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舊貨市場賣起新家具 費用只需商場的三分一

2020-12-12 騰訊大閩網

■廈門舊貨市場歷經20多年發展,如今都面臨轉型壓力

■本期「周一見」帶您探訪這些地方,講述背後的故事

■舊貨市場裡,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賣起了新貨,而且比例越來越高。

近日,有報導稱,淘寶打假清退了大量賣家,一些假貨趁機湧入門檻低、監管松的二手市場,二手交易投訴有所增加。對於方興未艾的線上二手市場,這是一種嚴重破壞。

不過,這對線下的舊貨市場可能是一次機遇。有從業者說,他們的商品看得見、摸得著,或許讓人更放心。據了解,廈門當年最大的舊貨市場——前埔舊貨城已於去年正式謝幕,舊貨商紛紛尋找新的出路。廈門的舊貨市場還有哪些?它們經營得還好嗎?本期「周一見」,記者將帶您一探究竟。

文/記者 王晨程 圖/記者 陳立新

【案例】

到舊貨市場買辦公用具 費用只需商場的三分之一

春節後,小張和朋友決定去石村舊貨市場「淘」一些新開公司裡必要的辦公用具和電器。

小張有些吃驚,因為舊貨市場裡東西應有盡有,而且很多都是新的。雖然這些家具略顯粗糙、簡陋,但價格是一大優勢,連商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小張把整個市場都轉了個遍,發現這裡不僅遍布賣家具、家電的舊貨商,連日用百貨都一應俱全。小張和朋友精心挑選後,把幾套辦公桌椅、沙發、3臺空調、冰箱等都一次性採購齊全。所有的花費還不到1萬元,「如果在商場買,少說也得兩三萬元,這邊同樣可以送上門,包安裝。」

迫於壓力的變化

舊貨比例大幅萎縮 中低端新產品增多

舊貨市場賣新貨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受訪的舊貨商說,以前主要賣比較低端的舊貨,現在舊貨已少有人問津。

據從事舊電器生意的桂先生介紹,他們與一些拍賣行有聯繫,有些公司把電器拿去拍賣時,他們就成批接下來。「大部分的成色都還不錯,有時連全新的都有。」

石村舊貨市場管理者之一黃瓊聰說,市場內商家銷售的貨物中,舊貨大約只有六成,中低端的新貨越來越多,如家具等。創業者和來廈務工的年輕人是重點顧客群,他們更青睞新貨,但購買力有限,舊貨市場的新貨一般價位較低,這正好符合人群的需求。

經營面積比原先小很多 島內市場準備搬到島外

石村舊貨市場由原先的前埔舊貨市場演變而來,但規模比以前小很多。原先的前埔舊貨市場佔地面積有2萬至3萬平方米,現在僅為8000平方米左右。

黃瓊聰和劉建輝以前都在前埔舊貨市場做生意。前埔舊貨市場關門後,他們到石村重新開張。石村靠近加州商業廣場,位置不錯,而且租金不高。黃瓊聰他們接手後,開始統一規劃,場地、裝修、消防等都相對規範。

但劉建輝說,很多人不知道新址,生意也淡了許多,這是之前沒預計到的。現在看來,一家店搬一次至少要虧幾萬元。

與石村舊貨市場相比,金山舊貨市場的生意還算不錯,狹窄的路面幾乎被小貨車塞得水洩不通。但在市場門前,一張舊貨市場部分拆遷的告示很醒目。

島內舊貨市場面臨大搬遷,一些舊貨商選擇到島外發展。因為島外的人流量增加,舊貨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經營思路的改變

擴展商機

把家具租給展商 生意擴展至省內

近年來,廈門展會業蓬勃發展。廈門的經濟基礎好,還具備對臺優勢,加上風景優美,因此受到不少展商的青睞。舊貨商也瞅準了展會商機,適時推出了沙發、桌椅、展示櫃等租賃服務。石村舊貨市場裡如意家具的老闆娘黃紅珠就是經營者之一。

