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少空貨櫃,越南出口面臨困難

202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越通社》12月10日報導,年末是企業加快出口,服務聖誕節及元旦消費需求的時間節點,但越南幾乎所有出口行業都遇到共同的難題,即缺少空貨櫃裝貨及海運價格暴漲等,使許多企業擔憂。

據越南物流服務企業協會調查顯示,近40%的企業表示,遇到沒有空箱的難題。企業表示,缺箱的情況從9月份已經開始,越接近年末,情況越嚴重。航運價格也已暴漲了4-5倍。20英尺貨櫃平時到美國的價格是800-900美元/個,現在漲到3300美元,而到德國的價格漲到6000美元/個,還找不到空箱。

此外,企業等不到空箱,貨物留存倉庫,或滯留在港口等待裝箱都產生費用並影響貨物質量。部分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艱難維持經營,好不容易等到疫情好轉想加快出口,卻又遇到運輸環節難題。企業好不容易訂到倉位,卻又被告知沒有空箱。物流企業表示,目前不是一家航運公司或一條航線缺箱,而是所有航運公司的所有航線都缺箱,所以企業只能等待。

許多企業表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嚴重缺箱。在航運公司不斷提高運費的情況下,企業必須爭先恐後地才能得到貨櫃來裝貨。

價格每天都在變,甚至在沒有空箱情況下,只要隔一周價格就能翻一番。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越南企業將無法出口,而此時正是加快出口以提高年度收入的時候。

目前,出口商只能根據航運公司報價排隊等待空箱裝貨,且沒有議價的餘地。這種情況將大大影響貨物流通和出口額。且大多數航運公司都是外國的,因此企業不知道該找誰。

CMA CGM越南公司表示,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越南,全球所有國家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遇到同樣的困難。在被長時間中斷後,出口企業集中交付此前被推遲的訂單,而用於裝貨進口到越南的貨櫃不多,導致缺少空箱。

另一方面,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主要港口已成為本地區國家到其他大陸特別是美國的貨物轉運港。但由於過去一段時間中美貿易摩擦,商品從中國出口到美國不順利,這導致地區內的銷售商將轉運地點轉移到越南,再出口到美國和其他一些市場,從而導致越南對空貨櫃的需求增加。

至於運費,由於防疫要求,貨物、貨櫃、船舶進出港必須進行消毒和監測,從而導致成本微漲。在貨櫃租賃方面,由於客戶需求旺盛,航運公司還必須根據市場機制調整價格。

三個月前,一個從越南到中國的20英尺貨櫃的價格從5美元到10美元不等,現在航運公司報價超過150美元。往印度、中東的運費從200-300美元/貨櫃增加至1500美元。與此同時,歐洲和美國等其他地區的價格也日益上漲,這是數十年來航運業前所未有的情況。

同時,一些物流服務公司認為,航運公司有可能利用疫情後貨物擁堵的狀況,同時抬高運費及貨櫃租賃費用,以彌補疫情航運中斷的損失。

物流服務公司預測,貨櫃短缺和運費上漲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一季度末,屆時假期過後市場對商品的需求將下降。


