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分子料理,也做不出豬油的味道

2020-12-13 騰訊網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名叫婁斌,今年 29 歲,現在是美院的研究生。

在他的家庭裡面,爸爸是湖北黃石人,媽媽是青島人,兩個人在飲食上都很固執,一個這輩子不吃饅頭,一個這輩子不吃米飯。

而婁斌呢,從小在濟南的冶金局大院裡長大,院子裡的鄰居們來自天南海北,所以他小時候嘗遍了全國各地的美食。以至於到了高中,周圍的同學們有的喜歡看小說,有的喜歡打遊戲,而他,喜歡看菜譜。

故事FM?第 172 期

/講述者/婁斌/主播/@寇愛哲

/製作人/@寇愛哲

/聲音設計/@楊帆_LiYangFan

/BGM List/

01. Story FM Main Theme ( E-Piano Version ) (未發布)-YangFan

02. The Reeds (未發布) -YangFan (從小喜歡看菜譜)

03. RING (未發布) -YangFan (分子料理)

04. Island Room (未發布) -YangFan (紙做成的菜)

05. little Rainy Day (未發布) -YangFan (被診斷患上糖尿病)

06. Story FM Main Theme ( Acoustic version)-彭寒

/更多收聽平臺/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蜻蜓 FM

QQ 音樂 / 豆瓣播客 / 懶人聽書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

請配合上方音頻食用

1.「落胃」

唐魯孫寫的《中國吃》我非常愛看。他早年因為政治原因去了臺灣,在那邊連豆汁兒都沒得喝,這對於一個老北京來說無異於坐牢,想念故鄉的他寫了六七本關於中國南北飲食的書。

其中他提到一個白水羊頭肉。一到冬天,北京二環的胡同裡就有推著車賣白水羊頭肉的,而且一定是帶冰碴的那種。

唐魯孫家裡有很多人和唱戲的角兒都認識,他寫下午聽戲,聽梅蘭芳的,馬連良的,或者是麒麟童的,聽完之後這些人有個習慣,去吃個「落胃」的東西,「落胃」這個詞我非常喜歡。白水羊頭肉配一份茴香餡餃子,有的人願意吃雞鴨血餡的餃子,清肺,然後喝喝茵陳酒。

■《燕京小食品雜詠》雲,「十月燕京冷朔風,羊頭上市味無窮。鹽花灑得如飛雪,薄薄切成與紙同。」 圖源 | 大眾點評@鴻鵠17

梁實秋寫的《雅舍談吃》我也非常喜愛,印象最深是他寫炙子烤肉。梁實秋因為北平戰亂到了青島,實在想吃炙子烤肉,於是專門派人從北平的鐵匠那兒定製了一具炙子,逢年過節便拿出來烤,出國了也不落下。

■梁實秋說,在正陽樓的烤肉支子,「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是燒過除煙的松樹枝子,所以帶有特殊香氣。」

我高中過得很艱苦,都是靠看這些書挨著日子過每一天,靠這些能想像到的好味道活下來的。

2.廚房的秘密

三年後我來北京學畫畫,開始租房,終於有機會自己做飯了。有一回同學搬工作室,油畫系的、版畫系的很多同學都在,我給他們燉了一鍋雞肉,大家都稱讚不已,我第一次感覺做菜成功了。

美院嘛,男人們都傾盡全力想給自己的女朋友製造一點浪漫氣息,所以他們都來找我問菜譜,但是沒有人猜到那種特殊的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其實秘密就是燉雞的時候往裡面加油桃,吸掉多餘油份,不僅增加了酸甜的味道,還讓雞肉變彈軟。另外,燉雞肉永遠不要加水,我全都都用花雕酒來代替。

一道菜,在喜歡它的人眼裡是回憶,在營養師眼裡是成分,在農民眼裡是價格,而有文化整合能力的廚師,能把所有這些角色都整合在一起,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問題,我舉三個例子。

第一個是一位米其林三星餐廳的主廚,他在籌備餐廳的時候累出過咽喉癌,嘗不出味道了,那他的團隊為什麼還能拿到這三顆星呢?我通過後來的了解才明白,他把所有的心血和想法都投入到了團隊建設裡,把他所有卓有成效的學習方法都教給團隊,製造出餐廳這一部機器,我覺得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方法。

