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展廳
初冬的一個午後,走四環路從大山子環島上酒仙橋路進入798藝術區,這裡因著正在舉行的多
樣的藝術活動而更顯熱情與活力,絲毫沒有受到季節的影響。你可以在畫廊或酒吧買張藝術區導覽圖,或乾脆自己隨意逛。來了在廠區裡轉一圈,總能發現些新東西。
這裡的美厚重而豐富。溼漉漉剛剛飄過雪的路兩旁是斑駁的紅磚瓦牆,錯落有致的工業廠房。藝術中心鋸齒形的廠房,高空間、大柱距的建築架構完整保留了興建之初的德國包浩斯式藝術風格,傳達出注重實用、簡約大氣的設計理念。搭配少見的北向而傾斜的條形天窗,保證了一天中室內採光的均勻、恆定,廠區內還保留了日漸斑駁的巨大朱紅色標語及廢棄的管道設施和儀器,冒著濃濃白色煙氣、隆隆作響的車間。北京798藝術區所在的地方,是50年代初由蘇聯援建、東德負責設計建造的重點工業頂目「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後幾經變遷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了配合大山子地區的規劃改造,眾多藝術機構及藝術家前來租用並再創造,逐漸形成了集畫廊、藝術工作室、藝術展示空間、文化公司、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於一體的多種文化空間。
這裡的美鮮活而單純。這裡曾經是我國解放後近現代工業文明史重要的實體見證,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改變,它結束了原有的功能使命。勃勃生機的藝術家自己創造了798,他們用自己敏銳的直覺通過改造與利用把這裡的廢舊廠房變成了中國當代先鋒藝術和時尚文化的中心,帶來的是對於建築和生活方式的創造性的理解。這裡給城市復興注入了文化的別樣力量,新的利用價值給歷史建築也賦予了新的含義。大量國內外藝術家直接居住在這裡或者以798藝術區為自己的主要藝術創作空間,短短幾年,798成了名副其實的全球畫廊嘉年華。各類活潑生動的會議、講座、電影放映與藝術家表演交相輝映,打造了分享當代藝術體驗的平臺。
這裡的美時尚而包容。藝術區平均每天都有多個藝術展開幕,百年印象攝影畫廊展出傳統或前衛的不同類型照片。在車間改建的大廳裡,開展著新聞發布會和服裝發布會等活動,也有各式各樣的展覽,展示中國當代藝術、設計、時尚、音樂與多媒體的最新創作。無論商業或非商業,這裡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展示中心,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徜徉藝術區,你能感覺就是身處這日新月異的文明當中,藝術家自身恰恰就是這巨變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