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有五座山峰組成,而山峰的頂上都是一個平臺。東臺,位於臺懷鎮東10公裡,海拔2795米,面積100餘畝,臺頂曾建有望海樓。遠望山形,猶如一隻站立的大象。居頂環視,又像一個特大的龜甲。古人說:「登上東臺頂,極目到海瀛」。
登東臺而看日出,是五臺山旅遊的一大景觀。而望日出中,又數「雲海日出」最為壯觀。夏日天氣晴好時,黎明登臨其上,可見雲海盡頭的紅日噴薄而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詩人趙樸初,1981年登臨東臺時曾即景詠詞:「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臺頂有北宋宣和年間建的笠子塔。東臺畔有一石窟,名羅延窟,窟內風氣凜然,盛夏有冰。相傳,曾有一異僧入羅延窟不返,在外留下笠子,後人建塔藏之。臺環北的坡面稱為棗林坡,望去蒼茫一片。傳說北魏永安年間,有一個叫延慶的人,守獵逐鹿至此。隨從的僕人得到一位長者的指點,找到一片棗林,吃了一陣,還把棗裝滿口袋,返回來送給延慶。延慶好不奇怪,這麼高寒的山上怎麼會有棗林呢?復循跡尋之,那片棗林卻不見了。所以這面坡叫成棗林坡。
東臺日出是五臺山的一大自然景觀,據說從這裡可以看到東海的日出 。歷來吸引著無數的僧侶和遊客登山朝日。每當旭日初升,霞光萬道,靜謐的望海寺完全浸沈在一片雲山霧海之中,配上渾厚的晨鐘聲,愈發顯得莊嚴肅穆。
東臺主持覺一大和尚不僅是得道高僧,而且還是一位書法家。觀他的書法是一種鬧中有靜的感覺。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筆跡流水行雲,這是許多遊客及書法界人士對觀釋覺一大和尚的評價。
覺一大和尚還是中國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釋覺一法師幼時家貧,只有小學文化,但其勤修不綴,敏悟過人,深受師傅器重。擔任主持後除了修行和建設寺廟,不知什麼時候迷上了書法。我多次去過他的方丈室,上百平米的房間裡牆上掛的都是中國書畫大家給他寫的字,桌子上地上到處是他的墨寶,房間中到處坐著來向他求字的各方客人。
覺一大和尚每年都要接待從全國各地來五臺山的書法家,和他們切磋書法技藝,並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大和尚在全國書法界好客的名聲遠揚。大和尚還專門花錢買了裱字機,供在東臺做客的書法家和畫家使用。
大和尚多次為我寫過字,其中他為我寫的"金蓮花"三個字我做到了紫砂壺上,成為了我的心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