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
300名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公示
高郵籍「白衣聖人」吳登雲入選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
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泛開展先進模範學習宣傳活動,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等九部委共同組織開展「最美奮鬥者」學習宣傳活動。
白衣聖人」吳登雲
吳登雲,1939年出生在高郵市郭集鎮柳壩村,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人民醫院原院長,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白求恩獎章,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新中國成立以來百位先進人物」。
1963年吳登雲從揚州醫學專科學校畢業後,懷著報效祖國的熱情,告別家鄉父老,風塵僕僕地來到5000多公裡外的西北邊陲新疆烏恰縣。
烏恰 是我國版圖上最西端的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氣候惡劣,條件艱苦,境內多是海拔1700至6200米的大山,一年中每秒3至20米的大風要刮160多天,大雪封山期最長的地區達206天。
從1963年踏上烏恰這塊艱苦的土地起,吳登雲就以一片赤誠,為這裡的柯、維、漢等各族人民服務。他充滿仁愛之心,40多年來,騎馬走遍了烏恰縣的每個村子和牧場,為牧民送醫送藥,給草原人民帶去了生命的陽光。
他先後為危重病人輸血30多次,累計獻血7000毫升,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量。1971年12月,為挽救一個全身50%以上皮膚被燒傷的兩歲兒童,吳登雲從自己腿上取下13塊郵票大小的皮膚移植給患兒。他心愛的女兒吳燕因受父親精神的感召,也成為一名為邊疆同胞治病解痛的「白衣天使」,因在護送一位柯爾克孜族危重病人去烏魯木齊會診的返程途中,不幸遭遇車禍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在烏恰這塊融入了兩代人熱血與生命的土地上,吳登雲傾注了全部的情與愛。作為一名醫生,他熱愛邊疆、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以解除邊疆各族人民病痛為己任,用實際行動在帕米爾高原、在邊疆各族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被譽為「白衣聖人」。
「始終將病人放在第一位」的吳登雲是醫務工作者的榜樣。我市也廣泛開展了「學習吳登雲 做最美高郵衛生人」活動,邀請吳老回到家鄉,為廣大醫務工作人員講述他的從醫故事。
吳登雲語錄
1、我獻出一點血、一點皮,換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2、做醫生就要像白求恩那樣,對工作極端負責,對病人極端熱忱。
3、要徹底改變當地醫務人員短缺的情況,必須培養一批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醫生。
4、共產黨人應該胸懷寬廣,廉潔奉公,看重創業奉獻,看輕名利得失。
5、如果有第二次人生,我還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新疆,選擇烏恰。
學習吳登雲
做最美衛生健康人!
供稿:高郵市衛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