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藝術區設「兩元門票」:商業與藝術的博弈

2020-12-19 贏商網

  在美術館等公共藝術空間免費開放的今天,走進798藝術區,卻時見畫廊門口有收費的標示。在亞洲藝術中心的門口,豎立著一個「自覺投幣兩元」的票箱,據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收費方式已經實行了好幾年,但每天上千名遊客主動投幣的人寥寥無幾。同樣實行兩元票價制的楊畫廊,收費的緣由是剛結束的展覽期間,用以投放視頻的設備被偷,致使一批相關的資料全部遺失,無奈之下只好採取門票制的方式,以限制一部分人流量。

  記者在走訪的一些收費畫廊中了解到,雖然實行了門票制度,但大都沒有嚴格執行。而且售票的緣由,也都是因為人流量過大,許多觀眾對藝術品愛護意識不強,所以展品受損的問題時有發生,觸摸展品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另外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掛有明顯收費標示的畫廊,觀眾人數明顯比不收費畫廊要少,但駐足欣賞作品、交流作品感想的人數比例卻高了許多。在對因收費而選擇過門不入的觀眾隨機採訪中,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就是來看看玩」。

  每逢周末,雖然798藝術區遊人如織,但帶著「來看看玩」心態的遊客觀眾顯然為數不少,以至於藝術區內一家經營特色服飾店的促銷員說:「每天都有那麼多旅遊團來,這難道不就是旅遊區嗎?」

  駐紮了500多家機構,包括265家專業畫廊的798藝術區,可以說是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藝術社區,也是北京的一個文化地標。但藝術區緣何蛻變為旅遊區?中國藝術區的發展之路是什麼?

  產業升級的798藝術區

  798藝術區的前身是國家重點電子企業718聯合廠所在地。上世紀90年代末,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化,聯合下屬的幾個工廠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部分產業遷出,大批閒置廠房對外出租。典型的「包浩斯」建築風格,加上低廉的租金,很快吸引了藝術家入駐,舒適的環境和創作氛圍為798迅速積攢了人氣,藝術家、藝術愛好者不斷慕名而來。藝術區逐步形成規模,並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2006年被確定為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但近幾年,隨著藝術園區的發展,各類經營機構的進入,「藝術家流失」「藝術區變調」等對藝術區發展規劃的質疑也紛紛湧現。

  對此,北京798藝術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國華說:「798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發源地和搖籃,有很強的包容性。過去是畫家租用畫室創作,現在是更多的藝術家到這裡辦活動,所以我們並不贊成『藝術家流失』的說法。據我們統計,現在和藝術機構籤約的藝術家就有3000多人,這些藝術機構專門為藝術家們做學術及宣傳推廣活動。」

  而對畫廊象徵性的收費,張國華也表示理解,雖然藝術區中大部分藝術中心和畫廊可以免費參觀,但有些畫廊收費主要目的並不是希望以此盈利,而是想把一些非藝術愛好者擋在門外,以期使展品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們管委會也不希望798成為旅遊景區,容易破壞園區的藝術氛圍。而且也一直保持嚴格的準入制度,支持鼓勵當代藝術和前衛藝術家進入,跟藝術無關的企業不得入駐,以期留住藝術魅力和藝術家創造力。」

  對於未來798藝術區「打造成功能齊備的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逐步將展示和交易的功能區分開來」的規劃,張國華透露:「目前,管委會已經將五星級拍賣大廈的修建方案提交北京市,這個拍賣大廈既可以為國際藏家提供住宿、拍賣的場所,又配備了藝術品的倉儲、安保措施,為收藏家們提供全套服務。與此同時,公益性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在籌劃建設中,將對重點藝術品進行收藏、展示和研究。未來的交易區將佔到園區10%至15%的面積,實現以功能提升帶動產業升級。」

  藝術家需不需要聚集藝術區

  中國的藝術區,從早期的圓明園時期到現在才短短20餘年,而西方的藝術區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西方藝術區的形成與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不僅體現了西方藝術潮流與藝術中心的變遷,更可以為中國提供可資借鑑之處。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西方美術史的王端廷說:「藝術家需要扎堆,是西方現代主義的一個傳統。藝術家也需要彼此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自然就會走到一起。藝術區的形成,有創作的需要,也是商業經濟的產物。」西方從現代主義開始以後,產生了藝術家的聚集區,早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法國巴黎20世紀初自然形成的兩個藝術家聚集區:一個是塞納河右岸的蒙馬特高地,代表藝術家有畢卡索等人;另一個在塞納河左岸,代表藝術家有莫迪裡阿尼、夏加爾等人。而最有影響的藝術區,是上世紀在紐約形成的蘇荷藝術區和東村藝術區,也是自發地聚集在一起。