黃紅珠從2005年開始做家具生意,2009年接觸展會生意。「以前基本都是賣家具,後來庫存越來越多,覺得放著也是放著,倒不如租出去。只有多租才能多賺錢啊。」黃紅珠說,上個月在廈舉辦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石材展,前後共4天,她為許多展商提供桌椅、沙發及布展服務。「那幾天正好下雨,我們請了60多個工人。撤展那天,我們從前一天下午4點左右一直忙活到第二天下午,大卡車運了幾百車,光椅子就有五六千把,沙發幾百張。」

看似小生意,其實不然。一把辦公椅一次租金30元,藤編的一桌三椅租金200元,大型展會要求的數量多,收入十分可觀。「石材展做下來淨賺有十萬吧?」記者問。黃紅珠笑了笑:「肯定不止這些啦。主要是東西是我們的,以後還可以租。」

黃紅珠說,這幾年廈門展會越來越多,除了石材展、廈洽會等,其他大大小小的展會一年近百場展。不僅如此,省內其他地方的展會經濟也紅火起來了,像晉江、石獅、南安等地,甚至福州的展商都來找她。黃紅珠說,近期她就要去福州為三場展會提供服務。「我看過福州同行的東西,款式不好看,都是很老的款。我們的款式比較齊全,價格也合理,口口相傳,來找我們的展商也就越來越多。」

提升名氣

劇組來廈拍攝作品 也到舊貨市場租物

舊貨商曾凱以做舊家電生意為主,入行已有十多年。他的店裡擺放著各種電視、音響、留聲機及老舊小物件。在石村舊貨市場,很多人都知道張國立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原鄉》,但他們可能並沒看過,都是因曾凱而知曉。曾凱說,《原鄉》的很多場景都是在廈門取景,2014年的一天,當時還在前埔舊貨市場,劇組特地去淘老物件做道具,「他們租了舊電視、舊留聲機當背景。」

曾凱說,還有其他影視劇組租一些老物件當背景,或是音響設備。一些展會、戶外商業活動也會租音響,畢竟為一場活動買整套設備太不划算。

適應潮流

推出以舊換新業務 幫顧客處理舊貨物

黃瓊聰說,由於顧客更願意買新貨,不少商家就適時推出「以舊換新」業務,既幫顧客處理手頭的舊貨,又能節省購新費用。

在舊貨市場,很多東西都可以「以舊換新」。那些用過的、有點小瑕疵但稍微修修還能用的冰櫃,只要再補500多元就能換臺新的;5P的新格力空調,用同款舊貨來換,只要再補2000多元就行;餐飲店淘汰的舊桌椅,以舊換新也能抵新貨20%的價格。

除了日常用品,舊貨市場裡還有專營古玩工藝品、紅木家具的舊貨商。這些一樣可以以舊換新,如顧客買的根雕擺件,用了一段時間不喜歡,還可以拿來換新的,差價多退少補。

盤活庫存

沒賣出去的東西

租給商家做活動

很多酒店、商場或是商家搞戶外活動,或是樓盤做開盤活動,也會找黃紅珠他們。「前段時間有個親子活動,也是在我們這裡租的家具。」

隨著庫存越來越多,黃紅珠的倉庫面積也一擴再擴。從早期的100多平方米,到現在的近千平方米,店裡也擺滿了各種家具,還新蓋閣樓用來存放家具。東西多了難免磕磕碰碰,那些折損、用舊的家具翻新一下,又成了新的。

「以前是只賣不租,現在改成可租可賣,更加靈活,手頭的東西也能更好地利用起來。」對舊貨商而言,沒賣出去的舊貨先租出去,相當於盤活「死貨倉」,對自己無損失。一名舊貨商說,他們一般按月計費,一臺5P的格力空調一個月租金僅300元(不含安裝費),很受年輕的創業者歡迎。因為這些小公司的啟動資金有限,且可能經常遷移,如果一次性投資,成本太高了。因此,舊貨商也提供辦公家具的整套出租。「以前都是一些便宜家具、電器、餐具,現在顧客需要什麼風格的,我們就能搭配什麼風格。」

