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王閒樂 孟群舒
3月1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場「代表通道」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9名全國人大代表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理事長張寶豔現場講述了一個志願者們幫助被拐孩子尋找親人的故事。
有一個1987年被拐賣的孩子王娟(音),她記得自己是重慶人,被拐賣到商丘。王娟對家全部的記憶只有人販子拐賣她的時候坐的是火車,天亮的時候列車員說西安站到了。
志願者在重慶找了很久很久,都沒有找到相關線索,於是志願者們上網買了一份1987年的列車時刻表,畫了一張列車運行圖,發現當時從重慶到商丘並不路過西安。天亮的時候路過西安,且目的地是商丘的火車,起點站在成都。於是,他們又把四川的志願者拉進討論群。四川的志願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1994年之前,現在的崇州市還叫崇慶縣,通過崇州志願者的走訪,終於在崇州找到了王娟的親人。
張寶豔說,目前尋親主要通過寶貝回家尋子網站進行,登記後會有志願者一對一跟進、指導。由於孩子被拐時年齡普遍很小,記憶很少且零碎,志願者要慢慢啟發他們的記憶,整理拼接,一點一點尋找方向。
比如,有個孩子記得舅舅家種榨菜,他們就在重慶涪陵找到了孩子的親人。還有一個孩子記得自己小時候很調皮,把鄰居家的紗窗剪碎了,他們就通過這個紗窗,聯繫所有登記尋子的家長,終於有個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幹過這個事情。
張寶豔說,寶貝回家網站走到今天已有11年,已有28萬名志願者,他們分文不取,都在無私付出。張寶豔說,大家都很很辛苦。經常工作到深夜,365天都沒有休息日,沒有節假日,有時還要忍受各種委屈,克服各種困難, 「寶貝回家關注被拐兒童,保護孩子是我們社會、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內心深處的善良,是驅使我們做下去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