  王端廷介紹,藝術區分藝術家聚集區與畫廊區兩種,中國比較早的藝術家聚集區是圓明園畫家村,後來搬遷到宋莊,再後來有了各種藝術區,而798主要是一個側重畫廊的藝術區。

  中國藝術家扎堆形成藝術區的現象,在批評家彭德看來,首先是藝術家不太自信的表現,從而需要一個群體,而真正有造詣的藝術家不是靠群體的力量來進行自我實現。所以他對藝術家抱團藝術區一直持比較消極的看法:「從世俗的角度看,藝術區有它積極的一面,便於交流、傳播。但從藝術本身,藝術區對藝術家有一種傷害,容易造成作品雷同,所以我對藝術區不是太看好。我始終認為這種聚在一塊不一定是最好的生存方式,藝術家還是應該回到畫室裡,獨立起來。」

  「藝術區的出現有它背後的原因和自身的邏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區的弊端會慢慢呈現,人們也會思考藝術家生存更好的方式。各地的藝術區也越來越多,原因是整個社會對當代藝術還沒有廣泛接受,這也是藝術環境比較落後的表現。」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彭鋒說。

  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博弈

  798藝術區的發展和演變,不僅是北京一處藝術區的問題,也是中國藝術區發展的一個縮影。王端廷介紹,西方的藝術區都有一個從形成、發展到衰落的過程,現在的798和宋莊,也必然會有這麼一個過程,而且現在已經看到了這個跡象。「798已經過了它最好的時期,這個最好的時期是相對來說藝術的純粹性比較高,更單純一些。現在這種單純性已經慢慢被侵蝕了,藝術的商業性取代了藝術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杭春曉也認為,798作為一個藝術區來看,已經越來越泛藝術商業化,失去了藝術作為思想生產力的色彩,不再具有藝術家的創造性,更多的是以藝術品、藝術衍生品和以藝術名義的商品聚集區,成為一個時尚文化生活區。但他同時表示,如果從公共文化的角度看,這也是藝術走向公眾的必然結果,因為今天觀眾不再去關注深刻的藝術,只會去關注被消費的藝術,而且藝術成為一種文化消費對象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快地發展。「應該用更理性的態度,而不是簡單的情緒化態度來看待798藝術區的變化。798藝術區的現狀,從深層的角度講,就是一個城市化、商品化發展的必然推進。798變成這樣,也是一種好事,向更多的公眾推廣了藝術的概念,哪怕它現在不是一個藝術的源發地。」

  對於藝術區的發展,杭春曉認為關鍵是藝術區自身如何定位:「如果想成為藝術原創地,除非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對藝術家的支持力度,否則必然出現藝術被驅逐和泛商業化。如果想成為藝術被消費的公共文化生活區,受市場行為的規律控制就自然會形成。但如果變成一個同藝術毫無關係的商業區,那就很悲哀了。」

  除了自然形成的藝術家聚集區外,隨著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各地也紛紛興建藝術區,但藝術區的發展,並不僅僅是建起幾座工作室。對國內藝術區一直非常關注的批評家楊衛說:「其實藝術區先是自然形成,然後再去扶持。過於人為化,反而不易形成,藝術家會自然地擇地而居。藝術區的生長就像藝術家的創作一樣,不可能規定每個人都畫一樣的東西。」

  藝術區發展往往也面臨一個難解的怪圈,即當藝術區形成,各種經營機構進入,房價上漲,藝術家撤離,再尋找新的藝術聚集區。對此,楊衛分析說:「中國藝術區的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權問題。因為多數藝術區並不是真正在做藝術,而是以藝術的名義把地價炒熱了,地價上來後就自然面臨著這個問題。」

  楊衛剛從成都藍頂藝術區回來,他認為在國內的藝術區中,藍頂藝術區還是相對成熟的,當藝術家們從老藍頂藝術中心遷到新藝術中心的時候,就與開發商解決了產權問題。「有了產權就等於留住了藝術家,藝術家有了歸鄉的意識,才能形成一種傳統,這樣就形成了城市自身的一個文化品牌,也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鑑的方式。中國藝術區的發展,歸根結底就是產權問題,以及藝術區發展扶持政策的延續性。」楊衛說。

