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土坡舊貨市場關閉後二環內哪兒還能淘舊貨
第一站 潘家灣古玩市場
第二站 西站舊書交易市場
第三站 北教場舊貨市場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逛一次舊貨市場,因為關於這座城市的記憶,都存放在這裡。
黃土坡舊貨市場是昆明較早的舊貨市場之一,已於今年1月1日關閉。那麼,昆明主城區內還有哪些有特色的舊貨市場呢?近日,記者走訪了二環內還在繼續經營的潘家灣古玩市場、西站舊書交易市場、北教場舊貨市場3個舊貨市場,一起來看看它們的「前世今生」。不要等到它們悄悄消失了,我們還來不及說再見……
第一站
潘家灣古玩市場
古玩界「北有潘家園南有潘家灣」
坐標:人民西路124號
路線:可乘5、52、54、56、61、66、69、82、96、100、231、K13等路公交車到潘家灣人民西路站下車,步行即到。
潘家灣古玩市場興起於2004年,鼎盛時期有200多家商戶。古玩界有「北有潘家園 南有潘家灣」的說法。2009年,北京潘家園管理方的董事長慕名而來,參觀潘家灣古玩市場。可以說,潘家灣古玩市場也曾輝煌一時。
因為城市規劃多次要求搬遷,市場裡的許多店鋪被分流出去,聚集多年的人氣隨著搬遷消散,文化氛圍也逐漸淡去。如今的潘家灣古玩市場更多的是作為回憶存在著,平時來淘寶的市民很少,逢周末來擺攤賣書的多,人氣較平時稍旺些。
市場內的商戶主要是經營古玩、家具、瓷器。李女士是潘家灣古玩市場的老商戶了,經營的齊智堂主要商品是明清瓷器,從幾百元的茶碗到數十萬元的青花瓷、粉彩描金葫蘆瓶等。「來這裡的顧客多數是為了收藏,如是作為裝飾擺件,便宜點的物品也還是淘得到的。」她說。
第二站
西站舊書交易市場
昆明唯一一個舊書交易較集中地
坐標:虹山東路59號
路線:可乘104、121、133、C65等路公交車到人民新村站下車,步行即到。
西站舊書交易市場位於雲師大老校區附近,緊挨廢棄鐵路,已存在十幾年,也算是昆明唯一一個舊書較為集中的交易市場。這裡雖說是個市場,其實只有六七家書店,但就淘書來說,足夠了。這幾家書店中,有的市場剛成立時就在了,也有後來從蓮花池那邊搬過來的。書店老闆從事二手書行業,最少的也有近十年了。
書必銀書行是西站舊書交易市場內最大的書店,在此經營已近十年,藏書兩三萬冊。書行最大特色是有雲南省各地成套的地方文獻。老闆吳先生喜歡收集地方文獻,《滇系》《昆明方言詞典》《雲南省志》等是這裡的特色書籍。很多人會來這裡找這些文獻。有些老客戶還會把成套的地方文獻書籍送給吳先生,希望這些書可以流轉給有需要的人。除了地方文獻,書行裡還有中小學課外讀物、經濟、勵志、管理、歷史等類型的大眾化書籍。客戶群年齡從30歲到60歲,平時和周末客人都挺多,除了昆明市民,外省人和老外也喜歡來這裡淘書。
第三站
北教場舊貨市場
古玩寵物舊家具想淘啥這兒都有
坐標:北教場立交橋附近
路線:可乘65、104、139、168、Z63等路公交車到教場北路口下車,步行即到。
北教場舊貨市場歷史悠久,前身是建於1997年的張官營舊貨市場。2008年,張官營舊貨市場整體搬遷至小屯立交橋附近的小屯舊貨市場。小屯舊貨市場存在近6年,因規劃遷至西北部汽車客運站旁,形成了西北部舊貨市場。2018年5月,西北部舊貨市場又搬遷到北教場舊貨市場。自此,北教場舊貨市場成為昆明二環內為數不多的綜合「淘寶」地之一。
北教場舊貨市場內現在的商戶分3類:一種是春苑花鳥市場拆遷搬過來的商戶,主要經營古玩家具、盆栽花、寵物等;一種是小屯舊貨市場搬來的老商戶,主要經營舊家具、舊家電以及新舊廚具等;還有一種是位於2樓賣新家具的商戶。
黃先生和鄒大姐經營著兩間鋪面,裡面都是從春苑花鳥市場搬過來的古玩家具和瓷器。「搬過來半年了,房租比在春苑那邊便宜了不少,但生意下滑得厲害。低端的舊家具來買的人多,但像我們家這樣的高端古玩家具就不好賣了。」
經營廚具的會大姐4年前從小屯舊貨市場搬遷至此,生意慘澹,每天只有幾個顧客來店裡,還好以前攢了不少回頭客,能勉強掙夠房租。 記者張正寶 杜文蕾報導 杜文蕾 宋瀟 郭興榮視頻/圖片
(責編:徐前、朱紅霞)
雲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那些事兒 在雲南工作的山東小夥小張先前有件煩心事,現在解決了。怎麼回事? 小張平日工作忙,就把父母從山東老家接來幫忙看孩子。一次父親身體不適住院,因為醫保關係在老家,出院時只能先墊付全部醫藥費,然後回老家報銷。「來來回回折騰,太麻煩了!」小張吐槽…【詳細】
雲南省管幹部任前公示公告 李石松,男,白族,1969年2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1990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三處助理調研員、秘書二處副處長、秘書二處處長,省政府督查室副廳級督查專員,省政府副秘書長,紅河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省工業和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