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女華商監獄遭6攝像頭監控 警方被指侵犯隱私

2020-12-21 搜狐網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菲律賓《商報》報導,菲律賓被拘押的華裔女商人珍妮特·那布禮斯的律師聲稱,在拘押那布禮斯的拘押室,安裝閉路錄像監控是侵犯她個人隱私。國警8日就此言論給予駁斥。

  國警發言人辛沓高級警長說,為確保那布禮斯的安全,作為安保程序的一部分,有六個閉路錄像攝像頭被安裝在拘留室。那布禮斯被指是100億政治分肥案的幕後首腦。

  那布禮斯因被告禁錮主要爆料者雷敏虎被捕,目前關押在國警特別行動隊的訓練學校仙杜道敏戈堡一個面積88平米的平房裡。

  辛沓說:「閉路監控攝像頭被安裝在關鍵位置和嚴格出於安全目的。」他補充:「監控錄像被公開給媒體的說法是不真實的。這也不存在侵犯她的隱私,因為它們是被安裝在拘押室的"普通區域"。」

  那布禮斯的律師加布蘭譴責監控攝像頭的安裝和定期公開那布禮斯的照片和健康狀況,聲稱這樣做是侵犯她當事人的隱私。

  但是辛沓說,內政部長羅哈斯下令安裝監控攝像頭是為了讓特別行動隊的人員能夠24小時全天候監控那布禮斯的安全狀況。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3/09-09/5260261.shtml report 560 中新網9月9日電據菲律賓《商報》報導,菲律賓被拘押的華裔女商人珍妮特·那布禮斯的律師聲稱,在拘押那布禮斯的拘押室,安裝閉路錄像監控是侵犯她個人隱私。國警8日就此

