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口馬場最後一位騎師現身 曾為毛澤東服務

2020-12-16 搜狐網

  老漢口馬場最後一位騎師現身

  82歲王漢平:子承父業 14歲開始跑馬

  記者 蔣太旭

  今春已90高齡辭世的葛振遠先生,被媒體公認為「舊時漢口跑馬場最後一位老騎師」。11月5日,本報《城市舊聞》報導萬澄中先生回憶跑馬場趣聞。第二天,一位八旬老翁拿著報紙,找到漢口勞動街敬老院,激動地對當年曾在萬國跑馬場當紀錄員的萬澄中說:「記得我嗎?我14歲就在萬國當騎師跑馬。」 「對對……我想起來了,我還記得你的名字——王漢平。」

  事隔半個多世紀後故舊相遇,兩位老人興奮不已。

  昨日,記者在漢口百步亭社區專訪了82歲的王漢平先生。他或許真的是目前惟一健在的老漢口騎師了。

  14歲破格成為騎師,同學眼中的「塞外英雄」

  「我就出生在跑馬場,父親13歲開始在西商跑馬場做小工,1924年『萬國』成立後,父親被聘為『馬場頭腦』,負責管理馬場,人稱『王頭腦』。」耳濡目染,王漢平從小就喜歡馬,整個少兒時代都是在與馬打交道。生活在馬場,也為他提供了便利條件,八九歲的時候,他就能獨自騎著馬,在馬道上馳騁了。

  「1941年,我14歲,就開始和一些著名的騎師同場競技了。」按常規,王漢平是不能以此弱齡參加跑馬比賽的,由於其父是「馬場頭腦」,加之自幼勤學苦練,小小年紀就練就了一身騎藝,所以能破格成為騎師。

  那個時候,王漢平還在漢口的教會學校上智中學讀初中,父親每個月的薪水是40塊銀洋,這在當時的「工薪階層」裡算比較高的收入了。

  馬場僅在每周六周日下午跑馬,作為少年騎師的王漢平,絲毫沒有耽擱學習。頭戴騎師帽,身著紅、黃綢子衣服,騎著高頭大馬,迎著耳畔嗖嗖的風聲和看臺上萬千馬迷的吶喊,每次出場跑馬,策馬揚鞭的王漢平都覺得神氣和自豪,也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47年王漢平從當時的漢口市立第一中學畢業時,老師和同學在同學錄上給他留言,將「有一身矯健騎技」的他稱為「塞外英雄」。

  馬夫頭領稱為「馬夫頭腦」,相當於現在的總馴馬師

  「騎師們所騎的馬大多是來自蒙古的良馬。馬場只提供養馬和賽馬場地,馬由馬主投資購買、養護和訓練。」王漢平回憶說,馬販每年都會從蒙古購進數百匹馬。真正能被馬主選中成為賽馬的極為少數,大多數被淘汰下來的馬為當時市內主要的交通工具——馬車所用。

  那個時候,萬國跑馬場約有百把匹賽馬。馬主大多是買辦或是一些有錢人,他們自己不會養馬,一般聘請幾位馬夫進行專業的餵養和訓練。馬夫頭領則被稱為「馬夫頭腦」,相當於現在的總馴馬師。

  「我們家也養過馬,沒專門請馬夫,都是自家人訓喂,每天放學後,遛馬是我最喜歡做的事。」令王漢平印象最深的是他家養過的兩匹名為「福茂」、「福騰」的快馬。尤其是「福茂」得過很多次頭馬,後來高價賣給了別人。

  在王漢平所騎的賽馬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匹叫「黑豹」的蒙古馬,高大威猛,性情剛烈,很多人都降伏不了它。幾經「交手」,「黑豹」終於被馴服在王漢平胯下。「黑豹」爆發力強,相當有衝勁,但後勁不足。一開始,「黑豹」總能把其他馬遠遠甩在身後,但到最後衝刺時,速度就會明顯慢下來。

  「每次騎著黑豹上場,開始總是一馬當先,唉!眼看就要奪得『頭馬』,總是到最後就差那麼一口氣。」王漢平笑言談往事仍不免嘆息,他說:當時最有名的馬要數「紅沙」了,著名馬師陳燦章經常憑它拔得「頭馬」。

