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偽冒貸款騙局,快易花聚焦用戶資金安全

2020-12-21 雲掌財經

相關資料顯示,自去年9月起,偽冒貸款App騙局呈直線上升趨勢,這類偽冒山寨App與正規貸款App的名字、圖標及功能體驗等都十分相近,不法分子謊稱是正規貸款機構工作人員,誘導用戶下載假冒App繼而實施詐騙,嚴重損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

針對偽冒貸款App屢禁不止的現狀,行業頭部平臺快易花公開表示,正規貸款機構和平臺絕不會姑息這種違法行為,將堅決使用法律武器,打擊一切侵害消費者權益、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維護良好的金融環境。

作為萬達集團旗下的普惠金融品牌,快易花秉承合法合規的經營理念進行運營和發展,屬於正規持牌機構。經過多年的積累,快易花在風險管理、科技研發、產品設計等金融核心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業務經驗和紮實的專業能力,能夠更好地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和服務體驗。

在為用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快易花也十分關注金融安全領域。如今偽冒詐騙套路不斷,快易花提示用戶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和鑑別能力尤為重要,並從以下三個方面注意防範詐騙:

一,需要貸款時,務必從官方渠道和正規應用市場下載官方App,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以及二維碼來下載安裝App,以免落入騙局。

二,正規貸款機構的客服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如個人微信號、個人QQ號)與用戶進行聯繫,也不會向用戶索要個人信息和驗證碼。若出現類似情況,一定要注意加強防範,切勿向陌生人個人帳戶轉帳。

三,正規貸款機構不會要求借款人在借款到帳前支付任何費用,請不要在貸款到帳前繳納任何名義的任何前期費用,所謂的手續費、保證金、銀行卡解凍費等都是詐騙分子的說辭,請注意加強防範。

在提醒用戶提防偽冒詐騙App的同時,快易花也將繼續秉承合法合規的經營理念,以創新金融科技成果加碼風控,築牢合規運營防線,持續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優質金融服務。

