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館的總策展主題是「植物—不可思議的智慧」,場館用全新的視角,別致的方式來呼籲人們重新思考人類文明與地球生態如何共贏的問題。
「莫莉和她的一家人」便誕生於這樣的主題之下。這個作品位於屋頂東南角,位置十分顯眼。從位置待遇上我們就能看出,它是植物館的「流量擔當」,這個長頸鹿裝置總高10m,是植物館最大的藝術裝置,預期成為植物館的網紅打卡地點。
莫莉和她的一家人Molly and her Family
作品介紹:
1、公長頸鹿,500cm(長)cm x 150cm(寬) x 800cm(高)釐米,重約2700kg。
2、母長頸鹿,360cm(長) x 300cm(寬) x 600cm(高),重約2260kg。
3、小長頸鹿(小鹿莫莉Molly),250cm(長) x 80cm(寬) x 490cm(高),重約1050kg。
4、金屬樹(避雷電作用),450cm(長) x 430cm(寬) x 1000cm(高),重約1850kg。
「莫莉和她的一家人」來自遙遠的非洲,起初,她們還不是現在的模樣,經過詹姆斯·多蘭·韋伯(JamesDoran-Webb)位於菲律賓宿霧工作室的打磨後,長途跋涉來到中國,才形成現在我們見到的可愛的樣子。
這個作品採用鋼筋龍骨架,外層包裹枯木,整體裝置全部安裝在一個焊接在屋頂地面下的金屬框架,金屬框架尺寸為1200cm(長) x 450cm(寬) x45cm(高)釐米,重約2200kg。聽起來很高深是不是?沒關係,總之知道它很厲害就對了。
「莫莉和她的一家人」創作者詹姆斯來自英國,他成年後移居菲律賓生活和工作,一生都在與植物打交道,他以全新的角度,用枯木為語言進行藝術創作,成為了世界領先的枯木動物裝置藝術家,讓大家用心傾聽「植物的語言」,同時他還倡導生態環境保護,用獨特的方法,使不朽的枯木雕塑能夠抵禦戶外幾十年的天氣狀況。詹姆斯每年都會參加切爾西花展,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公共和私人空間。
在此次世園會中,詹姆斯想用這個作品來傳達什麼呢?
「莫莉和她的一家人」是由再生木材和不鏽鋼製成的,其中回收的木材來自小花牡荊(英文:Molave,又為Vitex Parviflora)。
小花牡荊是菲律賓的國樹。它曾經生長在菲律賓中部。它的木材因其經久耐用的品質而備受推崇,就連被稱為樹木剋星的昆蟲也不能輕易鑽進它,再加上它退化的速度非常非常慢。因此菲律賓人用小花牡荊的樹幹來支撐他們的房屋,以達到堅固穩定的效果,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小花牡荊在20世紀過程中被砍伐到了滅絕的邊緣。
詹姆斯從英國來到菲律賓,偶然間發現了小花牡荊木材可用於他的藝術創作,為此他專門收集小花牡荊,這些木材都是已經死了50年以上的。
在過去的30年裡,詹姆斯一直在收集這些木材,現在他已經收集了100多噸再生的小花牡荊木材,也正是因為他,才使這些枯死的植物以一種新的方式進行生命的延續。
在那麼多動物中,詹姆斯為什麼要選擇以長頸鹿的形態進行創作呢?
