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民意新變化與兩岸關係走向
這一結果,顯示了民進黨當局快速失去民心的現實,反映出島內民意的新變化,也對島內藍綠內部生態、島內政治及兩岸關係產生深遠影響。臺灣的各種民意調查也進一步印證了臺灣民意的積極變化,表明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因素在增加。
-
臺旅遊界呼籲當局開放雙向觀光 化解兩岸對立
中國臺灣網11 月29 日消息 據港媒報導,來自臺灣全省的三百多名旅遊界代表28日聚集在此間標誌性建築莒光樓前,莊嚴籤署《加速推動兩岸觀光旅遊合作宣言》,呼籲「以雙向觀光喚起兩岸和平曙光」。 倡建「兩岸旅遊圈」 島內旅遊界代表包括臺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暨臺灣25 縣市觀光旅遊協會理事長。他們在合作宣言中宣示,開放兩岸雙向觀光旅遊,可以增進兩岸人民情誼,化解對立和歧見,喚起和平的曙光,並帶動臺澎金馬地區25 縣市觀光旅遊事業榮景。 他們建言:一、以積極開放取代消極限制。
-
北京市臺聯邀臺北市臺澎金馬同鄉會體驗多彩貴州
應北京市臺聯邀請,9月17日至22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參訪團一行24人到貴州參訪交流華夏經緯網9月22日訊:(記者 徐亞旻)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應北京市臺聯邀請,9月17日至22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
-
金門馬祖清除10萬地雷 兩岸迎鑄劍為犁新時代
原標題:兩岸迎來鑄劍為犁新時代(臺灣在線)清除十萬地雷 開闢觀光景區兩岸迎來鑄劍為犁新時代特約記者 王大可金門、馬祖是臺當局管轄的6個離島當中的兩個,過去曾在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臺灣官員近日透露,由於兩岸關係改善,金馬雷區的地雷已全部清除,還計劃撤回兩個小島上的駐軍。從10萬地雷到海桐花蕾據島內媒體透露,金門、馬祖作為蔣介石退守臺灣後的戰時前線,臺當局共在兩地埋設了約10萬枚地雷,計有308處雷區、面積約390萬平方米。經過6年多努力,臺軍方表示,去年底已將金馬兩地雷區全部清除完畢,曾經的地雷已被象徵和平的海桐花蕾取代。
-
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體驗多彩貴州 點讚大陸科技發展
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體驗多彩貴州 點讚大陸科技發展 2019年09月26日 14: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來源:北京市臺聯) 中國臺灣網9月26日訊 應北京市臺聯邀請,9月17日至22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以下簡稱同鄉會)參訪團一行24人赴貴州開展為期6天參訪交流。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顧問鄭大及部分理事隨訪。
-
【兩岸交流】六夜七天八縣市 陳德銘訪臺聆聽民意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6日中午結束六夜七天的訪臺行程,自桃園機場返北京。他在機場表示,此行最大的收穫是更多地貼近了民意,了解了大家的想法。應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邀請,陳德銘率海協會交流團於11月30日至12月6日來臺參訪。期間,陳德銘的足跡涉及桃園、臺北、新北、臺中、宜蘭、新竹、苗慄、南投等八個縣市。
-
臺軍方擬裁減金馬澎三地駐軍 總兵力不到1萬人
華夏經緯網6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方高層人士指出,為因應本島防衛地面兵力不足,軍方擬將金門、馬祖與澎湖三地駐軍兵力再縮減一半,並把兵力轉移本島。一旦決定裁軍,三外島總兵力將不滿一萬人。據報導,臺「國防部」未否認有此打算,但官員表示,全案正在規劃,還沒有定案。相關將領指出,這個規劃案仍需參謀本部詳加驗證,以及視當前兩岸關係發展而定,外島裁軍牽涉到政治層面與民心士氣,需要馬英九同意才能實施。
-
臺南民意代表訪大陸 為湘臺經貿文化合作搭新橋
中國臺灣網2月23日長沙消息 臺灣臺南市地方民意代表來湘參訪活動昨天正式啟航,近40位來自臺南的民意代表、裡長昨天參訪了湖南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湖南省博物館,然而,很多來訪的裡長們卻都「醉翁之意不在酒」,精明的頭腦和善於捕捉機會的敏銳觸覺使他們行程之餘各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抓住此次參訪機會忙於為推進湘臺間文化、社區、經貿交流合作提前鋪路。
-
臺當局幹預兩岸春運航班 東航廈航發聲呼籲「順應民意」
海外網1月19日電 對於臺灣方面拒絕批准176班兩岸春節加班機,民航局發言人今天(19日)應詢表示,經證實,臺灣當局以大陸東航、廈航使用M503航線及其連接線為由,阻撓兩航空公司共176班春節加班計劃的批覆。對這種罔顧兩岸人員往來尤其是臺胞返鄉過節需求的做法,漠視兩岸人民福祉,傷害兩岸人民感情的行徑,我們予以譴責。
-