上海有一家鄧氏川菜,這個鄧師傅也是這樣廚師。他做過一道「肝糕」,用到的是豬的黃沙肝,肝汆熟之後,剔除筋膜,拿紗布濾成膏狀,加調味料和蛋清使它凝固,然後用溫水滑熟,變成一塊巨大的藥片的形狀。鄧師傅像一個魯菜師傅一樣,用蹄膀和火筒吊湯,神奇的是肝糕重量不輕卻依然能漂在湯上,說明這個湯吊得非常合格。

杭州的醉廬,老闆自己釀酒,做時令菜,吃完就很「落胃」。

3.香噴噴的畢業設計

我研究分子料理的時候,給西班牙的著名分子料理餐廳鬥牛犬餐廳寫過信,結果那邊非常熱情地解答我的疑問,還發來不少文件材料。

■分子料理其實就是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質地、樣貌完全打散,再重新「組合」成一道新菜。

我還給上海外灘十八號餐廳寫過一道菜,那是一家米其林餐廳,主廚是有名氣的法國廚師盧布松。

我第一次去這家餐廳吃飯的時候,吃到過一份和牛與鴨肝,這道菜外表看起來只是一塊帶有一半肥肉的牛肉,但其實肥肉那塊是用鴨肝做的,廚師玩了個偷換概念。這就讓我覺得不在乎想法老土不老土,技術夠好就真的行。

我做的是一道武昌魚。武昌魚的魚皮部分打花刀下油鍋炸,魚肉和湖北的藕打成泥,做成一個類似甜品的東西,但魚皮是香辣味的,我就把這道介於甜品和魚肉和藕湯之間的菜發過去了。

米其林餐廳的評級原則相對嚴格,菜單一個季度沒有變化的話,是很危險的,所以很多餐廳每周都會研發一個新菜,我這道菜就稀裡糊塗的被用上了。

這種感覺很幸福,沒有人知道菜是誰做的,但在品嘗這道菜的 8 分鐘內,他跟我的體會是一樣的,真的很美妙。

我一直想自己開一家很好玩的餐廳,一周七天都研發新菜,就像一個實驗室。

我本科的畢業設計也跟飲食有關。我將專門拿來印版的版畫紙拿去替換食材做成菜,比如做紅燒肉,就把肉換成紙,方法照舊。我把小時候喜歡的每一道菜都做了一遍,然後把紙切成一個一個的小方塊拼貼起來。第一天展出的時候,屋子裡特別香,和別的展廳都不一樣。

我們系主任就說我這個是閒的,「所有藝術都是閒出來的。」

4.該死的糖尿病

去年 5 月份的一天,我感覺有點發燒,沒有吃東西但一直嘔吐,跟我合租的同學就把我送到瞭望京醫院。

一開始我判斷可能是食物中毒,還想讓醫生給我輸點葡萄糖。那個大夫可能比較有經驗,讓我掛點滴之前先查查,結果一查血糖,29 。一般空腹血糖超過 11.1 毫摩爾/升就可以診斷是糖尿病了,我這個已經接近最高限的三倍。

輸了 4 小時的胰島素,我終於從於從死亡線上被救回。因為身體器官開始衰竭,我感覺非常平靜,也聽不清醫生跟我同學說了什麼,其實那時候我已經被下病危通知書了。

之後,我回濟南住了半個月院調理。我把我能做的、會做的、能接觸到的菜譜都想了個遍,大部分的菜都不能再做了,大部分我愛吃的餐館都不能再去吃了,以前愛吃的東西居然變成了毒藥在我的血液裡。

我對我從事的藝術職業開始產生懷疑,因為導師總說,「藝術是可以治癒人的」,但突然讓我用幾天時間把半生的興趣愛好都去掉的時候,藝術顯得是多麼乏力啊。

5.動物脂肪的味道,我嘗得太早了

生病之後,我改用了比較健康的飲食方法,大概可以比以前的飲食結構少掉 2/3 的胰島素需求量。

生氣的是,我們家樓下後來開了一家我愛吃的玉華臺餐廳。有一天早上我去買早飯,店員把一個肉餡包子錯放進了我的塑膠袋裡。回去之後咬了一口,唉喲,真的很香,我特別傷感。

以前我都自己炸豬油,從來沒斷過,動物類脂肪的美味是沒有什麼可以替代的。

那天早上的包子吃了一口,然後就丟掉了。

我吃過很多很好吃的包子,北京的西四包子鋪、開封天下第一樓的灌湯包、無錫的湯包、湖北的四季美、臺灣的鼎泰豐……這麼多包子,就那天早上的那一口是最香的。

5月份開始,我幾乎不再談和吃有關的話題,今天是談得最多的一次了。

* 本期頭圖源自網絡

感謝分享故事到朋友圈

文字 | 幸倍 運營 | 劉軍

/往期故事/

「故事 FM」

用你的聲音,講述你的故事

更多收聽平臺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蜻蜓 FM | QQ 音樂 | 豆瓣播客 | 懶人聽書

