原則,各朝各代的劃界均有出入。1949年建國後,山東省界也是不斷在調整,也基本上是根據山川形便、犬牙交錯的原則,一些地區劃入山東,另一些地區又劃出山東,今天就把相關情況總結如下:1952年,是省界調整最頻繁的一年,這一年的大事是撤銷平原省。
  • 江蘇最「窮」地級市:GDP僅有2610.94億元,看看是你家鄉嗎?
    江蘇省位於華東平原,長江流經其間,隨著水源流過,江蘇經濟發展迅速,從古至今都是富庶之地,歷代君王特別喜歡的地方,甚至一些時代把首都定在了這裡。即使是現在,江蘇省在經濟上還是全國的首位,但是無論哪個省都有貧富區分,江蘇省也不例外,其中最富裕的城市是蘇州,最「貧窮」的城市是哪一起來看看吧。
  • 河南新鄉和安陽分家之後,新鄉專區為何能夠管轄21個縣?
    在前兩天的文章中,小編和大家聊了鄭州和開封分家的故事。其實關於地區分家的故事很多,例如洛陽和平頂山、駐馬店和信陽等等。關於這些故事,小編打算分成一個系列慢慢給大家講。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新鄉和安陽。目前,河南省下轄18個地級市,其中焦作、鶴壁、安陽、濮陽和新鄉在黃河以北。
  • 江蘇這三個縣,都不太服地級市管轄,其中有你家鄉嗎?
    江蘇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部,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是我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昌盛的地區之一,現在也是我國經濟第二大省,十三地市全部入圍了全國百強城市。儘管江蘇十三地市都很強,但由於歷史及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江蘇有的縣市不太服地級市管轄,比如下面這三個縣(縣級市)。
  • 2019年江蘇地均GDP排行榜:無錫逆襲蘇州,還有10個縣級市最吸金
    而地均GDP是指單位面積土地創造的生產總值,體現地方經濟的密度和活力,它比人均GDP指標更能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和土地開發效率。去年1月,江蘇金融圈曾經首次發布江蘇省地均GDP排行榜,蘇州、南京、無錫位列三甲。那麼2019年,江蘇十三個地級市的地均GDP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