臺灣雲林轉型新未來 借兩會搶兩岸經貿商機(圖)
你好臺灣網12月28日消息 (記者李曉奇白鷺)在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圓滿成功之後,國民黨「立法機關」的黨團搶先替雲林縣爭取兩岸經貿商機。今天(28日)上午召開了「兩岸經貿大商機,雲林轉型新未來」的記者會並宣布,經「朝野」協商已經同意,將增訂「產業創新條例」,讓麥寮工業港轉型為工商綜合港,日後可直接對大陸廈門進行交流,大幅增加農產及工商貨物航運的契機。
-
臺澎金馬屹立不搖,專家稱「蔣經國角色不應被完全抹殺」
臺灣「國史館」昨舉辦威權鬆動研討會,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表示,若沒有蔣經國在生命最後階段奮力打開新局,後續無論誰繼承,都將難以達到民主化進程的目標。今天台澎金馬得以繼續屹立不搖,蔣經國的角色不應被完全抹殺。
-
兩岸「應通盡通」金門馬祖捷足先登
兩岸「應通盡通」,福建和金門、馬祖「先行一步」。其中,通水已經實現,通氣正在推動,通電、通橋也在規劃之中。領航兩岸 秒數通關福建與金馬之間的交流互通,一直走在兩岸前列。2001年1月2日,「臺馬」輪運載500名香客從馬祖首航福州馬尾,「太武」輪運載金門各界人士首航廈門,福建與金馬海上直接往來正式啟動。
-
臺學者郭冠英:大陸應增對臺飛彈保衛我臺澎金馬
環球網5月14日消息,臺灣學者郭冠英先生14日在臺灣《旺報》撰文強調,「大陸的飛彈保衛的是我國的臺澎金馬」。文章稱,在選前,有人就說,大陸飛彈的按鈕,不是在大陸的手裡,「是在我們的手裡」,只要我們投對了票,投對了兩岸和平,飛彈就不會打來。
-
臺灣《旺報》:窮臺不如持續惠臺,大陸不應終止ECFA
就「深層民意」而言,兩岸關係並未壞到「回不去」的程度,但不容否認,兩岸敵意若持續升溫,短期趨勢就可能長期化,進而成為「新深層民意」,如何處理好兩岸關係,尤其避免敵意繼續升溫,就非常重要。毫無疑問,統一臺灣是大陸的「陽謀」,對臺灣而言,不需要研究大陸對臺政策的「目的」,只需要研究「手段」。隨著兩岸關係惡化,「終止ECFA」、「文統無望,只能武統」已成為大陸熱議的話題,也在臺灣輿論場引起反彈。其實大陸過去談「惠臺」,如今考慮「窮臺」,過去強調「和統」,如今倡議「武統」,都屬於手段範疇,臺灣無需把手段當成目標。
-
輿論踏金馬:兩岸拔河下的華語電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際影展或改採線上舉辦。金馬獎則是順利在11月21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頒獎,但金馬面對的挑戰也不只是疫情。今年是中國大陸官方宣布暫停陸方人員和陸片來臺參展的第二年,從入圍名單來看,僅有紀錄片《爺爺和父親》、動畫短片《白露》來自中國,但兩部作品最終都鎩羽而歸。
-
06月22日 臺灣民意代表參訪甘肅 廣東旅行社首家使用電子《入臺證》
> 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山歌晚會「客家同根 兩岸同歡」在梅州市雁南飛茶田景區拉開帷幕。 臺灣民意代表參訪甘肅 體驗大陸西部變化 「臺灣中南部鄉鎮民意代表七彩甘肅行」在天水拉開帷幕,來自臺灣的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也說,陸客個人遊焦點不應放在商業利益,而要將陸客視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大使。
-
臺方擬以「臺澎金馬」籤ECFA
臺海網11月14日訊 「陸委會」副主委高長昨天透露,臺灣將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稱,和大陸洽籤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是臺當局官員首度明確宣示,臺灣和大陸籤署ECFA將採用的名稱。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長昨天上午出席「陸委會」主辦「ECFA南部地區會議」,在回答現場民眾提問時,做出上述表示。
-
臺民意機構的男男女女(二)
小編引言:昨天是本公眾號專欄「臺民意機構的男男女女」第一集
-
兩岸交流怎麼破?臺籍代表有話說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資料圖) 「要有效地開展兩岸交流」「在體驗式交流方面會有些新做法」「交流就是要深入地接觸」,在京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三位臺籍代表對兩岸青年和基層民眾的交流都有自己的想法。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俞正聲主席作政協工作報告時指出,深化政協委員與臺灣民意代表機制化交流,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
-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舉行
左起:朱立倫、蔡英文和宋楚瑜(臺灣「中央社」資料圖) 此次選舉,選民將投三種選票,包括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票、區域或原住民民意代表選舉票及政黨票。政黨票是選出全臺灣不分區及僑居海外的民意代表,得票比率達百分之五以上的政黨可以參與分配34席民意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