長頸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草動物之一,詹姆斯希望通過用枯死的木頭製作這種特殊的動物,使滅絕的植物經過藝術創作重獲新生,同時又別出心裁地傳遞環保理念。
這充分表達了世園會「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的理念。讓人們注意到植物與人類生存休戚相關,從而能夠重視廢棄材料的使用和對森林的保護。
詹姆斯還有一個公益計劃,他要種植和培育8萬棵樹以回饋自然,這些樹苗中很大一部分是小花牡荊,他認為小花牡荊是世界上最適合戶外環境的木材。取材於它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它,這才是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長道。
他以藝術為語言進行表達,呼籲大家行動起來,珍視森林和植物、愛惜地球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長頸鹿藝術裝置從2018年7月開始創作,到2019年1月完工,歷時7個月。今年2月初,裝載長頸鹿的4個大型貨櫃從菲律賓宿霧島運出,從天津港入關,3月1日凌晨最終到達世園會現場。
藝術家詹姆斯也於3月1日上午抵達植物館,項目部提前已安排好在現場抽調12名工人和1輛100噸吊重的吊車,配合協助藝術家安裝長頸鹿,經過3天的中外團隊協作,一組高達10米、重10噸的藝術裝置在植物館屋頂完美亮相。
讓我們相約世園會,去感受這件重獲新生的藝術品的魅力,去看「莫莉和她的一家人」!
植物館簡介
2015年11月萬科集團與北京世園公司籤約,成為2019北京世園會全球戰略夥伴,建造和運營「植物館」項目。
植物館作為本屆世園會的四大核心場館之一,位於園區的核心位置,佔地3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60平方米,擁有北京世園會中唯一的展覽溫室。建築意向為「升起的地平線」,建築元素隱喻紅樹林生態中的土壤、根須、幹葉、棲息的鳥類等,建築造型神秘且有力量感。
植物館集植物溫室、科技服務、科普教育、國際交流、遊覽休閒等功能於一體,呈現猶如「萬花筒」一般多彩奇妙的植物世界,創造獨具魅力的遊覽體驗。
植物館建築地上四層,首層設有teamlab數字展廳和主題溫室,分別佔地880平方米和2850平方米,其中主題溫室匯聚1001種、20000於株珍貴植物;
二層為480平米的多功能廳,會期將對外開放合作,舉辦各類展覽、科普教育和沙龍論壇等公共活動;
三層為品牌展廳,展示萬科企業文化和植物館建成背後的故事;屋頂層設有自然書店、觀景臺和長頸鹿枯木藝術裝置(Molly and herfamily莫莉和她的一家人)。
植物館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築設計理念為「升起的地平」,建築表面機理以植物根係為靈感,龐大的垂墜根系向下不斷蔓延,將植物原本隱藏於地下的強大生命力直觀呈現給參觀者,不僅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更帶領參觀者踏上一場以感受植物根系力量為起點的奇妙植物世界之旅。
植物館建築分為三層,一層設有熱帶植物溫室,佔地約3000平方米,匯聚600多種珍貴植物。通過紅樹林、熱帶雨林、蕨類、棕櫚、多漿植物、食蟲植物、苔蘚等展現植物王國的多樣性以及植物生存和適應環境的智慧,設有5大展區12個景點。人工紅樹林,再現紅樹林適應海潮漲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鹽等特徵,彰顯海岸衛士的生態功能;熱帶雨林著力展現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動物之間競爭、協同的關係,如空中花園、獨木成林、老莖生花、滴水葉尖、巨葉現象、絞殺現象等;棕櫚科植物和蕨類植物展示其卓越的傳播繁衍智慧;多漿植物通過莖葉的變態進化出適應乾旱環境的能力;食蟲植物靠食肉來攝取營養;植物王國的小矮人苔蘚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展館通過一系列高科技創意手法,向參觀者充分展示「植物的智慧」,呼喚人類保護植物,關愛地球,關注人類的未來。
建築二層為綠色多功能報告廳,會期將陸續舉行紅樹林、植物科學畫等分主題展覽。從一層沿著展廳東部的垂直交通路徑向二、三層攀爬時,能夠享受到從高空俯視紅樹林植物冠部的極致美景。
此外,植物館屋頂設計也是一大亮點,屋頂觀景平臺設有中信植物主題咖啡書店和紀念品商店,站在這裡登高遠眺,可以將媯水河、海坨山以及中國館、天田山等北京世園美景盡收眼底。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