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人工湖成候鳥"驛站" 非健康水體(圖)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國家大劇院人工湖成候鳥"驛站" 非健康水體(圖)

2014-10-13 08:27:42來源: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今年6月6日,國家大劇院攝影師羅曉光抓拍下野鴨戲水的場面。

  夜幕降臨,「水上明珠」國家大劇院華燈綻放,環繞劇院的人工湖波光粼粼,七八隻水鳥或三五成群,或兩兩依偎,徜徉於水面上,旁若無人,怡然自得。上周末,不少前往國家大劇院觀看演出的觀眾,意外地看到了如此富有生趣的一幕。

  「原本是來看演出的,沒想到竟然碰上了個驚喜!」觀眾周先生興奮地說,自己經常到大劇院來看演出,可這樣的景象還是頭回看到。而對大劇院的工作人員來說,這些水鳥算得上是回頭客了。去年春天,大劇院的攝影師王小京和羅曉光就曾與它們「邂逅」。王小京回憶說,那天人工湖水面清澈極了,兩隻水鳥優哉地遊著,像是很恩愛的一對兒小兩口,他趕緊掏出隨身帶著的相機,抓拍下畫面。另外,今年6月的時候,也曾有水鳥在這裡出現過。

  不過,這些水鳥的行蹤很是神秘,大劇院的工作人員也摸不清楚它們的來歷和身份。大劇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有時候晚上還能看見它們在這兒玩耍,第二天一早就沒影了,甚至有同事至今都沒機會見上它們一面。

  「沒錯,這是綠頭鴨!」根據大劇院提供的照片,北京師範大學鳥類專家趙欣如一眼就認出了它們。據他介紹,綠頭鴨屬遊禽,外形和家鴨相似,雄鴨的頭和頸呈綠色,頸部有一明顯的白色領環。「現在正值鴨雁遷徙的季節,大量鴨雁向南尋找越冬地,也許是大劇院的燈光使它們碰巧發現了這片水域,於是便在此停落。」趙欣如分析說。

  不過,大劇院人工湖並非鴨子們的久留之地。趙欣如解釋說,這片水域主要是為裝飾景觀建築,從生態角度來說並非健康水體,無法給野鴨提供合適的棲息條件,比如充足的食物、隱蔽性、無噪聲等,所以它們在這裡只是「小憩」而已。但他也提到,綠頭鴨分為不同的種群,在北京就有夏候鳥、冬候鳥、留鳥等不同類型,因此人們在不同季節都有可能見到它們。

  即便如此,大劇院的工作人員依然很感謝這些萌萌的小傢伙。據了解,大劇院人工湖水域面積有3.55萬平方米,周圍還有3.9萬平方米的綠化區域,這裡早已成了市民和遊客消閒娛樂的好去處。「希望小鴨子能經常光顧,讓這裡的環境更美好。」一位工作人員說。

  文明提示

  觀眾和遊客別向水中投食物

  據國家大劇院工程部相關負責人阮同介紹,在水溫方面,大劇院人工湖比自然河流、湖泊暖和一些,因此即使到了初冬時節,觀眾和遊客依然有可能看到在人工湖上歇腳的野鴨。但是這片水域採用的是循環水系統,需要經過一定的淨化處理才能保證良好的水質。他提醒有幸看到野鴨的觀眾和遊客,不要向水中投擲食物,以確保水質不會被汙染,良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記者 李紅豔)

