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總醫殺醫案憂思:誰該為頻發的暴力事件負責?

2021-02-15 財經雜誌

事發後,民航總醫院安保警戒升級。對於今後避免此類事件,僅投入防禦式的保護並不能解決

文 |《財經》記者 辛穎 姚佳瑩 孫愛民

編輯 | 王小

 

患者家屬傷醫事件再發生。

 

2019年12月24日早上,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在值班過程中,遭患者家屬行兇傷害,頸部嚴重損傷。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12月25日0時50分不幸去世。

 

事發後,整個醫院都變的緊張起來。

 

12月28日周六上午,民航總醫院急診候診區的病人零星幾人,一位前來就診的老人戴著口罩,自己不能說話,陪同就醫的家屬對病情描述略有些急切,和護士剛說兩句就提高了嗓門。立刻,走來一位安保人員,站在患者身後側耳聽他們在說什麼,看後來溝通順利,又默默走開。

 

大約15分鐘前,醫院安保負責人剛剛開會強調紀律,「現在出了這麼大的事,哪怕你去喝水、上廁所也必須要做好離崗登記,換班時嚴格按要求交接」。

 

民航總醫院還進行了硬體升級,急診科分診臺正在更換監控設備,新增加現場收音功能。

 

原本出入並不嚴格限制的急診區病房啟用電子門禁,按門鈴說出病床號進入,護士站還會提醒隨手把門關嚴。

 

楊文的受害地點,急診科搶救室也將進行一項改造,因為考慮到搶救室病人不能轉移,醫生和項目負責人溝通,將改造區圍起來,選擇噪音最小的方案,大約半天能完工。

 

一位患者聽說醫院要增加安檢設備,「應該是怕帶刀的進來」。

 

當層層的防護建立起來,醫護人員是否對自己的安全就此放心?在不可挽回的悲劇後,誰該為保護醫生負責?

 

12月27日晚,一篇以楊文同事身份介紹患者就診經過的文章在網絡受到關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科醫生李少雷實名轉發。該文稱,患者是一名95歲老年女性,腦梗塞後遺症,長期鼻飼營養,楊文為首診醫生。

 

12月28日,朝陽醫院急診科分診臺工作人員向《財經》記者證實,從民航總醫院轉診來的95歲患者正在重症監護室第二監護室。不過,該患者具體情況,現不便於對外提及。

 

而在27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已宣布,犯罪嫌疑人孫文斌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已批准逮捕。

 

根據上述文章介紹,患者多器官重症感染並伴有心衰。在搶救室救治的半個多月中,患者家屬諸多不滿,「每天都會因為一點點的病情變化和懷疑我們的用藥,不停的吵鬧、辱罵、威脅,我們建議病人轉院。建議家屬走醫療鑑定,都不同意」。

 

還不時威脅「老太太死了,我們誰都別想活」。

 

「患者家屬對醫生不收住院,未作進一步規範治療,曾有所質疑。」民航總醫院一位並未直接接觸患者的醫生向《財經》記者介紹,從患者入院起,家屬情緒就較激動。患者整個醫療過程都發生在急診,包括急診掛號、急診留觀、急診治療,並未收院。

 

該醫生推測,「並不是擔心承擔風險」。民航總醫院此前收院治療的患者中,一些癌症患者住院後只能輸營養液,只剩下一兩周的生命,醫院也未曾拒絕收治過。

 

而上述文章中對未將患者收治住院也有解釋,「天天犯渾的一家人,誰敢接診收治?」

 

民航總醫院一位護士告訴《財經》記者,「搶救室的醫生每天是輪流值班,沒有固定的接診醫生,很多醫生都接診過這位患者,出事當天是楊大夫在值班。」

 

「老人家屬挺多的,有的時候七、八個都在搶救室陪著,我們感覺每個都挺容易激動的。」上述護士說。通常醫院搶救室規定,只能有一個家屬陪同。

 

截至記者發稿,各官方通告中未涉及家屬對救治情況的具體介紹。

 

上述民航總醫院醫生介紹,在24日楊文遇害約一個小時後,北京市衛健委組織了一個來自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同仁醫院的搶救小組,到民航總醫院參與搶救,但搶救小組到達搶救室時,楊醫生已無心跳、呼吸。

 

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做出回應,「這不是一起所謂的醫患糾紛,而是嚴重的刑事犯罪。」

 