相關焦點

  • 越南電力發展面臨諸多困難
    越南《海關在線》11月3日報導,據越南國會經濟委員會報告,越南電力行業取得長足發展,確保了供電安全,電網結構多樣,100%的鄉及99.5%的家庭用上電。2013年至2018年5年時間,獲得電力指數躍升129級,排位從第156升至第27。電力損耗也大幅下降,從2010年的10.15%降至2019年的6.5%。目前,越南電力進口已實現形式多樣化。
  • 泰國貨櫃短缺超150萬個!高運價限制曼谷、林查班的貨物供應鏈
    由於航運公司優先考慮滿足中國和越南的運力,貨主們表示,泰國的貨櫃短缺正在困擾著供應鏈。泰國國家託運人理事會(TNSC)主席Ghanyapad Tantipipatpong表示,儘管貨櫃短缺的影響在全球範圍內都有所體現,但泰國也面臨著來自亞洲出口商的激烈競爭。Tantipipatpong表示:「泰國分配得到的艙位和貨櫃更少了,因為航運公司將中國和越南優先考慮,他們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並願意接受更高的運費。」
  • 外貿逐步升溫:中國對外出口激增,貨櫃供不應求
    2020年12月1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11北京12月14日電中國最新的出口貨櫃運輸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出貨櫃供應短缺,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追蹤截至上周五的中國貨櫃港口全球12條航線的現貨和合約貨運價,中國貨櫃貨運指數(CCFI)的平均水平為1,411.98,相比前一周上漲了6.7%。天津港一家貨櫃公司技術部副經理李曉輝說,貨櫃從未像現在這樣搶手。受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年初該港口的貨櫃吞吐量下降,2月份創下不足100萬個20英尺當量單位(TEU)的低位。
  • 越南出口又遇難題:連遭美法停單,或有2000萬美元商品面臨滯銷
    作為越南出口的第三大支柱,紡織業一直是越南發展的重中之重。根據越南統計,2019年,美國和歐盟分別以45%、13%的份額,成為越南紡織品兩個最大買家。然而隨著歐美地區的疫情逐漸加重,越南紡織品在歐美行情直線下降。近日,越南紡織品出口更是傳出了接連被退單的消息。
  • 越南對中國海鮮出口下降44%!巴沙魚影響最大,2020年面臨減產!
    越南對中國海鮮出口下降44%!巴沙魚影響最大,2020年面臨減產!不僅對中國的出口受到影響,而且對其他市場的出口也受到影響。據預測,由於COVID&nbsp19疫情而導致的關閘關閉,在1-3月期間會減少越南向中國出口的海鮮至少20%。交換和貿易活動被中斷,因為運輸系統被顛倒了。間歇性中斷正在給全球各地的航運公司帶來巨大壓力。部分銀行交易系統也被暫停,許多客戶無法按計劃來越南。
  • 越南即將新建中轉站,以擴大對華出口
    其中,越南農產品對華出口出口更是出現了大幅下跌的情況。據國際果蔬網近日援引越南農產品加工與市場拓展局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對華水果出口額降至3億美元(約21億美元),同比下滑近30%。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突發的疫情——疫情導致交通運輸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越南不少水果也面臨無法運輸的難題,滯留在邊境的水果數量一度達到近800個貨櫃。
  • 越南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市場水產品出口力度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表示,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越南水產品出口繼續面臨困難。因此,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向冷凍產品、罐頭產品傾斜,並加大對依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市場的出口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使水產品消費和進口趨勢出現變化。
  • 美國港口嚴重擁堵,貨櫃倉儲費高漲,船公司停運該國農產品貨櫃
    美西港口形勢還在「惡化」 本周一,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馬士基,就美國西海岸港口日益惡化的形勢發布了客戶諮詢。 馬士基表示:「我們將繼續看到嚴重的擁堵,特別是在洛杉磯/長灘港。不幸的是,這種情況在最近幾周惡化了,陸上面臨的挑戰包括勞動力短缺,碼頭停留時間延長,卡車運輸能力和託盤可用性有限,這都嚴重影響了碼頭的流動性。」
  • 越南紡織品和服裝出口下降
    據越南《越南新聞》12月2日報導,越南工貿部表示,由於市場複雜且難以預測,今年對越南紡織服裝行業來說尤其困難,將面臨巨大的直接損失。預計今年紡織品和服裝行業的出口總額將達到約335—340億美元,同比下降14-15%,但高於4月份預測的300—310億美元。
  • 越南紡織業面臨難題,2991億出口目標或落空
