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朝日新聞》11月15日報導,日本政府一直推動將日語納入聯合國官方通用語言的行動最終還是遭到了聯合國的拒絕。眾所周知,聯合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政府合作組織,其涉及的領域涵蓋了包括經濟、文化以及國際間和平在內的許多方面。截止到目前,聯合國成員國數量已經達到了193個國家,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都加入了聯合國組織。所以聯合國為了方便各個成員國交流,確定了英語、漢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為全球六大通用語言。但是聯合國官方以日語源自漢語為由,駁回了日本政府將日語列入聯合國官方語言的要求。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與日本就是一衣帶水的鄰居,在近代以前,我國一直是日本學習的對象。由於日本島國的地理位置,日本在過去的幾千年間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政治都是遠遠落後於陸地國家的。據史料記載,中國和日本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也就是我們的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候的交流,為日本繩文、彌生文化的發展帶去了諸多的先進文化和知識,這其中就有漢語。
在中日兩國展開交流之前,日語還是有著大量的本土詞彙和日語本土發音的。但是大量漢語的不斷傳入,使得日語借鑑和學習了大量的漢語詞彙,以此來滿足日本民眾日常交流的需求。曾經還出現過日本京都大學的日語學者想要將日語歸入漢藏語系一事。除此之外,漢語的讀音也對日語的讀音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響。
就歷史角度來看,現如今的日語更多的起始於漢語,早在古代,日本就崇尚中國古代文化,兩國經過使節傳送,文化相互交融,更多的是日本文化吸收中國文化做養分,再加以創新,但到後來,日本直接將中國文化包括漢語,作為參考對象,用於自身發展,逐漸撇棄創新,因此,長此以往,日語在更大程度上是以漢語為模板,進行照搬。
推選國際語言對於聯合國來說,屬於重要事項,這是屬於國際大事,考核標準可想而知。對於日語這種以吸收兼容其他國家母語為底蘊的語種,自然不會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