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張鵬雲 周竹)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17家第二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溧陽市入選其中,對於溧陽這座青山秀水懷抱的城市來說,可謂實至名歸。
溧陽有天目湖、南山竹海這樣的老牌景區,也有1號公路、溧陽茶舍、禮詩圩村、慶豐村這樣的新晉超級網紅IP。行走溧陽,小到一樹一瓦,大到一山一湖,處處皆是景;全域旅遊在溧陽,處處皆「有範兒」。
從「網紅」到「示範」
順著依山傍水而鋪設的溧陽「1號公路」漫步,仿佛置身於大自然的搖籃,沿途儘是秀麗風光,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新鮮純淨。如今,「1號公路」已成為溧陽全域旅遊的主動脈。
溧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張雅萍介紹,365公裡長的溧陽「1號公路」串珠成鏈,聯結起全市主要的景區景點、220多個鄉村旅遊點、62個美麗鄉村和特色田園鄉村,在1號公路沿線布局36個驛站、32處觀景臺、26個房車營地,把原本分散游離的自然資源和鄉村景點連接成新的優質資源,打通了全域旅遊向縱深擴展的神經末梢,年吸引600萬遊客徜徉在田園鄉村之間,帶動5.4萬戶農戶在「家門口」致富增收,推動「溧陽1號公路」真正成為「生態1號、旅遊1號、文化1號、富民1號」。
隨著「1號公路」IP影響力不斷擴大,它的衍生品牌也逐步開發出來。位於神女湖驛站不遠處的「公路咖啡」就是其中之一,遊客在這裡可以坐擁自然山林,享受自由時光。
開放和創新是全域旅遊核心理念。「1號公路」從一條「網紅」路到「交通+旅遊」的示範點,不難看出理念的創新是其走紅的重要因素。
「小而精」與「大而美」的合奏
在溧陽的青山綠水之中,隱匿著一些「小而精」的茶舍、民宿,它們不大,卻精緻有加。這便是近年來溧陽打造的旅遊休閒新名片——「清風朗月·溧陽茶舍"。
宋嬌是一家名為「陶然美岕」民宿的女主人,在「鄉村振興」、「設計下鄉」的大背景下,回到家鄉,藉助山水田園溧陽的生態優勢,打造-一處為遊客服務的休閒度假地。宋嬌說:「到這裡度假休閒的遊客大多從上海、杭州等城市慕名而來。現在的一些高端消費人群,更希望尋找一處幽靜、精緻的休憩之處。我們這兒的一些別致民宿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據了解,2017年溧陽市政府出臺《溧陽市鼓勵和促進「溧陽茶舍」發展的實施意見》,開始了以「溧陽茶舍」模式探索鄉村精品民宿發展路徑的首次嘗試。採取「三個一批」的方法,即「政府平臺建設一批、社會資本實施一批、建成項目提升一批」,推動民宿健康融合發展。經過兩年多的探索與發展,目前溧陽市現已有50餘家精品民宿。此外,溧陽市政府還推出「溧陽茶舍」小程序,大力推廣「溧陽茶舍」品牌。
這些茶舍、民宿各有各自的特點,有的是將原來的農舍進行改造設計,有的是將學校進行改造設計,還有的是在原來的礦坑中建造起來,唯一相同的是,這些茶舍主人都有一份對溧陽醇美山水的不舍情懷。
此外,當地政府還制定出臺了《溧陽茶舍(精品民宿)等級評定標準》,明確了溧陽茶舍等級評定對象、標準、程序及管理等要求,出臺溧陽茶舍(精品民宿)聯合登記備案制度,規範民宿行業向上向好發展。據了解,目前已評定出23家星級溧陽茶舍,政府對評定為星級溧陽茶舍的單位實行以獎代補,鼓勵其發展。
除了這些「小而美」的茶舍、民宿,在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目湖與南山竹海之間的龍潭森林裡,佔地2000餘畝的美岕山野溫泉度假村則用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為遊客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休閒體驗。
夏夜裡飄忽的螢火光點承載著許多人童年的回憶,而在美岕,遊客可以在這裡與這些小精靈來一次親密接觸。為了保護螢火蟲的棲息地,度假村在花園酒店規劃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劃定了一些區域不安裝路燈,臨近的茶園也不允許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以確保螢火蟲棲息地不受聲光及化學汙染。
「螢火蟲文化IP的挖掘和變現需要一個過程,我們的IP之路才剛剛開始。」美岕山野溫泉度假村創始人仲春明表示,接下來還將藉助美岕獨一無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成熟的度假業態,通過螢火蟲IP的創造和衍生,研發出美岕獨有的螢火蟲文創體系和度假理念,將美岕打造成為國內首家螢火蟲主題度假村和自然學校。
全域旅遊 共創共享
「全域旅遊不是遍地開發,也不是大拆大建。」對於全域旅遊,溧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張雅萍認為:「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個個民富村美的鄉村振興樣板,遍布溧陽的各個鄉鎮。在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禮詩圩村,乾淨整潔的道路、粉砌一新的村墅、美麗的荷塘水榭、休閒自在的村民和絡繹不絕的遊客,組成了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麗畫卷。
來自上海的遊客劉金瑞老先生仔細觀賞著村子裡的一房一舍、一湖一景,饒有興致地拍照留念。「在這裡能找到小時候的回憶!」劉老先生指著面前清澈的九龍潭說:「自己老家門口就有一條這樣的小河,村裡人在裡面洗衣淘米,沒想到在這裡的農村還能把環境治理的這麼好。」
據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禮詩圩村緊扣「共享村落,禮詩生活」的發展定位,建設「水鄉荷韻」美麗村莊,塑造「荷塘月色」文旅品牌,以「共享村落」、「開心菜園」撬動農旅融合、帶動富民增收,「共享菜園」一期20畝,村級年收益約40萬元;「共享農家廚房」每年每戶增收4萬元,2019年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0萬元,2020年預計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60萬元。
像禮詩圩村這樣的村鎮在溧陽還有很多,以「地瓜」為主題的牛馬塘村、藍城打造的首個美學小鎮楊家村、以原鄉有機軟米為特色產業的別橋鎮塘馬村、以穀物豐收文化為核心的慶豐村……,各有主題、各有特點,政府和群眾共同發力,探索出一條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齊發展的溧陽示範之路。
編輯:沈沁
審核:張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