  好騎師月收入相當於現在的一萬多元

  騎師也是由馬主聘請,騎師大多是中國人,也有極少數騎師來自日本、比利時、英國等國家。那時走紅的騎師就像現在明星大腕一樣受人關注,報酬也相當高。騎師拔得「頭馬」,馬主獲得獎金後,就會拿出一部分獎勵給騎師。

  馬場規定,每匹賽馬每天只能跑一場,但好的騎師一個下午卻可以多次出場,不受限制,並可以同時受聘於其他馬主。

  武漢淪陷期間,經常在「萬國」跑馬的騎師有一二十位,其中不少騎師子承父業,計啟富、吳少才等都是與王漢平同輩的「紅」騎師。

  那時一張馬票是3塊大洋,而一個好的騎師一個月的收於相當於現在的一萬多元,生活相當優裕。王漢平說,過去一些騎師也愛玩,常出入歌舞廳等高檔娛樂場所,生活長期無規律,也有些騎師英年早逝。

  與長年在馬場打拼的騎師相比,王漢平的跑馬生涯是短暫的。高中畢業後,他就離開了馬場。遺憾的是,當年的老照片都在「文革」中銷毀了。

  一生兩大殊榮:曾為毛主席服務,與溫總理握手

  新中國成立後,王漢平進入武漢衛生防疫站工作,成為一位資深的環境空氣品質監測師。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武鋼時,他被特派到主席將要視察的地方進行空氣品質監測。他說,這是他一生的光榮。

  2004年,溫家寶總理視察百步亭,當時作為社區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的王漢平被接見。他回憶說:「當時總理一直握著我的手,在社區走了二三十米。」這張照片掛在他家客廳最醒目的地方。

  老騎師細數新舊「跑馬」不同:

  從賭博轉身為驚險刺激的體育賽事

  王漢平老人雖然離開馬場60多年,但他對賽馬運動的興趣絲毫不減當年。前幾天,武漢舉行第七屆國際賽馬節,只要有電視轉播,他每場必看。談及舊時跑馬與現在賽馬有何區別時,老人笑著說:時代不同了,很多東西都不一樣了。

  「過去的跑馬場有『掛馬牌』,每次比賽掛馬牌上都會出現手寫的馬號、騎師名及所跑裡程、名次等,以便馬迷們購買馬票下注。現在,『掛馬牌』變成了超大LED電子屏幕。」

  老人還舉例說:過去大多是蒙古馬,相比現在的賽馬品種要單一,身子也嬌小些,現在還有不少是從國外引進的洋馬,馬跑的速度也要比過去快一些;還有,「馬場頭腦」、「馬夫頭腦」這些舊時專有詞早已成了歷史,對騎師的分級更加細化科學,比如策騎、見習騎師,騎師等:過去一場賽馬少則六七匹,多則十餘匹,沒有現在多;過去老漢口三家馬場的馬加起來也不過三四百匹,據說現在僅東方馬城就有四五百匹之多。

  「過去跑馬是賭博,現在轉身為驚險刺激、扣人心弦的體育賽事。這是最大的不同。」王漢平也不無遺憾地說:過去,老漢口每周六周日都有賽馬活動,而現在每年才有一次賽事,次數太少。他希望武漢的賽馬活動更頻繁、更廣泛地開展,他說:「武漢的賽馬活動有著厚重的歷史淵源,有很多潛在的馬迷,將來一定能成為真正的東方馬都。」

  (記者蔣太旭) 