本文轉載來自:新華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北京798藝術區,充滿藝術文化的創意廣場
    來到首都北京少不了參觀各大型景點,流山玩水感受北京的人文氣色,感受老北京的大街小巷和胡同的底蘊,而想找靈感看藝術的遊客當然要去打卡景點——798藝術區。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別稱:大山子藝術區,當然還有英文名稱:798 ArtDist。這裡原為國營798電子工業老廠區所在地,如今已變成了廣泛關注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現在每年會吸引無數的國內外媒體和旅客前來參觀。
  • 北京798藝術區:慢行帝都 遊走在藝術商業氣息之中
    北京798藝術區:慢行帝都 遊走在藝術商業氣息之中 ——圖說文化創意產業園系列之一
  • 北京798藝術區打卡地盤點
    2000年底,798廠重新整合,一部分房產被閒置了下來,並陸續對外出租。由於租金低廉,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家開始聚集於此,逐漸形成了一個藝術群落。798廠轉型成為798藝術區,798因此成為北京的文化地標之一,現在有新的北京三大景點「長城、故宮、798」的說法。
  • 北京朝陽區的一個藝術園區-798藝術區
    去北京旅遊的時候,特意去了一趟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個藝術園區-798藝術區。798廠區原是一個荒置的舊工廠區,在50年代有蘇聯和東德支持和設計建造的,其特色為東德的包浩斯風格,後來80–90年代間工廠陸續停產而閒置。
  • 藝術部落,詩意生活,北京798藝術區打卡地盤點
    北京798藝術區又稱大山子藝術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原為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2000年底,798廠重新整合,一部分房產被閒置了下來,並陸續對外出租。由於租金低廉,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家開始聚集於此,逐漸形成了一個藝術群落。
  • 藝術創作的「畫布」——北京798藝術區
    藝術創作的「畫布」——北京798藝術區 member 2009-10-12
  • 走進北京798藝術區
    你可以在畫廊或酒吧買張藝術區導覽圖,或乾脆自己隨意逛。來了在廠區裡轉一圈,總能發現些新東西。 這裡的美厚重而豐富。溼漉漉剛剛飄過雪的路兩旁是斑駁的紅磚瓦牆,錯落有致的工業廠房。藝術中心鋸齒形的廠房,高空間、大柱距的建築架構完整保留了興建之初的德國包浩斯式藝術風格,傳達出注重實用、簡約大氣的設計理念。
  • 獨家走訪|藝術蟄伏商業先行 798藝術區的「春天」還遠嗎
    為了幫園區中的中小微及個體工商戶紓困,798藝術區方面根據政府相關政策要求於近日推出了疫情期間房屋租金減免措施,也被業界視為藝術區房租優惠的「靴子落地」。眼下各行業正步入復工復產的階段,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對798等藝術區走訪時看到,雖已有房租補貼落地,單寧各個藝術機構尚未迎來大範圍復甦;反而餐飲、超市、藥店等先行營業。
  • 北京798藝術區——外地青年遊客集中地,體驗藝術的高級殿堂
    798藝術區自從被一群知名文青帶火以後便開始了它源遠流長的藝術傳播。它集中在北京朝陽區的大山子地區,來來往往的青年旅遊者數不勝數。這裡到至今為止仍然被稱作北京最有趣的青年人聚集地。今天小編則要帶著關於798藝術區幾個人氣比較旺盛的場地給大家做詳細的遊玩攻略,趕緊get起來吧。
  • 2018北京798藝術節 798藝術區未來發展戰略研討會召開
    北京798藝術區作為朝陽區的文化窗口,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形式,一直致力於文化藝術的公眾化發展,以文化藝術促進傳承和交流,塑造朝陽區文化藝術產業優勢,是北京乃至全國最大、最重要的公共藝術傳播交流平臺之一。
  • 北京798藝術區還算是藝術家的天堂嗎?
    搞藝術搞文學創作的藝術家們在思維枯竭的時候,都會去些名勝古蹟或藝術氣息氛圍濃重的區域採採風,找找靈感換換腦子。對於搞藝術創作的人來說,這種行為再普通不過了。北京798藝術區算是藝術氛圍濃重的地方,很多外省的文學家和藝術家每年都會聚集在798裡,切磋著各自的藝術作品。除了藝術家們經常在北京798藝術區裡辦各種展覽,一些企業也常選擇798藝術區裡的79罐、第一車間這樣可以做商業演出的場地做活動,沒辦法,北京798藝術區的熱度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 到北京798藝術區,感受來自藝術的視覺衝擊
