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反攻大陸」計劃將解密 遊人可參觀(圖)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遊客可參觀兩蔣時期的五幢「神秘建築物」,其中包括「國光計劃」中的「戰時指揮所」及大小戰備坑道。後慈湖位於蔣介石陵寢背後,當初為其生前常到之處,碉堡與密道增添幾許歷史迷離色採。圖為「戰時指揮所」地下隧道入口之一。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中新網4月20日電 臺灣從未公開的反攻大陸「國光計劃」相關手稿和密件,在封存近半世紀後,將於五月一日在蔣介石設有戰略辦公室的桃園縣大溪後慈湖首度對外公開。由於不限參觀身份,未來大陸遊客都有機會到後慈湖一睹這段歷史,加上每日有四百人申請參觀限制,預計後慈湖將成為最新熱門景點。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後慈湖去年四月曾一度開放申請參觀,不過隱藏在此密境的戰略指揮所和戰備坑道年久失修,且只有硬體建築物。經半年修繕,臺灣軍方提供包括蔣介石親筆批擬的「國光計劃」內部文物,使得預計在五月一日重新對外開放的後慈湖又重新找回了當年的神秘感。

上世紀五十年代蔣介石下令的「國光作業室」雖位於臺北縣三峽,不過後慈湖才是「國光計劃」的指揮中樞。蔣在此地設置五座戰略辦公室,分別由「總統府」參軍長等重要政軍高層進駐使用,有點類似現今臺軍的衡山指揮所。當時還命令挖掘了一座戰備坑道,坑道並具備防核爆能力,目的在於防止大陸發現後以核武攻擊這個秘密的反攻大陸指揮中心。

至於後慈湖內更隱密的地下作戰指揮所和坑道,由於來不及整理,桃園縣政府暫時還無計劃對外開放。大溪慈湖陵寢除已恢復「憲兵」交接的儀式外,桃園縣政府為拼觀光,在接手後慈湖管理後,經將近半年修繕,決定進一步對外開放從慈湖陵寢步行即可到達的後慈湖密境。

這次開放後慈湖的「國光計劃」戰略辦公室,也是首次對外揭開臺軍過去這段反攻大陸歷史的神秘面紗。該計劃開始於一九六一年四月一日,總共提出包括敵前登陸、敵後特戰、敵前襲擊、乘勢反攻、應援抗暴等五類共二十六項作戰計劃,參謀研究達兩百一十四案,所有計劃都策劃到師的任務層級,特別會談向蔣介石提報研究案也達九十七次之多。

當時,為同時隱瞞大陸和美方,所有參與計劃的人員和相關作戰準備都保密到家。一九六三年五月二日,蔣介石提出開戰指導,親自指示參謀研擬如何炮擊大陸三到四天後,誘發解放軍炮戰,然後再向世界宣布大陸挑釁,作為行動藉口,接著是空軍反製作戰,數日後展開登陸戰,但蔣介石的指示後來遭參謀反對推翻。