相關焦點

  • 香港馬場騎師墜馬一天之內共有4人前後墜馬
    網絡配圖香港馬場騎師墜馬引關注!昨日下午2時半,沙田馬場進行第四場4班馬草地1200米賽事,轉完直路彎後,騎師羅理雅4號坐騎「飛鶯」突馬失前蹄,連帶羅理雅倒地,隨後11號馬「好醒」及2號馬「魅力之子」受波及互相碰撞,「好醒」騎師何澤堯及「魅力之子」騎師田泰安,均被拋落草地。
  • 進擊的華人騎師
    比賽在即,這位「港產」騎師未敢鬆懈,在晨光中開始了一天的策騎訓練。(小標題)著力培育本地騎師賽馬運動於19世紀40年代由歐洲引入香港。位於港島、1845年落成的跑馬地馬場是香港首個賽馬場,當時進馬場被視為高端社交活動。在香港的綠茵賽道上多年來由外籍騎手稱霸。近年,華人騎師憑著出色的表現,越來越受關注。
  • 「港產」騎師:疫情下期待帶給香港人正能量
    位於新界的香港賽馬會沙田馬場上出現了幾個身影,數名騎師和馬匹在晨操,賽馬會首席華人騎師何澤堯是其中之一。就在本月,何澤堯將代表中國香港出戰備受全球馬壇矚目的「國際騎師錦標賽」和「香港國際賽事」,與全球頂尖騎手一較高下。比賽在即,這位「港產」騎師未敢鬆懈,在晨光中開始了一天的策騎訓練。著力培育本地騎師賽馬運動於19世紀40年代由歐洲引入香港。
  • 大陸賽馬網:香港冠軍騎師爭奪白熱化!潘頓莫雷拉二比二打和!
    大陸賽馬網訊 香港賽馬季尾焦點所在,兩位冠軍騎師潘頓及莫雷拉的大激鬥在5月20日的跑馬地賽事中平分秋色,潘頓先後憑「醉醒神「及「金鼓齊鳴「兩度領先,但最後都被莫雷拉夥拍本屆百萬狀元「明駿之星「扳平頭馬數字,二人同為119場頭馬,而莫雷拉則以較多亞軍續領群雄。
  • 武漢賽馬節首日冷門迭爆,麥爾梗加冕中國金牌騎師「王中王」
    在首日舉行的焦點之戰「中國金牌騎師邀請賽」中,新銳騎師麥爾梗騎乘「天兔」後來居上,加冕本年度金牌騎師「王中王」。本屆賽馬節,共舉行12場國內高水準的賽馬賽事,24日下午開幕儀式結束後,進行了6場賽馬賽事。揭幕戰為純血組四歲及以上1800米「武漢賽馬百年紀念冠軍香檳杯賽」。結果,名馬「威震天下」以絕對優勢奪冠。
  • 香港製造,鄂爾多斯出品:周君澤成聖露西亞賽馬史首位冠軍騎師
    比賽還有一個「驚心」小插曲:這是周君澤首場以騎師身份出賽的國外正式賽事,現場的觀眾非常熱情,全場都在高聲吶喊。周君澤也太過興奮,竟然最後將現場LED大屏誤認為是終點凱旋門,提前100米就開始了慶祝。當周君澤在馬背上回頭看時,發現其他騎師還在低頭衝刺!還好周君澤此前建立的優勢比較大,「有驚無險」地如願拿到了這場意義重大的勝利。
  • 明星賽馬騎師布文宣布前往維省策騎 高多芬更換巔峰賽出戰騎師
    大陸賽馬網訊 近日,明星騎師布文(Bowman)宣布前往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策騎後,原定由布文在巔峰賽策騎高多芬(Godolphin)旗下賽駒「露營友」(Bivouac)也得調整騎師,已經改為薄奇能(Glen Boss)策騎。
  • 香港賽馬會將在廣州從化馬場舉行首次純演示性速度馬術比賽
    香港賽馬會將在廣州從化馬場舉行首次純演示性速度馬術比賽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19-02-27 金羊網訊 記者張豪報導:3月23日,香港賽馬會將在廣州的從化馬場舉行首次純演示性速度馬術比賽
  • 偷偷告訴您,香港馬場搬到廣州啦!不信……
    9月11-13日,香港賽馬會現身2015中國(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全方位展示香港賽馬超凡魅力。
  • 香港6月7日擬恢復自由行,馬場有望開放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依舊蔓延,為防止境外輸入病例導致香港疫情再度陷入危機,香港政府決定將針對內地及澳門入境人士的強制隔離政策的有效期延長一個月至6月7日。 根據目前規定,香港將於6月7日後恢復內地及澳門遊客赴港的自由行,屆時,香港賽馬會或許會對外開放馬場的公眾席。
  • 養馬場站最後的暑運: 曾是支援首鋼大站 為磁懸浮讓行
    養馬場站最後的暑運: 曾是支援首鋼大站 為磁懸浮讓行 2017-08   順著長安街一路往西,進入原首鋼大院後再往前一個紅綠燈左轉,七拐八繞,駛過一段泥濘的道路,在一截矮圍牆後面藏著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小火車站——養馬場站
