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最後的陸客

2020-12-13 搜狐網

8月14日,臺灣阿里山地區,直升飛機前往救援當地受災居民。

  阿里山最後的陸客

    難得來趟臺灣,自然要到傳說中的阿里山看看。16名陸客不顧風雨和管理處勸阻執意上山,結果遭遇公路塌方,無奈被困缺糧缺水缺電的梅園飯店。莫拉克已經毀了阿里山,它又將如何折磨遊客和當地居民呢?

  難得來趟臺灣,自然要到傳說中的阿里山看看。16名陸客不顧風雨和管理處勸阻執意上山,結果遭遇公路塌方,無奈被困缺糧缺水缺電的梅園飯店。

莫拉克已經毀了阿里山,它又將如何折磨遊客和當地居民呢?

  南都周刊特約記者·莫忘初 臺灣嘉義報導

  「送了大陸遊客下山之後,我回頭一看,土石流把家園摧毀得柔腸寸斷,我腳軟了,心都融化了,只有一個『慘』字形容,慘、慘、慘。」臺灣嘉義縣阿里山梅園飯店負責人鄧金弼嘆了一口氣之後繼續說道,莫拉克颱風肆虐過後的「八八風災」,是他此生遇過最大的災難。

  執意上山被困孤島

  正值暑假旅遊旺季的八月天,臺灣正面臨嚴重缺水的抗旱危機,8月7日,「中央氣象局」發布了莫拉克颱風海上警報。在颱風襲臺期間,共有405個大陸觀光團、9481人在臺灣旅行。其中來自廣東省中山的羅志煥一行16人,成了最後一批造訪阿里山的大陸遊客。他們由東南旅行社接待,搭乘遊覽車從高雄一路北上,準備前往嚮往已久的嘉義阿里山、南投日月潭、臺北故宮博物院等風景名勝與知名景點觀光旅遊。

  每年的7、8、9三個月,正值暑假期間的觀光旺季,為了應對數量龐大的大陸遊客造訪嘉義阿里山期間的住宿需求,梅園飯店負責人鄧金弼特地向銀行貸款了臺幣四千萬元,準備大肆改裝整修。8月7日這一天,他剛好花了兩千萬臺幣,完成30間客房的整修工作,希望藉此提升住宿質量與住客量。不過當日,為了顧及營運與旅客安全,阿里山森林鐵路全面停駛。

  第二天,正好是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的小米收穫祭,阿里山鄉長陳明利專程到特富野社參加祭典,結果卻被大水圍困。

  連夜的傾盆大雨取代了小草葉片上的露珠,羅志煥與其他15名團員,一大早從高雄出發,風雨之中,遊覽車順著阿里山公路(臺18線)蜿蜒爬行,一路開到了阿里山風景區的入口售票處。

  「莫拉克颱風來襲,風雨實在太大了,在山區很危險,你們還是趕快離開吧!」可是不論管理人員如何勸說,陸客團就是不肯讓車輛調頭離開。

  「我們好不容易來到了阿里山,一定要上去逛一逛才下來。」大陸遊客們一致決議,下車買了門票入園之後,在風雨中繼續往阿里山挺進,進入園區之前,每個人都籤下了一張「切結書」,萬一發生任何意外,一切後果自行負責。

  中午過後,阿里山的風雨漸強,在山上享用了午餐填飽肚子之後,大家還是捨不得下山,決定繼續前往阿里山的神木區欣賞風景,然後再下山繼續前往南投日月潭旅遊。

  強雨持續,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下午3點30分,風勢加劇、豪雨驟降,在風雨交加的時刻,16位遊客終於躲進了遊覽車,準備下山離開。到了阿里山公路54公裡處,突如其來的一陣土石塌方,阻斷了陸客們下山的道路,大家在車上枯坐了兩個半小時,工程單位還是無法清除路上淤積的大量土石。由於前方土石坍塌,大型遊覽車在山區單向車道無法迴轉,負責開車的司機只好打擋後退,用倒溜的方式開了2公裡的山路,折返回距離奮起湖僅12公裡的梅園飯店。

  「阿里山上從來沒有下過這麼大、這麼多的雨,傾盆大雨大多集中在晚上落下,那天晚上的風,連人都會被吹飛了。」梅園飯店負責人鄧金弼心有餘悸猶存地說,當天晚上,山區吹起了十級以上的強風,差一點就吹破了飯店的落地玻璃窗,他擔心得整夜無法闔眼,立刻起身把所有的門都閂好,再召集員工扛來兩個大沙發,合力頂住飯店大廳前的玻璃門,此刻卻聽見「碰」的一聲巨響,放在飯店門口兩側的上萬元陶瓷花盆,承受不了強風吹襲應聲倒下碎裂。「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恐怖。」

