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德克薩斯大學天文學家安娜·紹爾說:「望遠鏡將能夠觀察到大爆炸之後形成的第一批恆星,它們通過大爆炸所產生的物質形成。」她說,目前沒有望遠鏡可以觀測這些古老的恆星,哪怕是美國宇航局(NASA)即將推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也不行。
-
在月球上建造巨型望遠鏡真的能發現最早的恆星嗎?
近期,一組天文學家正在重新提出一個十年前被NASA擱置的想法,即在月球上安裝一個巨大的天文臺。 這就是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學家們的論點,他們在一篇論文中詳細闡述了他們的觀點,這篇論文將發表在未來一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目前可以在arXiv上獲得預印本)。 實際上,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2008年,當時亞利桑那大學的一組天文學家提出了月球液鏡望遠鏡的概念。
-
【VOA慢速 11.29】月球上望遠鏡能探測宇宙中最古老恆星
美國天文學家說有新的證據證明月球上的大型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proposed the idea to build such a telescope to NASA in 2008.
-
美欲在月球上建造兩臺望遠鏡,最大直徑約1公裡,可看到宇宙之初
如今人類已進入第二個探月高潮,中美俄歐日印都已公布各自的探月計劃,未來人類必將會在月球上建造長駐基地,建造大型月球射電望遠鏡也都在各國的月球探索和開發計劃之中。 12月中旬,有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學家安娜·肖爾等人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刊文稱正在籌劃要在月球上建造一臺「終極大望遠鏡(ULT)」,這架射電望遠鏡主鏡直徑將達100
-
科學家正籌劃在月球上建設巨型望遠鏡,據說能看到……
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如果能夠在月球表面的隕石坑裡建設巨型的液態望遠鏡,我們將有機會窺見宇宙中的第一束星光。即使我們假設此方案可行,建造如此先進的大望遠鏡所需的技術仍需要數十年的時間進行研發。鑑於這個望遠鏡的巨大觀測潛力,科學家們現在正致力於研究其概念基礎。
-
美國射電望遠鏡坍塌,想不被中國超越,月球背面是重建最好的位置
所以來自宇宙的微弱信號,是非常容易被射電望遠鏡當成幹擾信號給過濾掉的。如果能將望遠鏡設置在地球之外,無疑會獲得遠勝於地球的效果。由於月球自轉與地球公轉的速度基本相同,所以我們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個面,而月球的背面始終是無法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正是這個特性,可以用月球本體擋住地球的電磁波幹擾,更加適合射電望遠鏡的觀測。
-
美國科學家擬在月球設巨型望遠鏡 探索最早恆星
科學家建議在月球上造一個直徑達百米的巨型望遠鏡,由一大缸液體不間斷地自旋維持鏡面所需的凹面形狀,用以探測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恆星。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仍然觀測不到它們,需要一個更強大的『終極』望遠鏡。」 多數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最早一批的恆星在130億年前就誕生了。它們由氫氣和氦氣構成,體積可能都在太陽的幾十倍到百倍以上。 研究組近期完成的計算顯示造一個液體鏡面望遠鏡,並安置在月球的表面,將有能力研究這些最早的恆星。
-
什麼樣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晰觀測月球表面的細節?
目前沒有一臺天文望遠鏡是可以從地面上清晰觀察到月球表面的。無論你把這臺光學望遠鏡造得有多大,都無法清晰地拍攝到月亮,不僅是因為地球與月球之間隔著38萬公裡,更因為地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大氣湍流不僅會給幾千米高空中飛行的飛行員和旅客帶來麻煩,它也一直是困擾天文學家們的一件頭痛事。因為無論通過多大的光學望遠鏡看天空中的星星,它都是閃爍不定的,更不用說看得有多清楚了。如果你從地面上用光學望遠鏡觀察月球表面的細節圖像,會看到月球就像是水波下躺著的一枚硬幣,它會不規律地晃來晃去。
-
如果有一個外星人站在月球上,地球上最強大的望遠鏡能看到他嗎?