【連結】

源於上世紀90年代

目前還有大約10個

記者從市廢舊業同業公會了解到,廈門的舊貨市場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廈禾路拓寬改造,沿線眾多商店、工廠、單位及居民區拆遷,因此產生許多舊家具、舊門窗等二手用品。「那時候,廈門幾乎到處都在銷售舊貨,我就是在那時入行的。」一名資深業內人士說。

1998年,為了規範舊貨業的經營秩序,由市供銷社聯合社牽頭,指定由廈門市物資回收公司開辦,租賃位於後埭溪路的原廈門冷藏綜合加工廠舊廠房,改造創辦成專業經營二手家電及廚具等商品的舊貨市場。這是廈門第一家由國有企業經營的舊貨市場,後來逐漸派生出十幾個舊貨市場,都是當初在市場內經營的商戶「自立門戶」聯合開辦的。

目前,廈門島內有圍裡舊貨市場、金山舊貨市場、蔡塘舊貨市場、東浦舊貨市場、前埔舊貨市場(去年10月已拆除分散經營,石村舊貨市場是其中之一)、萬壽舊貨市場(國企開辦,全稱廈門市舊貨市場)及城鄉接合部個別舊貨市場,總共約10個。

舊貨市場的相關負責人說,由於沒有較為固定的場地,加上島內土地資源日益緊缺,舊貨市場遇到拆遷等情況,島內舊貨市場正面臨大搬遷。未來,島外將有越來越多規模的舊貨市場。也有從業者呼籲,我市應設立幾個永久性舊貨市場。

目前,舊貨市場的經營業態主要根據市場及地理位置而定,自由發展,缺少政府扶持。舊貨市場的運營管理也存在諸多困境。目前,除了國有的廈門市舊貨市場有消防合格證,並經工商局市場分局批准設立外,其他市場基本都是租用臨時用地,大多處於無序競爭、無人管理的情況。此外,交通問題也是制約舊貨市場發展的一大瓶頸。

(廈門晚報(微博))