相關焦點

  • 臺灣將首度解密「反攻大陸」計劃
    臺灣將首度解密「反攻大陸」計劃 2009-04-22 07:29:59   來源: 成都商報   編輯: 吳希   評論: 條   臺「反攻大陸」計劃出臺始末
  • 夢斷「國光」:臺灣反攻大陸計劃解密
    直至1965年夏,年近八旬的蔣介石終於拍板定案,決定「反攻大陸」。1965年6月17日,蔣介石在陸軍軍官學校召開名為「官校歷史檢討會」的中層以上幹部會議,正式決定進行「反攻大陸」。據稱,當時所有軍官都留有遺囑,以示死戰之決心。
  • 蔣介石「反攻大陸」計劃曝光:孤注一擲
    1955年6月17日,蔣介石在陸軍官校召集臺軍幹部,以官校歷史檢討會名義作精神講話,預備發動「反攻」,所有幹部都預留遺囑。8月6日,海軍劍門、章江軍艦執行「海嘯一號」任務,運送特戰人員在大陸沿海偵測登陸作戰所需情報,遭魚雷艇伏擊沉沒,遇難官兵近200人。11月14日,一艘海軍永字號艦更在烏坵被擊沉。烏坵海戰後,蔣介石對「反攻大陸」逐漸死心。
  • 臺反攻大陸指揮所「五一」公開
    資料圖片本報訊 臺軍從未公開的反攻大陸「國光計劃」相關手稿和密件,在封存近半世紀後,將於5月1日在蔣介石設有戰略辦公室的大溪後慈湖首度對外公開。由於不限參觀身份,未來赴臺遊客都有機會一睹歷史,每日有400人申請參觀限制。設有蔣介石指揮「國光計劃」戰略指揮所的後慈湖,去年4月曾一度開放,不過隱藏在此的戰略指揮所和戰備坑道年久失修。
  • 臺軍反攻大陸"國光計劃"5月1日首度對外公開
    華夏經緯網4 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從未公開的反攻大陸「國光計劃」相關手稿和密件,在封存近半世紀後,將於5月1日 據報導,設有蔣公指揮「國光作戰計劃」戰略指揮所的後慈湖,去年4月曾一度開放申請參觀,不過隱藏在此密境的戰略指揮所和戰備坑道,因年久失修加上只有硬體建築物,經半年修繕,軍方並提供包括蔣中正親筆批擬的「國光計劃」內部文物,使得預計在5月
  • 國民黨逃臺70年,雄心勃勃的「反攻大陸」計劃是怎樣的?
    ,真的一次沒想過怎麼「反攻大陸」嗎?其實,也是在昨天的文章裡,咱們已經提到了一個與國民黨準備搞「反攻大陸」有關的歷史名詞:「國光計劃」,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但也有人提了一句,說這就是國民黨逃臺之後,唯一一個形成了詳細的戰爭指導、且準備付諸實施的「反攻大陸」計劃。那麼,這個「國光計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國民黨試圖「反攻大陸」的作戰計劃,具體又是怎樣的呢?
  • 蔣介石屢敗屢戰 曾欲取道越南「反攻大陸」
    據美國解密檔案、中共資料、前「國府陸軍總司令」劉安祺口述歷史和希爾斯曼的回憶尋,蔣介石確實在認真執行這項反攻計劃:部隊加緊訓練、加徵稅捐(國庫增收了6000萬美元)、大量購買武器、政工幹校學生和政工人員在北投復興崗集訓演練沿岸光復地區的政治組訓工作、成立反攻「行動委員會」、在外島練習登陸以及反攻作業、舉行大規模的「昆陽演習」,劉安祺在演習中擔任「反攻聯軍總司令」。
  • 國民黨逃臺70年,雄心勃勃的「反攻大陸」計劃是怎樣的?
    反攻大陸的「國光計劃」其實,說到底,「國光計劃」的確是「兩蔣」逃臺、一直到「戒嚴時期」結束、李登輝開始趨向「閉關自守」、「越來越獨」之前,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裡,對岸的唯一一次正兒八經考慮過的「反攻大陸」計劃。
  • 蔣介石反攻大陸計劃破產不為人知的內幕
    據後來被俘的潛伏特務交代,他們的任務是:一、滲透到大陸後方,建立「遊擊」基地;二、配合國民黨大、中規模的登陸竄犯,進行襲擾破壞活動;三、在島內鎮壓「暴動」和軍事譁變。滲透方式有空中、海上和陸地三種,但以空中滲透為主;除「總統」外,任何人都無權決定該部隊的出發日期。不難看出,這支部隊是蔣介石手中的一張「王牌」,是臺灣整個反攻大陸軍事行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被稱之為「反攻大陸的先鋒隊」。
  • 「國光計劃」塵封50年後曝光 披露反攻大陸秘辛
    中新網3月26日電 臺灣軍方公開塵封近半世紀的最高機密「國光計劃」:1961年4月1日,臺灣軍方在偏僻的臺北縣三峽地區成立「國光作業室」,動員「三軍」207位菁英秘密研擬對大陸進行軍事反攻的作戰計劃,歷經10年,終因客觀形勢不利以及慘重傷亡,完成的26項作戰計劃從此靜靜地躺在軍方保密櫃裡。