    ,越南不排除已經採取限制口罩出口措施的可能性。越南作為紡織出口大國原本有著相對的優勢——據越南諒山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該地區累計申報對華出口總價值約9.2萬美元(約64萬元人民幣)的400萬個口罩。也就是說,面對中國巨大的需求,越南出口商原本可藉機擴大出口,但如今計劃落空。更加尷尬的是,不止口罩,越南紡織產業如今還面臨著更大的難題。
  • 越南農產品出口連續迎來喜訊
    連續迎來喜訊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越南與尤其是中國的進出口活動明顯走弱,農林水產品出口遭受嚴重影響。但是,在政府總理的切實指導和工貿部與各部門、地方的積極行動之下,越南與中國陸地口岸進出口活動面臨的困難得到逐步解決,部分邊境口岸的進出口活動已恢復正常。越南駐新加坡大使館商務參贊陳秋瓊表示,截至2020年6月,越南對新加坡出口50噸荔枝,預計今年荔枝出口量可達100噸。
  • 瘋狂的「箱子」的背後:貨櫃短缺開始影響出口
    隨著中國出口強勁增長,整個亞洲的貨櫃出現嚴重短缺,這已經開始影響中國的出口。貨櫃嚴重短缺12月第一周,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升至1323.8點,時隔八年再創新高,點位較前一周上漲10.44%,創單周最大漲幅。
  • 越南鐵路行業積極推動中越國際聯運與中歐班列對接
    越南《勞動報》8月28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越南鐵路客運被迫停運。為紓解困境,鐵路行業大力發展貨運網絡,特別是國際聯運貨櫃運輸。 一、走「絲綢之路」 自2019年起,越南鐵路總公司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籤署《越中鐵路聯運對接中歐班列的合作備忘錄》,促進兩國鐵路與被喻為「絲綢之路」的歐亞鐵路之間鐵路貨運。
  • 中國八大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回升,仍有大量貨櫃滯留海外
    不過,中國港口協會監測數據同時顯示,中國外貿貨櫃短缺現象仍未緩解。自7月以來,中國出口貨量急劇上升,不論是海運市場還是中歐班列市場,都出現箱源緊缺、運費飆升、周轉延遲等現象。來自中國貨櫃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出口用貨櫃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滿足:港口卸貨之後的卸空舊箱、中國造箱企業的新造箱。
  • 上海港口貨櫃嚴重短缺:出口激增 運費暴漲
    然而,世界各地主要港口的貨櫃分布不均,給出口商造成了嚴重的麻煩。他們要麼需要額外支付數千美元立即預訂運輸空間,要麼就得等幾周後才能運送貨物。為出口導向型製造企業提供包裝材料的上海一家印刷公司執行長韓海峰(音)說:「從某種程度上說,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製造企業和航運企業來說是一個福音,因為東南亞國家的封鎖措施迫使西方買家轉向中國市場購買商品。
  • 越媒:數百輛貨櫃車滯留在與中國雲南省接壤的越南河江省清水國際...
    在本周,越南河江省清水國際口岸突然每天都有數百輛貨櫃車從越南南方各省向中國運送貨物。但由於向邊境另一方轉運貨物的車流量小,中方通關手續慢,使得數百輛貨櫃車滯留在該口岸地區。截至3月16日,在清水國際口岸,將近300輛貨櫃車仍在口岸地區排著長龍。很多貨櫃車不僅停留在國路,而且停留在口岸地區的停車場。
  • 越南出現轉機,156噸水果運抵中國!水產品693億出口目標卻落空?
    眾所周知,近段時間受物流和貿易等因素影響,作為我國重要農產品供應國的越南,對華出口卻大幅下降。早些時候,該國各大口岸均堆積著對華出口貨物。不過,這一情況如今已經慢慢出現好轉。據經濟日報3月9日最新報導稱,日前,入境的水果班列24502次從越南同登直達中國廣西憑祥。據悉,該次班列上搭載了6個冷藏貨櫃、還有156噸火龍果在接受中國檢驗檢疫後,已經迅速轉運至中國多地市場。這對此前大量水果貨車停滯在口岸,難以駛入中國市場的越南來說,無疑是一大好消息。但與此同時,該國水產品行業又引發了擔憂。
  • 貨櫃「黑天鵝」
    如今在中國貨櫃一箱難求,歐美卻是堆積如山。」 來自芬蘭貨櫃租賃公司 O.V. Lahtinen的創始人Osmo Lahtinen這樣感嘆道。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11月17日發布公告也稱,在過去數月,市場正面臨缺箱問題,特別是表現強勁的全球主幹航線上,40尺高櫃供應緊張,馬士基正在尋求解決方案加快空箱調運。
  • 越南大米出口遭限制,出口商損失慘重:大量大米滯留港口
    越南政府上月宣布暫停大米出口,令這個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國的上百家出口商損失慘重,大量大米滯留港口近一個月,已經開始變質。作為越南最大大米出口商之一,阮光華(音譯)如今因出口限制而面臨破產風險。
  • 中國產業鏈持續遷移越南,造成更多貨櫃擁堵
    製造業正加速從中國向越南的轉移,給該國的貨櫃供應鏈帶來了壓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2.4%,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而其他許多國家都陷入了由信貸緊縮引發的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