民航總醫院官方、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醫師協會相繼發文悼念楊文醫師,譴責暴力傷醫行為,呼喚社會呵護醫生。

 

醫護工作人員安全受到關注並非個案。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有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過醫患衝突事件,超三成的醫生有被患者暴力對待的經歷。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統計顯示,近10年內,中國媒體報導的295起傷醫事件中(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共有362名醫護人員受傷,99名醫護人員被患者持刀具襲擊,24位醫生在醫患衝突中失去生命。

 

急診科更是重災區。《中國社區醫師》2019年刊登文章指出,醫療機構場所暴力已經成為一項全球問題,而急診科又是暴力事件的高危科室,急診科醫務人員是暴力傷害事件 最為直接的受害者。有文獻報導,96.65%的急診醫護工作者在過去一年中遭受過暴力事件,多為言語辱罵和威脅。

 

上述文章還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急診工作場所護士遭受暴力傷害的發生率達到60%—90%。北京地區護士遭受暴力事件發生率達89.9%,香港地區約76%的護理人員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暴力事件。美國護士協會指出,43%的護理人員遭受口頭及身體威脅。

 

12月28日上午,楊文醫生此前的患者和朋友自發到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悼念。

 

最初,在急診科門口僅擺了一張小桌,後來陸續到來的鮮花多到連桌子周圍的地上都放不下,院方又臨時在旁邊搭建悼念區,並擺放了楊文醫生的照片。

 

前來悼念的人相互沒有交流,只是默默地把花整齊的擺放在那裡,離開。

 

離民航總醫院醫院最近的一家鮮花小店,白色的花一上午就賣光了,連淡綠色的也只剩下兩朵,店主決定立刻去進貨,「一個小時就能回來」。

 

悲痛過後,人們更加關心的是如何減少這樣的悲劇發生?

 

法律的威懾是其中一環。12月28日,《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表決通過,作為衛生健康領域內的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確定了醫生

 

其中明確指出: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香港地區對防控暴力傷醫事件就有專門性立法,其地方性法例第113A章《醫院管理局-附例》第七條、九條的規定:任何人不得在醫院內使用可能令人厭惡或煩擾的言語;不得作出不雅或影響秩序的行為;除非獲得醫管局授權,不得處理、擾亂或以其他方式幹擾醫院內的器材等。否則,就構成違法,首次定罪可處罰款1000港元,再度定罪則可處罰款2000港元及監禁一個月。

 

針對防控暴力傷醫,還可對醫務人員定期培訓、醫院制定防控措施。北京一位三甲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醫院會有如何進行醫患溝通的培訓,但沒有涉及到暴力傷醫防控方面,而且「大家太忙了,沒有時間關注這件事」。

 

在中國,大醫院醫生的超負荷工作,眾所眾知,而在擁擠的人群中穿梭看病也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有過的經歷。暴力傷醫的前站,是數量更多的醫患糾紛,大醫院吸收了龐大的疑難雜症與危重患者,這些都導致了大醫院更容易成為醫患糾紛的爆發地。

 

當「看病難」成為醫患雙方每天都要面對的困局,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善意也在被日益消磨。

 

於是,更嚴格的安保措施屢被提及。一位近日在夜間到天壇醫院就診的患者向《財經》記者介紹,急診候診區就有欄杆,要看過你手中的排號才能進入,急診內科和急診外科門口各配一名安保人員。

 

然而,醫生和患者之間究竟還需要多少這樣的警戒線才足夠?

(本文為《財經》與騰訊新聞獨家合作內容,謝絕轉載)

 

貿易戰下的中美巴大豆「三國演義」:中國為何無法自補千萬噸大豆缺口?