相關焦點

  • 谷歌街景涉嫌侵犯隱私遭全球調查
    谷歌街景涉嫌侵犯隱私遭全球調查   韓國媒體昨日報導稱,因涉嫌擅自收集用戶信息,韓國警方對正在準備谷歌街景服務的谷歌韓國全面展開了扣押搜查
  • 水滴直播遭控訴侵犯隱私 安防要經得起技術考驗
    視頻圖像信息用於公共傳播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當對涉及當事人的個體特徵、機動車號牌等隱私信息採取保護性措施。   針對個別不法分子隨意安裝攝像頭,從而謀取不當之財,《徵求意見稿》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非法獲取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合法權益。
  • 海底撈包間裡安攝像頭,網友吵翻了,侵犯隱私嗎?
    近日,海底撈多家門店被曝在包間裡安裝了雲臺式攝像頭,這一行為是否侵犯消費者隱私,引發網友熱議。
  • 水滴直播侵犯公眾隱私?也許你用來看貓的攝像頭,也會監視你
    或許雙方還會圍繞「是不是『黑公關』」、「有沒有撒謊」等展開爭論,但對圍觀者來說,這些恐怕不是重點,因為事件最重要的部分莫過於「360攝像頭和水滴直播到底有沒有侵犯公眾隱私」。 這一點,已經有了結果——周鴻禕和360公司的公開信息中都已明確表示,會加強對隱私的保護,一方面增加人工審核,另一方面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直播中的公眾面部打上「馬賽克」等。
  • 家用攝像頭變偷拍器?網上存在大量買賣監控視頻現象
    一組來自行業調查公司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公共和私人領域(包括機場、火車站和街道)共裝有1.76億個監控攝像頭,據媒體報導,預計到2020年內中國安裝攝像頭的數量會增加到6.26億個。近年來,各地警方不斷破獲黑客非法控制家用攝像頭案件。近日,溫州警方控制犯罪嫌疑人32名。
  • JR東日本將在日本首都圈所有列車安裝監控攝像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姜惠敏】據日本NHK電視臺7月4日報導,JR東日本決定,在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舉辦之前,將在首都圈即東京和周邊地區的所有鐵路列車上安裝監控攝像頭。據報導,鑑於今年2至6月期間發生了約580起列車車門遭破壞等事件,JR東日本(東日本旅客鐵道公司)決定,將在首都圈在來線(新幹線以外的所有鐵道路線)運行的所有列車上安裝監控攝像頭。監控攝像頭包括螢光燈一體型攝像頭等種類,可以在事後確認監控錄像。對於普通列車,除車廂以外,乘務室也會安裝攝像頭。
  • 92年姑娘公開質疑360攝像頭侵犯隱私
    原本用於監控的攝像頭,卻成了直播攝像頭。本來只應該由安防人員看到監控視頻,卻通過網絡向全世界直播。我們的生活還有安全感嗎?本報記者對話陳菲菲,了解了事件的前後。專業律師表示,如果直播的情節嚴重,可能構成刑事責任。
  • 中山大學「全程監控教學」引爭議 學生憂隱私洩露
    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一名學生質疑,實施「全過程監控」後,個人隱私權將無法得到保障。對於密布攝像頭的教室,不少學生擔心隱私洩露。也有學生佐證稱,中大南校區部分教學場所,近期確實增設了監控設備。  新京報記者發現,這份文件由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於9月29日發布,10月8日印發,公開級別註明為「主動公開」。
  • 深圳女患者做心電圖發現攝像頭 要求調看醫院監控「被套路」
    在很多公共場所裡,其實我們都不難發現監控攝像頭的影子。安裝者大多是出於安全、防盜考慮,但是,攝像頭的安裝也是有考究的,它必須是以合理的角度安裝在被允許的位置。再三提醒後,護士表示帘子難以遮擋住攝像頭。心電圖檢查結束後,氣憤的赫女士便拍照取證,要求查看該監控攝像頭的相關視頻,並進行刪除。但醫護人員卻表示,這個監控探頭為內部監控,赫女士沒有調看權限,便拒絕了她的要求。為什麼要在這裡裝攝像頭呢?
  • 中山大學全過程監控教學引爭議 學生憂隱私洩露
    「這下在教室裡一舉一動都被直播出去了,以後還有隱私嗎?」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一名學生質疑,實施「全過程監控」後,個人隱私權將無法得到保障。對於密布攝像頭的教室,不少學生擔心隱私洩露。也有學生佐證稱,中大南校區部分教學場所,近期確實增設了監控設備。  新京報記者發現,這份文件由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於9月29日發布,10月8日印發,公開級別註明為「主動公開」。
  • 數十萬隻家用攝像頭遭破解 裸露鏡頭售價10-20元
    在自己的住所、商鋪內安裝監控,保障財產安全,是不少人的選擇,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卻通過App破解工具對全國數十萬隻家用攝像頭進行非法控制,再將這些攝像頭的帳號密碼、破解工具或拍攝的私密視頻進行售賣牟利。近日,浙江溫州警方就破獲了一起非法控制家用攝像頭案,在全國20多個省份抓獲犯罪嫌疑人32名。
  • AI接管攝像頭預防犯罪,奧威爾式監控也成為可能
    在英國警局,「超級人臉識別者」團隊只有 6 個人,他們帶領一個經過培訓的 150 名流動警員來搞定棘手的監控錄像。就像是威爾史密斯早年的電影《國家公敵》,裡面國家安全局的特工已經用了很多不切實際的新技術,隨時調用衛星、接入市政部門的系統,但還是需要一堆人盯在屏幕前才能追蹤主角。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在監控系統最嚴密的英國,監控錄像能做的只是威懾和事後追查。
  • AirBnb默許房東安裝攝像頭,你的隱私被公開偷窺?
    近日,在愛爾蘭旅行的一家人發現了一個偽裝成煙霧探測器的攝像頭,這下愛彼迎房源的隱藏攝像頭問題再次走入公眾視野。據CNN報導,儘管愛彼迎最終選擇站在租客一邊,但這起侵犯隱私事件迫使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大的結構性問題:愛彼迎的政策允許房東在房源內放置錄像和錄音設備。因此租房者必須更加謹慎篩選房源。你沒有看錯。愛彼迎沒有明令禁止房東在房源內記錄客人的言行。
  • 監控無處不在,我們還有隱私嗎?究竟是好是壞?
    技術越來越先進,而我們對於隱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這好像是一對矛盾。現實世界中的我們還存在隱私嗎?或許隱私正在變成人類的回憶!圖註:英格蘭東南部大倫敦地區某處高解析度攝像頭捕捉到的畫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色上衣男子的體態相貌和周邊環境的細節。
  • 鄰居門口裝監控,這算侵犯隱私權嗎?
    為了公共安全,在公共場合裝監控攝像頭,是比較普遍的事,大家也都習以為常。隨著大家安全意識的加強,有市民在自家門口也加裝上了監控,這下可愁壞了鄰居:覺得自己被「監控」了。   那麼,在單元裡裝攝像頭,這算侵犯鄰居隱私權嗎?今天上午,記者從南京秦淮法院了解到一起剛審結的此類案件。
  • 亞馬遜部分產品攝像頭遭入侵,已有15個家庭受威脅
    事情是這樣的,現在家庭監控攝像越來越走進了大家的生活中,但誰曾想,原本用來保護自己生活環境的小攝像頭現在竟然威脅到了自己。 「靈異事件」 (以下故事均為真實事件,沒有改編。)
  • 深圳寶安公園攝像頭監控無提示 情侶親熱被"直播"
    公園監控無提示情侶親熱被「直播」     遊客質疑隱私被侵犯,公園管理處稱本周內將張貼相關告示     山清水秀,曲徑通幽,若是左右無人,年輕情侶的舉動未免會有些放縱,豈料無人卻有眼,小情侶的親暱舉動還是在監控設備下一覽無餘。
  • 家裝攝像頭被黑客破解 生活隱私在網上公開叫賣
    原本用於看護和防盜的攝像頭,拍攝內容竟然被網絡黑客破解,並放在網上公開叫賣。  近日,利用黑客程序破解攝像頭IP位址並公開叫賣的事件,在網絡上引發大量網友討論,如何保護好個人、家庭隱私成為不少網民擔憂的問題。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發現,在四川也有大量家庭的攝像頭被不法分子破解。是誰在售賣侵犯隱私的破解程序?這些程序如何破解攝像頭?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 電影院放映廳被曝有攝像頭:360度無死角夜視監控
    近日,有影院內部人士爆料稱,電影院放映廳內安裝有夜視監控探頭,在電影放映時,儘管廳內黑暗,但通過監控看到的畫面「猶如白晝」,觀眾席上發生的事情能看得一清二楚。這條消息隨即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多數網友對此表示震驚,並回憶起自己在電影院觀影時的一些出糗經歷。但也有網友疑問,影院一般不會告知觀影者廳內有攝像頭,這樣做是否侵犯隱私?
  • App上的隱私販賣:10元就能窺探別人臥室 微型攝像頭月銷上萬
    同伴不放心,把插板完全扯出來,側邊一個小孔出現在兩人眼前——裡面裝了一個攝像頭,正對著床。 在多家電商、短視頻平臺上,記者檢索發現,有大量可用於偷拍、偷錄、定位的設備在售。當偷拍、偷錄等設備可隨手交易,誰還有信心確保隱私免於被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