  昨天吃三碗,今天吃一碗

  「我們在山上,什麼消息都沒有,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鄧金弼說出了阿里山受災居民的心聲。

  「中央氣象局預測,莫拉克颱風會在阿里山區降下八九百毫米的降雨量,沒想到卻下了兩千九百毫米的雨,比預測多出了三倍的水。」鄧金弼語氣肅穆地說出心中的恐懼,他強調,阿里山區瞬間降下那麼多的水,才會造成山崩。8月9日這一天,有128間客房,可以容納近400名遊客、停下八輛大型遊覽車的梅園飯店,和嘉義阿里山一樣,成為斷水、斷電的山中孤島了。

  此刻的梅園飯店,只有一臺發電機可供運作,還有一千公斤的儲水、幾包白米和麵條,以及冰箱裡剩下的食物。這些成了羅志煥等16名大陸遊客、遊覽車司機、旅行社導遊,和鄧金弼與二十多名員工的救命存糧。

  午餐時刻,鄧金弼到自家菜園裡採摘太太種植的有機蔬菜,請員工們烹煮餐食供大陸遊客們享用。在等待救援的空當,梅園飯店的員工們,還特地煮了熱水衝泡今年初採收的阿里山春茶,讓大陸遊客們在風雨中品茗話家常,舒緩一下緊張的氣氛,但是山上的風雨仍未停歇,眼看著今天是無法離開了,受困山中鎖在飯店客房裡也不是辦法,鄧金弼就試著用發電機傳送而來的微弱電力讓卡拉OK伴唱機運轉,供大陸遊客們唱歌解悶。

  「眼看著白米只剩下一包,已經快要斷糧了,我只好一天煮一點,一天煮麵、一天吃飯,再烹煮不同種類的蔬菜,讓大陸遊客們換換口味。」鄧金弼說,當他得知阿里山公路遭大雨衝刷,路基流失且塌方嚴重時候,一邊和大陸遊客聊天安撫大家的心情,另一方面則是不停聯絡位於高雄的友人蔡先生,請求直升機支援把受困在梅園飯店的16名大陸遊客全數載出,安全送抵山下的平地。

   「我昨天吃了三碗,今天吃一碗就好。」一位受困在阿里山的大陸遊客幽默地說著,緩解了同行受困遊客的緊張氣氛。

  兩個小時過後,高雄的蔡先生打電話給梅園飯店負責人鄧金弼詢問並告知:「現在全部的直升機都在救難了,你們那裡安不安全?糧食夠不夠?有沒有什麼重大傷病者需要緊急救助?」