相關焦點

  • 緊貼用戶金融需求,快易花解決大眾消費周轉難題
    作為消費金融頭部平臺,快易花發揮自身優勢,以金融科技創新加碼服務,滿足更多消費金融需求。快易花,是萬達投資集團旗下的普惠金融品牌,公司秉承合法合規的經營理念,屬於正規持牌機構。自成立以來,快易花堅持金融科技創新,在風險管理、科技研發、產品設計等金融核心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業務經驗和紮實的專業能力,可為用戶提供方便、高效、安全、優質的金融服務。
  • 快易花簡單花,助力國民消費升級
    在消費升級的當今社會,成人年難免會遇到資金周轉不暢的情況,比如大額消費、醫療支出、子女教育費用等等,雖然資金缺口並不大,但卻也給經濟壓力較大的成年人造成了困擾。作為頭部消費金融平臺,快易花通過方便快捷的線上信貸服務,為消費者日常資金周轉提供有力支持,對促進消費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 快易花: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服務 贏得市場青睞
    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房貸、車貸帶給我們的壓力,每當遇到一些意外支出或是有一些出遊計劃時,難免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情況,資金周轉困難怎麼辦?別著急,快易花可以輕鬆幫你解決資金周轉難題。作為萬達投資集團旗下的普惠金融品牌,快易花在解決用戶資金周轉問題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首先,作為大家熟悉的萬達集團旗下的金融產品,有萬達的信用及知名度做依託,快易花的正規性不用懷疑。
  • 侵害用戶權益未整改,萬達小貸旗下「快易花」被工信部通報下架
    11月10日,工信部通過官方微信「工信微報」通報下架60款侵害用戶權益的APP,上海萬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運營的APP「快易花」在列。據悉,本批被下架的APP均曾被工信部通報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但截至目前尚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工信部要求相關應用商店在本通報發布後,立即組織對名單中應用軟體進行下架處理。
  • 建設銀行為市民支招:教您如何防範銀行偽冒辦卡
    早在一個月前,張小姐圖方便,委託中介為自己辦理高額度的他行貸款。沒想到不法中介竟然假借自己的名義,利用當時遞交的身份證等個人資料,纂改帳單地址等信息,偽冒申請信用卡。  得知真相的張小姐,焦急萬分。「那怎麼辦,我真的沒有申請過建行的信用卡,會不會要我承擔這張卡片的消費?」
  • 反詐課堂 | 固原公安帶您識別網絡貸款騙局
    反詐課堂 | 固原公安帶您識別網絡貸款騙局 2020-12-08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支付寶招聯合作用戶被貸款?真相是這樣!
    一位支付寶用戶莫名其妙背上了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而這背後是熟人利用支付寶註冊規則「作案」。  近期有公眾號文章顯示,有一位網名為「青兒」的網友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招聯金融的炮轟電話,說她的「好期貸」貸款逾期了,但青兒並未通過該平臺貸款。
  • 騰訊手機管家提醒謹防「註銷貸款帳戶」騙局
    進入畢業季,畢業生註銷各種校園卡揮別校園,不法分子趁機散布註銷貸款帳號騙局,已有多位學生被騙。是什麼樣的套路讓對「貸款」警覺的大學生身陷騙局,畢業生又該如何防騙?對此,小編對騙局進行復盤,幫助畢業生預防被騙。
  • 因「過度」催收被法院判道歉,萬達快易花剛被工信部點名
    10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顯示,截至目前,共有131款APP尚未完成整改,萬達旗下兩個貸款APP被點名,分別為「萬達普惠」(運營主體:廣州萬達普惠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快易花」(運營主體:上海萬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 萬達小貸APP快易花遭下架:近半月未有效整改 王健林系實控人
    金融虎訊 11月11日消息,因被通報違規且時隔半個月未進行有效整改,萬達旗下網絡小貸公司運營的貸款APP快易花慘遭下架。昨日,工信部官網發布關於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的通報,近日組織對60款APP進行下架。
  • 萬達旗下兩貸款APP被點名:不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無法使用
    探長讀財注意到,除「萬達普惠」APP之外,萬達旗下另一貸款APP「快易花」也被點名。根據工信部披露,萬達普惠和快易花分別隸屬於廣州萬達普惠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上海萬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兩款APP均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渡索取權限。
  • 比特幣騙局及識破比特幣騙局的技巧
    3.比特幣軟體詐騙與比特幣相關的交易平臺、軟體、公司利用各類宣傳手段吸引公眾存入資金或比特幣,一旦客戶入金達到一定水平,詐騙者就直接轉移客戶資金。除了模仿合法交易網站的套路外,另外一種常見的騙術是釣魚網站向用戶發送郵件,通知他們獲得了免費贈送的比特幣,但需要用戶使用郵件中的連結登錄比特幣帳戶才能領取,一旦使用這個連結輸入交易帳戶信息犯罪分子就會盜取這些信息數據,然後在用戶還沒反應過來之前清空他們的交易帳戶。2.
  • 騙局也來了!
    如果點開了,木馬病毒就會植入手機竊取用戶信息。此外,不法分子也會在預購活動上動歪腦筋,騙取消費者的定金。03「假客服」騙局「雙十一」期間,因現階段資金無法支撐其暴增的購買力,不少人想方設法提升花唄或信用卡額度,而這正給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機。
  • 快易花網絡錯誤無法登錄怎麼辦 試試這幾種方法
    快易花是萬達旗下的一款網貸產品,因其高效快捷的使用體驗吸引了很多用戶使用,不過近日有用戶在使用時遇到了網絡錯誤無法登陸的問題,那麼要怎麼解決呢?目前,快易花的運營還是比較正常的,出現網絡錯誤無法登錄的情況比較少。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造成快易花網絡錯誤無法登錄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大家可以對照著嘗試自行解決。
  • 建行推自助貸款產品快貸PK京東白條與支付寶花唄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建設銀行(601939)獲悉,該行已於2014年12月中旬正式面向全國推出了業內首個全流程個人網上自助貸款產品「快貸」。此前,京東商城曾推出類似的信用支付產品「京東白條」,阿里巴巴也於近期在支付寶上推出了帳戶可透支的信用支付方式「花唄」。
  • 抖音安全中心發布 寵粉送禮、點讚刷單都是騙局
    近日,抖音安全中心向用戶發布了反詐騙安全提示。文中盤點了七種網際網路上常見的詐騙行為和流程,包含寵粉送禮、貸款投資、假冒客服、點讚刷單、殺豬盤、仿冒名人帳號,並提醒用戶注意識別網絡詐騙陷阱。據介紹,今年以來,抖音封禁相關詐騙類帳號664158個,其中殺豬盤類型詐騙佔比近50%。
  • 消費金融市場釋放潛能,快易花精準服務大眾消費需求
    作為頭部消費金融平臺,快易花通過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能力,精準服務大眾消費需求,推動社會經濟良性發展。快易花,是萬達集團旗下的一個普惠金融品牌,屬正規持牌機構。自成立以來,快易花就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充分依託萬達集團豐富的消費場景和海量的數據資源,深耕消費金融領域,持續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優質的金融服務。
  • 解救「剁手」帳單 快錢「快易花」新推信用卡代還
    日前,快錢旗下信用產品快易花推出了信用卡代還功能,可以快速為「剁手黨」們的錢包「回血」。原來,對於暫時手頭資金不足的用戶來說,快易花可給用戶提供更長的資金周轉緩衝期,即先由快易花向其指定信用卡帳戶還款,用戶則可以靈活地選擇3—12期的分期還款方式,以每期最低0.5%的手續費再向快易花還款。
  • 工信部下架60款APP,萬達小貸「快易花」上榜!
    網貸天眼訊,1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布關於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的通報。通報稱依據《網絡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和規範性文件要求,近日組織對60款APP進行下架,其中,上海萬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運營的APP「快易花」在列。
  • 【提醒】:小心「殺魚盤」騙局
    做生意無資金周轉,咋辦?貸款!「月光族」想「買買買」,咋辦?貸款!面對經濟壓力,你需要貸款嗎?5月14日,珠海的張小姐報警稱自己於4月26日至5月14日期間,在某金融貸款app辦理貸款時,被詐騙人民幣一萬九千餘元。網絡貸款詐騙為何「居高不下」?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來看:詐騙分子通過不法渠道獲取公民隱私,可以準確報出受害人的姓名、年齡、手機號、身份證號等各種私密信息,易博取受害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