相關焦點

  • 分子料理適不適合我國吃呢!客人吐槽這麼貴的分子料理都吃不飽!
    顏值超級高的分子料理你有聽說過嗎!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呢?料理到底適不適合我國吃呢!米其林星級餐廳始源於國外,美國、法國等都有,他們是一個高逼格的餐廳,集聚了法國菜、美菜、義大利菜、日本菜、當然還有中國菜,畢竟中國的餐飲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悠久的餐飲文化若不引進豈不是白白浪費了資源。
  • Baby當臥底好機智 讓神探團猜不出 哪個是真正的分子料理
    在分子料理的環節,Baby是這一輪遊戲的臥底,她需要跟郭紅曉老師配合,迷惑隊友,讓隊友猜不出,那四道菜,是真正的分子料理。何謂分子料理?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將所有烹飪技術和結果,用科學方法去解釋,並用數字精確控制的一項烹飪藝術。
  • 自己動手做水煮煉豬油,自製好吃豬油火煮不易爆油!
    叮咚之前總是沒看過叮咚媽煉豬油的過程,但自從上過中式料理班後,學到這個簡易的水煮法。不易油爆的好處,讓我敢一再嘗試自煉豬油。豬油小常識油脂對人體是非常重要,一般人認為植物油(如葵花油、沙拉油)比豬油健康,但自製的豬油不會比植物油差,而且豬油在常溫下是固態,穩定性高、不易變質,較耐高溫烹調,比起植物油更適合用來油煎、炒菜、油炸,且不容易氧化產生對人體不健康的自由基。
  • 分子料理:泡沫裡的驚喜
    欲品味先吐氣  分子冰淇淋並非主廚劉宏銘的突發奇想,而是一次試驗。在臺灣,分子料理已經開始逐漸流行,但在廣州,這種新興事物仍然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  在開始做之前,廚師需要花好幾千元來買設備,包括液化氮和可以經受零下200℃的不鏽鋼盆。
  • 追求極致的日本分子料理美食——龍吟草莓
    圖片來源於網絡龍吟草莓糖,製作的本質就是用草莓做草莓。分子料理在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分子料理的理論,研究了食物在烹調過程中觀察、認識溫度升降與烹調時間長短的關係,再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在充分掌握之後再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
  • 分子料理,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什麼是分子料理?通過研究食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來改變它們口感和味道的學科,被稱為「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這個學科能被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溫度相差一度,煮出來的雞蛋都完全不一樣)除了關注口感的細化,分子美食的另一個主題是改進或改造食物的味道。能給我們帶來味道和氣味的物質通常都是些小分子,而深諳分子美食之道的廚師通常都有三個「錦囊」來產生這些小分子。
  • 頂級奢侈的分子料理
    吹彈可破的薄皮裹著芒果汁化妝成這顆可愛的蛋黃,分子料理便是這樣,將食物易容,用另外一種食物的姿態呈現在你的面前,欺騙了你的眼睛卻不能欺瞞你的味覺。  這便是分子料理:將食物的味覺以分子 為單位進行處理和呈現,簡單說就是打破食材原貌,重新搭配和塑形,你所吃的並非你所見的。  吃分子料理要記住一點:相信誰都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當然分子料理的手法也不完全是打破其原有形狀,針對比如肉類,他所講求的「分子」那部分就更多偏向於烹飪時的溫度掌控,將食物加熱到52到54攝氏度的溫度,真空包裝的環境下,肉類能烹飪熟而肉色保持鮮嫩。
  • 「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新華網
    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好食推薦 佛山驚現最強悍分子料理點心店,嘆盡高端分子點心!
    隨著美食江湖進入日益競爭白熱化階段,耐不住寂寞的江湖老大——點心要放大招了哦!今天介紹給大家一間佛山本地少有的的精緻點心料理,位於南海區桂城保利水城3樓(保利國際影城旁)【Hot Dot熱點】其實同我地傳統d發糕的製作差不多。不過,精華部分當然就系用分子料理來取代了發粉的應用。
  • 賣得很貴的分子料理,美味實驗室教你在家就能做
    與蛋黃一般的芒果球,魚子醬形狀的甜瓜、雞尾酒味道的意面、凝膠狀的酒等等,外型嶄新但味道熟悉或是外型熟悉但口味卻大變樣的食物,顛覆了我們對食物的固有認知。分子料理通俗的說,就是指把食物中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分子料理是不是很貴?分子料理被視為全球最為奢侈的美食之一,據說誕生在並不以美食見長的西班牙發明它的是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料理的工具也不是常見的鍋碗瓢盆,而更像是科學試驗的針筒、試管、量杯等。
