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國遊客最熟悉的旅行目的地之一,這個近鄰小國的一切似乎都沒有秘密可言,甚至在我們國慶、春節之際,日本藥妝店都會掛上中文的慶祝橫幅。
但在每年的1-3月,在北海道東北端的一個半島上,會發生一場自然奇蹟,這裡也是日本最後的秘境。
在北海道的東北端,知床半島像一個觸角,延伸到鄂霍次克海上。「知床」這個名字,來源於當地阿伊努族語「siruetoku」,意為「大地的盡頭」。
每年的1-3月,大量的流冰出現在鄂霍次克海上,從知床半島向海上望去,海陸間白茫茫一片,天空陰晴不定,宛若極地景象。
流冰奇觀,加上這裡令人難以置信的自然和野生動物資源,使知床半島在2005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地。
「
「第二天早晨,流冰籠蓋了瀕臨鄂霍次克海一線的海面,近岸處變成了白色的冰原。從這一天起,北疆又開始了漫長而冷寂的冬天。」
——《流冰之旅》渡邊淳一
字裡行間透露出雪國冬日裡的孤寂:日本的北疆,流冰湧向海岸,冬日裡大地是白色的,海洋是白色的,天空則是灰色的。
點擊播放 GIF 0.1M
流冰到底是一種什麼自然現象?
流冰,顧名思義,就是隨著洋流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塊。它之所以被稱為奇觀,是因為地球上除了南北兩極,只有鄂霍次克海附近才能看到這一自然奇景。
那這些流冰是從哪裡來的呢?這還要從我們中國說起!
每年冬天,中國的黑龍江即使主河道被冰封,但豐富的水量使江水仍然源源不斷地流向鄂霍次克海,加上俄羅斯境內其他40多條淡水河,降低了這片海域的鹽度,使表層海水結成了厚厚的冰層。
這些冰層慢慢地隨著北風漂洋過海來到了北海道道東地區,在稚內,枝幸,雄武,紋別,網走,斜裡和知床等城市的海邊都可以看到規模不一的流冰美景。而每年的2-3月則是觀賞流冰的最佳時期。
不過,嚴格說來,知床半島的流冰並不是每年都能看到,如果這些浮冰因為暖冬或風向的改變,就會與觀眾失之交臂。
漫步流冰
眼前白茫茫的冰海蔓延天際
耳中是浮冰互相擠壓碰撞的嘎吱聲
穿上特製的防寒防水的潛水服
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
好像極地探險一般行走在破碎的冰面上
即使掉進海裡
潛水服巨大的浮力也會讓肩膀露在水面上
你可以盡情地行走在薄冰上
享受隨時掉進冰海裡的刺激感受
這種炫酷的體驗絕對可以刷爆你的朋友圈
點擊播放 GIF 3.1M
獨特的野生動物
除了體驗流冰徒步的快感,在冰面上還能發現許多獨特的野生動物。
點擊播放 GIF 2.4M
如果你乘坐破冰船出海,在白茫茫的冰面上可以近距離觀賞到威猛的虎頭海雕和白尾海雕。
知床半島海域是虎頭海雕的集中越冬之地,這種珍稀的海雕全球不到5000隻。虎頭海雕長著銳利的雙眼,強勁的鷹爪,以及巨大而鮮豔的喙,被稱為「鳥中之王」,其2.5米的翼展是鳥類和野生動物愛好者最喜聞樂見的一種猛禽。
你很難想像,還有一種鳥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全世界不到1000隻,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卻能在知床半島的一個角落裡看到!它就是毛腿漁鴞。
毛腿漁鴞體長在70釐米以上,外形和雕鴞很像。它們在北海道的種群數量大約為130隻,即使是冬季也不遷徙,靠這裡一些不結冰的水域捕捉魚類或蝦蟹等水生動物。
我們來到一處民居靜候它們的蹤跡。
黃昏時分進入拍攝點,與周圍的愛鳥人士一起架起三腳架和長焦鏡頭,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後半夜有些人抵擋不住困意打了個盹,就在這幾分鐘時間內毛腿漁鴞現身、抓魚、飛走,來去也就1-2分鐘時間。
拍到的人心滿意足,錯過的則捶胸頓足,這就是野生動物攝影的魅力,耐心和注意力換來的才是巨大的滿足感。
點擊播放 GIF 0.1M
冬季的北海道
潔白、壯闊、野性十足
它也許不是你熟悉的樣子
但別有一番滋味
值得你深度體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