我們人類從來都是不缺乏想像力的,而掛在天上的月亮無疑是一個發揮想像力的良好對象,在人們對月球眾多的異想天開之中,「月球上住著外星人」這種說法可以說是最迷人的了。相信大家在仰望月球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地有過這樣的想像,有時甚至還會緊緊地盯著天上的月球,試圖發現一些有關「月球外星人」的蛛絲馬跡。
-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
科學家發現氦逃逸了巨型行星的大氣,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200光年的系統中失去了大氣。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圍繞行星的氣體包層延伸到了太空。結果出現在5月3日的Nature中。
-
2020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這10個巨大的黑洞,其中一個很詭異
Buonanno, and the SXS Collaboration) LIGO及其歐洲同行的處女座通過引力波觀測黑洞,當巨大的物體振動時,會在時空中產生巨大的波紋。這些設備已經獲得了大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發現。但是在五月份,合作方宣布已經探測出迄今為止最大的黑洞碰撞,是由一個85倍和一個66倍於太陽質量的兩個黑洞碰撞而形成的,此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
天文學家創造了一個新的「宇宙星空圖」
天文學家創造了一個新的、如谷歌地圖式的「宇宙星空圖集」,其中包括銀河系以外尚未發現的一百萬個星系。天文學家使用一種新型的大型望遠鏡,具有獨特的廣角視野,這使他們能夠在短短300個小時內捕獲300萬個星系的圖像,這種調查類型,以前需要十多年才能完成。該天文學家團隊創建了類似於夜空的「谷歌宇宙星空地圖」的互動工具,可以與之交互並用於查看已知宇宙中遙遠部分的細節。
-
到底有沒有外星人:誰造出了月球
月球曾發生過不少無解的現象,數百年來的天文學家不知已看過多少次了。1671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學家卡西尼就曾發現月球上出現一片雲。1786年4月,現代天文學之父威廉赫塞爾發現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發,但是科學家認為月球在過去三十億年來已沒有火山活動了,那麼這些「火山」是什麼?1843年曾繪製數百張月球地圖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史谷脫,發現原來約有10公裡寬的利尼坑正在逐漸變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個小點,周圍全是白色沉積物,科學家不知原因為何?
-
月球表面發現神秘三角形物體快速移動,引廣泛熱議,是UFO還是?
援引《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日前有天文愛好者在YouTube上公布了一段,在月球上空盤旋的三角形不明飛行物的視頻。圖像顯示此物體在快速移動,不少人認為認為這是來自月球表面空軍基地的不明飛行物。
-
誰「點燃」了月球上的神秘光點?
太空人:「就在馬爾迪環形山(Grimaldi)北面,你可以看看月震儀上是否有東西,很小的撞擊就可能會產生相當多的可見光。」地面通信員:「好的。我們查一下。」太空人:「在那個環形山附近有一個明亮的小閃光,然後在它北邊有另外一個。在北面非常清晰得有一個弱的閃光。」
-
哈勃望遠鏡發現奇妙「雙子星」,天文學家仍無法將其分類!
眾所周知,哈勃太空望遠鏡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太空特寫鏡頭,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太陽系中的奇妙物體,以及宇宙更深處的瑰麗空間。偶爾地,哈勃望遠鏡也會探測到不符合常規分類,令科學家難以理解的天體。本周,天文學家們就發現了新情況,並且感到十分困惑。這實際上是一對繞著彼此軌道運行的「雙子星」,它們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一個小行星帶中。 天文學家已經將這對星體命名為288P,但是目前卻無法對其加以解釋和分類。可以說,這是第一對已知的天體對,它們相互鎖定在彼此軌道上,同時還在後方將水蒸氣軌跡噴射到太空之中。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讓人感到害怕呢?
在月球上,我們看不到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也看不到早晨和黃昏,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一個靜止的空間,沒有黑夜,也沒有白天,地球依舊會自轉和公轉。自轉就是它圍著自己的中心軸轉動,而公轉就是圍著太陽轉動。月球和地球都是圍著地球公轉,所以在月球上一天都可以看到地球,但地球永遠也不會像月球一樣會落山。
-
登月50年,以藝術投射對月球的想像和探索
這場特大型的展覽將人們對月球長久以來的不斷探索通過完美結合科學與藝術呈現在觀眾面前:展覽展出了300幅圖像和包括望遠鏡,用作防火屏的照片,兩個月球儀,太空人使用的哈蘇相機的物件,以及月球相關電影片段。這場展覽可以說是對人類了解和探索月球的證明,也同時肯定了從50年前望遠鏡的發明到第一次載人登月以來視覺圖像對月球探索越來越大的重要性。
-
一個超大型黑洞失蹤了,天文學家正在尋找它
儘管在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上進行了搜索,但天文學家沒有證據表明可以找到一個這樣的黑洞,估計該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30億至1000億倍。這個缺失的黑洞應該位於星系團Abell 2261中心的巨大星系中,該星系距地球約27億光年。
-
網友問:如果站在月球上,用多大望遠鏡可以看到地球在自轉?
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是非常慢的,但是赤道處的線速度達到了460 米每秒;艾伯菌估計,用一個單反和1200mm的長焦鏡頭(約24倍),加上穩定的三腳架配合數碼變焦,在月球上或許可以看到地球在「緩慢轉動」。理論上,只要望遠鏡倍數足夠,就可以看到地球在自轉;地球自轉周期為24小時,地球直徑12700公裡,故在赤道處的線速度高達460m/s。因為地球的潮汐鎖定,月球始終一面對著地球,繞地運行的周期為27.32天,所以在月球上觀看地球的自轉,可以忽略掉月球的公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