超40%在華美資企業考慮外遷供應鏈,「中國製造」還留得住嗎?|《財經》封面

責編  |  蔣麗  lijiang@caijing.com.cn

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並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綜述:泰國政府加大解決泰南暴力事件頻發的力度
    綜述:泰國政府加大解決泰南暴力事件頻發的力度     新華網曼谷1月8日電(記者李國田)最近,泰國與馬來西亞接壤的那拉提瓦、也拉和北大年府接連發生襲擊軍營和警察局,焚燒學校等暴力事件
  • 合肥市暴力襲警事件頻發
    中安在線4月14日訊「奧迪女」狂扇交警、「現代男」酒後毆打協警、母子二人齊毆執法交警……連續三天,合肥接連發生三起協警、交警被打事件,震驚了合肥的每個角落。  如何有效維護和保障民警執法權益,嚴厲打擊暴力襲警行為,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 美國芝加哥市長:暴力事件頻發 警方正對街道失去控制
    右邊為芝加哥市新市長萊特福特(圖源:福克斯新聞網)海外網7月19日電美國芝加哥新市長日前喊話市警察局,稱殺人等暴力事件在芝加哥地區的發生率遠遠高於紐約和洛杉磯。據福克斯新聞報導,芝加哥新市長萊特福特16日在紐約出席會議時表示,最近一段時間,芝加哥地區的暴力事件頻發。「這幾周讓人感覺我們似乎正在逐漸失去對街道(的控制)。」萊特福特在會議上還表示,她希望警察部門能盡其所能將各項工作做到更好,減少流血事件的發生。今年美國獨立日之前,芝加哥市有50人遭槍擊。
  • 酒店偷拍事件頻發誰之過?消費者該如何保護自己?
    男子安裝針孔攝像設備偷拍他人私密視頻600多人遭殃酒店偷拍事件頻發誰之過● 近年來,酒店偷拍事件頻發,很多不法分子在酒店客房偷偷安裝針孔攝像頭偷窺他人隱私,更有甚者還將視頻傳到網絡上● 酒店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 聯航拖拽門事件始末:僅有道歉還不夠 誰該對此負責?
    華人激忿填膺  家住史坦頓島的林先生表示,此事件中的暴力太過分,令人髮指,今後他和家人絕不會再搭乘該航空公司的航班了。  雖然聯航CEO數度發聲明道歉,但是依舊難平民憤。對此,不僅亞裔要對這種歧視感到憤怒,且聯航這種不負責任地暴力對待乘客的做法也將嚇跑所有乘客。  美國酒店華裔協會於事發當天就發出嚴正聲明,對號稱是民主法治社會的美國竟然出現航空公司非法暴力事件感到震驚。該協會會長黃華清在聲明中表示,嚴厲譴責聯航非法危害合理乘客權益的暴力行為,並促請政府人權局嚴查這個種族歧視案件,做出真實書面的調查報告。
  • 「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後續,兇手孫文斌被執行死刑
    提起「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可以說是牽動了全國無數人的心,2019年12月24日上午6點左右,55歲男子孫文斌在北京民航總醫院內殺死了為其母親治療的醫生楊文,此事曝光後,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如今,距離「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已經過了3個多月的時間,4月3日上午,此案迎來了後續進展,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故意殺人犯孫文斌依法執行死刑。客觀上來講,如今孫文斌伏法,也算是給了被害的醫生以及全體醫護人員一個交代,希望以後類似的悲劇不要再度上演了。最後,不知大家對此作何感想?
  • 美國芝加哥發生大規模暴力搶劫事件
    新華社 發新華社芝加哥8月10日電 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中心10日清晨發生大規模暴力搶劫事件,導致15人受傷,其中兩人遭槍擊傷勢嚴重,100多人被警方逮捕。芝加哥警察局局長大衛·布朗在當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傷者中13人為警察;兩名重傷人員為一名保安和一名平民,已被送往醫院救治。警方在事發現場找到5支槍。
  • 治安惡化 美國芝加哥、紐約槍擊搶劫案頻發
    治安惡化 美國芝加哥、紐約槍擊搶劫案頻發 2020-09-29 22:43:11   來源:央視網
  • 精神病人傷人事件為何頻發?哪些環節出了錯?
    門診問題:精神病人傷人事件為何頻發?精神病人能否全部成為刑法的「法外之地」?如何遏制此類案件頻發態勢?精神病人傷人事件為何頻發?精神病人能否全部成為「法外之地」?強制醫療制度存在哪些瓶頸?如何遏制此類案件頻發態勢?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侵害對象多為熟人據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公布的數據,精神障礙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已排名首位,約佔中國疾病總負擔的20%。
