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舉行"璞石成玉的秘密"分享匯 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
2017-11-06 09:23:00
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明辦、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聯合主辦的「璞石成玉的秘密——植根傳統文化、傳揚核心價值」分享匯活動,11月3日在南京瑞金北村小學舉行。分享會上,一批用好、用活特色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傳統之美」的學校登臺亮相,共同分享他們如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生活,將一塊塊「璞石」培養、打造成「美玉」的故事。
植根傳統文化 傳揚核心價值 圖片來源龍虎網記者
瑞金北村的學生們 圖片來源龍虎網記者 據了解,早在2016年6月,由南京市教育局組織編撰的《璞石成玉的秘密——孩子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本首次面向全南京市各小學發布。一年多來,依託這一讀本,全南京市各區各校結合自身特點,以「一堂主題班會」「一個情景劇」「一次演講」「一場辯論會」等形式各異的活動,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廣大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傳統之美」,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要精神。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龍虎網記者
講述英雄故事 圖片來源龍虎網記者 在活動現場,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學的孩子們用一場生動形象的情景劇,講述了學校社團的起源。學校先後開闢了70多個傳統文化特色社團,活動現場空竹和白局齊上,書法、剪紙、草編爭奇鬥豔,動靜結合,上演了一場熱鬧非凡的傳統才藝大比拼。 「山崗肅穆,松柏蒼翠,十萬頭顱灑熱血,江河淘盡辛悲史。」讀起來朗朗上口,平仄押韻的詩句,原來出自江寧區祿口中心小學。該校語文老師朱晨燦說,為了鼓勵孩子們了解古代中國詩歌,老師們選取了適合年齡段的詩詞,製作了類似小人書的詩冊。作為校本教材之一,這本詩冊在學生中廣為流傳。由於翻閱的學生太多,古詩冊如今已經變得十分破舊,而中國古代詩歌卻深深地留在了學生的腦海裡。活動現場還隨機找了一群孩子,分成兩組,以「玉」字為令,玩起了詩詞飛花令的遊戲。鬥詩的學生熱情高漲,你來我往,以詩比拼,引起在場觀眾掌聲不斷。 民樂向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六合區金牛湖中心小學、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就為大家帶來了民樂表演《瑤族舞曲》和《楠溪竹韻》,葫蘆絲婉轉俏皮的旋律,將大家一秒帶入瑤族姑娘的世界。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的老師說,學校的一個特色就是每位老師都會演奏民族樂器,有的老師會的還不止一種,老師們時常會聚在一起,小小的切磋一下演奏技藝,因此也激發了同學們學習民樂的積極性。 宮商角徵羽,琴棋書畫唱。除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南京市共青團路小學和南京市江東門小學還跟大家分享了紅色主題系列活動,江東門小學六(4)中隊的隊員說,沒有搬遷新校址之前,學校緊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中隊輔導員的帶領下,他們陸續開展了「紅領巾尋訪」的主題活動,尋訪戰鬥遺址,了解英雄事跡,講述英雄故事,同時開展了「紅色精神代代傳」的系列活動,通過演講、徵文、紅色主題微隊會課、紅色故事我來講等活動,學英烈,立大志。(龍虎網記者 肖惠丹 通訊員 劉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