相關焦點

  • 廢舊家具:舊貨市場裡的買賣遇窘境
    一邊是市民覺得舊家具難賣掉;另一邊是舊貨回收店遭遇收貨難的窘境,一些商家因為貨源不足,不得不開始搭售新家具。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近日,南國早報記者對南寧二手家具市場進行走訪,一探究竟1 探訪 二手市場不愛回收家用舊家具在南寧市五一立交橋附近的一座大型舊貨市場裡,有四五十家店鋪。2月17日下午5時左右,一家店鋪的老闆何女士向記者抱怨道,當天還沒有開張,又要浪費一天的房租了。何女士入行已有數年,按她的標準,實木家具和款式好的板式家具都可回收。
  • 蘭州雁灘舊貨市場如何脫掉20年「舊衣」
    今天,生活在蘭州的人們已經習慣於在雁灘舊貨市場「淘」東西,從鍋碗瓢盆到家具家電,舊貨市場好似一個品類齊全又物美價廉的商場一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隨著市場的發展變遷,雁灘舊貨商貿城生意越做越大,然而與此同時,場地小、門楣亂等問題也日益凸顯。而雁灘舊貨市場所面臨的問題,也正是擺在全國舊貨市場經營戶面前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 租房熱帶火二手家具買賣 舊貨「回爐」後身價大漲
    在此背景下,租房市場不斷調整升溫,舊貨生意也跟著風生水起,一些不用的廢舊家具處置日益成為一種潮流。其中,小桌子、電腦椅、廚房設備等二手家具通過「改良」,成為舊貨市場青睞的對象。  舊家具交易量比去年增加了四分之一  近日,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在舊貨市場裡,廚房設備、客廳燈具等最為常見,它們的銷售額約佔今年總交易額的30%。
  • 雁灘舊貨商貿城涅槃重生 打造一站式家具建材綜合市場
    雁灘舊貨商貿城涅槃重生擬打造30萬平方米、一站式家具建材綜合市場  這個冬天,對雁灘舊貨商貿城的管理者和經營者來說,顯得漫長而又偏冷。  與外地舊貨市場一樣,蘭州雁灘舊貨市場也是從原來的「跳蚤」市場發展而來,並在實現物盡其用基礎上,成為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重要平臺。原蘭州雁灘舊貨交易中心,曾於1997年還被當時的國內貿易部確定為「全國舊貨調劑企業試點單位」。
  • 二手家具市場節前「遇冷」
    1月14日,記者來到了位於高密交運批發市場裡的舊貨市場。在舊貨市場,有各式各樣的舊家具、舊家電,甚至還有的店鋪出售用過的碗筷,也有一部分店鋪稱自己賣的是新家具、新家電。在現場記者發現,舊貨市場十分冷清,兩個小時僅僅來了10餘位顧客 。很多前來挑選的顧客在轉了幾圈後沒買到心儀的產品,只能空手回去。
  • 西安租房市場升溫 催熱舊貨交易市場
    近日租房市場升溫,帶火了舊貨交易市場,特別是價格便宜的二手家電、家具更受廣大租房者和房東的青睞。  舊貨價格低廉 受租房者和房東青睞  記者走訪西安多家舊貨市場,看到這裡桌椅、床、柜子等家具一應俱全。
  • 這些也許是北京最後的舊貨市場了!
    咱就拿天寶舊貨來說,當年這地兒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它也曾是小編見過北京最全乎的舊貨市場,您說是電器家具,還是擺件古董,國內國外的全都有。曾經的天寶舊貨舊貨市場不比正經市場,砍價普遍都畏首畏尾,但在這兒,您大膽說出心中的想法,比如您認為這東西就值10塊錢,可他非賣500,那咱就得聊聊。
  • 調查:被"冷落"的舊貨市場與"燥熱"的共享大潮
    「最大變化是,十幾年前是80後走上社會的時候,他們背井離鄉到城市打拼,租房子住買舊家具家電,舊貨市場相當紅火;現在是90後走上社會了,明顯感覺他們出來打工的少了,但是創業做生意的多了。」李松林說,舊貨市場上現在賣得最好的一是辦公桌椅,二是貨架,買家多數是20來歲的年輕人。
  • 成都大件舊家具成麻煩:小區不能丟 舊貨市場不收
    新年到來之際,一些市民家庭的家具也開始「辭舊迎新」。使用多年準備廢棄的大型家具,你會如何處理?近日,住在成都的杜先生就遭遇這樣一個難題:房屋翻修,老舊家具的處理很是頭痛:舊貨市場認定沒有回收價值不收、小區內不能丟,如果要丟在指定地點,需要自費託運。
  • 黃土坡舊貨市場關閉後 二環內哪兒還能淘舊貨
    黃土坡舊貨市場是昆明較早的舊貨市場之一,已於今年1月1日關閉。那麼,昆明主城區內還有哪些有特色的舊貨市場呢?近日,記者走訪了二環內還在繼續經營的潘家灣古玩市場、西站舊書交易市場、北教場舊貨市場3個舊貨市場,一起來看看它們的「前世今生」。
  • 2020年舊貨市場競爭與發展趨勢 - 2020年版中國舊貨市場調研與發展...