  • 臺灣反攻大陸密件手稿5月1日將向遊客開放[組圖]
    湖上有竹筏模擬昔時蔣氏夫婦划船之趣,湖畔有新建步道供遊人漫步。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中新網4月20日電 臺灣從未公開的反攻大陸「國光計劃」相關手稿和密件,在封存近半世紀後,將於五月一日在蔣介石設有戰略辦公室的桃園縣大溪後慈湖首度對外公開。由於不限參觀身份,未來大陸遊客都有機會到後慈湖一睹這段歷史,加上每日有四百人申請參觀限制,預計後慈湖將成為最新熱門景點。
  • 蔣介石自不量力,曾箭在弦上的「反攻大陸」計劃最終「胎死腹中」
    然而,蔣介石賊心不死,一直想反攻大陸,為此,還秘密制定了「反攻大陸」計劃。事實上,「反攻大陸」計劃並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蔣介石還為此秘密訓練部隊,曾一度箭在弦上,正要準備實施,卻不想未能得到美國甘迺迪政府的支持,最終「胎死腹中」。
  • 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原標題: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 烏坵海戰,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夢醒時分
    1950年韓戰的爆發,蔣介石感覺到機會,一方面向美軍提出派遣軍隊到朝鮮參戰反攻東北,一方面準備在東南沿海登陸反攻大陸。 但美國無意擴大與中國戰爭規模,也害怕蔣介石的反攻將美國捲入引發新的世界大戰,蔣介石的提議都被美國拒絕。當然,美國海軍進駐臺灣海峽,解除了蔣介石的後顧之憂,使轉進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穩定下來,獲得了踹息之機。
  • 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原標題: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 大陸武力攻臺計劃解密
    武力攻臺的方案和規劃,事實上中央很早就有通盤的考慮。下面本文將就大陸第一次武力攻臺計劃的詳細方案和形成始末進行詳細闡述和剖析:其中包括對臺灣省東西兩岸同時登陸的設想和相關兵力兵器配置,以及傘兵進行挖心戰術等大家聞所未聞的計劃細節。
  • 蔣介石「反攻大陸」始末
    但是,魯斯克並未採納蔣介石的這項提議,顯然,美國人清楚蔣介石的目的,是想借著「協助」越戰之名,行「反攻大陸」之實。  蔣介石事後表示,1964年7月以前,共軍尚未在雲南及廣西地區加強兵力布署,他向美國建議,假使能以空降方式,將國民黨軍送入這一地區,將可有效控制這一帶地方。由於美國不接受他的建議,老先生曾向人抱怨,1964年8月以後,整個局面為之改觀,共軍大量增兵雲南、廣西。
  • 平史 細數歷史上臺灣省數次「反攻大陸」的搞笑行動~
    當時,蔣介石覺得「反攻大陸」的時機來了,但在1950年至1954年間,蔣介石沒敢輕舉妄動,也並未制訂詳細的「反攻大陸」計劃,而只是致力於防衛臺澎金馬,鞏固「復興」基地,創造有利於「反攻」作戰形勢。後來也只是做了些臨時性的決策內容。
  • 解放臺灣與反攻大陸往事
    大多數臺灣人從未去過大陸,根本不知道大陸是什麼樣子。臺灣回歸中華民國僅僅三年時間,讓臺灣本土人跟著蔣介石和「外省人」反攻大陸,談何容易。國民黨從大陸帶很多文物過去,辦了故宮博物院,宣傳中華傳統文化,增強臺灣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國民黨又嚴密控制宣傳和言論,「反攻大陸」變成臺灣人不容置疑的目標。沒人敢公開質疑「反攻大陸」。
  • 地圖上的「反攻大業」(下)
    可見,該圖冊意在藉助加強臺灣民眾的民族精神教育,為「反攻大陸」作思想上的準備工作。不過,從作者的筆觸間又可真切感知到撤臺民眾孤懸海島的悲愴心境與對大陸故鄉的深刻懷念。《反共抗俄勝利中國疆域形勢圖》《中國歷代疆域形勢史圖》臺北:中國生命線雜誌社1953年6月在這本圖冊的第卅四圖《反共抗俄勝利中國疆域形勢圖》裡,作者近乎痴人說夢式的描繪了「反攻大陸」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