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和始發港,「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和構想,賦予了廣東新的歷史機遇。2015年,廣東率先發布《廣東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成為全國首個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銜接的省份。目前,廣東正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重點,推動各項工作進入務實合作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在國家規劃還是廣東方案中,旅遊業因其推動「人往來」、「民相親」的特性,以及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強大力量,都獲得了特別重視。為此,南方日報聯合廣東省旅遊局,推出「海上名粵絲路新旅」大型報導。以此為廣東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合作發展凝聚共識、動員力量、尋方探策,助力廣東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和重要引擎。今起推出「同根同遊」組團,敬請垂注!
●南方日報記者 盧軼蔡華鋒
海絲古道,再啟新旅。
1271年,年輕的馬可·波羅踏上了去往中國的絲綢之路;24年後,他又經海上絲綢之路回到威尼斯。他的遊記激起了歐洲對神秘東方的無限嚮往,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數百年後的地理大發現。
時空轉換至1346年,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經海上絲綢之路抵達中國。他的《伊本·白圖泰遊記》直接推動了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
旅行家的傳奇歷險,打開了全新世界的第一道門。千百年來,眾多旅行家、普通遊客和旅遊業者的身體力行,不僅直接推動了人員往來、民心相通,也間接帶動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
專家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重視發揮旅遊業的先導作用和帶動作用。廣東作為全國旅遊大省,也應以旅遊為合作重點,打造「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和重要引擎。「一帶一路」旅遊先導,廣東大有可為。
地位:旅遊業先導性帶動性強
當前,「一帶一路」已進入務實合作階段。在南方日報海絲採訪組的走訪中,沿線各國參與「一帶一路」的積極性普遍很高。
義大利外交部國家體系推廣司司長德盧卡公使表示,「一帶一路」是充滿雄心的計劃,中國和義大利可以從中尋找更廣闊的空間;法國裡昂市長科隆表示,希望借「一帶一路」東風,加強與中國、尤其是與友城廣州的經濟交往,吸引更多廣東企業家到裡昂投資;馬達加斯加前總理羅歇·庫魯也希望通過各領域合作,解決當下馬達加斯加面臨的經濟問題……
不過,相較各國官方的躊躇滿志,普通民眾對「一帶一路」卻了解不多。
要消除誤解、增強互信,就要進一步促進民間交往,特別是讓普通老百姓從「一帶一路」中獲得實惠。著名旅遊專家、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一帶一路」沿線有大量文化遺存,都是很好的旅遊資源。旅遊作為一種注意力經濟,能帶動人流和資訊,提升民眾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和認知。此外,遊客到哪,消費就到哪。就業和收入的增加,能直接響應民眾的利益訴求。
不僅如此,旅遊業還是一個帶動性很強的產業。旅遊涉及交通、住宿、餐飲、購物等環節。旅遊業發展起來了,相應配套也會被帶動起來。人流則進一步引來物流、信息量、資金流,帶動全方位、立體式、多領域的合作。「因此旅遊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先導產業地位。」劉思敏說。
旅遊的先導作用,已經開始產生效果。2016年下半年以來,曼谷航空、南方航空、衣索比亞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紛紛開通廣州前往海絲沿線的航線;杜拜計劃建設更多的三星級和四星級酒店,以吸引中國和非洲的中產階層遊客;近年前往澳洲開發投資項目的中國投資者顯著攀升,也大幅提振了當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