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客把走私手機藏在腰間
水客等待出口岸
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一個神秘的群體——水客。這個地方,去過深圳的人應該不陌生——沙頭角。在10年前,外地遊客們到了深圳,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沙頭角。去的原因,不僅因為沙頭角有一條著名的中英街,還因為在那裡可以買到在當時看來物美價廉的海外產品。後來,隨著各種情況的改變,去沙頭角的遊客越來越少了。遊客雖然少了,往返於沙頭角的另一個群體卻越來越多。先來看看記者在沙頭角拍到的一個奇怪場景。
神秘遊客
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每天開閘的時間是早上7點。10月13日清晨6點,記者拍到了這樣的鏡頭。當記者試圖走進他們的時候,他們便迅速散開了。但是他們並沒有走遠,或者躲在宣傳欄後面,或者背對著記者的鏡頭,或者用手遮住自己的面孔。
7點鐘,沙頭角打開大門,剛才還擠作一團的那群人並沒有很快進入沙頭角,他們用各種方式觀察著記者的一舉一動。8點以後,到沙頭角上班或者上學的人開始多起來,記者在人流中不斷看到剛才那些躲躲閃閃的人。
在沙頭角鎮內的一條胡同裡面,記者再次看到了他們,他們聚在一起,每人都拎著紅色的塑膠袋,另外還有一些人在給他們分發貨物。可是看見記者的攝像機後,他們和上次一樣立刻離開了。不到半分鐘的功夫,這條胡同就變得空空蕩蕩,只剩了一地的紅色塑膠袋。
很快他們又陸續出現在邊防檢查站,這裡是從沙頭角進入內地的唯一通道。從進沙頭角到離開沙頭角,他們往返一趟不到半個小時。
躲躲閃閃的那些人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沙頭角海關的工作人員對他們並不陌生,我們聽橋頭監管科的來告訴我們:
沙頭角海關的工作人員
沙頭角海關橋頭監管科副科長魯軍告訴記者,「觀眾剛才看到的這些人不屬於正常的遊客,他們是一種幫助別人攜帶貨物走私的人員,我們俗稱水客,這就是沙頭角著名的水客人群。」
魯軍說的水客,是海水的水,旅客的客。這讓我想起另外一個詞:水貨。水客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可能就是帶水貨的人吧?!剛才,海關工作人員給「水客」的定義也是「幫助別人攜帶貨物走私的人員」。那麼,水客們到底是怎樣幫助別人攜帶貨物的,為什麼海關工作人員把他們定性為走私呢?
剛才大家也都看見了,這個人群對我們的攝像機非常敏感,那麼我們就用隱蔽拍攝的方法一起去看個究竟。
水客這樣帶貨
這就是記者剛才拍到的發放貨物的地方,在記者和攝像機離開後不到5分鐘,這裡又重新聚起了很多人。
乍一看,這就像一個普通的集貿市場。貨物的種類主要是來自境外的日用品、食品、藥品和化妝品。不過,在這裡聽不到有人討價還價。
記者注意到,貨主每發放一批貨物都會在一張紙或者一個小本子上記上一筆。而那些取貨的人並不需要當場支付現金。這名婦女在認真的清點貨物的數量。這兩名婦女在拆掉原來的包裝,這樣做的目的是多帶一些貨。
請注意這名穿白上衣的男子,他先是掏出一個記事本看了幾眼。然後,掏出錢包,拿出了100多元錢,交給了一名取貨的婦女。魯軍說:「有人專門派發貨物,有人攜帶貨物出去賺取勞務費。」
當地把水客們賺取的勞務費稱為帶工費,記者向他們詢問各種商品的帶工費的時候,他們並不避諱。水客表示:「肯定不是自己用的,自家用的不會用這麼多,50元一隻。」
按照現在的行情,水客的帶工費一般相當於所帶貨物價值的1%-5%,也就是說,攜帶總價值500元的貨物過關,水客大約能夠掙到5-25元。在走私產生的所有利潤中,水客拿到的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而真正牟取暴利的是這些貨物的主人。魯軍說:「他付這些人的一部分勞務費,而這個勞務費是遠遠低於,他貨物正常進口所要付的關稅和增值稅,這些貨物通過這些勞務人員,帶出去之後,派發貨物的人會另外安排人員,盯住他們在鎮外專門負責,收集這些貨物,在回收貨物過程當中,付給他們勞務費,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麼整個流程形成了,鎮內集結 通過人員流動帶出,到鎮外再集結,就變相的進口貨物,實際上沒有交納關稅和其它的國家稅收。」
剛才我們也都看到了,水客走私每次帶的東西並不是太多,那麼似乎也不會偷逃太多的關稅。但實際情況遠遠不是你剛才看到的那樣,更精彩的鏡頭在後面。