  「我們這裡有16名大陸遊客和許多員工,目前都很平安,食物也還夠吃。」鄧金弼說完之後,電話那一頭傳來的答覆是,「目前不可能排到直升機過去了。」

相關焦點

  • 陸客大減 阿里山奮起湖空蕩蕩 業者叫苦
    華夏經緯網1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阿里山景區中擁有神木、櫻花、日出、臺灣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等多元特色,成為許多陸客赴臺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而在阿里山山腰的奮起湖,過去是旅客搭乘阿里山鐵路的中繼站,現在也成為陸客在進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前或看完日出後的休憩站,但520之後,陸客團銳減,也讓奮起湖旅遊業者感受陸客團忽冷忽熱的變化,希望新當局能釋放更多善意
  • 臺灣著名景點阿里山去年減少陸客61萬人次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9日在觀光節慶祝大會上說臺灣去年觀光客人次達1069萬人次並創歷史新高,但臺灣知名的阿里山風景區的官方統計,去年全區旅客總數跌了35萬人,其中,陸客則足足少了61萬人次,降幅達3分之1,換算減的巴士超過15000輛次。
  • 臺灣稽查阿里山高山茶價 保護陸客權益
    23日,針對大陸遊客詬病的高山茶價格不一,臺灣「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表示,將要求商店業者加入品保協會,改善阿里山高山茶價格不等值的問題。據介紹,「交通部觀光局」會同嘉義相關單位稽查後表示,阿里山是大陸遊客的必遊景點,去年進入阿里山的遊客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希望販賣高山茶的店都能加入臺灣品保協會,管制居高不下的價格,一斤高山茶最高設定在新臺幣3600元,若超出此價,則需有得獎或其他的證明文件。張錫聰說,一旦商店成為品保協會的會員,旅行業者會安排陸客前往消費。
  • 人流少生計難以維持,臺灣商家代表:盼陸客重返阿里山
    新春假期末尾,臺灣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幾乎沒看到半個陸客,重創當地觀光。對此阿里山商店聯誼會長陳煌仁表示,當地餐飲、伴手禮店遭受衝擊最大,若陸客以後完全不來,恐怕商家將難以維持生計,因此期盼兩岸回復過去往來,讓陸客能重返阿里山觀光。
  • 臺灣阿里山2016年銳減61萬陸客 嚴重衝擊觀光商機
    但據阿里山官方統計,去年阿里山陸客減少61萬人次,降幅達3分之1,換算巴士數量,等同減少15250輛次。管理處處長馬惠達表示風景區的陸客,95%是團客,陸客數量減少後立即衝擊山上店家及山下購物點的觀光商機。  日月潭、阿里山、夜市、臺北101等地,可以說是陸客赴臺的標配。
  • 陸客大巴車在阿里山撞壁 事故原因待調查
    一輛載陸客的巴士昨晚疑剎車失靈衝撞護欄,車窗破裂,一名陸客由車窗摔下山谷。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阿里山公路昨天晚間發生載陸客中型巴士擦撞山壁意外,車上11人、9人受傷送醫;其中1人掉落邊坡
  • 阿里山五一旺季去年陸客600團 今年僅剩29團
    圖為阿里山小火車一進站,遊客爭相擠進車廂。(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馬上要到五一旅遊旺季了,不過臺灣旅遊住宿市場因陸客減少仍陷寒冬。去年五一連假約有600個陸客團到阿里山,今年目前只接到29個團。墾丁民宿業者也「等嘸人」(沒有客人),九份有些民宿也只能賣咖啡。島內旅遊業者感嘆「躺著賺陸客」的年代已消逝。  臺灣「林務局」嘉義林管處指出,到阿里山旅遊的陸客團多在嘉義市住宿。去年五一連假約600團、共1.3萬多人遊阿里山;今年腰斬再腰斬,到昨天為止只有29團、2000多人預訂造訪,人數還不及去年的零頭。
  • 陸客驟降 阿里山老闆嘆息:只剩馬英九陪我看店
    阿里山公路旁販賣茶葉、特產的商店,會設立馬英九立牌供遊客拍照留念,因陸客驟減,許多店面經常只剩馬英九立牌空立門前。(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月18日訊 「只剩馬英九陪我顧店!」由於臺灣各風景區遊客數驟減,在阿里山公路旁販賣茶葉、特產的黃店長苦笑表示,馬英九人型立牌是許多陸客最愛,多數商店、餐廳都會在店內外設立以供遊客拍照留念,但現在團客少、陸客驟減,店內經常只剩馬英九立牌陪他顧店,想起過往遊客爆滿的景象他不勝唏噓。
  • 落石突降貫穿遊覽車車頂 阿里山陸客臉被劃傷
    環球網6月25日消息,輕度颱風「米雷」帶來雨勢,導致阿里山公路24日晚間落石不斷,甚至砸中一輛大陸旅行團遊覽車。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落石穿破車頂,造成一名女性陸客的臉部受傷;所幸女子意識清楚,送醫後已無大礙。為此,公路局自深夜10時30分起封閉66公裡以上路段,25日清晨風雨停歇,上午8時開放通行。
  • 臺灣阿里山已經成為陸客赴臺旅遊人氣最旺景區