    798一個看似毫無創意的名字,甚至還有一些老土,誰又能想到這裡是藝術的天堂,這裡的創意作品數不勝數,每一件都給我們帶來視覺衝擊。其實798藝術區的前身為北京798電子廠,因電子廠的搬離,眾多文化創意公司陸陸續續的搬到這裡,漸漸形成了798藝術區。
  • 深度| 798藝術區被大眾趣味佔領了嗎
    原創 羅書銀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藝術34#畫廊1#展覽13作為具有指向性的畫廊聚集地——798藝術區,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代表了當代藝術最實驗、最前沿之地。幾年前,還有許多聲音在討論:798藝術區「應該重藝術還是重商業?」
  • 除了798,北京不可不去的十大藝術區
    隨著藝術家們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商業化的運作模式也打破了藝術街區形成伊始的平靜。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下,除了798,北京你不可不去的十大藝術區。  No.1 宋莊原創藝術聚集區  遊玩看點:  草場地藝術區已經成為初具規模的重要文化產業聚集區,成為繼北京798藝術區後,藝術創作氛圍更活躍、更自由、更具特色的藝術家的文化創意樂園。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草場地村藝術區319號  公交路線:公交402、418、688、851、854、909、973等草場地站下車即到。
  • 北京798藝術區旅遊景點推薦
    798藝術區是20世紀50年代在工廠基礎上建立的藝術區,位於九仙橋大街大山子區,故又稱大山子藝術區,佔地面積超過600000平方米。798藝術區位於原電子工業部下屬的六家工廠706、707、718、751、797和798區。
  • 北京798藝術區文化遊攻略 798藝術區在哪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前往指南:  798雖然偏僻,但交通方便。開車走四環路,在大山子環島上酒仙橋路,然後從酒仙橋路2號入口或酒仙橋路4號入口進入798,在廠子裡可找個安全地方停車。坐公車有401,420,405,909,955,991,988,城鐵臨5路,小30路。注意,計程車不讓進廠,天黑後廠區照明昏暗。798走一圈下來二十分鐘,方圓一平方公裡現在有一百多家文化機構,包括出版,建築設計,服裝設計,室內家居設計,音樂演出,影視播放,藝術家工作室等。
  • 北京頤和園和天壇:旅遊必去王府井和798藝術區是古今藝術元老
    在明朝中期,這條大街上出現了最早的商業活動。藝術區北京旅遊必去:NO.5798藝術區簡介: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故又稱大山子藝術區,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
  • 798藝術區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從藝術傳播角度來看,北京的文化形象尤其是現代藝術形象需要這樣一個符號、這樣一個窗口,對外展示當代藝術的風貌,儘管有許多噱頭,儘管有許多非藝術的元素摻雜其中,但798作為海內外知名度頗高的藝術區,在文化藝術傳播中的作用似乎暫時還無法替代。
  • 遊覽 北京市 朝陽區 798藝術區 北京的新地標和文青聚集地
    798藝術區位於朝陽區東北,是老廠房改造的創意園區。現在已是北京的新地標和文藝青年聚集地,駐紮了很多畫廊、展館和獨立藝術家,建築也都新銳時尚,設計感十足,還有不少特色店鋪,是年輕人感受文藝氣息的妙處。798藝術區的範圍較大,大約長寬都在1公裡左右,各個畫廊和展覽館、藝術中心等分布在一座座改造的廠房內,沿路步行一一參觀即可。798的展館、藝術中心等營業時間大致在10:00-18:00左右,每周一基本都會閉館,注意選好時間前來。一般遊客在這裡簡單觀光大約半天即可,如果認真觀看展覽、藝術品等則需要一天時間。在798逛街,主要便是感受這裡的藝術氣息,而觀展就是最主要的內容。
  • 感受前沿藝術文化:北京798藝術區,多種文化同臺展現
    夏天,是適合三五好友出遊的季節,北京的夏天常常是天高,雲淡,風輕,我甚是喜歡,喜歡北京的春夏秋冬,秋天尤甚。今天我們說說夏天的遊記,秋天后面慢慢分享。798藝術區裡有很多文藝小店,店裡的小物品都是非常精緻有特色有創意的,店面的布置也十分的有藝術氣息。到一個旅遊打卡點,我喜歡先從整體上去感受它,先遊覽整體街區,感受它從大環境上營造的氛圍,再深入到每家小店裡去感受特色店家營造的小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