  • 一分鐘讀懂分子料理
    >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它可以讓荔枝變成魚子醬狀據說有魚子醬的口感,荔枝的味道很神奇吧分子料理在頂級餐廳中越發常見尤其被評選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評委們所熱愛和驚嘆或許源自人類的好奇心吧促使廚師們去探索未知世界和不斷嘗試創造新的事物畢竟每個人都想在自己的領域做點創新當然不排除分子料理也包含了商業運作的成分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
  • 低溫慢煮三文魚、魚子沙拉脆豆腐,在家就能做的分子料理!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您聽說過分子料理嗎?傳說中的分子料理很高大上?只有在酒店才能吃到?看起來很豪華?但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其實分子料理就是一種將所有烹飪技術和結果,都用科學的方式去解釋、並用數位化精控的一項烹飪技術,我們平常吃的棉花糖、素雞、素鴨和賽螃蟹都是分子料理。
  • 精確的「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是近年海內外興起的一種廚藝概念,被譽為世界最先鋒的料理方式,而分子美食也成為一種新的潮流。現代中餐注重口味與造型的完美結合,尤其在中高檔餐館,分子美食技術更顯得重要,因此分子料理也被迅速引入國內。
  • 探店:珠海首家分子料理西餐廳
    終於,在千呼萬喚中,它現出了真身,所以Ben仔馬上聯繫餐廳,要給大家來透析一下這珠海首家的概念西餐&分子料理---Dazzling炫。  首先呢,要了解這家餐廳,Ben仔得給大家上上課,什麼叫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世界最先鋒的料理方式,即用科學的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學變化和原理,然後運用所得的經驗和精確的數據,把食物進行解構、重組和再創造,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
  • 棉花糖、果凍……「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
    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共同打造分子料理靈感手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巧手神探分子料理巧手—郭紅曉顛覆想像,重塑食材創意無限,為你而來這是科技與知識的融合,是食品研發的新境界——分子料理。白色情緣-雙味草莓雪泥,玫瑰使者-草莓爆漿冰餅,2款風味驚奇作品,運用當代最前衛藝術料理,先鋒呈現與科學技術的完美結合,突破傳統,打破傳統甜點的風味組合,製造出驚喜、驚奇、嘆為觀止的酸奶手作,國內唯一原創,攜手莫斯利安星廚系列,打造出匠心風味與陽光氣質,讓你感受莫斯利安帶來的無限創意。
  • 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像做化學實驗!
    生活中你聽最高大上的料理方式是啥?對於大多數廚師來說「分子料理」應該是最難學習的一種做菜方式,別的食物都是按照正常烹飪方法做,但是這個分子料理卻不同。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像做化學實驗!
  • 魚子沙拉脆豆腐和低溫慢煮三文魚,在家就能做的分子料理!
    傳說中的分子料理很高大上?只有在酒店才能吃到?看起來很豪華?但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其實分子料理就是一種將所有烹飪技術和結果,都用科學的方式去解釋、並用數位化精控的一項烹飪技術,我們平常吃的棉花糖、素雞、素鴨和賽螃蟹都是分子料理~今天來的兩位,就是要把高大上的分子料理,變成普通的家常菜!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而分子料理則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高科技的烹飪方式,通俗地說,就是運用科學技術,加上精確計量手段,通過化學物理方法,製造出最奇妙的食物的過程。」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而分子料理則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高科技的烹飪方式,通俗地說,就是運用科學技術,加上精確計量手段,通過化學物理方法,製造出最奇妙的食物的過程。」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