  • 騎師年薪2.6億——莫雅香港國際賽日收入247萬
    2014年,當國際著名騎師李慕華以一名「被拋棄的」騎師的身份離開法國時,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一臺破紀錄的「賺錢機器」。隨著練馬師對他「失去興趣」,李慕華不再受歡迎,他決定去日本碰碰運氣。
  • 香港騎師何澤堯策騎「金鎗六十」於國際賽事中獲勝
    新華社香港12月13日電 一年一度的全球馬壇盛事「香港國際賽事」13日在香港賽馬會沙田馬場舉行。香港騎師何澤堯策騎名駒「金鎗六十」出戰其中的「香港一哩錦標」,結果大熱勝出。30歲的何澤堯是香港目前表現最優的華人騎師。上季度,他贏得67場頭馬,是該季度內勝出頭馬最多的本地騎師。他自2009年出道以來累計在港贏得超過360場頭馬。5歲頂級良駒「金鎗六十」自去年3月以來,在港上陣15次,贏得14場冠軍。(完)
  • 凡泰馬術圍欄:香港沙田賽馬場蔡明紹愈戰愈勇後上奪騎師王
    大陸賽馬網訊 10月11日香港沙田賽馬場日賽,騎師王爭持非常激烈,史卓豐(第1場「都柏名駒」及第8場「健康愉快」)、波健士(第3場「膽大威猛」及第7場「嘉應精英」) 和何澤堯(第4場「雙節棍」及第6場「自然力量」)皆先後起孖,然而蔡明紹從後趕上憑第9場「紀利雄星」及第10場「加州雷電
  • (體育)香港騎師何澤堯策騎「金鎗六十」於國際賽事中獲勝
    新華社香港12月13日電 一年一度的全球馬壇盛事「香港國際賽事」13日在香港賽馬會沙田馬場舉行。香港騎師何澤堯策騎名駒「金鎗六十」出戰其中的「香港一哩錦標」,結果大熱勝出。總獎金高達2500萬港元的「香港一哩錦標」吸引十匹來自愛爾蘭、日本和中國香港的賽駒參與角逐。
  • 香港沙田馬場國慶賽馬日精彩紛呈
    中新社香港十月一日電 香港賽馬會今日下午在沙田馬場舉行國慶賽馬日,本年度首兩場級際賽、加上配合國慶主題、繽紛多彩的文娛表演,令馬場內洋溢著濃鬱的節慶氣氛。  國慶賽馬日的開幕儀式,於中午十二時在沙田馬場亮相圈舉行。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子剛與香港賽馬會主席陳祖澤及其他董事主持開幕儀式。
  • 武漢最可惜的天橋,曾是老漢口的中心,拆除後如今被人遺忘
    去過武漢遊玩的遊客們,對於老漢口這片將繁華熱鬧和歷史人文完美融合的地方,一定都記憶深刻,走在江漢路步行街上,還能看到許多被修葺完善,看不出歲月痕跡的百年老樓。今天要說的是一條武漢最有年代感的人行天橋,只是可惜這座橋已經失去了蹤影,曾經承載了許多老武漢人的兒時記憶,它就是曾經位於六渡橋道口的六渡橋人行天橋,簡稱六渡橋,好多老武漢人曾親切的稱它為
  • 「記憶香港」香港奢華的賭馬文化和沙田馬場
    如果說這裡是馬場,不如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聚會,兩萬人的聚會。金髮碧眼的帥哥舉著一紮扎的啤酒,與身邊穿著暴露,身材火辣的外國美女們一同邊跳舞邊痛飲,還有碩大的營業廳裡站滿了黑壓壓的人群,他們專心致志地盯牆上的直播電視,揮舞著報紙和投注的卡片,不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聲。
  • 日本61歲騎師獲7152勝創紀錄 直言下馬退役只會成為普通人
    而對於日本現役騎師的場文男(Fumio Matoba),他在61歲這一年創造了日本賽馬的裡程碑紀錄:8月12日,騎師的場文男獲得了他的第7152次在日本賽馬的頭馬,正式取代另一位日本騎師佐佐木竹見(Takemi Sasaki)成為日本最多地方勝利的紀錄擁有者。這兩位日本騎師在賽馬獲勝場次上,都是世界排名前十,目前的場文男排在第九位。
  • 疫情下馬壇國際賽在港如期舉行 華人騎師表現突出
    疫情下馬壇國際賽在港如期舉行 華人騎師表現突出 2020-12-13 23:32:14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中新社香港12月13日電 (記者 韓星童)一年一度的全球馬壇盛事香港國際賽事於13日在沙田馬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