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午,周小香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隆林老家,距離她上次回家已經過去了30年。當年她跟堂妹到貴州興義逛街,不料卻被人拐賣到了江蘇。她的母親天天以淚洗面,借債尋找女兒。幸運的是,在志願者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
外出逛街音訊全無 母親舉債找女兒
據周小香的侄女周光琴介紹,周小香小學一年級沒讀完就輟學了。在她十六七歲時,跟著堂妹去貴州興義逛街,從此音訊全無。
「我是1988年出生,第二年春姑姑就失蹤了。」周光琴說,長大後聽奶奶說,姑姑剛失蹤的那些年,奶奶天天以淚洗面,走路都會暈倒。
她說,家裡沒有錢,奶奶便借錢到處去找姑姑。她不清楚借了多少錢,只記得經常有人上門討債,而且每年還要付利息,用了十多年才把債還清。
「姑姑失蹤後,家人到派出所報案,這個堂姑就跑了。」周光琴說,爺爺在世時,堂姑一直不敢回家。爺爺2004年過世後,這個堂姑才敢回家。
2009年的一天,周小香的母親去世,至死也沒能再見上女兒一面。
2017年,周小香的嫂子李顯會,讓侄子在寶貝回家網站進行了登記。
▲ 11月20日中午,周小香(左)終於回到隆林見到了哥哥(右)和嫂子。
30年間兩次被拐賣 現任丈夫為她尋親
周小香說,當年和堂妹到了貴州興義,被交給兩個陌生人,這兩人帶著她一路到了江蘇。後來才知道,自己被以3000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名牛姓男人當老婆。兩人一起生活了6年,她為這名男子生了兩個女兒。
後來,兩人帶著一歲多的小女兒到濟南打工。打工期間,周小香遭遇了第二次拐賣。買下她的男子身體不好,兩年後就死了。
經人介紹,周小香又嫁給了第三任丈夫張某某。但是,張某某不務正業,後被判刑入獄。
「我跟張某某認識,日常相處中,覺得周小香這些年過得太不容易,他坐牢了,我就勸周小香離婚。在我勸說下,周小香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周小香現任丈夫閆慶君說,當時的離婚官司就是在監獄中開庭的。
閆慶君的妻子多年前過世,周小香和張某某離婚後,他們兩個便走到了一起。
兩人結婚以後,閆慶君便踏上了為周小香尋親的漫漫長路。
打工掙錢只為尋親 曾來廣西無功而返
周小香沒讀過什麼書,被拐賣後,甚至不知道自己原來所居住的縣和鄉鎮。根據周小香提供的簡單線索,閆慶君託公安局的朋友幫她尋親,但一直都找不到親人。
「我們的女兒陸續出嫁以後,終於有時間專門尋親了。」閆慶君說,打工掙一年錢就找一年。在電視上看到《等著我》,便想登記尋親信息,可不會上網,又耽誤了下來。
2017年9月的一天,周小香去換電瓶,換電瓶的小夥說「你這個好找,上網登記就行」。閆慶君說,本想把還剩下20天的活幹完了再尋親,可是,周小香等不及了,「那幾天幹活都走神,天天想著尋親的事。」隨後,他找朋友幫助在寶貝回家網上登記。
周小香記得自己居住的地方叫「拉王村」,夫婦倆在地圖上找到了宜州和都安,都各有一個叫「拉王」的地方。
「我們先跟這兩個地方的派出所聯繫好,就來廣西尋親了。在都安,拉仁派出所的民警帶她抽血,又帶我們去了那個拉王村,但是對不上號。我們又趕去宜州,北芽派出所的民警搬出一大摞老戶籍檔案幫我們查詢,還是沒能找到任何信息。」閆慶君說,那一次,夫妻倆帶著失望返回山東。
▲ 11月19日上午,寶貝回家志願者在南寧火車站接周小香回家。
溝通不暢耽誤一年 重新發帖接到喜訊
志願者介紹,周小香是2017年9月29日在寶貝回家網登記尋親信息的。志願者「自修」第一次聯繫時,登記人只簡單說了幾句,但再也聯繫不上。
如此一年悄然而過。今年9月14日,「自修」又給很多聯繫不上的尋親人發信息打電話。這一次,周小香尋親信息的登記人終於接了電話。
9月27日,根據周小香的回憶,「自修」整理信息後再次發帖尋親。帖子很快得到了廣西志願者的積極響應,當晚11時許,志願者「風的傳說」說,隆林金鐘山鄉牛場村有個「那皇屯」,「那皇」和「拉王」的方言發音比較接近。
次日,志願者通過鄉政府聯繫到了村委會主任,確認這個村就是周小香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9月27日發帖,9月28日找到親人,這樣尋親的速度前所未有。
11月20日中午,班車停在隆林金鐘山鄉牛場村那皇屯路口,周小香一下車就和哥哥嫂子緊緊擁抱,泣不成聲。
來源 | 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