    《2020年版中國舊貨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舊貨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舊貨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舊貨行業發展現狀、舊貨市場動態、舊貨重點企業經營狀況、舊貨相關政策以及舊貨產業鏈影響等。
  • 全國舊貨市場解決就業500萬
    記者在他的店裡看見了不少幾十年前的舊電器:電子管收音機、16毫米電影機、開盤錄音機、放78轉密紋唱片的留聲機……此外,王金明還不放棄他的老本行,賣二手樂器,一臺原價5萬元左右的山葉三角鋼琴,他賣2.9萬元。他的買主大多是來舊貨市場「淘金」的,其中有許多慕名而來的「老外」。
  • 關於凱裡的舊貨市場,你知道多少?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說到舊貨市場,我國的二手買賣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城市實行舊城改造,不少人搬進了新居,一時間舊家具、舊電器無處安放,舊貨市場隨之誕生。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凱裡的舊貨市場。
  • 二手家具市場匯總 二手家具市場大全
    很多時候我們在外租房子住時缺少家具,在選購家具的時候選購新家具覺得不是很值,這時一款比較環保的二手家具就是一款比較好的選擇,像在中國的市場上,二手家具市場是比較多的,下面我們就簡單的為大家來介紹下鄭州二手家具哪家比較好,北京二手家具以及長沙二手家具哪家比較好吧。
  • 北京11個區已配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廢舊家具有望進舊貨市場
    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本市各街道將至少設置一處大件垃圾暫存點,具備條件的還可以配套大件垃圾處理場站,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則有望進入舊貨交易市場繼續「發揮餘熱」。截至目前,城六區、通州、昌平、順義、大興、延慶等地,均已因地制宜設置了大件垃圾處理設施。
  • 黃土坡舊貨市場關了,昆明二環內哪兒還能「淘寶」?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逛一次舊貨市場,因為關於這座城市的記憶,都存放在這裡。 黃土坡舊貨市場是昆明較早的舊貨市場之一,已於今年1月1日關閉。那麼,昆明主城區內還有哪些有特色的舊貨市場呢?
  • 京城舊貨市場:擺攤不僅為賺錢、「新貨」也便宜
    蔬菜、肉類、海鮮批發市場紛紛活躍起來。然而,對這個古老的都市來說,同時甦醒和熱鬧起來的,還有不少舊貨市場  報國寺:收藏會友各得其所  廣安門內大街的報國寺書市,要算北京舊貨市場的「老輩兒」了。因圖書品種齊全,如今的報國寺文化收藏品市場被稱為「收藏愛好者的交流聖地」。  連環畫就是報國寺書市最受歡迎的交流品。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幾十年前,「小人書」是中國頗有影響的出版物,今天,「小人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資者的目光。「現在,成套老版的《紅樓夢》連環畫能賣到四五萬,稀缺的單冊可以賣到1萬多。」一位擺舊書地攤兒的商家說。
  • 記憶中的潘家園古玩舊貨市場
    春天來了,連下起雨來都帶著特殊的氣味。很久很久沒進城了,特別懷念好多年以前,去潘家園逛古玩舊貨市場的經歷。前些年,一直住在北京東三環的雙井橋附近,周末沒事就愛去潘家園古玩市場閒逛。偶爾還能撿個漏,淘換出不錯的小玩意兒。
  • 西安舊貨市場多半消失 但網上「二手貨買賣」火了
    而這些網上交易平臺的火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剁手族」與「衝動消費」撐起了閒置物品交易的財富平臺。這種新興的交易模式被市場人士稱為「分享經濟」下的細分社交。  西安舊貨市場多半消失 僅存的生意冷清  因為價格實惠,線下的二手舊貨市場曾經一度在西安頗有規模,不少市民也都有淘貨經歷。
  • 杭州半山舊貨市場裡藏著「網紅店」
    來打卡的年輕人在門口排長隊 電影劇組來打包租道具他們把舊貨賣到了微信、閒魚和抖音上都市快報訊 去哪裡找回過去的記憶?舊貨市場是個不錯的選擇。臨丁路上的「杭州半山舊貨交易市場」,前身是位於凱旋路319號的「杭州便宜貨市場」,成立迄今已經19年了。市場一共有220餘家鋪位,流通的都是二手貨,以舊家具、舊電器居多。老周在這裡開了一家「祥和綜合經營部」,專收復古舊物。從鋪子裡翻翻,他就能找出一臺東寶空調或西湖電視機,它們都承載著杭州的過去。