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連人來說,逛香爐礁舊貨市場是一種情懷。香爐礁橋下,攤主們早早擺攤,逛市場的顧客熙熙攘攘,彼此交談,滿載而歸。可惜,這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如今物是人非,存在了20餘年的香爐礁舊貨市場現在搬了家。新家的位置偏僻,買貨的人寥寥無幾。攤主們發愁了,老顧客們也跟著著急。
大連舊貨市場,在1997年之前,舊貨市場位於大同街至北京街一帶,老百姓都叫它「破爛市場」。它是個只在周末開放的「跳蚤市場」,任何人只要交上一點費就可以沿街擺攤。
90年代初,政府專門修了大棚,卻無法容納這麼多攤位。極盛時,周遭綿延幾公裡的大街小巷都是破爛市場的範圍。很多人家直接把攤位擺放在家門口,所售的是家裡淘汰的舊貨,便宜賣給急需的人,物盡其用。
隨著城市改造,舊貨市場早在1996年底便遷往香爐礁,如今,每逢周末,綿延香爐礁到鞍山路的市場仍然會擠滿道路兩側,這是大連城市發展的活化石,也是這個城市最接地氣的地方。
據悉,過去香爐礁舊貨市場是由少數本地人自發形成的跳蚤市場,經營些家裡用不上的舊貨。但現在,該市場已經從過去的娛樂性質變成了經營性質,約有一半經營業戶是本地人,另外一半來自東北各地,出售的服裝等很多都是三無產品,還有很多像管制刀具等違禁物品。
有很多收購廢品的小商販,把低價收來的廢舊物品簡單修理包裝,到市場上高價賣出;還有一些市場周邊的門頭房,也把商品擺出來佔道經營;甚至還有人到市場上專門佔攤位出售。這些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每逢周末,香爐礁舊貨市場一帶就成了大連特殊的一「景」,道路兩邊、公交車站旁,甚至是馬路中間的隔離帶、綠化帶上,都會被賣舊貨的市民佔據,也引來川流不息的人群到此處「淘寶」,造成嚴重的交通擁堵,也給周圍居民生活帶來很多煩惱,同時市場上充斥三無產品、違禁商品,影響正常的市場秩序。
從去年11月7日開始,西崗區舉全區之力,全面取締整治香爐礁地區舊貨市場,在大規模集中清理取締整治後,還要嚴防死守,實現常態化管理,確保舊貨市場絕不死灰復燃,同時也為原經營業戶們提供了出口,實現舊貨市場的有序遷移。
西崗區交通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受舊貨市場影響,香一街、鞍山路這兩條東西主幹線特別擁堵,很多經營業戶不自覺擠佔機動車道,也有的擠佔人行橫道,到市場逛街的居民則把機動車道變成了人行橫道。像東北路橋下是一條公交車主幹線,20多個班次,受這個影響全部擁堵,造成周邊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
在全面取締清理的同時,西崗區也給原有的這些經營業戶找好了出口。在清理現場,就有泡崖舊貨市場的工作人員到現場發放傳單,傳單上印著「熱烈歡迎香爐礁路邊攤主」的字樣。
據泡崖舊貨市場招商部楊部長介紹,該市場隸屬於棒棰島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範圍為二手家具、二手廚具、二手家電、勞保土雜、五金建材、鋼材加工等。
526路公交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景潤小區終點站出去200米的道路,正常2分鐘就過去了,但每逢周六周日就要走20多分鐘。「這還是去年整治過一次後,要不以前周末就不能走了。舊貨市場的人流就像水一樣,而且很多都是老年人,駕駛員開車都要非常謹慎小心,人流隨著車頭打開一條縫隙,在車尾就馬上會合了,市場取締了對居民出行真是太便利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