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亞歷山大期待重鑄輝煌
2015-07-09 | 來源: 人民日報
亞歷山大市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被譽為「地中海的新娘」。自古以來,這裡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途經地,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稱其為與中國泉州刺桐港齊名的世界重要港口。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這個古老港城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亞歷山大期待通過共建「一帶一路」重鑄輝煌。
亞歷山大省省長哈尼·邁斯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將進一步密切亞歷山大同中國的友好關係,特別是將給亞歷山大帶來更多投資機會。「目前,至少有6家中國大型公司在這裡投資興業,涉及造船、電力、航運、成衣製造等多個領域。埃及將鼓勵外國投資,並致力於為投資者消除障礙。」
上世紀90年代初,亞歷山大與中國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亞歷山大省2010年與廣東省結為友好省。近年來,亞歷山大同中國上海、浙江、廣東、福建等省市保持密切的經貿往來,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成果顯著。2014年,亞歷山大有上萬人訪問中國。
今年,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船集團)參與施工的亞歷山大船廠改造項目順利竣工。該項目被譽為「中埃友好標誌工程」,合同金額達2億美元。改造後的亞歷山大船廠是非洲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船舶企業。
「埃及正在實施的『蘇伊士運河走廊』戰略規劃與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交匯。」中國駐亞歷山大總領事徐南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亞歷山大是這兩大倡議相交地的重要港口城市,它緊密連接歐洲、中東阿拉伯國家和埃及各大城市,具有銜接、連動、輻射和示範的作用。亞歷山大在這兩大倡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中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埃及法魯斯大學中文系主任瓦希德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一帶一路』倡議將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密切中國與埃及的經貿關係,促進埃及經濟發展,亞歷山大肯定會從中受益。包括法魯斯大學在內的埃及高校在同中國交往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在埃中兩國的友好互動中一定能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亞歷山大省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建設輕軌、東港、醫療城等項目,最引人矚目的是建設亞歷山大新城。根據規劃,該省將在與亞歷山大海濱大道平行的海上填造一座新島嶼,並在島上建造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商業中心等。
「亞歷山大新城建設、發展旅遊業、提升港口運輸能力等規劃都能夠與『一帶一路』倡議進行有效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對亞歷山大來說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抓住。」亞歷山大資深媒體人、埃及新聞社總編輯亞西爾·坦塔維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哈尼·邁斯熱表示,埃及憑藉其戰略位置、蘇伊士運河和「蘇伊士運河走廊」戰略規劃,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望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節點和世界貿易的中轉站,改變目前蘇伊士運河僅僅是一條海運通道,沒有製造業和貿易交流的現狀。
曾經4次到過中國的哈尼·邁斯熱非常欽佩中國取得的成就,他認為中國迅速發展的經驗對埃及來說很有借鑑意義。哈尼·邁斯熱特別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將使埃中兩國實現共贏!」(記者 劉水明 王雲松 韓曉明)
責任編輯: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