    櫻花園裡穿著民族服裝與遊客互動的阿里山姑娘,可能是大城市旅遊學校畢業出來的。  雖然難以見到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到阿里山可以一路賞美景,看樹,喝茶,買山產。有人把森林、雲海和日出叫做阿里山「三大奇觀」,有人把雲海、日出、櫻花和神木稱為阿里山「四大勝景」,還有人把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和晚霞合稱為阿里山「五奇」。這些說法,都表明其風光之勝,景色之奇。
  • 阿里山去年五一接待陸客600團 今年目前僅有29團
    人民網4月1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春雷已響,臺灣旅遊住宿市場因陸客減少仍陷寒冬。去年五一連假約600個陸客團到阿里山,今年目前只接到29團;墾丁民宿業者也「等嘸人」,九份有些民宿也只能賣咖啡。業者嘆「躺著賺陸客」的年代已消逝。
  • 陸客遊覽車在阿里山被卡山溝裡 3人受輕傷
    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阿里山公路今天發生一輛陸客團遊覽車輪胎卡山溝意外,幸無人員受困,僅3人輕傷送醫。嘉義縣消防局表示,阿里山公路37.5公裡處,於上午11時34分左右傳出1輛大陸河南旅遊團的遊覽車輪胎卡山溝意外,立即調派番路、中埔等消防分隊救護車前往。救護人員趕抵現場,發現遊覽車右方前後輪卡山溝,車上33人,有2男、1女輕微擦傷,先送醫治療,其他陸客則由旅行社調派遊覽車接駁。
  • 阿里山陸客衝突的省思:設施待完善,素質需提高
    春節期間,有大陸遊客為了搶搭臺灣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先後發生了兩起肢體衝突事件,甚至有人在衝突中受傷而送醫救治。事情發生後,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高度重視,立即責成駐臺北辦事處了解具體情況,並與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進行溝通,敦促臺方地接社妥善處理,同時,要求大陸組團社認真配合,積極協調。
  • 陸客銳減 阿里山去年600陸客團今年剩29團
    嘉義林管處指出,去年五一連假約有600陸客團到阿里山遊玩,今年到目前為止僅29團。(資料照片,呂妍庭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陸客銳減,臺灣旅遊住宿市場「大餅變小餅」,民宿業者感嘆「躺著賺」的榮景已不再。嘉義林管處指出,去年五一連假約有600陸客團、共13000多人到阿里山遊玩,今年到目前為止僅29團、2000多人預約造訪,訂房率悽悽慘慘。
  • 陸客不來臺當局滿世界攬客 去以色列唱「阿里山姑娘」
    陸客不來臺當局滿世界攬客 去以色列唱「阿里山姑娘」 2016-11  針對「陸客銳減是壓垮復興航空最後一根稻草」的批評,蔡英文當局很是不服不忿,宣稱這是「缺乏常識的說法」,還說「據了解,過去這一年多以來,航空業發展狀況大家經營還不錯。」  臺當局的一番「自圓其說」很快就被打臉。島內媒體今日引述最新數據指出,陸客赴臺減少導致兩岸航空載客率直直落,今年9月跌到73.83%,為去年4月以來最低。
  • 吳敦義:阿里山小火車事件不影響陸客個人遊計劃
    吳敦義:阿里山小火車事件不影響陸客個人遊計劃 2011年04月28日 19:3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吳敦義:阿里山小火車事故應不影響陸客自由行
    中新網4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28日表示,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故令人遺憾,但應該不會影響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的預定計劃,針對「立委」建議將小火車管理權改隸當局「交通部」,吳敦義說「規劃原來就是這樣」,「由『鐵路局』統合做營運規劃執行最合適!」
  • 與韓國瑜結盟拼觀光 黃敏惠盼陸客重返阿里山
    原標題:與韓國瑜結盟拼觀光 黃敏惠盼陸客重返阿里山   黃敏惠還表示,嘉義市的特產、美食小吃知名度都很高,鄰近的嘉義縣阿里山更是知名景點。她表示,她與韓國瑜建立雙城合作拼經濟共識,在高雄市旅遊業可期的情況下,她上任後將積極爭取赴高雄旅遊的遊客能安排行程到嘉義市停留,為嘉義市的觀光旅遊市場帶來利益。她也期待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大陸遊客能夠重返阿里山。
  • 陸客驟減 阿里山觀光路變「關光路」餐館營業額時常掛零
    阿里山是大陸遊客主要路線之一,在蔡當局上任不到半年之後,怎一個「慘」字了得!­  說這感傷話的業者,是嘉義縣阿里山公路旁規模最大,專為團體遊客提供午、晚兩餐的阿里山饗宴餐廳櫃檯人員,「前幾年經常一天有數十輛遊覽車前來用餐,每天辦桌要百桌以上,這幾個月遊客急劇減少,營業額時常掛零,附近已有一家餐廳歇業,再繼續下去,就輪到我們也撐不住了。」
  • 阿里山小火車瀕臨「斷炊」
    自2008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實施以來,「阿里山小火車」逐漸成為大陸遊客的最愛,在旅遊旺季一度出現小火車滿載陸客的場面。  與其他陸客一樣,記者也十分喜歡這段小火車的森林之旅。坐在木質的車廂內,復古火車頭牽引著列車慢慢悠悠地前行,穿過鬱鬱蔥蔥的森林,滿眼「高山青,澗水藍」的阿里山風景。尤其是在櫻花季,火車穿越櫻花林時的場景更是攝影愛好者們爭相捕捉的美麗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