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比什凱克5月11日電 通訊:玉米地掘金記
新華社記者 陳瑤
「今年賺了多少錢?」
面對這一直白的問題,卡裡莫維奇抿嘴一笑,自豪地伸出了十根手指頭,說:「今年的收益,比上一年翻了這麼多!」
2016年,這位吉爾吉斯斯坦農民開始改種中國研發的玉米新品種,用他自己的話說,務農20年,這回總算在玉米地裡挖到了「金子」。
今年1月,吉爾吉斯斯坦伊斯克拉鎮,田間地頭已被白雪覆蓋。伊斯克拉在當地意為「星火」,因此這個鎮子也被稱為「星火鎮」。
卡裡莫維奇一家16口人,此時正在暖意融融的家中享受農閒時光。兒媳婦在廚房忙著做飯,粉色的毛衣和紅色的現代整體櫥櫃相映成趣。
「這樣的櫥櫃,在我們鎮子算是頂配了,」卡裡莫維奇顯然對自家廚房的裝修非常滿意。「家裡人多,有錢了,把廚房捯飭一下,生活起來更舒適。」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是卡裡莫維奇這個一家之主最大的人生目標。
在吉爾吉斯斯坦農村,村民多以放牧為主,卡裡莫維奇的祖輩來自中國甘肅、陝西,世代在這裡沿襲著耕田種地的傳統。卡裡莫維奇從26歲開始務農,老祖宗傳下的「種地經」,加上自己多年的摸索,讓他成為鎮子上數一數二的種地「老把式」。
「過去種玉米、洋蔥和胡蘿蔔,儘管產量一般,還能勉強度日。」然而,隨著家庭成員增加,傳統種地收入越來越無法滿足家庭開支,加上市場價格波動,過去幾年,卡裡莫維奇感到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
「從購買種子開始便有無數個『坑』:種子質量參差不齊,產量會受影響;好不容易收割,還要受到大小年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忙活一年,年底大豐收也未必能有好收益。」說著,他轉眼望著窗外的飄雪,一臉「往事不堪回首」的無奈。
「走,去家門口的大貨車裡看玉米。」卡裡莫維奇突然轉變話題,叫上記者和他的兒子們來到院外。在一輛貨櫃式半掛車後側,他打開貨櫃的雙開門,裡面堆滿了玉米,和金子一樣金燦燦的。
「這就是『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育種的高科技玉米,每公頃能產十幾噸!以前我再怎麼努力,最好的年景也只有每公頃4噸左右。」卡裡莫維奇拿起幾根玉米棒子,依然沉浸在「真令人難以置信」的興奮之中。
卡裡莫維奇能致富,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下日益緊密的中吉農業合作,其中不能不提伊斯克拉鎮的「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
「亞洲之星」曾是蘇聯時期一家遭廢棄的養殖、飼料加工一體化農企,2011年,河南貴友實業集團注資開發,建立了農業產業合作區,圍繞種植、養殖、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等實現產業一體化發展,為更多企業提供境外集群式發展平臺。經過5年開發,合作區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完整的產業鏈條以及綠色生態的運營理念,成為中吉農業合作的典範。
有口皆碑的種植經驗為卡裡莫維奇贏得了合作機會。
當時,中國研發的玉米新品種在合作區育種成功,相關企業開始聯繫當地農戶種植,並實行訂單農業管理,一來希望以此推廣這種高產玉米,讓當地農戶享受科技務農的好處;二來收成的玉米按合同價回收,為合作區畜禽養殖提供飼料,同時也為農戶提供可預期的穩定收益。
去年開春,「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經過多方打聽,主動聯繫到卡裡莫維奇,將河南農科院研發的鄭單1002、鄭黃糯2號玉米品種提供給他種植,並提出收穫後若卡裡莫維奇願意,合作區願意回收他的玉米。
「不用擔心玉米種子質量,也不用和其他玉米商拼價格,『亞洲之星』回收我的玉米還有保護價,收益不僅有保障,而且還大幅增長。」對於這樣的合作,卡裡莫維奇覺得方便又划算,當時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卡裡莫維奇在籤訂合作協議之後,立即把之前自己的10公頃地通過租賃的方式擴充到了30公頃。現在看來,他確實賺到了。
卡裡莫維奇說,他有一顆愛走走看看的心。過去幾年,他到過中國新疆、甘肅、陝西等地,中國的快速發展讓他「震驚」。
「我去過中國4次,每次回來都有很不一樣的感受。如果再去中國,我要去坐坐高鐵,還要去廣州和上海看看。」
去年,卡裡莫維奇自己出錢讓兒子們去烏魯木齊感受了一把中國式發展。
「事實證明,我的錢沒白花!兒子從中國回來後幹勁十足,效率明顯提高,這讓我很驚喜。」卡裡莫維奇瞅了一眼20多歲的二兒子笑著說。
富裕之後,他首先投資的是教育。儘管自己沒讀過多少書,但他十分重視兒孫的教育。
「現在,我的外甥女正在準備完成她的9年基礎教育,要是成績優秀,她可以去申請『亞洲之星』的助學機會,去中國留學。」卡裡莫維奇很高興看到外甥女努力學知識的衝勁,因為他深知讓他致富的「金」玉米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鎮裡都希望『亞洲之星』越辦越好,也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能來我們楚河州投資。到時候我們一定和中國人一起肩並肩加油幹!」
吃過午飯,卡裡莫維奇帶著兒子們驅車來到兩公裡外的玉米地。看著被白雪覆蓋的玉米地,卡裡莫維奇和兒子們盤算著來年的計劃:「我想和合作區去談談下一步的想法,如果談得順利,我想把地擴大到100公頃。」
伊斯克拉鎮位於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長年雪山流淌的雪水匯入楚河,衝刷出一片肥沃的平原。
卡裡莫維奇站在那裡,望著大片沃土,期待著「金」玉米的又一個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