  • 校園暴力——不該生長的惡之花
    陽光校園內,青春暴力頻現   時間倒回一個月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三中霞溪分校初三年級男生陳某某與初二七班曾玲為「處朋友」的關係,然而,陳某某卻發現曾玲在與其交往過程中與德化三中總校的一名初三男生來往過於頻繁
  • 美國芝加哥、紐約槍擊搶劫案頻發
    2020-09-28 15:45:0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治安惡化 美國芝加哥、紐約槍擊搶劫案頻發除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問題,惡化的治安、頻發的槍枝暴力事件等同樣威脅著越來越多美國民眾的生命安全
  • 土耳其襲警事件頻發 警察持槍盤問小孩加強巡視
    土耳其襲警事件頻發1/3) "← →"翻頁 圖為當地時間
  • 民航安檢安保周報:舊金山機場頻發跑道危險事件
    民航資源網2018年1月12日消息:全球航空安保在這一周(1.6-1.12)有哪些新動態、新趨勢?民航資源網帶您盤點相關要聞,讓您對重要資訊一覽無遺。官員證實稱,目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已對這起差點誤降跑道事件展開調查。  2.從1月15日開始,捷特航空禁止旅客攜帶智能行李箱登機  印度捷特航空於1月11日宣布,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指示,從1月15日開始,它將禁止旅客攜帶智能行李箱登機,包括含有不可拆卸電池的設備。
  • 北美觀察|美國犯罪率飆升,2020年暴力案件頻發,2021年仍難見好
    然而鑑於目前疫情反彈的嚴峻形勢,因此也可以不樂觀地預見,2021年,美國暴力事件仍難以叫停。 △《新港新聞時報》報導,2020年美國槍枝購買率頻破紀錄,圖為教練幫助學生學習射擊 公眾敵對情緒加重 在這種疫情蔓延、政府卻又拿不出有效治理手段的情況下
  • 希臘島嶼建難民營後暴力頻發,當地政府組織成千上萬人大罷工抗議
    希臘政府在當地建立的難民營人滿為患,而且經常伴隨著暴力事件,這讓當地人以及當地政府都十分不滿。 現年72歲的萊斯博斯島養老金領取者Efstratios Peppas說,希臘和整個歐洲的其他地區應該共同承擔這些難民。他們現在天黑之後都不敢一個人在外面走,並有人被刺傷。
  • 紐約地鐵暴力事件頻發,一周內3名受害者被推下鐵軌
    警方稱,這已經是一周內第三起類似的襲擊事件了。紐約市警察局警官愛德華·萊利(Edward Riley)說:「這起襲擊事件發生在周日晚上,地點在布魯克林區(Brooklyn)的大西洋大道站(Atlantic Avenue station)。」一開始,嫌疑人在地鐵車廂內衝著受害者大喊大叫,受害者沒有理會。
  • 紐西蘭基督城頻發攻擊華人事件 警方敦促公眾助查
    紐西蘭基督城頻發攻擊華人事件 警方敦促公眾助查 2015-08-26 15:32:00  坎特伯雷警方26日通報了這一事件,稱受害人自公交總站乘坐28路公交車,「一名男性在South City Mall附近上車,並坐在受害人身後。在受害人於Brougham Street站下車時,該男子也下車並尾隨受害人。之後該男子試圖將受害人推倒在地,而在受害人發出尖叫之後逃離現場。」
  • 臺「行政院政委」家暴被告 女友諷:家暴頻發是上行下效
    女方今日發文表示,臺灣近來頻發虐童、家暴和暴力事件是上行下效、潛移默化的呈現,外界揣測這是在暗諷唐鳳。38歲的唐鳳原名唐宗漢,智商180的他因不適應臺灣教育,初中便輟學在家自學,16歲自創計算機公司,被稱為網絡神童及計算機天才。唐鳳35歲獲蔡英文重用出任「行政院政委」,是「全球首位跨性別『部長』」,曾說一直清楚知道自己就是女生。
  • 近幾天泰國南部發生系列暴力襲擊事件[組圖]
    上個世紀70到80年代曾發生多起分離主義暴力活動,此後零星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當地輿論擔心,最近的暴力事件表明泰國的分離勢力有重新抬頭的跡象。泰國情報部門已經懷疑是當地的「北大年伊斯蘭聖戰者」和「革命國民陣線」等分離主義組織涉嫌實施了最近的襲擊事件。   ◎泰國政府加大解決泰南問題的力度
  • 不滿「中國人犯罪頻發」 韓萬人籲取消濟州島免籤
    不滿「中國人犯罪頻發」 韓萬人籲取消濟州島免籤 2016-09-21,韓聯社20日稱,「重案頻發不僅在當地引發恐慌情緒,還激起要求全面審視外國遊客免籤入境政策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