可能給你留下這麼一種印象:水客往往是一堆人聚在一起,他們拎著紅色塑膠袋,來來往往帶一些小東西。可是深圳海關的緝私警察告訴我們,這些一眼能看出來的只是些小水客,真正的大魚往往混雜在這些小水客中,不好識別。不過長期和水客們打交道的緝私警察也找到了一些對付他們的辦法。
大水客
10月12日中午,深圳大鵬緝私分局的幹警接到線報說,有一名身穿紅色上衣的中年婦女在身上捆綁了幾十隻手機即將離開沙頭角。
很快,守候在沙頭角外的幹警發現了這名婦女。為了防止在沙頭角造成混亂,幹警們沒有立即動手,而是跟在這名婦女的後面,等待合適的機會。據線報稱,這名婦女已經多次採用身體捆綁的方式走私手機,從未失手。走到一個公交車站的時候,幹警們終於採取了行動。
然而經過檢查,並沒有在這名婦女找到捆綁的手機,是情報有誤還是對方臨時改變了計劃,幹警們也不得而知。
下午三點,又有情報說,有兩名女水客同時離開沙頭角,身上也是捆綁了手機。那麼,這一次情報準不準呢?記者隨同一名緝私警察在一座居民樓的樓梯上追上了這兩名婦女。經過盤查,這兩名婦女的確涉嫌走私。
這名警察立即打電話通知其他同事。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其中一名年長的婦女拔腿就跑。記者隨緝私警察一同追了上去。但是當緝私警察回到原地的時候,另一名婦女已經無影無蹤。在沙頭角緝私中隊,緝私警察從這名婦女身上搜出了走私的舊手機機身,經過清點,總數居然有170部。走私嫌疑人說:「我也不知道它是翻新的,我一早去排隊,出來打電話給這個人,按照電話他電話的地址,找那個地方,找接貨的人。」
據這名婦女交待,他每帶一部手機,可以得到1.2元,這一趟如果成功了,他可以掙到204元。
在當天下午的行動中,緝私警察還抓到了另一名涉嫌走私的婦女,她身上帶了60部熊貓牌新手機,標明的產地是韓國。走私嫌疑人表示:「帶一部這種手機帶工費是3元 ,手機的本錢老闆說300多元錢,330到350港幣。」
這名婦女告訴記者,有些價值比較高的手機帶工費也高,比如一部3000多元的三星手機的帶工費可以達到13到15元。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真是很難相信一個人能在身上綁上60部甚至170部手機。但是在事實上,很多走私的手機就是這樣被帶到了內地。我們再來看看剛才節目裡的那些諾基亞和熊貓手機如果被水客帶進來,會幹什麼用。
深圳市場
據這名婦女交待,這種諾基亞舊手機的出貨價格是每部25元,在境內進行組裝,加上電池和外殼,總的成本60元左右。
在深圳市賽格電子城,記者在很多櫃檯都看到了同樣型號的諾基亞手機。在賽格電子城,記者沒能找到韓國產的熊貓手機,但是記者找到了內地生產的同樣一款。這款手機的標價是1250元。而被緝私警察繳獲的那款熊貓手機的進貨價格只有350元港幣。深圳市打擊走私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王飛告訴記者,「據我所知這些手機,尤其是這種電子商品,水客走私數量是驚人的,而且大部分採取這種方式方法,從我們現在調查了解情況,自從98年全國打私風暴以後大規模的這種走私,現在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現在主要是採取這種,螞蟻搬家的這種方式方法。」
水客們究竟能帶進來多少手機,無法進行全面的統計,但是那些生產手機的內地企業已經感受到走私手機的威脅。深圳一家手機製造企業在國慶節前剛剛推出了一款新機型,市場價2980元,但是很快他們就在市場上發現了同樣一款水貨手機,售價只有2100元左右。
除了手機之外,水客走私的貨物種類還有很多,只要境內外市場上存在較高的差價,水客就會想辦法進行搬運。看起來,每個人只帶很少量的貨物,但是積少成多,偷逃關稅的總量還是不容忽視的。深圳打私辦主任王飛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王飛說:「就比如去年在中秋節前夕,當時月餅的需求量上升,所以當時水客就,單這一個商品的走私,當時我們曾經
在這裡估算過一次,大約有2個櫃左右,2個貨櫃,一天裡面就是說,他可以中秋節裡面,把兩個貨櫃搬出來了。」
回過頭再來看看記者拍到的水客鏡頭,就是他們,那麼現在看來,深圳打私辦主任王飛所說的「螞蟻搬家」,的確是非常地形象了。實際上水客走私手段並不高明,海關方面也一直不斷地在進行打擊。但頭痛的是,他們就是屢禁不絕。
水客屢禁不絕