相關焦點

  • 七裏海,津東60裡的候鳥驛站
    以前的七裏海更為廣袤——《明世宗實錄》記載:「七裏海,廣袤二百五十二裡」,比眼下大了三四倍呢。深秋的七裏海,該是它最美的時節吧。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隨風舞蹈,粼粼碧水之上鷗鳥翔集,別具一番清純靚麗的姿容,這種恬靜之美,讓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心曠神怡,物我兩忘。到了冬季,萬物凋敝。
  • 國家大劇院今亮相 世界最大穹頂外玻璃可防彈/圖
    國家大劇院今亮相 世界最大穹頂外玻璃可防彈/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5日 07:38 來源:新華網     6月14日,國家大劇院在人工湖水面上留下倒影。
  • 北京十大標誌性建築:中國國家大劇院
    2008-04-03 14:40 [摘要]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西,人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 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
  • 他們春節「留守」崗位,冒嚴寒為國家大劇院「洗」迎新春
    2月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新春2天倒計時,9名外來進京人員春節假期留守在崗位上,他們冒嚴寒上崗,腳穿橡膠靴,手持清洗工具,在國家大劇院的人工湖中並駕齊驅,協同清洗玻璃廊道迎春節。圖為工人們一起在水中清理玻璃廊道上的汙垢,為國家大劇院「保駕護航」據介紹,這些外來京務工人員大都來自山東、河北、河南、甘肅等省份,按照工作安排,他們將繼續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確保國家大劇院春節期間的演出正常有序進行。春節期間,國家大劇院的精彩演出不間斷,這些人員需要做好後勤保障。
  • 中國國家大劇院 老外迷戀的神秘場所(圖)
    地址:中國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郵編:100031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 國家大劇院:一顆奢華的蛋(圖)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可以用「歐化」「奢華」和「頂級」三個詞語概括整個國家大劇院的內部  ★ 文/楊時暘 攝影:劉震/本刊記者  前往國家大劇院採訪那天,天氣很陰沉,整個大劇院看起來像是漂浮在霧氣之中。走進裡面,到處是電鋸和打磨石料的轟鳴,最後的裝修還在進行。但3個主要的場館已經基本完成。
  • 山東青島:海洋公園成候鳥「驛站」
    2020年8月18日,候鳥遷徙季,山東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城陽入海口溼地陸續出現少見的翹嘴鷸、北美金鴴等鳥類過境,包括國家二級保護物種黃嘴白鷺、黑嘴鷗等候鳥在此駐足覓食補充體能,海岸線灘涂已成為多種遷徙候鳥的「驛站」。
  • 中國國家大劇院介紹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 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 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 中國國家大劇院 老外迷戀的神秘場所(圖)
    arts地址:中國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郵編:100031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 北京十大標誌性建築:中國國家大劇院
    2008-04-03 14:40 [摘要]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西,人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 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
  •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魯辭世
    保羅·安德魯最為大家熟知的設計作品是中國國家大劇院。   2007年9月25日,中國國家大劇院首度亮相,也使保羅·安德魯——從包括10個國家、36個設計單位、69個競標方案、著名建築設計師雲集的殘酷競爭中成功突圍的建築設計師,再次成為全球建築界和文藝界矚目的焦點。安德魯以「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為理念,設計了這座被譽為「水上明珠」的中國國家大劇院。
  • 第一次走進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整體建築設計簡約、典雅、大氣,不過,據說大劇院的設計曾經引起很大爭議。
  •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溼地成為候鳥南遷途中的「快樂驛站」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溼地成為候鳥南遷途中的「快樂驛站」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3日11:15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3日電(辛平)初冬季節,我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溼地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
  • [分享]中國國家大劇院分析資料下載
    目錄: ·建築簡紹 ·建築構成 ·建築材質分析 ·室內裝飾分析 建築介紹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知名地產組成,總佔地面積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中國國家大劇院標誌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總投資額26.88億人民幣。
  • 七裏海,津東60裡的候鳥驛站
    環頸錦雞 陳建平攝春天的七裏海溼地 天津市委宣傳部供圖以前的七裏海更為廣袤——《明世宗實錄》記載:「七裏海,廣袤二百五十二裡」,比眼下大了三四倍呢。深秋的七裏海,該是它最美的時節吧。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隨風舞蹈,粼粼碧水之上鷗鳥翔集,別具一番清純靚麗的姿容,這種恬靜之美,讓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心曠神怡,物我兩忘。到了冬季,萬物凋敝。
  • 中國國家大劇院介紹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 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 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 淺層地熱有妙用 護得一池清水漾 ——國家大劇院項目介紹
    作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不僅是北京長安街旁的新地標,還是世界各地遊客參觀的熱門景點。幾十年前,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建設國家大劇院的構想,並批示,地址「在天安門以西為好」,這正是今天國家大劇院坐落的方位。1958年中國國家大劇院被定為國慶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在國家大劇院全球設計招標中,法國設計師的方案脫穎而出。2007年,耗資近4億美元的國家大劇院建成試演。從此,天安門廣場西側的「蛋」型建築被全世界認識。
  • 「共舞長江經濟帶 繪就雲嶺新畫卷」候鳥戀上滇西「驛站」
    赤麻鴨。然而每到冬季,這裡會成為3萬多隻候鳥越冬的優良「驛站」,人鳥共生的風景其樂融融。  12月10日,採訪組走進劍湖溼地保護區。夕陽下,開闊的水域水波粼粼,泛著金色光澤的葦絮隨風搖曳,一陣陣鳥群不時掠過天際。淺水灘上,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水禽或戲水覓食、或林間小憩,好一幅山水林天草渾然一體的生態畫卷。
  • 《伊戈爾王》揭幕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圖)
    昨晚,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伴隨著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的歌劇《伊戈爾王》正式開幕。  歌劇院是國家大劇院最大的演出場地,它的開幕演出選擇了俄羅斯團體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50年前,新中國的西洋音樂教育是在前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那時,我國就計劃建一個國家級大劇院。時光流轉,國家大劇院終於落成了,讓俄羅斯藝術家來到這裡演出,見證這個歷史時刻,成為很多中國音樂人的願望。
  • 國內「第一大」人工湖,為修湖淹沒兩座千年古城,如今成著名景區
    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湖資源應該是我國最不可或缺的,國內湖泊數不勝數,還有很多人工湖,像大型水庫其實也是人工湖, 今天的小編要和大家談談國內第一個人工湖,有沒有朋友知道這個第一個人工湖?千島湖面積約580平方公裡,最高水位時有1078個0.25平方公裡以上的陸橋島嶼,以2平方公裡以下的島嶼為主,島嶼面積共計409平方公裡,是國內最大的人工湖, 千島湖的建設是為了建設新安江水電站而停止新安江上遊的,建於1955年,建於1960年,現在千島湖已經發展成國家5A景區,每年接待成千上萬的遊客,景區內真正的山清水秀,風景很美, 但是,現在千島湖還沒有開發出很多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