在幾天的觀察中,記者發現水客們的行動都是有組織的。他們在沙頭角領到貨物以後,通常不會馬上出鎮,而是集結在出鎮大廳外的廣場上,有機會就一齊擁上去,機會不好再一起退下來,海關工作人員向我們道出了其中的奧妙。魯軍告訴記者,「水客為了確保這個貨物的安全,他會根據這個需要做出各種分工,比如說安排人員在各個位置,比如說站在廣場上,還有我們剛才看到的樓梯上觀望,他們是對這個走私活動,進行整個了解和掌控,為關鍵的任務,因為他們的所了解的情況就關係到,水客的具體的一個動態,比如說他們看到哪有情況,指揮水客前進或者水客後退,那麼水客的整個行蹤,聽從於他們的指揮,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人物實際上是個首腦人物或者說即使不是首腦人物,那麼他也是首腦人物手下,一個關鍵的骨幹力量。」
但是魯軍也告訴我們,在一般情況下,海關無法對這些關鍵人物進行處理,因為他們並沒有直接帶貨通關,也很難有證據證明他們和水客們的關係。魯軍給我們看了一段水客有組織衝關的監控錄像,時間是今年5月27日下午4:45分左右。魯軍說:「這個時間正好屬於上下班,因為走私他必定是心虛的,他走路不像正常人走路一樣,他可能在觀察我們這個
海關監管人員的動態,看見我們人員注意他了,他比較緊張,剛才我們開始看到的,我們借調武警,一靠近他時候,他立馬就原來正常的行走,變成了奔跑,那麼海關人員就跟上去,抓獲他。」
仔細看一下可以發現,就在這一名水客衝關的同時,另外一邊的水客也趁機溜了過來。
更讓海關方面感到頭疼的是,這些水客們熟知《海關法》和沙頭角各項制度的規定,即使查獲他們也無法讓他們洗手不幹。王飛表示:「我們刑法是規定個人走私逃稅額在5萬以上,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現在這些水客走私,他們就是採取化整為零,反正你說你涉稅額要上5萬,才能追究刑事責任,我所帶的商品,我就涉稅額控制在5萬以內,你抓到我,最多就是沒收我,你不能對我人有什麼處罰行為,你不能說是把我拘留,讓我蹲監獄啊,最多是貨物給我沒收了,你沒收我的貨物,我下次再走。」
按照規定,任何人進出沙頭角必須辦理相關證件。水客們大多是外來人員,沒有正當理由,她們不能辦理多次往返的證件。然而緝私警察抓獲的這兩名婦女手中都持有可多次往返的證件。其中一名婦女承認,他的證件是花錢買來的。
剛才我們也看到了,種種原因造成了沙頭角水客的長期存在。深圳市打私辦提供的資料也顯示,沙頭角水客最猖獗的時候曾經達到了每天進出12000人次。記者在沙頭角採訪的時候,雖然拍到了成群結隊的水客,但是每天也就是數百人次。當地人告訴記者,現在的情況已經有明顯好轉。原因就是深圳市打私辦和深圳海關正在進行長達四個月的「雷霆行動」,專項打擊水客走私。
今年5到8月份,水客團夥多次使用集體衝關的手段,嚴重擾亂了沙頭角的秩序。深圳海關決定從9月1日開始一項「雷霆行動」,專項打擊水客走私。這就是此次行動繳獲的部分走私物品。看看他們是用什麼辦法打擊的?
「雷霆行動」
在這次行動中,深圳海關不僅加強了關卡的查驗,而且把端窩點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深圳海關緝私局副局長宋敏告訴記者:「提高他們的成本,他們感到自己沒戲了,(走私的)成本很高,就是端他的窩點,就是收貨點,100%的收貨點,把它打掉。」
緝私警察通過跟蹤水客和市民舉報的辦法,找到28個水客走私窩點,並把他們一舉打掉,在這些窩點,緝私警察查獲了電腦硬碟、攝像機、膠捲、相紙、化妝品等一大批涉嫌走私的物品。深圳海關緝私局副局長宋敏告訴記者,他們下一步的打擊重點是打掉水客團夥。宋敏說:「通過水客去發現,真正的走私犯罪團夥,水客零散面大,真正的賺大錢的,我們覺得還是幕後操縱的。」
剛才的宋敏副局長和王飛主任還說了一個辦法,他們已經列出了一個水客黑名單,並把他發放到各有關部門,在辦理證件、通關放行的時候,黑名單上的水客將會得到特別的關注。正像宋敏副局長所說的,要想辦法提高水客走私的成本,讓他們無利可圖。這是打擊水客走私的根本辦法。
最後,順便提一下,我們接到不少被採訪人的詢問,說是有家福建南平的公司,叫博因信息技術的給他們發信,說是可以到他們那兒購買相應的節目錄像帶。在這裡,我們鄭重聲明,我們從來沒有委託博因信息技術開展這項服務,各位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和我們聯繫。再公布一下我們欄目的互動簡訊留言號碼,移動用戶可以發簡訊到8003222,聯通用戶可以發簡訊到9850222。
記者:馬洪濤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 《經濟半小時》 首播時間:21:30
重播時間次日: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